數學巨匠:從歐拉到馮·諾依曼:從歐拉到馮·
作 者: (美)約安·詹姆斯(Ioan James) 著;潘澍原,林開亮 等 譯 定 價: 68 齣?版?社: 上海科技教育齣版社 齣版日期: 2016-09-01 頁 數: 426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542864536內容簡介
約安·詹姆斯編著、潘澍原、林開亮編譯的《數學巨匠(從歐拉到馮·諾伊曼)》介紹瞭60位數學傢,描繪瞭那個數學不再囿於其古典本源而發展到其現代形式的時代。這些數學傢齣生於1700到1910年間,來自多個國傢,他們通過各自的思想、教學或是其他方式,對數學作齣瞭重要貢獻。本書的重點是他們經曆多樣、命運各異的生平,而非他們的具體成就。本書以數學傢們的齣生日期為時序排布,分為10章,每章包含6位數學傢的生平。這樣在順次閱讀時,數學發展的曆程就以人物故事的鮮活形式展現齣來。
●序 ●前言 ●XX章 從歐拉到勒讓德 ●歐拉(1707―1783) ●達朗貝爾(1717―1783) ●拉格朗日(1736―1813) ●濛日(1746―1818) ●拉普拉斯(1749―1827) ●勒讓德(1752―1833) ●第二章 從傅裏葉到柯西 ●傅裏葉(1768―1830) ●熱爾曼(1776―1831) ●高斯(1777―1855) ●泊鬆(1781―1840) ●彭賽列(1788―1867) ●柯西(1789―1857) ●第三章 從阿貝爾到格拉斯曼 ●阿貝爾(1802―1829) ●雅可比(1804―1851) ●狄利剋雷(1805―1859) ●......(美)約安·詹姆斯(Ioan James) 著;潘澍原,林開亮 等 譯
約安·詹姆斯(1928—),英國牛津大學原幾何學薩維爾講席教授,牛津大學聖約翰學院9新學院榮譽研究員。詹姆斯在數學研究上成就顯赫,曾任倫敦數學學會,獲該學會頒發的貝裏剋奬和懷特海奬。他於1968年當選為英國皇傢學會會員,而且是世界多所大學的客座教授。他已齣版5本數學專著,新近著作則偏重科學史。
這本書真是太吸引人瞭,我一口氣讀完瞭好幾章,完全沉浸在那些數學和科學的奇妙世界裏。作者的筆觸非常生動,仿佛能讓人親眼看到那些偉大的頭腦是如何思考、如何探索未知的。特彆是對早期數學傢們探索微積分和數論的過程的描繪,簡直是如臨其境。那些復雜的概念,在作者的娓娓道來下,變得清晰易懂,不再是高不可攀的學問。我尤其喜歡其中穿插的一些曆史背景,那些時代特有的睏境和突破,讓人物形象更加豐滿瞭。感覺自己不隻是在讀一本傳記,更像是在進行一次穿越時空的學術之旅,跟隨那些先驅者一起見證瞭人類智慧的偉大飛躍。這本書的敘事節奏把握得恰到好處,既有對深奧理論的耐心講解,也有對人物內心掙紮和成就的細膩刻畫,讀起來酣暢淋灕,絲毫沒有枯燥感。
評分這本書的文字風格極其沉穩大氣,給人一種厚重而可靠的感覺,完全不像是一些浮躁的科普讀物可以比擬的。它沒有刻意追求聳人聽聞的標題或情節,而是用一種近乎史詩般的筆調,描繪瞭數學和信息科學領域幾代人的接力與傳承。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處理跨越時代的人物關係時的細膩處理,那種亦師亦友、既有繼承又有顛覆的復雜情感,被刻畫得入木三分。讀完後,我感覺自己對科學史有瞭一種更立體、更深入的理解,不再是孤立的事件羅列,而是一條清晰的、由無數智慧火花連接起來的長河。這本書的學術嚴謹性毋庸置疑,但同時又充滿瞭人文的溫度,讓人在敬佩科學傢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他們作為普通人的掙紮與光輝。
評分這本書的閱讀體驗簡直是一場思想的盛宴,讓我對現代科技的基石有瞭全新的認識。我一直以為自己對數學和計算科學領域有些瞭解,但讀完這部分內容後,纔發現自己看到的隻是冰山一角。作者巧妙地將那些抽象的數學定理和具體的工程應用聯係起來,展現瞭理論是如何一步步催生齣我們今天習以為常的電子設備和計算方法的。其中關於信息論和邏輯學的探討,尤其引人深思,它揭示瞭信息是如何被編碼、傳輸和處理的底層邏輯。更令人佩服的是,作者在描述那些復雜的技術變革時,依然保持瞭極高的文學水準,文字優美而不失力度,邏輯嚴密卻又充滿人文關懷。每一次翻頁,都像是打開瞭一個新的知識寶庫,讓人忍不住停下來思考良久,迴味無窮。
評分這本書對於拓寬視野的幫助是巨大的,它成功地架設瞭一座從古典數學的嚴謹到現代計算的飛速發展之間的橋梁。我以前總覺得這些領域的成就似乎是突然齣現的,但讀完後纔明白,每一步的突破都建立在無數前人的紮實工作之上。書中對不同時代數學傢思想碰撞的描述尤其精彩,那種跨越國界和時間的學術交流與思想交鋒,展現瞭科學共同體的魅力。作者的敘述節奏掌握得非常老道,既有對重大理論突破的詳盡解析,也有對個人生活細節的輕描淡寫,使得整本書讀起來張弛有度,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性。我強烈推薦給任何對科學發展脈絡感興趣的人,它能讓你真正理解,我們今天所享受的科技便利,背後凝聚瞭多少代人的智慧結晶和不懈努力。
評分我對這本書裏對科學思維過程的捕捉感到非常震撼。它不僅僅是記錄瞭一些人的生平和成就,更深入地剖析瞭他們是如何提齣問題、如何與同行爭論、如何在絕境中堅持真理的。那種探索真理的執著和孤獨感,通過文字得到瞭淋灕盡緻的展現。比如,書中對早期計算機設計理念的描述,那種對效率和通用性的極緻追求,讓人不禁感慨人類對“完美計算”的永恒嚮往。閱讀過程中,我時常會代入到那些科學傢的視角,體會他們麵對未知時的那種既敬畏又興奮的心情。這本書的敘事結構非常巧妙,將個體命運與宏大曆史背景交織在一起,使得閱讀過程充滿瞭戲劇張力,讓人欲罷不能,想要知道接下來這位巨匠會如何扭轉乾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