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5G移動通信係統 從演進到革命
定價:69.00元
作者:劉光毅,方敏,關皓,李雲崗,孫程君
齣版社:人民郵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11-01
ISBN:9787115431516
字數:
頁碼:274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小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1. 5G屬前沿技術,本書內容業界。n
2. 本書集閤業界通信企業在5G方麵的全新研究成果,涵蓋內容豐富、全麵。n
3. 本書作者長期從事移動通信研究,此前齣版過2本4G相關圖書。
內容提要
本書集閤業界通信企業在5G方麵的全新研究成果,分彆從5G需求與願景、5G相關關鍵技術、係統設計與樣機驗證等方麵,進行深刻、詳細的分析、介紹,提煉齣其中的關鍵技術點進行詳細闡述,力求嚮讀者展現一個完整的5G研究現狀。
目錄
1.1 5G總體願景 1n
1.2 驅動力和市場趨勢 3n
1.3 典型業務、場景與性能挑戰 4n
1.4 可持續發展與效率需求 7n
1.5 5G關鍵能力 8n
1.6 小結 10n
參考文獻 10n
2.1 候選頻譜 11n
2.1.1需求 12n
2.1.2 候選頻譜 14n
2.2 傳播特性 23n
2.2.1 對係統設計的影響 24n
2.2.2 傳播特性分類 24n
2.2.3 5G信道傳播特性研究思路 27n
2.2.4 測量與建模結果 30n
2.3總結 35n
參考文獻 36n
3.1 5G標準化組織概述 37n
3.1.1 ITU 37n
3.1.2 3GPP 39n
3.1.3 NGMN 40n
3.1.4 IMT-2020推進組 41n
3.2 5G的標準化進展 42n
3.2.1 ITU的5G標準化進展 43n
3.2.2 NGMN的5G進展 46n
3.2.3 中國IMT-2020推進組的5G進展 48n
3.2.3 3GPP的5G進展 49n
3.3總結 51n
參考文獻 51n
5.1 5G新型多址技術麵臨的挑戰與設計框架 93n
5.2 5G與非正交多址 95n
5.2.1 正交多址與非正交多址 95n
5.2.2 5G與非正交多址 97n
5.3 非正交容量界分析 97n
5.3.1 下行正交非正交容量界分析 98n
5.3.2 上行非正交容量界分析 100n
5.2.3 非正交容量界給5G多址方案的啓示 102n
5.4 MUSA 102n
5.4.1 MUSA下行設計及和其他方案比較 103n
5.4.2 MUSA上行設計及和其他方案比較 107n
5.4.3 MUSA應用場景與性能優勢 111n
5.5 SCMA 111n
5.5.1 SCMA基本概念 111n
5.5.2 SCMA碼本設計 113n
5.5.3 SCMA低復雜度接收機設計 116n
5.5.4 SCMA應用場景與性能優勢 116n
5.5.5 SCMA未來研究方嚮 119n
5.6小結 119n
參考文獻 120n
6.1 無綫全雙工簡介 123n
6.2 全雙工自乾擾抑製 124n
6.2.1 全雙工自乾擾抑製原理 125n
6.2.2 基於數字參考重建的自乾擾抵消 127n
6.2.3 基於模擬參考重建的自乾擾抵消 128n
6.2.4 天綫域自乾擾抑製 130n
6.2.5全雙工自乾擾抵消的實測性能 133n
6.3 全雙工在蜂窩係統中麵臨的挑戰 135n
6.4 小結 137n
參考文獻 137n
7.1 5G鏈路自適應的新需求和新趨勢 139n
7.2 小數據分組編碼 141n
7.2.1 低碼率的TBCC碼 141n
7.2.2 結閤碼空間檢測的差錯校驗方法 143n
7.3包編碼技術 144n
7.3.2 技術方案 145n
7.3.3復雜度分析 147n
7.3.4 仿真分析 148n
7.4 軟HARQ技術 148n
7.4.2 軟HARQ方案 149n
7.4.3 基於包編碼的軟HARQ方案 154n
7.5 小結 156n
參考文獻 156n
8.1 5絡架構需求 錯誤!未定義書簽。n
8.2 現有網絡存在的問題 錯誤!未定義書簽。n
8.2.1 網絡架構發展曆程與內在邏輯 錯誤!未定義書簽。n
8.2.2 現網架構導緻的現實挑戰 錯誤!未定義書簽。n
8.3 5絡架構特徵 錯誤!未定義書簽。n
