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买这本书,主要是被“低折扣”吸引,而且封面设计也比较吸引人,感觉里面会有很多精彩的风景画。书名确实有点长,信息量很大,我当时想,一本涵盖了“色彩教学”、“风景”、“大师作品”、“临本”、“理论”的书,肯定会很有内容。拿到书后,我首先翻看了“色彩教学基础理论”部分。这部分讲了很多关于色彩的知识,比如冷暖色、对比色、补色等等,还用了一些图表来辅助说明。我觉得这些理论知识很重要,但是,它讲得有点过于学术化了,就像是在上大学的色彩学课程,而没有多少实际的绘画指导。比如说,它讲到了色彩的“纯度”和“明度”,但没有详细说明在画一片阴影时,如何通过降低色彩的纯度来表现阴影的沉重感,或者如何通过调整明度来刻画出被夕阳染红的山峦。我希望的是,在讲解理论的同时,能立刻看到它如何在具体的风景画中得到应用。接着,我看了“2018主题教学演绎色彩风景”这个部分。我以为它会围绕着2018年的一些热门主题来展开,但实际上,这个“主题”似乎更像是书的一种分类方式。这个部分展示了一些风景画作品,并且配有一些简短的文字说明,但并没有提供详细的绘画步骤或技巧讲解。我期待的是,在每个“主题”下,能够有更具指导性的内容,比如如何构思一幅“雨后的森林”主题的画,如何运用湿画法来表现雨水的湿润感,如何通过色彩的深浅变化来营造森林的幽深感。这些具体的教学内容,在这本书里就显得比较欠缺了。书中的“水彩粉风景大师作品详解”部分,虽然展示了一些大师的画作,但“详解”二字,实在有些名不副实。它只是简单地展示了画作,然后用几句话概括了一下,比如“色彩运用大胆”,“构图巧妙”。我期望的,是能够深入分析大师是如何处理画面中的光影,如何运用色彩来表达情感,如何通过笔触来刻画景物的质感。这些关键的绘画技巧,在这本书里就像是躲猫猫一样,我很难找到。总的来说,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像一个信息量很大的集合,里面包含了很多零散的知识点,但没有一个清晰的教学线索,让我觉得有点不知所措。我希望能找到一本能够系统地指导我绘画的书,而不是这样一本,知识点很多,但实操性不强的书。
评分当初是被“多本低折扣”和“色彩风景”这两个点吸引了,想着能以一个很划算的价格买到一本关于色彩和风景画的书,应该是很值的。然而,拿到书后,我发现它的内容比我想象的要复杂一些,而且有些地方让人觉得不太接地气。书名里提到了“2018主题教学”,我曾以为它会围绕2018年的一些流行色彩趋势或者绘画风格来展开,但实际上,这个“2018”似乎只是一个出版年份的标记,而“主题教学”部分,更多的是呈现一些零散的风景画作品,并且配有一些简短的文字说明。例如,在介绍“印象派风景”时,它展示了几幅印象派风格的画作,然后简单地提到了“色彩明亮,笔触破碎”等特点。我期待的是,在“主题教学”部分,能够看到更系统的讲解,比如如何运用点彩技法来表现光影的跳跃感,如何通过色彩的并置来产生视觉的混合效果,或者如何通过模糊的笔触来营造朦胧的意境。这些更具体的教学内容,在这本书里就显得比较少了。而“色彩教学基础理论”部分,虽然讲了一些色彩的基本原理,比如色彩的三要素、色彩的调和与对比等等,但这些理论的讲解方式,我感觉有点过于书本化,就像是在读一本色彩学的教科书,而不是一本绘画教程。例如,它讲到了色彩的面积对比,但没有详细说明在实际画风景时,如何通过控制画面中大面积天空和小面积景物的色彩比例,来达到视觉的平衡和焦点。我更希望的是,在理论讲解之后,能够立即看到相应的绘画案例,以及作者是如何将这些理论运用到实际绘画中的。书中的“大师作品详解”部分,虽然展示了一些不错的风景画,但其分析力度非常有限。它更像是一个画廊的导览,简单地介绍了作品,而没有深入挖掘作者的创作思路和绘画技巧。我希望能看到更详细的分析,例如大师是如何构图的,他是如何处理远近景物的虚实对比,他是如何运用色彩来表现情感的,等等。这些深入的解读,在这本书里就显得比较稀缺了。总而言之,这本书的内容虽然不少,但感觉有些松散,缺乏一个清晰的教学脉络和深入的实践指导,对于希望通过这本书来系统学习水彩风景画技法的读者来说,它可能无法提供足够有价值的内容。
