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现代通信网络--现代通信高技术丛书
定价:33.00元
作者:杨裕亮 ,周贤伟
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06-01
ISBN:978711804525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主要的通信网络及相关技术方面的内容。
全书共分11章。章至第3章对通信网络的基本知识进行了全面的概述,介绍了排队论的概念,并说明了通信网在数据链路层上的特点。第4章至1章介绍8种重要的通信网络的形态:首先对局域网和互联网进行了整体的概述,接着介绍了公共电话交换网、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移动通信网和卫星通信网,后介绍了两种特殊形态的通信网络,即无线传感器网络和水下声通信网。
本书内容翔实,深入浅出,覆盖面广,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很高的实用价值,可作为高等院校通信、信息、计算机等专业师生和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还可作为相关领域人员了解现代通信网络的参考材料。
目录
作者介绍
杨裕亮,河南新安人,博士后,1994年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获学士学位,97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获硕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获博士学位,2004年出站于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物理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目前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主要有数字无线通信、信号处理和现代通信网络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书名,即“9787118045253 现代通信网络--现代通信高技术丛书 国防工业出版社 杨裕亮”,一眼就能看出它的定位。国际标准书号“9787118045253”是它身份的证明,表明其是经过正规出版流程的。而“现代通信网络”则直接点明了内容的核心主题,意味着它将探讨当下最前沿的通信网络技术和发展。 “现代通信高技术丛书”这个系列名称,给我一种感觉,这不仅仅是孤立的一本书,而是某个大型技术知识体系的一部分。这就像一个完整的教育模块,每一本都聚焦于现代通信的一个重要方面,共同构建一个全面的技术图谱。这让我猜测,如果我喜欢这本,我可能会对这个丛书里的其他书也产生兴趣,希望能够通过这个系列系统地学习和理解现代通信领域的知识。 “国防工业出版社”这个出版单位,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这本书的严肃性和重要性。通常,这类出版社出版的书籍,内容会更加严谨,更注重技术的实际应用和国家层面的需求,可能涉及一些国家安全、军事通信、或者关键基础设施的相关内容。这使得我对书中内容的深度和权威性有了很高的期望,认为它不会流于表面,而是会深入探讨一些核心技术和战略意义。 作者“杨裕亮”的名字,我需要进一步去了解。如果他是一位在这个领域享有盛誉的专家,那么这本书的价值会大大提升。我可能会上网搜索一下他的个人简介、学术背景、以及以往的著作或研究成果,以此来评估这本书的学术价值和可信度。一个在行业内有影响力的作者,往往能够为书籍带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见解。 “现代通信网络”这个主题,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从5G的普及到6G的规划,从人工智能与通信的融合到万物互联的发展,通信网络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这本书,很可能就是对这些变革进行梳理和解读,分析其背后的技术原理、发展趋势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我期待它能够给我提供一个清晰的、结构化的理解框架。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也就是“9787118045253 现代通信网络--现代通信高技术丛书 国防工业出版社 杨裕亮”,给人一种信息量大且定位明确的感觉。书号“9787118045253”是其官方身份的标识,表明它是一本规范出版的、有价值的读物。而“现代通信网络”则直接聚焦了讨论的核心,意味着书中内容将围绕当前最新、最先进的通信网络技术展开。 “现代通信高技术丛书”这个系列名称,让我联想到这可能是一套系统性的专业书籍。这类丛书往往由资深专家团队编写,旨在为特定领域的研究者或从业者提供深度、全面的技术解析。我推测,这套丛书可能涵盖了通信网络的各个层面,从基础理论到前沿应用,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而我看到的这本书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国防工业出版社”的出现,极大地增强了我对这本书内容专业度和权威性的信心。这类出版社通常在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国防建设、以及关键技术研究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出版物往往具有高度的严谨性和战略性。因此,我预期这本书的内容可能会触及一些国家层面的通信技术战略、以及通信网络在国防和工业现代化中的应用,其技术深度和前瞻性可能会超出一般市场上的通信技术书籍。 作者“杨裕亮”的名字,对我而言,是这本书质量的一个重要风向标。如果他是一位在通信网络领域有深厚造诣的学者或工程师,那么这本书的价值无疑会很高。我会好奇地去了解这位作者的学术背景、研究方向以及过往的贡献,以此来判断这本书所能提供的视角和深度。一个在行业内有影响力的作者,通常能够带来独特且深刻的见解。 “现代通信网络”这个话题本身就极具吸引力。在5G加速普及、6G技术蓄势待发、以及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不断渗透的今天,对现代通信网络的理解已经成为掌握未来科技发展的重要钥匙。我期待这本书能够系统地梳理当前通信网络的技术演进,解析其关键组成部分,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潜在的应用场景,为我提供一个清晰的认知框架。
