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治区自治条例研究:历史与文本》从历史与文本的视角,研究制定自治区自治条例的基本理论、指导思想、立法环境、立法原则、立法技术和立法程序等方面的问题,以期为条例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与具体方案。能为自治区自治条例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立法理念、立法技术的帮助与借鉴,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法律,是本书研究的企盼。
张文山,现任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院法律关系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理论法学、民族法学、法经济学、少数民族人权保障、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和东盟国家法律制度方向的研究,创立了自治权理论为核心理论的民族法学理论体系。代表著作有:《自治权法论》(广西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自治权理论与自治条例研究》(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突破传统思维的瓶颈——民族区域自治法配套立法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通往自治的桥梁——自治条例与单行条例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等著作。
主持和参与完成了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研究成果多次获省部级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完成学术论著近300余万字,出版学术专著7部,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2003年被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杰出法学家”。
绪论 001
一、民族区域自治与自治条例 001
二、自治区自治条例的性质与位阶 038
三、研究自治区自治条例的意旨(寓意) 047
*章:自治区自治条例起草的历程 050
一、广西起草自治条例的状况 050
二、内蒙古起草自治条例的状况 095
三、宁夏起草自治条例的状况 142
四、西藏起草自治条例的状况 178
五、新疆起草自治条例的状况 180
di二章:自治区自治条例(草案)文本分析 184
一、广西自治条例(草案)文本分析 184
二、内蒙古自治条例(草案)文本分析 209
三、宁夏自治条例(草案)文本分析 225
di三章:自治区自治条例通过的主要障碍 242
一、自治区自治条例通过的理论障碍 243
二、自治区自治条例通过的技术障碍 250
三、自治区自治条例通过的程序障碍 258
di四章:自治区自治条例的理论基础 263
一、民族区域自治与自治权的一般理论 263
二、国家主权与自治权的关系 279
三、政体理论及中央与地方权力划分的一般理论 288
四、法律体系理论与自治立法的一般理论 324
di五章:制定自治区自治条例的基本原则 330
一、宪法至上与不抵触原则 331
二、对等原则 333
三、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原则 343
四、自治民族与其他民族利益均衡原则 348
di六章:自治区自治条例的基本内容 355
一、自治*与自治*的组成 355
二、自治*的权力 360
三、自治*的责任(义务) 363
四、人民法院与人民检察院 365
五、法律责任 366
di七章:自治区自治条例的*建议稿: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广西壮族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论证报告369
一、自治区自治*的组织、工作 369
二、自治区两院的人员配置 388
三、自治区自治*自治权的具体化问题 389
四、自治区享受中央*扶持照顾的法定权利 420
参考文献 429
后 记 437
这本书的书名《正版中国自治区自治条例研究:历史与文本》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中国政治法律体系深处的大门。作为一名对国家治理模式和法律制度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我一直以来都对民族区域自治这个话题感到着迷。它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本书明确表示要研究“自治区自治条例”,这就意味着它会深入到具体的法律文本层面,而不是停留在泛泛而谈的理论层面。我猜想,作者张文山先生会花费大量的篇幅去梳理这些条例的历史沿革,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有哪些重要的自治条例出台,它们各自的背景和侧重点是什么,以及这些条例在实践中是如何被解读和执行的。这种历史的视角,对于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复杂性和动态性至关重要。同时,“文本”的研究,则意味着会涉及到对具体法律条文的细致分析。比如,关于民族自治权利的保障,中央与地方的权责划分,以及在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如何体现民族平等和差异化政策,这些都是我非常想要了解的细节。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系统性的分析框架,帮助读者理解这些条例的内在逻辑和相互关系。这本书听起来就非常有分量,一定需要细细品读,才能领略其精髓。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就足够吸引我了,"正版中国自治区自治条例研究:历史与文本"。光是"正版"二字,就暗示了其严谨和权威性,避免了市面上可能存在的盗版或不准确信息。而“中国自治区自治条例研究”这个核心内容,则直击了我长久以来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运作的好奇心。