评分当时购买这本书,纯粹是看中了“低折扣”这三个字,想着这个价格能买一本画册或者教程,应该都不亏。书名很长,但里面几个关键词,“色彩”、“风景”、“水彩”、“大师作品”,都正是我感兴趣的。拿到书后,我首先翻看了“色彩教学基础理论”这一章。这部分讲了很多关于色彩的科学知识,比如色彩的冷暖、对比、调和等等,还配了不少图表。我觉得这些知识很重要,但它讲得太理论化了,就像是在读一本大学的色彩学教材,离实际绘画操作感觉还有点远。比如,它讲到“色彩的联觉”,说某种颜色能带来某种情绪,但它没有告诉我,在画一幅画时,我该如何有意识地去运用色彩来营造我想要的情绪。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在画一片风和日丽的草地时,该用哪些颜色来表现那种阳光下的温暖和生机。接着,我看了“2018主题教学演绎色彩风景”这部分。我以为它是围绕2018年的一个什么主题来教学,但实际上,这个“主题”更像是一种分类,里面展示了一些风景画,并且配有非常简短的文字说明。比如,一幅描绘秋天的画,它只说了“秋天的色彩很丰富”。但我想要知道的是,作者是如何运用这些“丰富”的色彩来表现出秋叶的层次感,以及如何通过色彩的深浅变化来营造出秋日的萧瑟感。这些具体的绘画技法,在这本书里就显得比较缺失了。我看了“水彩粉风景大师作品详解”部分,里面确实有一些很漂亮的大师作品。但是,所谓的“详解”实在是太简单了。它就像是一个画廊的导览,只是简单地介绍了作品,而没有深入分析作者的创作思路和绘画技巧。我希望能看到,大师在处理天空的时候,用了什么笔触?在画水面的时候,是如何调色的?在刻画树木的时候,用了哪些技巧来表现质感?这些关键的绘画细节,在这本书里就像是藏起来了,让我无法学到。总而言之,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像一个信息量很大的宝箱,里面装满了各种各样的宝石(知识点),但却没有一个明确的地图,让我不知道该如何去发掘和利用这些宝石。我希望能找到一本更具指导性的书,能一步一步地教我如何画出真正属于自己的水彩风景画。
评分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主要是被“低折扣”和“水彩粉风景”这些关键词所吸引。我一直对水彩画情有独钟,尤其是那些能表现出自然风光细腻情感的作品。拿到书后,我首先关注的是它的“主题教学”部分。我理解“主题教学”应该是围绕着某个具体的主题,比如“光影下的风景”,“季节变换的色彩”等,然后深入讲解相关的绘画技巧。然而,这本书里的“主题教学”似乎更多的是概念性的介绍,例如在“秋日色彩”这一主题下,它列举了一些秋天的代表性颜色,如金黄、赭石、深红等,并配上了一些色彩搭配的建议。但具体到如何用这些颜色来表现秋叶的层次感,如何捕捉落日余晖在山峦上的光影变化,书里就没有更详细的指导了。它更多地像是提供了一个大概的方向,而让我自己去摸索具体的绘画过程。我特别想知道的是,在水彩画中,如何通过叠加的技法来表现出不同季节的空气感和透明度,如何运用湿画法来晕染出天空的细腻变化,或者如何运用干画法来刻画出树木的肌理。这些关于水彩特有技法的详细讲解,在这本书里却显得踪影难觅。书中的“大师作品详解”,虽然展示了一些不错的画作,但分析部分过于简略,像是走马观花。我期待的是能够从这些作品中汲取灵感,学习其构图、用色、笔触的精髓,但它只是泛泛而谈,并没有深入到教学层面。对于“基础实用临本”,我原本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可以临摹的范例,并配有详细的步骤分解,但实际内容更像是模糊的草稿,缺乏清晰的指导,让我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总的来说,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想包含的内容很多,但又都浅尝辄止,没有能够真正触及到水彩风景画的核心技巧和深入的教学指导,对于我这样希望从零开始系统学习的初学者来说,它的实用性还有待提高。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老实说,有点让我摸不着头脑。