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三冊
萬物靜默如迷 48元
寫給所有昨日的詩 42元
我曾這樣寂靜生活 48元
諾貝爾文學奬獲奬作品。辛波斯卡1996年獲得諾貝爾文學奬。她是文學史上第三位獲諾奬的女詩人,第四位獲諾奬的波蘭作傢。被《紐約時報》稱之為“當代最 為迷人的詩人之一”,享有“詩界莫紮特”的美譽,在全世界擁有廣大的讀者群。《萬物靜默如謎》精裝本收錄瞭她創作生涯的最 佳代錶作80首。
平裝本的暢銷奇跡。2012年平裝本齣版時,《萬物靜默如謎》成為當年度極度熱門的暢銷書,連續入選“新浪中國年度十大好書”、“深圳讀書月年度十大好書”等各種年度好書。受到瞭幾米、陳綺貞、李健、許晴等藝術傢、演員的喜歡。李健曾朗誦辛波斯卡的《墓誌銘》、許晴曾朗誦辛波斯卡的《種種可能》。這本書的齣現直接帶動瞭國內齣版詩集的熱潮。
《萬物靜默如謎》精裝紀念版。譯者根據波蘭文,對譯文做瞭全新修訂,並增加瞭《不會發生兩次》《紀念》《復活者走動》《火車站》等5首譯作。內頁全彩印刷,新增10幅精美插畫。
辛波斯卡是激發我最 多最 美麗靈感的詩人。
——幾米(知名繪本作傢)
在辛波斯卡的詩裏,我知道少女的力量,我知道無辜的殺傷,我知道接二連三的疑問可以組閤成一首停不瞭鏇轉的舞碼。
——陳綺貞(知名歌手)
(《種種可能》)這是一首我很有共鳴的詩。她用排比的句子去講述她偏愛的事物。我喜歡這種飽滿的情緒和自由的錶達,非常地打動我。——許晴(知名演員)
辛波斯卡的詩,涉及每個人從自己生活中得知的一切。
——切斯拉夫·米沃什(諾貝爾文學奬得主)
我看到瞭《一見鍾情》,它所錶達的意念和《紅》這部電影十分相近。於是我決定留下這本詩集。
——基耶斯洛夫斯基(《藍·白·紅》三部麯導演)
幾十年來,她用樂觀、對美和文字力量的信仰,鼓舞著波蘭人。
——科莫羅夫斯(波蘭總統)
辛波斯卡以精確的諷喻,揭示瞭人類現實中的曆史背景和生態規律。
——諾貝爾文學奬授奬辭
辛波斯卡用她的日子證明,抽簽探望病人、齣席葬禮、綁緊鞋帶、填寫履曆錶,這些就是詩人該做的事,該記錄的永恒。
——“新浪中國年度十大好書”授奬辭
在中國談論辛波斯卡,並非小眾。2012年,辛波斯卡去世後,其詩集《萬物靜默如謎》中譯本齣版,十分暢銷,幾成齣版奇跡,許多作品亦膾炙人口。
——騰訊《大傢》
維斯拉瓦·辛波斯卡
當代最 為迷人的詩人之一,享有“詩界莫紮特”的美譽。
一九二三年生於波蘭小鎮布寜。她擅長以幽默、詩意的口吻描述嚴肅主題和日常事物,以詩歌迴答生活。
一九九六年獲得諾貝爾文學奬,是文學史上第三位獲奬女詩人。
二〇一二年二月的一個晚上,辛波斯卡在住宅裏安然去世。在她的葬禮上,波蘭各地的人們紛紛趕來,嚮詩人作最 後的告彆。
譯者簡介:
陳黎,颱灣著名詩人、翻譯傢。著有詩集、散文集、音樂評論集二十餘種,曾獲時報文學奬、聯閤報文學奬、梁實鞦文學奬翻譯奬,金鼎奬等眾多大奬。
張芬齡,颱灣師大英語係畢業。著有評論集《現代詩啓示錄》,與陳黎閤譯書十餘種。曾多次獲得梁實鞦文學奬翻譯奬。
詩人與世界
輯一 呼喚雪人
企圖
清晨四點
有玩具氣球的靜物畫
緻友人
然而
布魯格的兩隻猴子
未進行的喜馬拉雅之旅
不會發生兩次
紀念
輯二 鹽
博物館
旅行挽歌
不期而遇
金婚紀念日
寓言
健美比賽
魯本斯的女人
詩歌朗讀
巴彆塔
墓誌銘
與石頭交談
輯三 一百個笑聲
寫作的喜悅
傢族相簿
砍頭
……
輯八 瞬間
有些人
對統計學對貢獻
負片
雲朵
在眾生中
植物對沉默
三個最 奇怪的詞
輯九 附錄
種種荒謬與歡笑的可能
辛波斯卡作品年錶
詩人與世界
一九九六年諾貝爾文學奬得奬辭
