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物種起源
定價:58.00元
售價:34.8元,便宜23.2元,摺扣60
作者: 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
齣版社:北京理工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9-01
ISBN:978756824183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物種起源》是達爾文的代錶作,主要講述瞭生物變異、生存鬥爭、性質、地質記錄的不完整性、生物分布等內容,用大量資料證明瞭所有的生物都是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慢慢發展起來的,這不是超自然力量乾預的結果,而是自然界內部鬥爭的結果。該書把生物學建立在完全科學的基礎上,以全新的生物進化思想推翻瞭神創論和物種不變論,對整個生物學領域産生瞭巨大而深遠的影響,也是人類思想上的一次革命。
目錄
作者介紹
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1882)
英國生物學傢、博物學傢,生物進化論的奠基人。1831年,達爾文從劍橋大學畢業後,乘坐英國海軍“小獵犬”號艦開始瞭曆時5年的環球科學考察航行,對動植物和地質結構等進行瞭大量的觀察和標本采集。1859年,齣版《物種起源》一書,引起科學界乃至全世界的震驚。恩格斯將“進化論”列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
餘麗濤
攀枝花學院外國語學院教授,長期從事外語翻譯教學與研究工作。譯有《哈佛百年經典:物種起源論》等。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有一種沉穩而厚重的質感,深邃的藍色背景下,書名“物種起源”幾個大字清晰醒目,字體帶著一種曆史的滄桑感,仿佛在訴說著它跨越時空的生命力。我第一次翻開它,就被一種宏大敘事的氛圍所籠罩,感覺自己即將踏上一場探索生命奧秘的旅程。雖然我還沒來得及深入閱讀,但光是捧在手裏,就有一種莫名的敬畏感油然而生。我能想象,在這本書的字裏行間,隱藏著無數關於生命演化、物種變遷的深刻見解,它們將如同一顆顆種子,在我心中生根發芽,引領我重新審視我們所處的世界。我迫不及待地想去瞭解,那些我們熟知的生物,它們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形態,背後又有著怎樣跌宕起伏的生命故事。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書,它更像是一扇門,推開它,就能窺見生命演化的壯麗畫捲。我想,它會是一次智識上的盛宴,一次對生命本質的深刻追問。
評分《物種起源》這本巨著,單是它的名字就足以引起我的好奇。我常常會想象,當年的讀者們,第一次翻閱這本書時,內心的震撼和驚嘆。它仿佛是一把鑰匙,打開瞭人類對生命起源和演化的全新認知的大門。我總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科普讀物,它更是一部關於人類探索精神的史詩。我期待著,它能帶我進入一個由自然選擇、遺傳變異構成的宏大世界,讓我去理解那些我們司空見慣的生物,是如何經過漫長歲月的篩選,纔演變成今天的模樣。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我能培養齣一種更加理性、更加客觀的思維方式,去審視我們所處的自然界,去思考生命存在的意義。
評分這本《物種起源》在我書架上已經靜靜地躺瞭一段時間瞭,每次目光掃過,我都會被它那種沉甸甸的曆史感所吸引。我能想象,當年達爾文在撰寫這本書的時候,所承受的巨大壓力和麵臨的非議。畢竟,它挑戰瞭當時人們根深蒂固的觀念,以一種前所未有的科學視角,重新定義瞭生命。我想,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僅在於它提齣的理論本身,更在於它所代錶的那種勇於探索、敢於質疑的精神。我期待著,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更深刻地理解“適者生存”的意義,能夠看到生命演化過程中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卻又至關重要的細節。我希望它能帶給我一種全新的世界觀,讓我對生命的存在方式有更透徹的認識,也讓我對人類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有更清晰的定位。
評分我是在一個安靜的午後,陽光透過窗戶灑在書頁上,開始接觸《物種起源》的。當時我腦海中閃過的是一個古老的疑問:生命究竟是如何開始的?人類又是從何而來?我曾零散地聽過一些關於“進化論”的說法,但總覺得不夠係統,不夠深入。這本書的名字,直截當時地觸及瞭我內心深處的睏惑。我仿佛能看到,作者達爾文先生,在那遙遠的年代,乘坐著“小獵犬號”,在碧波萬頃的大海上,在荒涼孤寂的島嶼上,用他敏銳的眼睛和不懈的精神,捕捉著自然的每一個細微變化,記錄著每一個生命體的獨特之處。我想,這本書一定充滿瞭嚴謹的觀察和大膽的推測,它將帶領我們穿越時間的洪流,去探尋生命的起源,去理解物種多樣性的奧秘。那種求知若渴的衝動,隨著指尖觸碰到紙張的瞬間,變得更加強烈。
評分拿到《物種起源》的那一刻,我的腦海中浮現的是一個充滿神秘感的畫麵:一位身穿舊式服裝的紳士,手持放大鏡,在野外細緻地觀察著一株植物,或者一隻昆蟲。我深信,這本書所承載的,是作者幾十年如一日的辛勤耕耘,是對自然界鬼斧神工的敬畏,是對生命奧秘永不停止的追尋。這本書的標題本身就充滿瞭力量,它似乎在宣告著一場關於生命演化的革命。我迫不及待地想去領略,達爾文先生是如何將他海量的觀察與思考,凝結成如此具有顛覆性的理論。我想,閱讀這本書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對智慧的啓迪,一種對科學精神的洗禮。我期待著,它能打開我認知世界的新視角,讓我不再用習以為常的眼光去看待生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