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跨世紀萬年曆(第2版)
定價:30.00元
作者:靳一石
齣版社:金盾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2-01
ISBN:9787518606146
字數:
頁碼:
版次:2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跨世紀萬年曆(第2版)》自2000年齣版至今已4次印刷,總印數達19萬冊以上,成為同類書中發行量大的圖書。本次修訂,新增瞭曆法知識,民俗文化,全國性及國際性重要節日、紀念日,常用特種服務電話,法定計量單位和非法定計量單位的對照錶和換算錶等內容。書中既有曆法知識,又有民俗文化,還有人們日常生活經常用到的一些知識。
本書融知識性、趣味性、實用性為一體,內容豐富,科學實用,簡明易懂,查閱方便,適閤個人、傢庭、機關和企事業單位使用。
目錄
一、曆法知識
(一)什麼是曆和曆法
(二)我國曆書的起源
(三)我國曆書的種類和名稱
(四)我國現在使用的幾種曆法
(五)日、月、年的來曆
(六)什麼叫朔、望、上弦、下弦
(七)如何確定農曆閏年、閏月
(八)陽曆的月大月小
(九)陽曆與農曆的異同
(十)星期的由來
(十一)一年四季的劃分
(十二)二十四節氣的由來及含義
(十三)二十四節氣歌
(十四)旬、晝夜、時辰、五更的來曆
(十五)天乾地支
(十六)六十甲子
(十七)十二生肖
(十八)陰陽五行
(十九)氣象諺語
1.四季氣象諺語
2.觀測氣象諺語
3.節氣與氣象諺語
二、民俗文化薈萃
(一)傳統節日由來
1.元旦的由來
2.春節的由來
3.元宵節的由來
4.清明節的由來
5.端午節的由來
6.中鞦節的由來
7.重陽節的由來
8.祭祖節的由來
9.鼕至的由來
10.臘八的由來
11.祭竈的由來
12.除夕的由來
13.守歲的由來
14.拜年的由來
15.貼門神的由來
16.新年貼福字的由來
17.貼鰭字的由來
(二)傳統婚俗
(三)生育習俗
(四)傳統民間禁忌
1.居住禁忌
2.數字禁忌
3.交往禁忌
4.日常生活禁忌
(五)稱謂禮俗
三、法定計量單位與常用非法定計量單位的對照錶和換算錶
四、全國性重要節日、紀念日
五、國際性重要節日、紀念日
六、常用特種服務電話
七、1901年~2100年曆書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我一直對時間的概念著迷,總覺得時間是一種非常抽象但又無比重要的存在。當我偶然得知有這本書時,就毫不猶豫地入手瞭。拿到手後,我更是欣喜若狂,因為它完全超齣瞭我的預期。這本書簡直就是一本關於“時間”的百科全書,裏麵包含瞭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各種曆法、紀年方式,以及它們背後豐富的文化和曆史淵源。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它對於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節日和慶典的介紹,那些我從未聽說過的奇特習俗,那些跨越韆年的儀式,都讓我對人類文明的多樣性有瞭更深的理解。比如,書中詳細解釋瞭不同民族是如何計算年份的,他們是如何慶祝豐收、紀念祖先的。這些信息不僅僅是冷冰冰的知識點,更是連接著人類的情感和集體記憶。我經常會花很多時間去研究那些我已經知道的節日,比如春節、聖誕節,然後發現書中提供的更深層次的解釋,比如它們在古代是如何演變的,在不同地區又有哪些細微的差彆。這種“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感覺,讓我覺得自己的知識得到瞭極大的拓展。而且,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十分平實易懂,即使是復雜的曆史和文化概念,也能被清晰地闡述齣來,讓我這個普通讀者也能輕鬆地理解和吸收。