據說任何演說的第一句話一嚮是最 睏難的,現在這對我已不成問題啦。但是,我覺得接下來的句子——第三句,第六句,第十句……一直到最 後一行——對我都是一樣的睏難,因為在今天這個場閤我理當談詩。我很少談論這個話題——事實上,比任何話題都少。每次談及,總暗地裏覺得自己不擅此道,因此我的演講將會十分簡短,上桌的菜量少些,一切瑕疵便比較容易受到包容。
……
詩人——真正的詩人——也必須不斷地說“我不知道”。每一首詩都可視為響應這句話所做的努力,但是他在紙頁上纔剛寫下最 後一個句點,便開始猶豫,開始體悟到眼前這個答復是絕對不完滿而可被屏棄的純代用品。於是詩人繼續嘗試,他們這份對自我的不滿所發展齣來的一連串的成果,遲早會被文學史傢用巨大的紙夾夾放在一起,命名為他們的“作品全集”。
有些時候我會夢想自己置身於不可能實現的處境,譬如說我會厚顔地想象自己有幸與那位對人類徒然的努力發齣動人噫嘆的《舊約??6??4傳道書》的作者談天。我會在他麵前深深地一鞠躬,因為他畢竟是最 偉大的詩人之一——至少對我而言。然後我會抓住他的手。“‘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你是這麼寫的,傳道者。但是你自己就是誕生於太陽底下的新鮮事,你所創作的詩也是太陽底下的新鮮事,因為在你之前無人寫過。你所有的讀者也是太陽底下的新鮮事,因為在你之前的人無法閱讀到你的詩。你現在坐在絲柏樹下,而這絲柏自開天闢地以來並無成長,它是藉由和你的絲柏類似但非一模一樣的絲柏而成形的。傳道者,我還想問你目前打算從事那些太陽底下的新鮮事?將你錶達過的思想做進一步的補充?還是駁斥其中的一些論點?你曾在早期的作品裏提到‘喜悅’的觀點——它稍縱即逝,怎麼辦?說不定你會寫些有關喜悅的‘太陽底下的新鮮’詩?你做筆記嗎?打草稿嗎?我不相信你會說:‘我已寫下一切,再也沒有任何需要補充的瞭。’這樣的話世上沒有一個詩人說得齣口,像你這樣偉大的詩人更是絕不會如此說的。”
世界——無論我們怎麼想,當我們被它的浩瀚和我們自己的無能所驚嚇,或者被它對個體——人類、動物、甚至植物——所受的苦難所錶現齣來的冷漠所激憤(我們何以確定植物不覺得疼痛);無論我們如何看待為行星環繞的星光所穿透的穹蒼(我們剛剛著手探測的行星,早已死亡的行星?依舊死沉?我們不得而知);無論我們如何看待這座我們擁有預售票的無限寬廣的劇院(壽命短得可笑的門票,以兩個武斷的日期為界限);無論我們如何看待這個世界——它是令人驚異的。
但“令人驚異”是一個暗藏邏輯陷阱的性質形容詞。畢竟,令我們驚異的事物背離瞭某些眾所皆知且舉世公認的常模,背離瞭我們習以為常的明顯事理。而問題是:此類顯而易見的世界並不存在。我們的訝異不假外求,並非建立在與其他事物的比較上。
在不必停下思索每個字詞的日常言談中,我們都使用“俗世”,“日常生活”,“事物的常軌”之類的語匯……但在字字斟酌的詩的語言裏,沒有任何事物是尋常或正常的——任何一個石頭及其上方的任何一朵雲;任何一個白日以及接續而來的任何一個夜晚;尤其是任何一種存在,這世界上任何一個人的存在。
看來艱巨的任務總是找上詩人。
《未進行的喜馬拉雅之旅》
啊,這些就是喜馬拉雅瞭。
奔月的群峰。
永遠靜止的起跑
背對突然裂開的天空。
被刺穿的雲漠。
嚮虛無的一擊。
迴聲——白色的沉默,
寂靜。
雪人,我們這兒有星期三,
ABC,麵包
還有二乘二等於四,
還有雪融。
玫瑰是紅的,紫羅蘭是藍的,
糖是甜的,你也是。
雪人,我們這兒有的
不全然是罪行。
雪人,並非每個字
都是死亡的判決。
我們繼承希望——
領受遺忘的天賦。
你將看到我們如何在
廢墟生養子女。
雪人,我們有莎士比亞。
雪人,我們演奏提琴。
雪人,在黃昏
我們點起燈。
那高處——既非月,亦非地球,
而且淚水會結凍。
噢雪人,半個月球人,
想想,想想,迴來吧!
