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治區自治條例研究:曆史與文本》從曆史與文本的視角,研究製定自治區自治條例的基本理論、指導思想、立法環境、立法原則、立法技術和立法程序等方麵的問題,以期為條例製定提供理論依據與具體方案。能為自治區自治條例的製定提供理論支持、立法理念、立法技術的幫助與藉鑒,完善民族區域自治法律,是本書研究的企盼。
張文山,現任廣西大學中國-東盟研究院法律關係研究所所長,主要從事理論法學、民族法學、法經濟學、少數民族人權保障、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學和東盟國傢法律製度方嚮的研究,創立瞭自治權理論為核心理論的民族法學理論體係。代錶著作有:《自治權法論》(廣西民族齣版社1999年版)、《自治權理論與自治條例研究》(法律齣版社2005年版)、《突破傳統思維的瓶頸——民族區域自治法配套立法問題研究》(法律齣版社2007年版)、《通往自治的橋梁——自治條例與單行條例研究》(中央民族大學齣版社2009年版)等著作。
主持和參與完成瞭多項國傢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和省部級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研究成果多次獲省部級社會科學研究*成果奬。完成學術論著近300餘萬字,齣版學術專著7部,在*各類學術期刊發錶論文30餘篇,2003年被評為“廣西壯族自治區傑齣法學傢”。
緒論 001
一、民族區域自治與自治條例 001
二、自治區自治條例的性質與位階 038
三、研究自治區自治條例的意旨(寓意) 047
*章:自治區自治條例起草的曆程 050
一、廣西起草自治條例的狀況 050
二、內濛古起草自治條例的狀況 095
三、寜夏起草自治條例的狀況 142
四、西藏起草自治條例的狀況 178
五、新疆起草自治條例的狀況 180
di二章:自治區自治條例(草案)文本分析 184
一、廣西自治條例(草案)文本分析 184
二、內濛古自治條例(草案)文本分析 209
三、寜夏自治條例(草案)文本分析 225
di三章:自治區自治條例通過的主要障礙 242
一、自治區自治條例通過的理論障礙 243
二、自治區自治條例通過的技術障礙 250
三、自治區自治條例通過的程序障礙 258
di四章:自治區自治條例的理論基礎 263
一、民族區域自治與自治權的一般理論 263
二、國傢主權與自治權的關係 279
三、政體理論及中央與地方權力劃分的一般理論 288
四、法律體係理論與自治立法的一般理論 324
di五章:製定自治區自治條例的基本原則 330
一、憲法至上與不抵觸原則 331
二、對等原則 333
三、民族平等與民族團結原則 343
四、自治民族與其他民族利益均衡原則 348
di六章:自治區自治條例的基本內容 355
一、自治*與自治*的組成 355
二、自治*的權力 360
三、自治*的責任(義務) 363
四、人民法院與人民檢察院 365
五、法律責任 366
di七章:自治區自治條例的*建議稿:以廣西壯族自治區為例——《廣西壯族自治區自治條例》立法論證報告369
一、自治區自治*的組織、工作 369
二、自治區兩院的人員配置 388
三、自治區自治*自治權的具體化問題 389
四、自治區享受中央*扶持照顧的法定權利 420
參考文獻 429
後 記 437
這本書的書名就足夠吸引我瞭,"正版中國自治區自治條例研究:曆史與文本"。光是"正版"二字,就暗示瞭其嚴謹和權威性,避免瞭市麵上可能存在的盜版或不準確信息。而“中國自治區自治條例研究”這個核心內容,則直擊瞭我長久以來對我國民族區域自治製度運作的好奇心。我一直對我們國傢在處理多民族共存問題上的獨特製度設計感到興趣,特彆是如何平衡中央集權與地方自治的需求,如何在保障各民族閤法權益的同時,維護國傢統一和民族團結。這本書的書名錶明它將深入探討這些條例的製定背景、演變過程,以及條例條文本身的具體含義和適用範圍。我期待作者能從曆史的角度梳理這些條例是如何一步步形成和完善的,這其中肯定蘊含著豐富的政治智慧和實踐經驗。同時,"文本"的字樣也錶明作者不會僅僅停留在宏觀的理論層麵,而是會深入到具體的法律條文,進行細緻的解讀和分析。這對我來說尤為重要,因為隻有理解瞭具體的條例內容,纔能更清晰地把握製度的實際運作機製。我猜測這本書可能會觸及到不同自治區在實施自治條例時所麵臨的挑戰,以及如何通過法律手段來解決這些挑戰。作者張文山這個名字,雖然我之前未曾聽聞,但從書名的專業性和嚴謹性來看,我對其學術背景和研究能力充滿瞭期待。這本書,無疑是我深入瞭解中國民族區域自治製度的一扇重要窗口,我迫不及待地想翻開它,一探究竟。
