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說不盡的大槐樹:祖先記憶、傢園象徵與族群曆史 | 作者 | 趙世瑜 |
| 定價 | 39.00元 | 齣版社 | 北京師範大學齣版社 |
| ISBN | 9787303229147 | 齣版日期 | 2018-04-01 |
| 字數 | 75000 | 頁碼 | 172 |
| 版次 | 1 | 裝幀 | 精裝 |
| 開本 | 32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山西洪洞大槐樹移民的問題,是個真正雅俗共賞、婦孺皆知的話題。即使是在曆史上,它也是個士紳和民眾都非常關注,並且為之付齣許多努力的問題。對於理解曆史上文化之共享與互動,瞭解山西以至華北曆史,這是個很好的切入點。更值得探討的是,大槐樹移民傳說和廣東的南雄珠璣巷移民傳說、客傢的石壁村移民傳說等等傳說,所反映的地方曆史變遷的過程。這個問題牽扯到曆史時期區域開發的問題、宗族的問題、信仰的問題、士紳的問題、族群的問題,特彆是軍事製度的問題。惟有如此,纔能真正或者比較準確地理解這類傳說的産生和流布。這一步步深入的過程,也正體現瞭作者關於區域社會史或者曆史人類學的方法論意義的思考和闡述。 |
| 作者簡介 | |
| 趙世瑜,1959年生,北京大學曆史學係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嚮:10世紀以來的中國社會史、曆史人類學、民俗學史,代錶作有《小曆史與大曆史:區域社會史的理念、方法與實踐、《狂歡與日常:明清時期的廟會與民間文化》、《吏與中國傳統社會》等。另有譯著《歐洲史學新方嚮》、《歐洲傢庭史》等。先後主持國傢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002-2005)《華北移民傳說的曆史人類學研究》,教育部十五重點教材項目(2002-2005)《社會史研究導論》,國傢清史編纂工程三級項目(2005-2010)《清史·通紀第2捲》,香港大學人文與社會研究所項目(2004-2005)《民間文獻搜集與整理·蔚縣碑刻》,香港大學人文與社會研究所項目(2005-2006)《國傢與社會視野下的山西鄉村研究》,颱灣中研院項目(2007-2008)《從長城到黃河:山西三縣的區域社會史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2006年度重大項目(2006-2009)《10世紀以來華北村社、移民與宗族的曆史人類學研究》等。 |
| 目錄 | |
| 編輯推薦 | |
| 曆史人類學學術共同體鍛造的“小”書為你呈現“大一統”的復雜性和多樣性 |
| 文摘 | |
| 序言 | |
《說不盡的大槐樹》這本書,如同一個沉睡瞭韆年的故事,被作者溫柔地喚醒。我從書中讀到的,不僅僅是關於一棵樹的曆史,更是關於人類遷徙、紮根、繁衍的偉大史詩。作者在“祖先記憶”的描繪上,用瞭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搜集整理,那些口述的曆史,那些泛黃的傢譜,都成瞭他筆下鮮活的素材。我能體會到,在那個年代,一棵大樹對於一個傢庭、一個村落的意義非凡。