如是在四麵雪崩的牆內
我呼喚雪人,
用力跺腳取暖,
在雪上
永恒的雪上。
《紀念》(新譯)
他們在榛樹叢中做愛
在一顆顆露珠的小太陽下,
他們的發上沾滿
木屑碎枝草葉。
燕子的心啊
憐憫他們吧。
他們在湖邊跪下,
撥掉發間的泥和葉,
魚群遊到水邊,
銀河般閃閃發光。
燕子的心啊
憐憫他們吧。
霧氣從粼粼水波間
倒映的群樹升起。
噢燕子,讓此記憶
永遠銘刻。
噢燕子,雲朵聚成的荊棘,
大氣之錨,
改良版的伊卡魯斯,
著燕尾服的聖母升天,
噢燕子,書法傢,
不受時間限製的秒針,
早期的鳥類哥德式建築,
天際的一隻斜眼,
噢燕子,帶刺的沉默,
充滿喜悅的喪章,
戀人們頭上的光環,
憐憫他們吧。
《微笑》(重譯版)
世人喜歡親睹希望勝過隻聞其聲。
政治傢必須微笑。
微笑意味著並未氣餒。
遊戲復雜,利益衝突,
結果仍不明朗——雪白、友善的
牙齒總是讓人鼓舞。
他們必須展現開朗的額頭
在會議廳,在機場跑道。
輕快地移步,愉悅的神情。
嚮這位打招呼,嚮那位道彆。
笑容可掬是必要的,
麵對鏡頭和群眾。
為外交工作效勞的牙醫學
保證能給我們壯觀的效果。
遭遇危急情況,友好的犬齒
和整齊的門牙是不可缺的。
我們的時代還沒安康到
可以讓臉露平常的哀傷。
根據夢想傢的看法,人類手足之情
將使人間變成微笑的天堂。
我不相信。果真如此,政治傢
就不用勤擠笑臉瞭——
隻是偶爾不禁莞爾:春日,
夏日,心情舒暢自在之時。
然而人類天生憂傷。
就等著吧,我樂觀其成。
《在一顆小星星底下》
我為稱之為必然嚮巧閤緻歉。
倘若有任何誤謬之處,我嚮必然緻歉。
但願快樂不會因我視其為己有而生氣。
但願死者耐心包容我逐漸衰退的記憶。
我為自己分分秒秒疏漏萬物嚮時間緻歉。
我為將新歡視為初戀嚮舊愛緻歉。
遠方的戰爭啊,原諒我帶花迴傢。
裂開的傷口啊,原諒我紮到手指。
我為我的小步舞麯唱片嚮在深淵吶喊的人緻歉。
我為清晨五點仍熟睡嚮在火車站候車的人緻歉。
被追獵的希望啊,原諒我不時大笑。
沙漠啊,原諒我未及時送上一匙水。
而你,這些年來未曾改變,始終在同一籠中,
目不轉睛盯望著空中同一定點的獵鷹啊,
原諒我,雖然你已成為標本。
我為桌子的四隻腳嚮被砍下的樹木緻歉。
我為簡短的迴答嚮龐大的問題緻歉。
真理啊,不要太留意我。
尊嚴啊,請對我寬大為懷。
存在的奧秘啊,請包容我扯落瞭你衣裾的縫綫。
靈魂啊,彆譴責我偶而纔保有你。
我為自己不能無所不在嚮萬物緻歉。
我為自己無法成為每個男人和女人嚮所有的人緻歉。
我知道在有生之年我無法找到任何理由替自己辯解,
因為我自己即是我自己的阻礙。
噢,言語,彆怪我藉用瞭沉重的字眼,
又勞心費神地使它們看似輕鬆。
辛波斯卡?維斯拉瓦 當代至為迷人的詩人
繼《萬物靜默如迷》後又一經典詩集 全新精裝紀念
入選“新浪中國年度十大好書”“深圳讀書月年度十大好書”以及國內外各版本教科書
激發幾米創作靈感,令陳綺貞著迷,受基耶斯洛夫斯基推崇
王安憶、野夫、柴靜、陳坤、劉瑜、高曉鬆……他們都對辛波斯卡一見鍾情
在辛波斯卡的詩中,我們總能找到智慧的建議,以便我們更容易理解這個世界。
——布羅尼斯瓦夫?科莫羅夫斯基(波蘭前總統)
辛波斯卡的詩既易懂又深藏關於人類的思考……她是一位真正的詩人。
——羅伯特?哈斯(美國桂冠詩人)
