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全国数据中心应用发展指引(2017)
定价:58.00元
作者: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3-01
ISBN:9787115477767
字数:
页码:3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本书以全国数据中心建设为案例主线,涵盖了不同的数据中心建设的经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读者更好地运用到工作实践中。 n
2.本书不仅介绍了各区域数据中心供需对接,还站在用户的角度上来讲,可以方便用户查询。
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是引导各区域数据中心供需对接、提升应用水平,指引用户从全国数据中心资源中合理选择。本书主要包括各区域可提供的供需情况,相关应用需求的转移和承接。用户可结合业务需求,参照本指引提供的数据、方法,科学合理选择数据中心资源。n
本书的主要读者对象包括数据中心部门管理者、数据中心管理人员、数据中心监管部门人员、数据中心建设规划人员,以及在数据中心建设管理前沿领域从事研究的专家学者等。
目录
目录n
一、全国数据中心建设发展情况 3n
n
二、分区域数据中心应用发展指引9n
n
三、用户选择数据中心指引 17n
n
附录 21
作者介绍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 年 龄 段 30~40 n
工作单位 职 务 部 学 历 本科 n
通信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7号院 n
讲授课程 数据中心
文摘
序言
最近在为公司的数据中心选型而烦恼,跑了很多展会,也看了不少技术资料,感觉信息量太大,而且很多都比较碎片化。偶然间看到了《HJ 全国数据中心应用发展指引(2017)》,这本书的出现,就如同在茫茫的信息海洋中看到了一座灯塔。我当时的想法是,一本以“指引”为名的书,必然是具有系统性和指导性的。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在保证稳定性的前提下,实现数据中心的弹性扩展和智能化管理。我一直觉得,一个优秀的数据中心不仅仅是物理设施的堆砌,更重要的是其承载的业务应用如何能够高效、安全、可靠地运行,并且能够随着业务的发展而灵活调整。这本书的标题中“应用发展”这几个字,让我觉得它可能触及到了数据中心与业务应用之间深层次的联系,也许能帮我理解如何设计一个更能支持上层应用快速迭代和创新的数据中心。我非常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关于数据中心架构设计、资源调度、能效管理、安全防护等方面的权威性建议,特别是对于如何在新兴技术如容器化、微服务、SDN/SDS等技术在数据中心的应用,我希望能获得更清晰的认识。当然,作为一个实际操作者,我更关注的是书中能否提供一些落地性的方法和标准,能够帮助我们少走弯路,避免在投资建设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失误。2017年的出版时间,虽然过去几年了,但很多基础的架构理念和管理原则,我认为仍然是适用的,而且说不定还能从中发掘出一些被低估但非常有价值的思路。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很有分量,《HJ 全国数据中心应用发展指引(2017)》,而且还有那个9787115477767的ISBN号,以及人民邮电出版社的出品,感觉就像是行业内的“圣经”一样。我当初会注意到这本书,纯粹是因为我的工作需要,我所在的团队正在考虑升级我们现有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并且希望能够跟上最新的行业发展趋势。我对数据中心这个领域一直都抱有浓厚的兴趣,但坦白说,之前对它的理解更多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面,比如服务器、存储、网络这些基础设备的堆叠。真正要深入规划和建设一个现代化、高效、安全的数据中心,感觉还有很多理论和实践的鸿沟需要跨越。我特别希望能找到一本能系统性地介绍数据中心从规划、设计、建设到运维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书籍,尤其是能够结合中国本土的实际情况,给出一些可操作的指导。这本书的标题,“应用发展指引”,听起来就非常契合我的需求,我期望它能够提供关于如何在新技术浪潮下,比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来优化和重塑数据中心的应用架构,提升其服务能力和商业价值。当然,作为一本“指引”,我更希望它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而是能包含一些实际案例分析,或者是一些成功的实践经验分享,让我能够从中学习到如何规避风险,如何做出更明智的决策。2017年的版本,虽然不是最新的,但对于理解数据中心发展的一些基础框架和理念,应该还是非常有价值的,毕竟很多核心的原则和技术是具有一定延续性的。
评分最近在工作中,我们公司正在积极探索如何构建更具韧性和前瞻性的IT基础设施,而数据中心作为这一切的基石,其发展方向和应用实践无疑是我们关注的焦点。《HJ 全国数据中心应用发展指引(2017)》这本书,当我第一次看到它的名字时,就觉得它非常有可能为我们提供我们所需要的答案。我尤其看重“应用发展”这个词,因为它暗示了这本书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硬件和基础设施层面,而是更侧重于数据中心如何服务于日益增长和变化的业务应用需求。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挑战是如何在保证高可用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实现更灵活的资源分配和更快的业务上线速度。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剖析如何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例如虚拟化、云计算、容器技术等,来优化数据中心的架构设计,从而提升其支持业务敏捷性的能力。同时,作为一个“指引”,我也期待它能够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部署策略、运维管理方法,甚至是一些成本效益分析的维度,来帮助我们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2017年的版本,虽然不是最新的,但对于理解数据中心发展的一些基础框架和演进逻辑,我认为仍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我希望它能为我们打开新的思路,帮助我们在数据中心建设和优化方面,找到更有效、更具前瞻性的路径。
评分拿到《HJ 全国数据中心应用发展指引(2017)》的时候,我更多的是一种好奇心驱动。我一直对数据中心这个行业充满着一种神秘感,觉得它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一名非专业读者,我可能无法深入理解那些技术细节,但我对这个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它在整个社会经济中的作用非常感兴趣。这本书的出现,正好满足了我想要窥探数据中心“幕后”世界的愿望。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对数据中心在信息时代所扮演的角色有一个更宏观的认识,了解它是如何支撑起我们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的数字服务的。我特别想知道,在2017年那个时间点,中国的数据中心行业整体发展到了什么水平,有哪些关键的技术突破和创新正在发生。这本书的“指引”性质,让我觉得它会以一种相对容易理解的方式,来介绍数据中心的建设和运营要点,可能会包含一些行业标准、最佳实践,甚至是一些前瞻性的观点。我期望它能够帮助我理解,一个现代化的数据中心是如何做到高效、节能、可靠的,以及它在支持国家信息化战略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虽然可能很多技术名词对我来说比较陌生,但我相信通过这本书的解读,我能逐渐建立起对这个领域的初步认知,并且对这个行业的发展有一个更清晰的脉络。
评分作为一个对科技发展一直保持高度敏感的普通读者,我对数据中心这个概念一直充满着好奇,觉得它是一个现代社会运转的“心脏”。《HJ 全国数据中心应用发展指引(2017)》这本书,加上它那个专业的ISBN号和人民邮电出版社的背景,让我觉得它可能是一本能够真正揭开数据中心神秘面纱的著作。我一直想了解,在2017年那个时间点,中国的整个数据中心产业是如何规划和发展的,有哪些前沿的技术和理念正在被引入和实践。这本书的“指引”性质,让我期待它能够以一种更加系统和权威的方式,来介绍数据中心建设和运营的关键要素,而不仅仅是停留在某个单一技术点的介绍。我希望它能够涵盖从选址、设计、建造、能源效率、安全保障,到后期的运维和升级等各个环节。特别地,我对“应用发展”这个词特别感兴趣,它似乎暗示了这本书会从如何让数据中心更好地服务于各种数字应用的角度来展开,比如如何支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即使我不是行业内的专业人士,我也希望能通过阅读这本书,对数据中心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了解它们是如何支撑起我们今天数字化生活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