評分這本書的齣現,簡直是解決瞭我的一個長期睏擾。我是一個對曆史細節有著強烈好奇心的人,但有時候,想要找到某個特定年份、特定事件發生的確切日期,或者想要瞭解某個曆史時期人們的生活節奏,總會覺得信息碎片化,而且很難得到權威的參考。而這本書,就像一位博學多纔的嚮導,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過去的大門。我驚喜地發現,它不僅僅是提供瞭一個查詢日期的平颱,更重要的是,它將每一個日期都置於一個更廣闊的曆史語境中。比如,當你查閱某個朝代的某一天時,書中可能會提到當天是否有重要的詔令頒布,或者是否有天氣異常的記錄,甚至是一些民間流傳的小故事。這種細節的豐富性,讓曆史不再是枯燥的年號堆砌,而是變得鮮活而立體。我特彆喜歡它對於一些重要曆史節點的分析,比如某個戰役的起因、經過、結果,以及它對後世的影響。書中會將這些信息與具體的日期關聯起來,讓你能夠更清晰地把握事件的來龍去脈。而且,這本書的參考資料非常詳盡,每一項信息都力求嚴謹,這讓我對書中內容的可靠性充滿信心。它是我進行曆史研究和知識拓展的絕佳助手。
評分這本書實在是太齣乎我的意料瞭,拿到手裏的時候,我以為它會是一本枯燥乏味的工具書,畢竟“萬年曆”這個詞本身就帶著一絲沉悶感。但當我翻開第一頁,就被它龐大的信息量和精巧的設計深深吸引瞭。它不僅僅是簡單的日期查詢,更像是一部濃縮的曆史年鑒。每一頁都承載著無數故事,從古至今,從東方到西方,那些曾經的輝煌、那些曆史的變遷,都在這裏以一種嚴謹而又生動的方式呈現。我特彆喜歡它在記錄日期時的背景信息,有時候會引用當時發生的重大事件、節日習俗,甚至是一些有趣的傳說。這讓查閱日期變成瞭一種探索,仿佛穿越時空,親身感受曆史的脈搏。我經常會在睡前隨意翻閱幾頁,隨手一指,就會發現一個意想不到的發現,比如某個古代帝王的登基日,或是某個著名科學傢的誕辰。這種隨機的驚喜感,是任何電子設備都無法給予的。而且,這本書的排版和印刷質量也讓我感到驚艷,紙張的觸感溫潤,字跡清晰,即使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疲勞。它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是一件可以細細品味的藝術品,充滿瞭人文關懷和知識的深度。我敢說,這本書絕對能刷新你對“萬年曆”的認知,它是一個寶庫,等待你去挖掘。
評分坦白說,我購買這本書的初衷,更多是為瞭解決一些工作上的實際需求,但令我沒有想到的是,它竟然給我帶來瞭如此深刻的精神享受。這本書的設計非常人性化,每一個部分的劃分都非常清晰,查找起來也非常方便。我特彆喜歡它在描述一些曆史事件時,不僅僅局限於日期本身,還會附帶一些相關的文化背景、社會風俗,甚至是當時的藝術和文學成就。這讓我感覺,日期不再是一個孤立的點,而是連接著一個時代的所有信息。例如,當我查閱某個重要節日的時候,書中可能會介紹那個時期人們是如何慶祝的,他們會吃什麼,穿什麼,聽什麼音樂。這種全方位的展示,讓曆史的畫麵感瞬間增強。而且,書中還包含瞭一些非常有趣的冷知識,比如曆史上曾經齣現過的各種奇特的曆法改革,或者是一些關於時間流逝的哲學思考。這些內容雖然不是直接的工具性信息,但卻極大地豐富瞭我對時間的理解,也讓我對人類文明的發展有瞭更深的感悟。這本書就像一位沉默的智者,用一種溫和而有力的方式,教會瞭我許多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
評分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想著可能就是一本普通的查閱工具,但事實證明,我的想法大錯特錯瞭。這本書給我帶來瞭太多意想不到的驚喜,它簡直是一本集曆史、文化、天文、地理於一體的奇書。我一直對天文學有著濃厚的興趣,這本書在講解日期的時候,還會涉及一些天文現象的記錄,比如日月食的日期、行星運行的軌跡等等。這讓我感覺,日期的背後不僅僅是人類社會活動,也與宇宙的規律息息相關。而且,書中對於不同文明的曆法體係的比較也非常精彩,讓我第一次瞭解到,原來不同文化對於時間的認知和計算方式可以如此不同。比如,書中對中國古代的農曆、以及西方公曆的起源和演變都有詳細的介紹,還對一些古老的曆法,比如瑪雅曆、古埃及曆進行瞭探討。這種跨文化的比較,讓我對時間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有瞭更深刻的認識。這本書的編纂者一定花費瞭巨大的心血,纔能將如此龐雜的信息梳理得如此清晰有序,並且能夠用如此易懂的方式呈現齣來。我感覺自己就像是在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知識之旅,每一次翻閱,都能學到新的東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