評分當我看到《正版中國自治區自治條例研究:曆史與文本》這個書名時,我立刻被它所吸引。首先,“正版”二字就給人一種踏實可靠的感覺,意味著這本書是經過官方認可或權威齣版的,信息來源的準確性得到瞭保障。而“中國自治區自治條例研究”則直接點明瞭核心的研究對象,這正是我一直以來非常關注的領域。在中國,民族區域自治製度是一項非常獨特的政治製度,它如何在實踐中運行,如何保障各少數民族的閤法權益,同時又維護國傢統一和發展,這些都是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這本書的書名暗示瞭它將從“曆史”和“文本”兩個維度來展開研究,這讓我對它的內容充滿瞭期待。我希望作者能夠通過梳理曆史脈絡,展現齣這些自治條例是如何在不同曆史時期産生的,經曆過怎樣的變遷,以及這些變遷背後所反映的政治和社會背景。同時,“文本”的研究,意味著作者會深入到具體的法律條文,對這些條例進行細緻的解讀和分析,闡釋其法律含義、內在邏輯以及在實際執行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具有洞察力的分析,幫助我更深刻地理解民族區域自治製度的精髓和運作機製。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正版中國自治區自治條例研究:曆史與文本》就像是打開瞭一扇通往中國政治法律體係深處的大門。作為一名對國傢治理模式和法律製度有濃厚興趣的讀者,我一直以來都對民族區域自治這個話題感到著迷。它在中國這樣一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的國傢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這本書明確錶示要研究“自治區自治條例”,這就意味著它會深入到具體的法律文本層麵,而不是停留在泛泛而談的理論層麵。我猜想,作者張文山先生會花費大量的篇幅去梳理這些條例的曆史沿革,從新中國成立以來,不同時期有哪些重要的自治條例齣颱,它們各自的背景和側重點是什麼,以及這些條例在實踐中是如何被解讀和執行的。這種曆史的視角,對於理解民族區域自治製度的復雜性和動態性至關重要。同時,“文本”的研究,則意味著會涉及到對具體法律條文的細緻分析。比如,關於民族自治權利的保障,中央與地方的權責劃分,以及在經濟、文化、教育等領域如何體現民族平等和差異化政策,這些都是我非常想要瞭解的細節。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種係統性的分析框架,幫助讀者理解這些條例的內在邏輯和相互關係。這本書聽起來就非常有分量,一定需要細細品讀,纔能領略其精髓。
評分我對於那種能夠深入剖析社會製度背後邏輯的書籍總是情有獨鍾,而《正版中國自治區自治條例研究:曆史與文本》恰好滿足瞭我的這一偏好。書名中的“研究”二字,預示著作者並非簡單地羅列法規,而是會對這些自治條例進行係統性的、深層次的考察。我尤其關心的是,作者將如何處理“曆史”與“文本”之間的關係。曆史的演變往往是理解製度文本的最佳背景,而文本的細節則能反過來印證和解釋曆史的走嚮。想象一下,作者可能會追溯到新中國成立初期,乃至更早的曆史時期,去探究民族區域自治製度的萌芽,再到不同曆史階段,這些自治條例是如何根據國傢發展和民族關係的實際情況進行修訂和完善的。這種曆史的迴溯,必然會涉及到大量的史料解讀和文獻考證,我期待作者能夠在這方麵展現齣紮實的功底。另一方麵,“文本”的研究,則意味著作者會逐條分析自治條例的具體條文,解釋其法律含義、適用範圍以及可能存在的解釋空間。這對於理解製度的實際執行情況至關重要。例如,關於民族乾部培養、民族語言文字的使用、經濟發展權利保障等具體條款,都會是考察的重點。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關於這些條例在實踐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和解決案例,這樣纔能讓理論研究更加接地氣,也更有現實指導意義。總體而言,這本書的書名就傳遞齣一種深度和專業性,讓我對其內容充滿瞭好奇和期待。
評分《正版中國自治區自治條例研究:曆史與文本》這個書名,一看到就讓我覺得內容非常紮實。我一直覺得,要真正理解一個製度,就不能隻看它現在的樣子,還要去追溯它的來龍去脈,研究它的“前世今生”,同時也要深入到它的具體條文裏去,看看它到底是怎麼規定的。“曆史”這個詞,就暗示瞭作者會帶我們迴溯這些自治條例的起源和演變過程,這其中一定充滿瞭故事和政治智慧,我想瞭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條例,它們是如何一步步發展起來的,在不同曆史時期又有哪些變化。而“文本”這個詞,則說明這本書不會止步於宏觀敘事,而是會細緻地分析條例的具體內容,比如關於民族權利的保障,自治機關的職權範圍,與中央政府的關係等等,這些具體的規定纔是製度運作的基石。我期待作者能夠以嚴謹的學術態度,將曆史的研究與文本的解讀相結閤,從而為我們呈現一個立體、全麵的中國民族區域自治製度圖景。這本書聽起來就是一本嚴肅的學術著作,適閤那些真正想要深入瞭解中國政治法律體係的讀者,我非常願意投入時間和精力去閱讀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