虽然它主打“低折扣”,这点很吸引人,但“2018主题教学演绎色彩风景色彩教学基础实用临本水彩粉风景大师作品详解变调色稿基础理论”这个书名,实在是太长了,像是一口吞不下的大馅饼,让人不知道该从何下口。我拿到书的时候,迫不及待地翻开,想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干货”。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些色彩理论的讲解,用了不少图表,试图解释色彩是如何混合、如何产生不同的情感效果。我承认,理论知识是基础,但它讲得有些枯燥,公式化的解释让我想起了高中时期的化学课,虽然知道重要,但总归提不起太大的兴趣。接着,书里穿插了一些“大师作品详解”,这点我还是挺期待的。我以为会看到很多精美的画作,然后配上详细的步骤和技巧分析,告诉我如何模仿,如何从中学习。然而,这些“详解”大部分只是简单地展示了一幅画,然后用寥寥数语概括了一下,比如“色彩运用大胆”,“构图有张力”之类的。我想要的具体分析,例如作者是如何选择这个角度的,用了哪些特定的笔触来表现光影,颜料是如何调和才能达到这种微妙的层次感,这些通通没有。更让我失望的是,所谓的“临本”部分,也就是让我模仿练习的部分,似乎更像是一个摆设,并没有提供清晰的参考线或者明确的模仿提示。总而言之,这本书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感觉像是一个没有搭好桥梁的河流,理论讲得不够深入,实践指导又过于肤浅,让我这个希望通过这本书提升水彩技艺的读者,感到有些无所适从。我期待的是一本能够切实指导我从零开始,一步一步掌握水彩风景画技巧的书,而不是这样一本,把各种概念堆砌在一起,却缺乏核心指导的书。
评分我之所以会购买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被它那“多本低折扣”的字样所吸引,心想在这个价位能买到一本综合性的水彩风景画教材,绝对是物超所值。然而,当翻开书后,我发现内容虽然不少,但其组织结构和教学深度,却与我的期望存在一定的差距。书名中“2018主题教学演绎色彩风景”这一部分,我曾抱有很大的期待,希望能够学习到如何围绕特定主题进行创作。例如,如果主题是“海岸风光”,我希望能看到如何表现海浪的动感,如何刻画礁石的肌理,以及如何运用色彩来捕捉阳光照射在海面上的波光粼粼。但实际内容更多的是一些零散的作品展示,并且配有简短的文字描述,缺乏深入的教学指导。它更像是作品集的展示,而非系统的教学过程。而“色彩教学基础实用临本”这一部分,我原本以为会提供一些可以让我直接模仿的范例,并配有详细的绘制步骤和技巧分析。但实际的“临本”更像是模糊的草图或者说是完成作品的简化版,并没有提供足够的细节和指导,让我很难从中有效地学习。我尝试着去临摹,但总感觉抓不住画作的精髓,像是缺少了关键的一环。书中的“大师作品详解”部分,虽然展示了一些优秀的水彩风景画作品,但其分析部分过于简略,并没有深入挖掘作者的创作思路和绘画技巧。我希望能看到对作品背后创作过程的详细解读,例如作者是如何处理光影的,他是如何运用色彩来表达情感的,以及他是如何通过笔触来塑造景物的质感的。这些更深入的分析,在这本书里就显得比较欠缺了。而“变调色稿基础理论”部分,我理解这是关于如何根据不同的光线和氛围来调整色彩的理论。但它更多的是罗列了一些调色板的示例,并没有深入讲解调整的逻辑和方法。我期望的是,能够理解为何需要进行这样的调整,以及如何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总而言之,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内容丰富,但缺乏系统的教学体系和深入的实践指导,对于希望通过这本书来扎实提升水彩风景画技艺的读者来说,它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干货”。