8.3.1 5絡架構設計原則 錯誤!未定義書簽。n
8.3.2 5絡架構設計目標 錯誤!未定義書簽。n
8.3.3 5絡架構設計 錯誤!未定義書簽。n
8.4 NFV與SDN 錯誤!未定義書簽。n
8.4.1 NFV技術介紹 錯誤!未定義書簽。n
8.4.2 SDN技術介紹 錯誤!未定義書簽。n
8.4.1 SDN概念 錯誤!未定義書簽。n
8.4.2 SDN的發展曆程和標準化現狀 錯誤!未定義書簽。n
8.4.3 SDN在5G移動網絡中的作用 錯誤!未定義書簽。n
8.4.4 NFV和SDN的關係 錯誤!未定義書簽。n
8.4.5基於NFV和SDN的5絡架構展望 錯誤!未定義書簽。n
8.5小結 錯誤!未定義書簽。n
參考文獻 錯誤!未定義書簽。n
9.1 5G移動性的特點和需求 190n
9.2 5絡中移動性的場景分析 193n
9.3 移動性解決方案 195n
9.3.1 備選的移動性方案 195n
9.3.2 移動性的關鍵指標 196n
9.3.3 影響移動性的關鍵技術 197n
9.3.4 觀察和分析 204n
9.4 小結 205n
10.1 用戶為中心的自治網絡需求 206n
10.2 潛在技術方嚮 208n
10.2.1 基於大數據的用戶行為感知與優化 208n
10.2.2多維度QCI設計 211n
10.2.3用戶和業務的智能感知與優化 213n
10.2.4特殊場景的性能保障與提升 214n
10.3 小結 216n
12.1 毫米波信道傳播特性:理論和實際測量結果 217n
12.2 波束成形算法 219n
12.3 毫米波波束成形原型係統 221n
12.4 原型係統的試驗結果 223n
12.4.1室外試驗 223n
12.4.2室外對室內的穿透 225n
12.4.3室外移動 225n
12.4.4室內多用戶 226n
參考文獻 227n
13.1 超密集網絡概述 229n
13.2 LTE係統的小區結構及分析 234n
13.3 UDN虛擬化技術 239n
13.3.1虛擬化整體架構 240n
13.3.2小區虛擬化 241n
13.3.3終端虛擬化 248n
13.4 5G小區虛擬化的關鍵支撐技術 249n
13.4.1數據同步 249n
13.4.2無綫自迴程(Self-backhaul) 250n
13.5 小結 253n
參考文獻 253n
14.1機器類型通信市場前景和現有技術 255n
14.1.1機器間通信産業與市場 255n
14.1.2現有M2M技術 257n
14.2海量機器類型通信技術需求 258n
14.2.1機器類型通信多元化應用 259n
14.2.2機器類型通信終端數量 259n
14.2.3機器類型通信終端成本 260n
14.2.4電池壽命 260n
14.2.5覆蓋範圍 260n
14.3海量機器類型通信的網絡功能 261n
14.3.1終端的擁塞控製和過載控製 261n
14.3.2 MTC終端觸發 261n
14.3.3 MTC終端分組 261n
14.3.4 MTC終端監控 262n
14.3.5 其他方麵的要求 262n
14.4海量機器類型通信的無綫技術 262n
14.4.1 5G機器類型通信的無綫連接方式 262n
14.4.2 MTC終端的接入和傳輸 264n
14.4.3 MTC終端的成本優化 266n
14.4.4 覆蓋增強 267n
14.4.5 降低功耗 269n
14.5麵嚮海量機器類型通信的網絡架構演進 271n
14.5.1 5絡架構挑戰 273n
14.5.2 麵嚮5G的MTC網絡架構 274n
14.5.3 M2M網絡技術 275n
14.5.4 M2M網絡關注的領域 277n
14.6小結 280n
參考文獻 281
作者介紹
劉光毅,主要研究方嚮為LTE、LTE-Advanced、5G等的關鍵技術研究、標準化與産業推進。2006年至今,就職於中國移動通信研究院,任無綫所總工,負責無綫領域的技術工作,曾任工信部IMT-Advanced推進組技術子組副組長,現任CCSA TC5 WG6副組長與GTI頻譜工作組主席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標題《HJ 5G移動通信係統 從演進到革命》讓我立刻聯想到瞭科技發展的宏偉篇章。從封麵設計來看,深邃的藍色和流動的綫條,仿佛是對數據傳輸速度和網絡覆蓋範圍的一種視覺化呈現,給人一種科技感和未來感。我一直對5G技術所承諾的“萬物互聯”和“超低延遲”充滿好奇,這本書的標題正好抓住瞭我的痛點。我期待書中能夠深入淺齣地解答我對於5G技術的基本概念的疑問,比如它與4G最大的區彆在哪裏,又將帶來哪些質的飛躍。同時,我也希望它能夠描繪齣5G時代下,我們的生活、工作甚至整個社會可能發生的深刻變革,讓我在閱讀的同時,能夠對未來科技發展有一個更清晰的認知和預判。這本書,在我看來,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書籍,更是一扇連接當下與未來的窗戶。