在辛波斯卡身上,人們能看到非同尋常的聰慧、詼諧、冷靜,她涉獵廣泛,帶有與生俱來的愉悅的悲觀主義,卻絲毫不見詩人常有的自戀情結……人如其詩,令人沉醉。
——查爾斯?西密剋(美國桂冠詩人)
辛波斯卡的詩,涉及每個人從自己生活中得知的一切。
——切斯拉夫?米沃什(諾貝爾文學奬得主)
辛波斯卡是激發我最多最美麗靈感的詩人。
——幾米(知名繪本作傢)
在辛波斯卡的詩裏,我知道少女的力量,我知道無辜的殺傷,我知道接二連三的疑問可以組閤成一首停不瞭鏇轉的舞碼。
——陳綺貞(知名歌手)
辛波斯卡以精確的諷喻,揭示瞭人類現實中的曆史背景和生態規律
——諾貝爾文學奬授奬辭
辛波斯卡用她的日子證明,抽簽探望病人、齣席葬禮、綁緊鞋帶、填寫履曆錶,這些就是詩人該做的事,該記錄的永恒。
——“新浪中國年度十大好書”授奬辭
[作者介紹]
[波]維斯拉瓦?辛波斯卡 Wis??0??0awa Szymborska
當代極為迷人的詩人之一,享有“詩界莫紮特”的美譽。一九二三年生於波蘭小鎮布寜。擅長以幽默、詩意的口吻描述嚴肅主題和日常事物,以詩歌迴答生活。一九九六年獲得諾貝爾文學奬。二〇〇一年成為美國文學藝術學院名譽會員,係美國授予傑齣藝術傢的最 高榮譽。二〇一二年二月一日,於剋拉科夫逝世。
[譯者介紹]
鬍桑
詩人、學者。著有詩集《賦形者》、詩學論文集《隔淵望著人們》、散文集《在孟溪那邊》。譯著有《我曾這樣寂寞生活》《鮑勃?迪倫詩歌集》(閤譯)、《染匠之手》(奧登散文集)等。現任教於同濟大學中文係
譯序 001
告彆風景 016
金婚紀念日 019
寫自旅館 021
確信 025
底片 026
謝幕休息 027
歸鳥 028
喜劇的序幕 029
發現 030
星期天,與自己的心交談 032
記一次不存在的喜馬拉雅之旅 034
紀念 036
動作 038
種種可能 040
終於,記憶 042
贊頌我姐姐 044
喜劇演員 046
流浪漢 048
無題 050
歌謠 052
醉酒 054
花腔 056
我太近瞭…… 058
笑聲 060
齣生 063
養老院 066
冰結的動作 068
音樂大師 070
自殺者的房間 072
葬禮1 074
偉人故居 077
一見鍾情 080
墓誌銘 083
驚異 086
在眾生中 087
生日 090
雲 092
植物的靜默 094
恐龍骨架 096
從無饋贈 098
一粒沙看世界 100
洋蔥 102
我緻力於創造一個世界 104
水 107
火車站 110
洞穴 113
從天而降 115
風景畫 116
嚮超音速飛機緻敬 119
π 120
托馬斯?曼 122
在赫拉剋利特的河中 124
畫像 126
分類廣告 128
任何事情都不可能發生兩次 130
故事梗概 132
與死者密談 134
卡珊德拉的獨白 136
一幅中世紀微型畫 139
躲入方舟 142
在冥河上 144
羅得之妻 146
活著 149
拉撒路去散步 152
人口普查 154
在盛大的白晝 156
死者來信 158
影子 160
特洛伊城中的片刻 162
亞特蘭蒂斯 165
事件的版本 168
評一首尚未寫下的詩 173
雅斯沃附近的飢餓營 176
無辜 178
與孩子交談 180
自斷 182
贊美詩 184
談論死亡,不帶誇張 186
世紀的沒落 189
時代之子 192
酷刑 194
結束與開始 196
現實在要求 199
有些人 203
詞匯 205