评分我之所以会在众多艺术类书籍中选择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被它那“低折扣”的宣传语所吸引,同时也对“色彩风景”和“水彩”这些关键词抱有浓厚的兴趣。拿到书后,我首先翻阅了“色彩教学基础理论”部分。这部分内容虽然涵盖了色彩的基本原理,如色彩的三要素、色彩的调和与对比等,但其讲解方式略显枯燥,更像是一本理论教材,而非绘画实践的指导。例如,它详细阐述了色彩的冷暖对比,但并未深入说明在水彩画中,如何通过微妙的色彩叠加来表现出水面或天空的微妙冷暖变化,以达到更具视觉冲击力的效果。我渴望的是,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能立即看到它如何在实际的风景画创作中得到具体应用。接着,我关注了“2018主题教学演绎色彩风景”这一部分。我原本期待的是,能看到围绕特定主题进行系统性的教学,例如如何描绘“日落时的山峦”,如何通过色彩和笔触来表现光线的温度和变化。然而,实际内容更多的是一些零散的作品展示,并配有简短的文字描述,缺乏对创作过程的深入剖析。它更像是一系列作品的集锦,而非教学案例。书中的“水彩粉风景大师作品详解”部分,虽然展示了一些优秀的作品,但“详解”二字,显得有些名不副实。它只是简单地展示了画作,并附带几句概括性的评价,例如“构图别致”,“色彩鲜明”。我期待的是,能够深入分析大师在构图、色彩运用、笔触处理等方面的独到之处,例如他是如何通过色彩的明暗对比来塑造景物的立体感,他是如何运用笔触来表现不同景物的质感,等等。这些更深层次的绘画技巧,在这本书里就显得比较欠缺了。总而言之,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内容繁杂,但缺乏系统的教学结构和深入的实践指导,对于希望通过这本书来扎实掌握水彩风景画技艺的读者来说,它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干货”。
评分我之所以会注意到这本书,主要是它那“多本低折扣”的宣传语,让我在众多艺术类书籍中眼前一亮。拿到书之后,我首先被它宏大的书名所震撼,“2018主题教学演绎色彩风景色彩教学基础实用临本水彩粉风景大师作品详解变调色稿基础理论”,仿佛囊括了水彩风景画的方方面面。然而,当我开始翻阅时,却发现实际内容与书名所承诺的广度相比,深度略显不足。我最看重的是“主题教学”部分,希望能从中学习到如何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创作。书中确实列举了一些“主题”,例如“静谧的湖泊”,“风中的麦浪”等,并且配有一些插图。但这些插图更像是作品展示,而不是教学示范。我期待的是,在某个主题下,能够详细讲解从构图构思、色彩选择、技法运用到最终完成的完整过程。例如,如果主题是“静谧的湖泊”,我希望能看到作者如何分析湖面的反光,如何表现水底的景物,如何通过色彩的变化来营造宁静的氛围。然而,书中对这些过程的讲解都比较笼统,缺乏具体的步骤和细节指导。而“色彩教学基础实用临本”这个部分,我原本以为是提供一些可以直接临摹的画作,并且配有详细的绘制步骤和技巧提示。但实际提供的“临本”更像是一些简略的草图,或者说是最终作品的缩略图,并没有提供足够的细节和指导,让我很难从中有效地学习。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临本”进行模仿,但总是觉得少了些什么,无法抓住作品的精髓。书中的“大师作品详解”部分,虽然展示了一些精彩的作品,但其分析过于简略,并没有深入挖掘作者的创作思路和独特技法。我希望看到的不仅仅是作品的展示,更是对作品背后创作过程的解读,例如作者是如何处理光影,如何运用色彩来传达情感,如何通过笔触来表现质感等等。这些深入的分析,在这本书里却很难找到。总的来说,这本书更像是一个“大杂烩”,虽然内容不少,但缺乏系统的教学体系和深入的指导,对于希望通过这本书扎实提升水彩风景画技艺的读者来说,它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干货”。
