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波斯納及其他:譯書之後(增訂本)
作者:蘇力
齣版社:北京大學齣版社
齣版時間:2018年5月
版次:1
頁碼:286
字數:250000
開本:16
ISBN:9787301290408
定價:59.00
內容簡介
理查德.波斯納是當代美國乃至世界法學界*聲望的法學傢之一,創作瞭大量頗富創見的作品,其中不少已在我國翻譯齣版,深刻影響瞭法律學術界甚至實務界。而蘇力教授是將波斯納的學說與思想引介給國人的始作俑者。他組織翻譯瞭多部波斯納的代錶性著作,堪稱國內研究波斯納學術觀點的*。本書收錄瞭蘇力教授翻譯的多部波斯納作品的譯序或譯後記,可以說是對波斯納每部作品學術思想的提煉與總結。通過本書,中國讀者可對波斯納的學術觀點形成一個較為宏觀而全麵的認知。
作者簡介
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北京大學法學院天元講席教授,長江學者。祖籍江蘇,1955年愚人節齣生於安徽閤肥。少年(1970年)從軍,再當工人;1978年恢復高考後,復員軍人進瞭北大法學院,獲學士學位;1985年讀研期間,赴美留學,先後獲碩士、博士學位。 1992年起任教北京大學法學院至今。先後獨立發錶論文200餘篇,齣版個人獨著、文集和譯著20餘種,包括北京大學齣版社齣版的:《製度是如何形成的》(增訂版,2007)《法官如何思考》(譯著,2009)《並非自殺契約》(譯著,2010)《送法下鄉》(修訂版,2011)《走不齣的風景》(2011)《波斯納法官司法反思錄》(譯著,2014)《法治及其本土資源》(第三版,2015)《*法律》(譯著,2016)《大國憲製》(2018)
再版序Ⅰ
初版序Ⅰ
有關波斯納
理解波斯納和我們自己
為何以及如何*法律?
道德理論、說教與法律
思想的另一種組織形式
追求理論的力量
從禁忌到理性
知識在法律中的力量
孿生兄弟的不同命運
當還是不當,這是個問題
不知老之將至
民主與法治的張力
也許需要距離
經驗地研究司法
經驗地理解法官的行為和思考
司法如何穿過錯綜復雜
司法改革的知識需求
什麼是法理?
《法理學問題》新版譯序
翻譯、反思與學術
有關其他
細微處的大手筆
研究真實世界中的法律
《無需法律的秩序》中文新版序
《guo傢篇·法律篇》譯者前言
《司法過程的性質》譯者前言
這本書給我的感覺,與其說是在閱讀一本法律學術著作,不如說是在與一位博學而睿智的智者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蘇力教授以他深厚的學養和敏銳的洞察力,帶領我們走進瞭波斯納等法學巨匠的思想世界,並在此基礎上,融入瞭他自己對中國法律現實的獨特見解。他對於一些長期存在的法律難題,提齣瞭自己獨到的分析框架和解決方案,這種“譯書之後”的再創造,恰恰體現瞭中國法學研究的成熟和自信。我特彆欣賞他對一些中國特有的法律現象的解讀,他能夠將西方的理論工具巧妙地運用到中國本土語境中,從而揭示齣一些此前未曾被充分認識到的問題。閱讀這本書,就像是在進行一次頭腦的“大掃除”,許多固有的觀念被顛覆,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清晰和深刻的認知。
評分《波斯納及其他:譯書之後(增訂本)》這本書,給我最大的衝擊,並非理論上的某個閃光點,而是其整體的“問題意識”和“現實關懷”。蘇力教授並非沉溺於抽象的法律思辨,而是始終將目光鎖定在中國法治建設的現實土壤上。他對一些西方經典理論的引進與批判,並非為瞭炫技,而是為瞭更好地服務於中國法治的進步。他對於法律的理解,是動態的、發展的,並且充滿著對社會責任的擔當。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法律的邊界”的探討,他清晰地劃分瞭法律的適用範圍,以及其在解決社會問題時的局限性,這種審慎的態度,對於避免法律被過度濫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讀完此書,我對中國法治的未來,多瞭一份審慎的樂觀。
評分讀《波斯納及其他:譯書之後(增訂本)》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蘇力教授在法律學術的海洋中,以一種極其紮實的筆觸,為我們勾勒齣瞭一個宏大的知識圖景。這本書並非單純的學術論文集,更像是一次深度對話,通過對波斯納等重要法學傢的思想進行梳理和評析,引齣瞭作者本人對中國法治建設的深刻反思。閱讀過程中,我仿佛置身於一個思想的實驗室,蘇力教授引領我解剖復雜的法律概念,探究不同學派的邏輯起點,並最終迴歸到中國本土的現實語境。他對於西方經典理論的批判性藉鑒,尤其令人印象深刻。他沒有簡單地照搬,而是審慎地考量其在中國土壤上的適用性,並勇於指齣其中的不足之處。這種嚴謹求實的學風,以及對中國法治前途的深切關懷,貫穿全書始終,讓人不禁肅然起敬。我尤其喜歡他關於法律解釋方法的論述,那是一種既尊重理論又貼近實踐的智慧。
評分初次翻開《波斯納及其他:譯書之後(增訂本)》,我被其深邃的學術氣質所吸引,但很快,這種學術的莊重感就被一種近乎“閑談”的親切感所取代。蘇力教授似乎在娓娓道來,將復雜的法學議題,用一種極富洞察力卻又不失幽默的語言呈現齣來。他對那些“高高在上”的法學理論,進行瞭“接地氣”式的解讀,使得原本可能令人生畏的法律概念,變得生動而可理解。他對於一些中國當下法律實踐中的睏境,也毫不避諱地進行瞭深刻的剖析,其坦率和勇氣,令人欽佩。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法律的社會功能”的討論,蘇力教授不僅僅局限於文本的分析,更將目光投嚮瞭法律在現實社會中的運作機製和實際效果,這種宏觀的視角,對於理解法律的本質有著極大的助益。這本書不僅是法律專業的學子們的寶貴財富,對於任何關心中國法治發展的人來說,都極具啓發意義。
評分坦白說,一開始我對於這類法律學術著作,總有一種“高不可攀”的畏懼感。然而,《波斯納及其他:譯書之後(增訂本)》這本書,卻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蘇力教授的寫作風格,既有學者應有的嚴謹,又不失普通人可以理解的流暢。他仿佛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引領我在浩瀚的法學知識中穿梭,將那些原本晦澀難懂的理論,用清晰的邏輯和生動的例子一一拆解。他對於波斯納等學者的思想的介紹,絕非簡單的翻譯或轉述,而是融入瞭他自己獨立的思考和判斷,這種“譯介與原創”的結閤,使得本書充滿瞭活力和生命力。我尤其欣賞他對於“法律的社會想象”的解讀,這是一種超越瞭純粹法律技術的視角,能夠讓我們從更廣闊的社會維度去理解法律的意義和作用。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中國法學研究的深度與廣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