三個最奇怪的詞 208
小喜劇 209
也許這一切 212
戲法錶演 214
悲哀的計算 217
現實世界 220
無需標題 223
考古學 226
錯誤的號碼 229
過剩 230
怯場 232
倉促的生活 235
在一顆小星星下 237
諾奬演說辭 239
告彆風景
我並不責備春天,
它已再次齣現。
我不會責怪,
因為,年復一年,
它履行著職責。
我知道,我的憂傷
並不能阻止新綠。
葉片隻在風中
俯身。
看到什麼東西讓
水邊成叢的榿木沙沙作響,
這不會使我痛苦。
我獲得瞭一個消息,
那湖泊的堤岸
依然美麗,一如從前——
就像你活著的時候。
我並不怨恨
這景色,
這陽光令人炫目的海灣。
我甚至可以想象,
此刻,
不是我們,而是兩個彆的人
坐在倒下的白樺樹乾上。
我尊重他們的權利:
低語,大笑,
陷入幸福的沉默。
我甚至認定,
他們被愛綁在一起,
他伸齣有力的臂膀
將她摟在懷裏。
也許是新孵齣的小鳥
在葦叢中窸窣作響。
我真誠地祝願
他們能夠聽見。
我並不要求
浪花的變化,
它們時而迅疾,時而遲緩,
並不遵從我的命令。
我對林邊湖水的深度
沒有任何期許,
最初是碧綠,
隨後成為藍,
最後又變得幽暗。
隻有一點我並不贊成:
讓我迴到這裏。
我放棄——
生存的特權。
我比你活得更久,這已足夠,
足夠我
在遠方苦苦地思念你。
夢境、迴憶、迷宮、微生物、少女、離婚、熙攘的街、古希臘雕像、小宇宙……
諾貝爾文學奬得主,《萬物靜默如謎》作者維斯拉瓦?辛波斯卡嚮萬物告彆的經典之作
收錄辛波斯卡晚年齣版的兩本詩集《這裏》和《冒號》,這兩本詩集之前在國內都未曾譯介
內含辛波斯卡生前藏品照片、詩人生平年錶
附贈精心編譯彆冊,收錄辛波斯卡新譯詩十三首
她開始自遺忘的鏡子
打撈那些早已沉沒的臉
——維斯拉瓦?辛波斯卡
在辛波斯卡的詩中,我們總能找到智慧的建議,以便我們更容易理解這個世界。
——布羅尼斯瓦夫·科莫羅夫斯基(波蘭前總統)
辛波斯卡的詩既易懂又深藏關於人類的思考……她是一位真正的詩人。
——羅伯特·哈斯(美國桂冠詩人)
在辛波斯昔身上,人們能看到非同尋常的聰慧、政渚、冷靜,她涉獵廣泛,帶有與生俱來的愉悅的悲觀主義。卻絲毫不見詩人常有的白戀情結……人如其詩,令人沉醉。
——查爾斯·西密剋(美國桂冠詩人)
作者:(波)維斯拉瓦·辛波斯卡 譯者:陳黎 譯者:張芬齡
陳黎,1954年生,颱灣師大英語係畢業。著有詩集、散文集、音樂評介集等二十餘種。曾獲國傢文藝奬,吳三連文藝奬,時報文學奬敘事詩首奬、新詩首奬,聯閤報文學奬新詩首奬,颱灣文學奬新詩金典奬,梁實鞦文學奬翻譯奬等。2005年獲選“颱灣當代十大詩人”。張芬齡,颱灣師大英語係畢業。曾獲林榮三文學奬散文奬、小品文奬,並多次獲梁實鞦文學奬翻譯奬。著有《現代詩啓示錄》,與陳黎閤譯《萬物靜默如謎:辛波斯卡詩選》《二十首情詩和一首絕望的歌》《拉丁美洲現代詩選》《世界當代詩抄》等二十餘種。維斯拉瓦·辛波斯卡(Wislawa Szymborska),1923-2012,一九二三年生於波蘭小鎮布寜。她擅長以幽默、詩意的口吻描述嚴肅主題和日常事物,以詩歌迴答生活。是波蘭最受歡迎的詩人,也是公認為當代最為迷人的詩人之一,享有“詩界莫紮特”的美譽。
一九九六年獲得諾貝爾文學奬,是文學史上第三位獲奬女詩人。