评分一开始吸引我的是“多本低折扣”的字样,我当时想,这么一本厚厚的书,价格还这么优惠,内容肯定很丰富。书名很长,但里面提到了“色彩风景”、“水彩”、“大师作品详解”,这些都是我非常感兴趣的。翻开书,我先看到了“色彩教学基础理论”这部分。它讲了很多关于色彩的知识,比如三原色、三间色、互补色、邻近色等等,还列出了一些色彩搭配的图例。我觉得这些理论知识是学画画的基础,但它讲得有些抽象,没有太多的实际应用指导。比如,它讲到冷暖色调,但没有详细说明在画一片阴影时,该如何运用冷暖色来表现出空气的通透感。我更希望在讲解理论的同时,能立刻看到它如何在实际的风景画中得到应用。然后我看了“2018主题教学”的部分,我以为它是围绕2018年的某个主题来展开教学,但实际上似乎并不是这个意思,更像是书出版的年份。而这个“主题教学”的内容,更像是一些零散的画作展示,每幅画下面配了寥寥数语的说明,比如“色彩鲜明”,“意境悠远”。但具体作者是怎么画出这种效果的,用了什么技巧,没有详细的讲解。我看了“水彩粉风景大师作品详解”,里面确实有一些大师的作品,画得很漂亮。但是,所谓的“详解”部分,实在是太简单了。它只是把画作放出来,然后说“这幅画很经典”,或者“作者的用色很有特点”。我想要的,是能够分析出作者是如何运用笔触来表现天空的云朵,如何运用色彩的叠加来表现水面的波光粼粼,如何通过色彩的明暗关系来塑造景物的体积感。这些关键的技巧,在这本书里就像是藏起来了,让我无法找到。最后我看了“变调色稿基础理论”,这部分似乎是关于如何在不同的光线下调整色彩的。它也提供了一些调色板的例子,但是,并没有解释为什么要有这样的调整,以及调整的依据是什么。总而言之,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想讲的东西很多,但似乎都没有讲透,就像是在表面上划拉了几下,没有深入到绘画的核心技法和创作思路。我希望这本书能更注重实践指导,能够手把手地教我如何画出精彩的水彩风景画,而不是仅仅罗列理论和展示作品。
评分我当时买这本书,是因为看到“低折扣”就心动了,而且书名里提到了“色彩风景”,这正是我一直想要学习的。拿到书后,我第一眼就翻到了“色彩教学基础理论”的部分。这本书对色彩的解释,我感觉有点过于理论化了,它讲了很多色彩的构成、色彩的对比、色彩的和谐等等,用了不少图表和公式,试图把色彩的科学性呈现出来。对我来说,这些理论知识是重要的,但它没有很好的连接到实际的绘画操作上。比如,它讲到了互补色的运用,但并没有详细说明在水彩画中,如何通过控制水和颜料的比例,来运用互补色达到既有对比又不会显得过于突兀的效果。我更想看到的是,在画一幅具体的风景画时,作者是如何运用这些色彩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比如,当我想表现一天中不同时间段的光线变化时,我应该如何调整色彩的冷暖和明暗?当我想画一片阴影下的树叶时,我应该如何用周围的环境色来影响这片阴影的色彩?这些在理论部分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答。接着,我看了“大师作品详解”。虽然书中展示了一些不错的风景画,但它的分析真的太少了。它只是简单地说“这幅画色彩丰富”、“构图很美”,但对于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却没有深入的讲解。我期望的是能够看到,大师在处理天空、水面、树木、山石等不同景物时,所采用的具体技法和色彩运用心得。例如,他用了哪几种颜色来调出天空的蓝,又用了什么方法来表现云的体积感?他如何通过笔触的轻重缓急来区分远近景物?这些细节,在这本书里几乎找不到。至于“变调色稿基础理论”,我理解这应该是关于如何根据不同的光线、氛围去调整色彩的理论。但它更多的是罗列了一些调色板的示例,并没有深入讲解调整的逻辑和方法。我希望的不是简单的“把这个颜色变成那个颜色”,而是“为什么要把这个颜色变成那个颜色,以及如何去做”。总而言之,这本书就像一个信息量很大的超市,里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商品(理论、作品、方法),但却没有一个清晰的导购员,让我不知道该如何挑选,也不知道如何把这些商品真正地变成我自己的技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