我一直对我们国家在处理多民族共存问题上的独特制度设计感到兴趣,特别是如何平衡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的需求,如何在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的同时,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这本书的书名表明它将深入探讨这些条例的制定背景、演变过程,以及条例条文本身的具体含义和适用范围。我期待作者能从历史的角度梳理这些条例是如何一步步形成和完善的,这其中肯定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实践经验。同时,"文本"的字样也表明作者不会仅仅停留在宏观的理论层面,而是会深入到具体的法律条文,进行细致的解读和分析。这对我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只有理解了具体的条例内容,才能更清晰地把握制度的实际运作机制。我猜测这本书可能会触及到不同自治区在实施自治条例时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这些挑战。作者张文山这个名字,虽然我之前未曾听闻,但从书名的专业性和严谨性来看,我对其学术背景和研究能力充满了期待。这本书,无疑是我深入了解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一扇重要窗口,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它,一探究竟。
评分我对于那种能够深入剖析社会制度背后逻辑的书籍总是情有独钟,而《正版中国自治区自治条例研究:历史与文本》恰好满足了我的这一偏好。书名中的“研究”二字,预示着作者并非简单地罗列法规,而是会对这些自治条例进行系统性的、深层次的考察。我尤其关心的是,作者将如何处理“历史”与“文本”之间的关系。历史的演变往往是理解制度文本的最佳背景,而文本的细节则能反过来印证和解释历史的走向。想象一下,作者可能会追溯到新中国成立初期,乃至更早的历史时期,去探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萌芽,再到不同历史阶段,这些自治条例是如何根据国家发展和民族关系的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完善的。这种历史的回溯,必然会涉及到大量的史料解读和文献考证,我期待作者能够在这方面展现出扎实的功底。另一方面,“文本”的研究,则意味着作者会逐条分析自治条例的具体条文,解释其法律含义、适用范围以及可能存在的解释空间。这对于理解制度的实际执行情况至关重要。例如,关于民族干部培养、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经济发展权利保障等具体条款,都会是考察的重点。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这些条例在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和解决案例,这样才能让理论研究更加接地气,也更有现实指导意义。总体而言,这本书的书名就传递出一种深度和专业性,让我对其内容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评分《正版中国自治区自治条例研究:历史与文本》这个书名,一看到就让我觉得内容非常扎实。我一直觉得,要真正理解一个制度,就不能只看它现在的样子,还要去追溯它的来龙去脉,研究它的“前世今生”,同时也要深入到它的具体条文里去,看看它到底是怎么规定的。“历史”这个词,就暗示了作者会带我们回溯这些自治条例的起源和演变过程,这其中一定充满了故事和政治智慧,我想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条例,它们是如何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在不同历史时期又有哪些变化。而“文本”这个词,则说明这本书不会止步于宏观叙事,而是会细致地分析条例的具体内容,比如关于民族权利的保障,自治机关的职权范围,与中央政府的关系等等,这些具体的规定才是制度运作的基石。我期待作者能够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将历史的研究与文本的解读相结合,从而为我们呈现一个立体、全面的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图景。这本书听起来就是一本严肃的学术著作,适合那些真正想要深入了解中国政治法律体系的读者,我非常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阅读它。
评分当我看到《正版中国自治区自治条例研究:历史与文本》这个书名时,我立刻被它所吸引。首先,“正版”二字就给人一种踏实可靠的感觉,意味着这本书是经过官方认可或权威出版的,信息来源的准确性得到了保障。而“中国自治区自治条例研究”则直接点明了核心的研究对象,这正是我一直以来非常关注的领域。在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非常独特的政治制度,它如何在实践中运行,如何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同时又维护国家统一和发展,这些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这本书的书名暗示了它将从“历史”和“文本”两个维度来展开研究,这让我对它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希望作者能够通过梳理历史脉络,展现出这些自治条例是如何在不同历史时期产生的,经历过怎样的变迁,以及这些变迁背后所反映的政治和社会背景。同时,“文本”的研究,意味着作者会深入到具体的法律条文,对这些条例进行细致的解读和分析,阐释其法律含义、内在逻辑以及在实际执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有洞察力的分析,帮助我更深刻地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精髓和运作机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