它是遮風擋雨的依靠,是鄰裏鄉親集會的地方,更是生生不息的象徵。而“傢園象徵”的章節,更是讓我看到瞭大槐樹超越物質層麵的價值。它不僅僅是一個地理坐標,更是無數漂泊者心中的“故鄉”,是他們情感的寄托,是他們身份的認同。這種象徵,是無形的,卻又無比強大。作者在“族群曆史”的呈現上,更是展現瞭其深厚的功底。他將曆史事件與傢族的命運緊密地聯係在一起,使得原本枯燥的曆史變得生動有趣,引人入勝。我仿佛看到瞭,一代又一代的人,在這棵大槐樹下,書寫著屬於他們的傳奇。這本書,讓我更加珍視自己的根,也更加理解瞭“鄉愁”的含義。
評分《說不盡的大槐樹》這本書,是一次讓我震撼於“根”的力量的閱讀體驗。作者在“祖先記憶”的挖掘上,如同一個細緻入微的偵探,從看似瑣碎的史料和口述中,抽絲剝繭,還原瞭那個時代人們的生活圖景。我能感受到,一棵大樹,在那個年代,對於一個傢族而言,不僅僅是遮風擋雨的庇護,更是生生不息的希望。而“傢園象徵”的論述,更是將這種象徵意義推嚮瞭極緻。大槐樹,它成為瞭無數離鄉背井的人們心中永遠的燈塔,是他們漂泊不定生活中的精神支柱。這種無形的情感紐帶,是多麼的強大和持久!作者在“族群曆史”的梳理上,更是展現瞭其廣闊的視野和深厚的學識。他能夠將一個傢族的命運,置於整個民族曆史的大潮中進行考察,既有宏觀的分析,又不乏生動的細節描繪。讀完這本書,我仿佛也經曆瞭一場精神的洗禮,對自己的祖先、對這片土地、對自己有瞭更深刻的認知和敬畏。
評分這本《說不盡的大槐樹》真是一本讓我久久不能釋懷的書。從拿到它開始,我就被它沉甸甸的曆史感和濃鬱的人文氣息所吸引。書中字裏行間流淌的,不僅僅是關於一棵樹的故事,更是關於一個傢族、一個民族的遷徙、紮根與繁衍的宏大敘事。作者在梳理那些看似零散的祖先記憶時,展現瞭非凡的功力。我尤其喜歡其中對“傢園象徵”的探討,大槐樹不再是簡單的植物,而是承載著無數代人的情感寄托,是鄉愁的凝聚點,是身份認同的根源。每當我讀到關於老一輩人講述大槐樹的片段,仿佛就能聽到他們的低語,感受到那份對故土深深的眷戀。這種情感的連接,跨越瞭時空的界限,讓我這個身處異鄉的讀者也為之動容。書中對於族群曆史的挖掘,更是讓我大開眼界。它並非枯燥的年代記述,而是將曆史事件巧妙地融入到傢族故事中,使得冰冷的史料變得鮮活起來。通過對大槐樹的追溯,作者帶領我們走進瞭一個個鮮活的人物,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奮鬥與犧牲,都匯聚成瞭這棵參天大樹的年輪。我深深地體會到,我們的根在哪裏,我們的靈魂就在哪裏,而大槐樹,就是許多人心中那永恒的根。這本書不僅滿足瞭我對曆史的好奇,更在精神層麵給予瞭我深刻的啓迪。它讓我反思,在快速變化的現代社會,我們是否丟失瞭那些珍貴的傳統和情感紐帶。
評分《說不盡的大槐樹》這本書,與其說是一本曆史著作,不如說是一次心靈的洗禮。它以一種極其細膩和充滿人情味的方式,描繪瞭一幅關於傢族傳承和文化根脈的壯麗畫捲。書中的“祖先記憶”部分,作者仿佛是一位考古學傢,又像是一位深情的敘述者,一點點地挖掘齣那些被歲月塵封的往事。那些關於先輩們如何在艱辛的條件下,將一棵小小的樹苗培育成參天大樹的細節,讀來感人至深。我能夠想象到,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一棵大樹對於一個傢族而言,意味著什麼?它是遮陽避雨的庇護所,是集會敘舊的場所,更是精神上的寄托。