二○一二年二月的一個晚上,辛波斯卡在住宅裏安然去世。在她的葬禮上,波蘭各地的人們紛紛趕來,嚮詩人作最後的告彆。
《萬物靜默如謎》收錄瞭辛波斯卡各個時期最迷人的七十五首佳作,曾獲得《洛杉磯時報》年度最佳圖書。
在中國,辛波斯卡的作品曾激發幾米創作瞭《嚮左走,嚮右走》,也被收入高中語文教材,深受學生喜愛。
輯一 這裏
這裏
在熙攘的街上想到的
點子
少女
與迴憶共處的艱辛時光
小宇宙
有孔蟲
旅行前
離婚
恐怖分子
例子
認領
不讀
憑記憶畫齣的畫像
夢
驛馬車上
埃拉在天堂
維梅爾
形而上學
輯二 冒號
缺席
公路事故
第二天——我們不在瞭
事件
與阿特洛波斯的訪談
希臘雕像
迷宮
事實上每一首詩
輯三 附錄
我們在這裏——閱讀辛波斯卡生前最後的詩
辛波斯卡作品年錶
這裏
噢我無法代其他地方發言,
但在這裏在地球上我們各項物資充裕。
在這裏我們製造椅子和哀愁,
剪刀,小提琴,感性,晶體管,
水壩,玩笑和茶杯。
彆的地方各項物資也許更豐,
但基於非特定原因他們缺乏畫作,
陰極射綫管,餃子和拭淚用的紙巾。
這裏有無數周圍另有地方的地方。
你或許對其中一些情有獨鍾,
可以為它們取個昵稱,
以收闢邪之效。
彆處也許有類似的地點,
但沒有人覺得它們美麗。
沒有其他任何地方,或幾乎無任何地方
你可以像在這裏一樣擁有自己的軀體,
以及必要的配備,
將自己的孩子加人彆人的孩子中。
外加手,腿和備感驚奇的腦。
無知在這裏超時工作,
不斷地計算,比較,測量,
下結論,找原因。
我知道,我知道你在想什麼。
這裏無一物恒久,
因為自遠古以來皆受大自然的力量主宰。
而你知道——大自然的力量容易疲勞
有時須長時間休息
纔重新啓動。
我知道你接下來會想什麼。
戰爭,戰爭,戰爭。
但還是有中場休息的時候。
立正——人類是邪惡的。
稍息——人類是善良的。
立正時創造瞭荒原。
稍息時揮汗建造瞭房屋,
然後盡快人住。
在地球上生活花費不多。
譬如,夢境不收入場費。
幻想隻有在破滅時纔須付齣代價。
身體的租用費——用身體支付。
再補充一點,
你可免費在行星的鏇轉木馬上鏇轉,
而且和它一起搭乘星際暴風雪的便車,
令人炫目的光年如此迅捷,
地球上無一物來得及顫抖。
請仔細看:
桌子還立在原本的位置,
紙張依然在原先攤開的地方,
唯微風吹進半開的窗戶, 牆壁上沒有任何可怕的裂縫,
會讓風把你吹嚮烏有。
在熙攘的街上想到的
臉孔。
地錶上數十億張臉孔。
每一張都顯然不同於
過去和以後的臉孔。
但是大自然——有誰真瞭解她呢——
或許厭煩瞭無休止的工作,
因而重復使用先前的點子
把曾經用過的臉
放到我們臉上。
與你擦肩而過的也許是穿牛仔褲的阿基米德,
披著大拍賣零售衣的葉卡捷琳娜大帝,
某個提公文包、戴眼鏡的法老王。
來自還是小鎮華沙的
赤腳鞋匠的寡婦;
帶孫子去動物園,
來自阿爾塔米拉洞窟的大師;
正要去美術館欣賞一下藝術,
頭發蓬亂的汪達爾人。
有些臉孔齣現於兩百個世紀前,
五世紀前,
半世紀前。
有人搭金色馬車而來,
有人乘大屠殺的列車而去。
濛特祖瑪,孔子,尼布甲尼撒,
他們的看護,洗衣婦,以及塞米勒米斯
——隻用英文交談。
地錶上數十億張臉孔。
你的,我的,誰的——
你永遠不會知道。
大自然必是想愚弄我們,
而且為瞭趕上進度,充分供貨,
她開始自遺忘的鏡子
打撈那些早已沉沒的臉。
點子
有個點子來找我:
寫點押韻的東西?寫首詩?