评分这本书,或者说这套书,从名字上看就透着一股“硬核”的气息。“9787118045253”这个国际标准书号,让我第一眼就感受到它背后严谨的出版流程和相对专业的定位。而“现代通信网络——现代通信高技术丛书”这个副标题,更是直接点明了其内容的核心——聚焦于当下最新的通信技术发展,并且是在一个名为“现代通信高技术丛书”的系列之中。这让我联想到,这可能不仅仅是一本书,而是一个更宏大的技术知识体系的组成部分。 “国防工业出版社”这个出版社的名称,又增添了一层特殊意义。它暗示了这本书可能不仅仅服务于普通大众读者,更有可能与国家层面的通信技术研究、军事通信、甚至国家安全等领域息息相关。这让我对其内容的深度和前沿性有了更高的期待,猜测其中可能包含了大量不易公开的技术细节,或者对于通信网络在国家安全和战略层面的应用有深入的探讨。 “杨裕亮”这个作者的名字,如果是我之前有接触过的通信领域的大牛,那这本书的吸引力会瞬间翻倍。如果我之前不认识,我也会很好奇,什么样的作者能够被遴选来撰写“现代通信高技术丛书”中的一本,并且其作品能够被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这背后,一定有其扎实的学术背景、丰富的实践经验,或者在某个细分领域有着非凡的建树。这种作者的背书,是很多技术类书籍读者非常看重的一点。 “现代通信网络”这个主题本身就非常宽泛,涵盖了从物理层到应用层的方方面面。在当下5G、6G技术不断演进,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与通信深度融合的时代,对“现代通信网络”的理解和研究变得尤为重要。这本书,或许会系统性地梳理当前通信网络的发展脉络,解析其核心技术,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个宏观的视角,帮助我理清这些错综复杂的技术概念。 最后,整个书名给我的感觉,就是一本“分量十足”的书。它不是那种轻松的科普读物,也不是面向初学者的入门教程。它更像是为通信领域的专业人士、科研人员、或者对通信技术有深度兴趣的读者量身打造的。我预期它在理论深度、技术细节、案例分析等方面都会有所侧重,可能需要一定的专业基础才能完全领会其精髓。
评分从书名“9787118045253 现代通信网络--现代通信高技术丛书 国防工业出版社 杨裕亮”来看,这本书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其专业性。书号“9787118045253”本身就代表着它是一个规范出版的、具有国际标准的图书,而非个人随意编写的非正式出版物。而“现代通信网络”作为核心书名,清晰地表明了其技术领域。“现代通信高技术丛书”则进一步限定了其范畴,暗示了内容将聚焦于通信技术的前沿和发展,并且可能是该系列丛书中的一本,意味着可能有一系列相关的书籍来构建一个更完整的知识体系。 “国防工业出版社”的出版方信息,往往意味着该类书籍的出版物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战略性。这类出版社出版的书籍,通常在内容审核上会更加严谨,也更容易聚焦于国家发展战略、国家安全、以及重点科研项目等领域。因此,我认为这本书的内容很可能在通信网络在国家安全、军事应用、或者关键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深度分析会比较突出,其所涵盖的技术也可能与国防和工业紧密相关,具有一定的保密性或专业性。 作者“杨裕亮”的名字,如果是一位在通信领域享有盛誉的专家,那么这本书的内容质量将得到极大的保障。作者的学术背景、研究方向、以及在业界的声誉,都直接影响着读者的信任度和阅读体验。我可能会去搜索一下这位作者过往的著作、论文、以及在行业内的影响力,来判断这本书的价值。一个有经验的学者编写的书,通常会在理论的严谨性和实践的指导性上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 “现代通信网络”这个主题,在当前技术爆炸的时代,本身就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从4G到5G,再到正在探索的6G;从传统的电路交换到分组交换,再到SDN、NFV等新型网络架构;从核心网到接入网,再到边缘计算和物联网的连接。这本书很可能囊括了这些发展历程中的关键技术节点,并且会深入分析当前最热门的技术,如5G NR、毫米波通信、网络切片、边缘智能等等。 总而言之,从书名所透露的各种信息,我可以初步判断这本书是一部面向专业读者,内容严谨、技术前沿、具有一定权威性的关于现代通信网络的深度解析著作。它可能不仅会涉及技术本身,还会触及通信网络在更宏观层面的应用和战略意义。
评分从“9787118045253 现代通信网络--现代通信高技术丛书 国防工业出版社 杨裕亮”这个书名来看,这本书的第一印象是其严谨性和专业性。书号“9787118045253”标志着其规范出版的属性,而“现代通信网络”则直接点明了核心内容。 “现代通信高技术丛书”这个系列名称,给我的感觉是这本书并非孤立的存在,而是某个更庞大、更系统的技术知识体系的一部分。这种丛书形式通常意味着内容的连贯性和体系化,我可能会对这个系列的其他书籍也产生好奇,希望能够通过这个系列全面地学习现代通信相关的知识。 “国防工业出版社”作为一个出版单位,给我一种这本书内容会非常扎实、并且可能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的预期。这类出版社的书籍,通常在内容审核上会更加严格,更注重技术的理论深度和实际应用,甚至可能涉及一些与国家安全、关键技术发展相关的内容。这让我对书中内容的权威性和前沿性有了较高的期待。 作者“杨裕亮”的名字,对我而言,是判断这本书质量的重要依据。我可能会尝试去搜索一下这位作者的学术背景、过往的出版物、以及在通信领域的影响力。如果他是一位在该领域有深厚积累的专家,那么这本书的内容将更有保障,我也会更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阅读。 “现代通信网络”这个主题,在当今社会无疑是至关重要的。随着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飞速发展,通信网络已经成为支撑这一切的基础设施。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剖析当前通信网络的最新技术、架构、以及发展趋势,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视角,帮助我理解这个复杂而充满活力的领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