而“傢園象徵”的章節,更是將這份情感升華。大槐樹成為瞭無數遷徙者心中最柔軟的角落,是他們漂泊不定生活中的定海神針。無論走到哪裏,隻要想起這棵大槐樹,就能感受到傢的溫暖和親人的呼喚。這種象徵意義,是任何物質財富都無法比擬的。作者通過大量的史料和口述,生動地還原瞭族群的曆史變遷,讓我得以窺見一個民族如何在風雨中不斷前行,又如何在曆史的長河中保留住自己的獨特印記。讀完這本書,我仿佛也成為瞭那個大傢族的一員,感受著血脈相連的力量,也對自己的身份有瞭更深刻的認知。
評分我一直對傢族史和地方誌類的書籍情有獨鍾,而《說不盡的大槐樹》這本書,簡直就是我夢寐以求的珍寶。它不僅僅是一部關於某棵具體大槐樹的記載,而是通過這棵樹,串聯起瞭一個龐大而復雜的族群的命運。作者的筆觸極其老練,將“祖先記憶”的挖掘梳理得井井有條,既有宏觀的曆史脈絡,又不乏微觀的人物細節。我特彆欣賞書中對口述史料的運用,那些來自最樸實的老人口中的迴憶,雖然樸素,卻充滿瞭曆史的溫度和真實的力量。仿佛能聽到那些古老的聲音在耳邊迴響,訴說著他們的喜怒哀樂。而“傢園象徵”的論述,更是直擊人心。在那個動蕩不安的年代,一棵大樹承載瞭多少人的希望與絕望?它不僅僅是地理上的標記,更是精神上的歸宿,是連接過去與現在的橋梁。作者深刻地剖析瞭這種象徵意義的形成過程,以及它對於維係族群認同感的重要性。讓我不禁思考,在現代社會,我們是否也需要這樣一些能夠凝聚人心的“大槐樹”?書中所展現的“族群曆史”,更是讓我驚嘆於作者的學識和視野。從一個傢族的繁衍,到整個民族的遷徙融閤,作者都能夠信手拈來,將復雜的曆史事件講得清晰明瞭,引人入勝。這讓我對自己的祖先和民族有瞭更深的瞭解和自豪感。
評分《說不盡的大槐樹》這本書,讓我仿佛走進瞭一個時空的隧道,穿越瞭漫長的歲月,去感受那份屬於祖先的記憶,去理解那份傢園的象徵。作者在“祖先記憶”的描繪上,用瞭大量的時間去搜集整理,那些口述的、文獻的資料,都成為瞭他構建傢族曆史的基石。我能想象到,那些先輩們在艱苦的歲月裏,如何將這棵大樹視為生命的希望,如何將它與自己的命運緊密相連。而“傢園象徵”的闡述,更是讓我看到瞭大槐樹超越自然意義的價值。它不僅僅是一個地理標誌,更是無數離鄉背井的人們心中最柔軟的角落,是他們對故土最深沉的眷戀。我仿佛也跟著那些先輩們,在思念著那棵熟悉的大槐樹。作者在“族群曆史”的梳理上,更是展現瞭其宏大的格局和深厚的學識。他能夠將一個傢族的興衰,置於整個曆史的大背景下進行考察,既有宏觀的分析,又不乏微觀的描繪。這本書,讓我對自己的祖先和民族有瞭更深的瞭解,也讓我對“根”這個概念有瞭更深刻的理解。
評分這本書,我不得不說,簡直是曆史愛好者們的福音。《說不盡的大槐樹》以一種極其生動而富有張力的方式,為我們展現瞭一個族群的遷徙、發展與記憶。作者在“祖先記憶”的搜集和梳理上,展現瞭驚人的毅力和纔華。他仿佛是一位心靈捕手,捕捉著那些流傳在民間、隱藏在史料中的點點滴滴,並將它們串聯成一部感人至深的傢族史詩。我常常在閱讀時,仿佛能聽到先輩們在樹下訴說的故事,感受到他們辛勤勞作的身影。而“傢園象徵”的章節,更是將大槐樹升華為一種精神的符號。它不僅僅是一棵樹,更是承載瞭無數人的情感、信仰和身份認同。這種強大的精神力量,使得這本書具有瞭超越時空的價值。作者在“族群曆史”的展現上,更是遊刃有餘。他能夠將宏大的曆史事件,與傢族的命運巧妙地融閤,既有史實的嚴謹,又不失文學的魅力。讀完這本書,我不僅增長瞭見識,更在精神上得到瞭升華,對自己的根有瞭更深的認識和自豪感。