好的——我說——待會再走,我們聊聊。
你得跟我多講講你的事情。
於是它在我耳邊輕聲說瞭幾句話。
啊,原來如此——我說——挺有趣的。
這些事擱在我心裏很久瞭。
但要將之寫成詩?不行,絕不可以。
於是它在我耳邊輕聲說瞭幾句話。
這隻是你的想法——我迴答一
你高估我的能耐和天份瞭。
我甚至不曉得從何寫起。
於是它在我耳邊輕聲說瞭幾句話。 你說錯瞭——我說——精練的短詩
要比長詩難寫許多。
彆糾纏我,彆再說瞭,這事成不瞭。
於是它在我耳邊輕聲說瞭幾句話。
好吧,我試試,既然你執意如此。
但彆說我沒警告你。
我會寫,然後將之撕碎,丟進垃圾桶。
於是它在我耳邊輕聲說瞭幾句話。
你說對瞭——我說——畢竟還有其他詩人。
有些文筆比我更優。
我會把名字和地址給你。
於是它在我耳邊輕聲說瞭幾句話。
我當然會嫉妒他們。
我們連爛詩都嫉妒。
但這一首少瞭……可能少瞭……
於是它在我耳邊輕聲說瞭幾句話。
P3-11
.......
01234567890123456789《萬物靜默如謎》這本書,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閱讀的快感,更是一種哲學層麵的啓迪。辛波斯卡用她那獨特的視角,將我們習以為常的世界,變成瞭一個充滿未知的謎團。她對自然萬物的觀察,細緻入微,卻又充滿瞭詩意的想象。我常常被她對一些微小事物的描繪所打動,比如一片落葉,一隻螞蟻,一塊石頭,在她筆下,都仿佛擁有瞭生命,擁有瞭自己的故事。她讓我們看到,這個世界並非是我們眼睛所能看到的那樣簡單,在每一個平凡的景象背後,都隱藏著無數的奧秘和可能性。她對“靜默”的理解,並非是無聲無息,而是一種內斂的力量,一種孕育著無限可能性的等待。我喜歡她那種對未知的好奇心,她從不輕易下結論,而是帶著一種探索的姿態,去觸摸那些神秘的邊界。她的詩歌,常常會引發我對自己存在的思考,我是誰?我從哪裏來?我要到哪裏去?這些看似宏大的問題,在她平實而又充滿智慧的詩句中,得到瞭意想不到的解答,或者說,她引導我看到瞭更多可以繼續追尋的方嚮。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與世界的連接,讓我明白,即使在最尋常的角落,也可能藏著最不尋常的驚喜,隻要我們願意用心去感受,去聆聽那份靜默中的低語。
評分閱讀《外國詩》中的辛波斯卡作品,是一次純粹的精神洗禮。她的詩歌,就如同涓涓細流,緩緩注入我的心靈,滌蕩掉塵世的浮躁,讓我迴歸內心的寜靜。我無法用簡單的“好”或“不好”來評價,因為這是一種需要全身心去體會的藝術。她的詩歌,有一種超越國界的共鳴,無論我來自何方,身處何地,都能在她筆下找到情感的連接點。我感受到瞭她對人類共同命運的關懷,對個體渺小與宇宙宏大的對比,對時間流逝的無奈與對當下存在的珍惜。她對語言的運用,堪稱爐火純青,每一個詞語都恰到好處,不多不少,卻能精準地傳達齣作者想要錶達的情感和思想。我常常驚嘆於她對生活細節的敏銳洞察,她能從最平凡的事物中發現不平凡的美,並將其升華為詩意。這本書讓我看到瞭詩歌的無限可能,它不僅可以抒發情感,更可以啓迪智慧,引發思考。它讓我明白,優秀的文學作品,能夠打破語言和文化的隔閡,成為連接人心的橋梁。我慶幸自己能夠有機會讀到這樣的作品,它讓我對詩歌的理解更加深刻,也讓我對生活有瞭更廣闊的視野。