評分當我拿到這本書的那一刻,我就被它厚實的紙張和精美的排版所吸引。書頁的觸感非常細膩,印刷清晰,字體大小適中,閱讀起來非常舒適。封麵設計也極具匠心,深邃的藍色背景,搭配著抽象但富有力量感的幾何圖形,以及“HJ 5G移動通信係統”醒目的標題,無不透露齣一種專業、前沿的氣息。我最期待的是書中對於“從演進到革命”的闡釋,這不僅僅是技術的迭代,更意味著一種生活方式的變革。我希望作者能夠用生動形象的語言,為我們描繪齣5G時代可能帶來的無限可能,例如智慧城市、工業互聯網、全息通信等等,讓我們能夠提前感受到未來科技的溫度。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5G世界的窗口,讓我能夠更清晰地看到未來的方嚮。
評分作為一個科技愛好者,我一直關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最新進展,特彆是5G技術。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給我一種非常現代和專業的感受,深藍色的背景和簡潔的綫條,暗示著它是一本關於前沿科技的讀物。我最感興趣的是它如何從“演進”的角度切入,解釋5G是如何在前代技術的基礎上不斷發展和完善的,然後又如何通過“革命”的方式,帶來顛覆性的變化。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介紹5G的核心技術,例如毫米波、大規模MIMO、網絡切片等,並深入分析這些技術如何賦能各行各業,例如物聯網、人工智能、自動駕駛等,讓這些聽起來高大上的概念變得觸手可及。這本書就像是一張通往未來世界的藍圖,讓我對即將到來的5G時代充滿瞭期待。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它采用瞭深邃的藍色作為背景,仿佛置身於浩瀚的星空中,點綴著抽象的波紋和綫條,隱約勾勒齣信號的傳播軌跡。封麵上“HJ 5G移動通信係統”幾個字的設計也頗為考究,字體粗獷有力,又帶著一絲科技的冰冷感,仿佛在訴說著這個時代最前沿的技術力量。而“從演進到革命”這幾個字,則更加激發瞭我的好奇心,究竟是什麼樣的技術變革,能夠用“革命”一詞來形容?齣版社和ISBN號清晰地標注在封底,也讓我在購買時感到安心。總的來說,這本書的外觀設計就充滿瞭吸引力,讓人忍不住想要翻開它,一探究竟。我期待著書中能夠深入淺齣地講解5G技術的核心原理,以及它將如何顛覆我們現有的生活方式,帶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可能性。
評分我是一名對未來科技發展充滿好奇的普通讀者,平時也喜歡閱讀一些關於科技前沿的書籍。最近,我偶然看到一本名為《HJ 5G移動通信係統 從演進到革命》的書,它的標題深深地吸引瞭我。雖然我並非通信領域的專業人士,但“5G”這個詞匯早已耳熟能詳,它代錶著下一代移動通信技術,預示著一個更加智能、互聯的未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很有科技感,深邃的藍色和流動的綫條,似乎都在訴說著信號的傳播和網絡的構建。我特彆好奇,這本書將如何將如此復雜的5G技術,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現給大眾?它是否能夠解答我心中關於5G的種種疑問,比如5G到底比4G快多少?它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例如自動駕駛、遠程醫療、虛擬現實等?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我踏上一段探索5G奧秘的旅程,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和迎接這個即將到來的5G時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