評分這是一本讓我愛不釋手的書!《說不盡的大槐樹》以其獨特的視角,將一棵象徵性的古樹,變成瞭承載整個族群記憶的載體。作者在“祖先記憶”的挖掘和整理上,功力深厚。他仿佛是一位耐心的尋寶者,從故紙堆中、從老人的口中,一點點地搜集著那些珍貴的碎片,然後用細膩的筆觸將它們串聯起來,形成瞭一幅幅生動的畫麵。我能感受到那些先輩們在艱辛歲月裏的奮鬥與堅持,他們的愛恨情仇,他們的希望與絕望,都仿佛近在眼前。而“傢園象徵”的論述,更是讓我深有感觸。在那個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的年代,一棵大樹對於離鄉背井的人們來說,意味著什麼?它不僅僅是一個地標,更是一個精神的慰藉,是聯係傢鄉和親人的紐帶。這種超越物質的精神力量,是這本書最打動我的地方。作者在“族群曆史”的梳理上,更是展現瞭其廣闊的視野和紮實的學識。他能夠將一個傢族的興衰,與整個國傢民族的曆史進程緊密結閤,既有宏觀的敘事,又不失細節的描繪。讀完這本書,我仿佛也經曆瞭一場心靈的旅行,對自己的根源有瞭更深刻的認識,也對我們這個民族的韌性有瞭更深的敬意。
評分《說不盡的大槐樹》這本書,給我帶來的震撼遠不止於知識的獲取,更是一種情感上的共鳴和精神上的洗禮。作者以一種近乎虔誠的態度,對待著每一份“祖先記憶”。我仿佛能看到那些先輩們,在粗糙的紙張上,用沾滿汗水的手,寫下他們的生活點滴,他們的悲歡離閤。這些零散的記憶,在作者的筆下,被精心編織成瞭一幅生動的傢族史畫捲。我尤其被“傢園象徵”的這一部分所打動。大槐樹,它不僅僅是一棵樹,它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圖騰,是一個流浪者的歸宿。無論走到天涯海角,隻要心中還有那棵大槐樹,就永遠不會迷失方嚮。這種情感的羈絆,是多麼的深刻而持久!作者在“族群曆史”的梳理上,展現瞭極高的專業素養。他能夠將曆史事件與傢族的命運巧妙地融閤在一起,使得冰冷的曆史數據變得有血有肉,充滿感染力。讀這本書,我仿佛穿越瞭時空,親身經曆瞭那些波瀾壯闊的年代。它讓我更加珍惜現在的生活,也更加敬畏祖先的辛勤付齣。這本書,不僅僅是一部讀物,更是一份珍貴的精神遺産。
評分這本書,我拿到手裏就愛不釋手。《說不盡的大槐樹》以一種極其細膩的筆觸,為我們勾勒齣瞭一個傢族、一個族群,是如何在這片土地上紮根、生長的。書中對“祖先記憶”的挖掘,讓我驚嘆於作者的耐心和細緻。他沒有放過任何一個可能的綫索,無論是口述史、還是文獻資料,都成為瞭他構建傢族曆史的磚石。我能想象到,那些先輩們在艱苦的條件下,如何將這棵大樹視為生命的希望,如何將它與自己的命運緊密相連。而“傢園象徵”的闡述,更是讓我看到瞭大槐樹超越自然意義的價值。它不僅僅是一個地理標誌,更是無數離鄉背井的人們心中最柔軟的角落,是他們對故土最深沉的眷戀。我仿佛也跟著那些先輩們,在思念著那棵熟悉的大槐樹。作者在“族群曆史”的梳理上,更是展現瞭其宏大的格局和深厚的學識。他能夠將一個傢族的興衰,置於整個曆史的大背景下進行考察,既有宏觀的分析,又不乏微觀的描繪。這本書,讓我對自己的祖先和民族有瞭更深的瞭解,也讓我對“根”這個概念有瞭更深刻的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