評分《給所有昨日的詩》帶給我一種穿越時空的對話感,仿佛辛波斯卡是一位曆史的見證者,又或者是一位與時間老人對飲的智者。她的詩歌,不是那種華麗辭藻的堆砌,而是樸實無華,卻又直擊人心的力量。我常常在她對曆史事件的描繪中,感受到一種超越個體的宏大敘事,但她又能將宏大的敘事濃縮成一個個鮮活的個體故事,讓我們在曆史的洪流中,找到那微小的、卻又不可或缺的人性光輝。她對過去的迴望,並非是簡單的懷舊,而是帶著一種冷靜的審視和深刻的反思,讓我們在迴顧曆史時,不至於迷失在情緒之中,而是能夠從中汲取經驗和智慧。我特彆欣賞她對細節的精準把握,那些看似不經意的描寫,卻往往蘊含著深刻的寓意。比如,她可能會描繪一個普通人的生活場景,但通過對這個場景的細緻刻畫,就能摺射齣那個時代的社會風貌和時代精神。這種將個體與時代緊密聯係起來的敘事方式,讓我對曆史有瞭更立體、更具象的認知。她也並非總是沉浸在過去,她的詩歌裏,也充滿瞭對當下和未來的思考,她會用一種充滿智慧的眼光去觀察世界,去剖析人性的復雜。讀她的詩,就像翻開一本厚重的曆史書,每一頁都充滿瞭故事,每一頁都值得我們去細細品味,去從中汲取屬於我們自己的力量。
評分第一次接觸諾貝爾文學奬獲奬作品,選擇的是《辛波斯卡作品全3冊》中的一本(我在此不指明具體書名,因為每個讀者對同一本書的感受都會有獨特的偏重),這無疑是一次充滿期待的閱讀旅程。這本書所展現齣的藝術魅力,讓我深刻理解瞭為何她能獲得如此殊榮。我驚嘆於她文字的精準度和藝術的張力,那種看似輕描淡寫的敘述,卻能勾勒齣復雜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哲學思考。她筆下的“我”,不是一個單一的、扁平的形象,而是一個在時間、空間和情感維度上不斷延展的多麵體。我讀到的是一種對生命本質的探尋,一種對存在意義的追問,但這一切都包裹在一種不動聲色的智慧之中。她不會用激烈的言辭去宣泄,而是用一種更內斂、更具穿透力的方式,觸動讀者的內心。我常常在閱讀過程中,停下來,反復咀嚼某個詞語,某個句子,因為我能感受到其中蘊含的深意,仿佛每句話都像一顆飽滿的種子,在我心中生根發芽。這本書沒有提供現成的答案,而是提供瞭一種思考的視角,一種感悟世界的方式。它讓我明白,文學的力量,並非在於製造轟動,而在於能夠深刻地影響一個人的認知和情感,甚至改變一個人看待世界的方式。
評分讀《我曾這樣寂寞生活》的時候,腦海裏浮現齣無數個孤寂的夜晚,在城市的霓虹燈下,在人潮湧動的街道上,那種被人群包圍卻依然感到疏離的空虛感,仿佛是辛波斯卡細膩筆觸下最真實的寫照。這本書不僅僅是文字的堆砌,更像是心靈的某種迴響,在每一個字句間,我都能感受到那種深入骨髓的孤獨,但這種孤獨並非絕望,而是帶著一種自省和觀察的清醒。她描繪的“我”並非一個被動的承受者,而是一個主動探索內心荒原的旅人,用詩意的語言去丈量那片未知的土地。我喜歡她那種不動聲色的力量,沒有撕心裂肺的呐喊,隻有淡淡的憂傷和對存在的深刻洞察。那些關於記憶、遺忘、時間和失去的篇章,都如同電影鏡頭般在眼前展開,每一個畫麵都飽含著情緒,卻又剋製著不外露,留給讀者無限的遐想空間。她對生活瑣碎細節的捕捉,往往能觸動內心最柔軟的部分,仿佛她也曾走過我走過的路,經曆過我經曆過的喜怒哀樂。讀她的詩,就像在和一位飽經滄桑的老友對話,她不評判,不說教,隻是靜靜地分享她的見聞和感悟,而這些分享,卻能照亮我內心深處的某個角落。我曾以為孤獨是種缺陷,是需要被填補的空缺,但讀瞭這本書,我開始重新審視這種情感,它或許也是一種成長的催化劑,一種通往更深邃自我的路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