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2版)(工业和信息化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立项项目)
定价:34.80元
作者:焦素敏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8-01
ISBN:9787115275233
字数:
页码: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81kg
编辑推荐
本书是根据国家教育部**制定的高职高专教育数字逻辑电路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和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规格和特点,并结合现代数字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而编写的。本书的主要内容有数字电子技术理论基础、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脉冲波形的产生与变换、数模和模数转换器、存储器及可编程逻辑器件和数字电路EDA简介等。本书各章还配有本章小结、自我检测题与参考答案、思考题与习题、技能训练、综合训练、实用资料速查、读图练习等内容。全书知识衔接紧凑,叙述通俗易懂,对数字电子技术的相关专业术语给出了英文表示,适合作为高职高专教育电子、通信、电气及计算机等各专业的教材,也适于成人自学和职业技术培训使用。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为适应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需要,根据国家教育部*制定的高职高专教育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而编写的。在内容的编排上,充分考虑到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并结合了现代数字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
本书内容共分9章,章是数字电子技术理论基础,第2章是逻辑门电路,第3章是组合逻辑电路,第4章是触发器,第5章是时序逻辑电路,第6章是脉冲波形的产生与变换,第7章是数模和模数转换器,第8章是半导体存储器及可编程逻辑器件,第9章是数字电路EDA简介。
本书配有技能训练、读图练习、综合训练、实用资料速查、本章小结、自我检测题及参考答案、思考题与习题等内容,以满足读者练习和实训的需要。
本书可作为电子、电气、通信和计算机等各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其他非电专业和成人教育、职业培训等选用。
目录
章 数字电子技术理论基础 1.1 数字电路概述 1.1.1 数字信号与数字电路 1.1.2 数字电路的特点 1.2 数制和码制 1.2.1 数制 1.2.2 数制转换 1.2.3 码制 1.3 逻辑函数及其表示方法 1.3.1 逻辑代数 1.3.2 3种基本逻辑运算 1.3.3 常用的复合逻辑运算 1.3.4 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及相互转换 1.4 逻辑代数的基本定律和规则 1.4.1 逻辑代数的基本定律 1.4.2 逻辑代数的基本规则 1.5 逻辑函数的公式化简法 1.5.1 逻辑函数的不同表达方式 1.5.2 逻辑函数的公式化简法 1.6 逻辑函数的卡诺图化简法 1.6.1 逻辑函数的小项及其表达式 1.6.2 逻辑函数的卡诺图表示法 1.6.3 用卡诺图化简逻辑函数 1.7 具有无关项的逻辑函数及其化简 1.7.1 逻辑函数中的约束项 1.7.2 利用无关项化简逻辑函数 本章小结 自我检测题 习题第2章 逻辑门电路 2.1 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开关特性 2.1.1 二极管的开关特性 2.1.2 三极管的开关特性 2.2 基本逻辑门电路 2.2.1 3种基本门电路 2.2.2 DTL与非门 2.3 TTL逻辑门电路 2.3.1 TTL与非门的工作原理 2.3.2 TTL与非门的外特性及有关参数 2.4 其他类型的TTL门电路 2.4.1 集电极开路与非门(OC门) 2.4.2 三态门(TS门) 2.4.3 TTL与或非门和异或门 2.5 CMOS反相器门电路 2.5.1 MOS管的开关特性 2.5.2 CMOS反相器 2.6 其他CMOS门电路 2.6.1 CMOS与非门 2.6.2 CMOS或非门 2.6.3 CMOS传输门(TG门) 2.7 正负逻辑问题 2.8 门电路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2.8.1 多余输入端的处理 2.8.2 TTL和CMOS电路外接负载问题 2.8.3 TTL与CMOS电路的接口技术 技能训练 集成门电路逻辑功能的测试 实用资料速查:集成门电路相关资料 本章小结 自我检测题 习题第3章 组合逻辑电路 3.1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 3.1.1 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 3.1.2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 3.1.3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3.2 编码器 3.2.1 编码器的原理和分类 3.2.2 集成编码器 3.3 译码器和数据分配器 3.3.1 译码器的原理及分类 3.3.2 集成译码器 3.3.3 数据分配器 3.4 数据选择器 3.4.1 数据选择器的原理 3.4.2 集成数据选择器 3.5 数值比较器 3.5.1 数值比较器的原理 3.5.2 集成数值比较器 3.6 算术运算电路 3.6.1 半加器和全加器 3.6.2 集成算术运算电路 3.7 组合逻辑电路中的竞争与冒险 3.7.1 产生竞争冒险的原因 3.7.2 冒险的消除方法 技能训练1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与测试 技能训练2 译码器的使用 技能训练3 编码器、显示译码器及数字显示电路 技能训练4 数据选择器 实用资料速查:常用组合逻辑电路功能部件相关资料 本章小结 自我检测题 习题第4章 触发器 4.1 触发器的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 4.1.1 基本RS触发器 4.1.2 同步RS触发器 4.1.3 主从触发器和边沿触发器 4.2 触发器的功能分类及相互转换 4.2.1 触发器的功能分类 4.2.2 不同类型时钟触发器的相互转换 4.2.3 集成触发器及主要参数 技能训练 触发器 本章小结 自我检测题 习题第5章 时序逻辑电路 5.1 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 5.2 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 5.2.1 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 5.2.2 异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 5.2.3 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5.3 寄存器和锁存器 5.3.1 数码寄存器 5.3.2 移位寄存器 5.3.3 锁存器 5.3.4 寄存器集成电路介绍 5.4 计数器 5.4.1 二进制计数器 5.4.2 十进制计数器 5.4.3 集成计数器介绍 5.5 节拍脉冲发生器 技能训练 集成计数器及应用 实用资料速查:常用时序逻辑电路功能部件相关资料 本章小结 自我检测题 习题第6章 脉冲波形的产生与变换 6.1 555定时器 6.2 多谐振荡器 6.2.1 由555定时器组成的多谐振荡器 6.2.2 石英晶体多谐振荡器 6.2.3 多谐振荡器的应用 6.3 单稳态触发器 6.3.1 由555定时器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 6.3.2 集成单稳态触发器 6.3.3 单稳态触发器的应用 6.4 施密特触发器 6.4.1 由门电路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 6.4.2 由555定时器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 6.4.3 集成施密特触发器 6.4.4 施密特触发器的应用 技能训练 555时基电路 读图练习 ASCII键盘编码电路 综合训练 数字钟的设计与实现 本章小结 自我检测题 习题第7章 数模和模数转换器 7.1 D/A转换器 7.1.1 二进制权电阻网络D/A转换器 7.1.2 R-2RT型网络D/A转换器 7.1.3 D/A转换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7.1.4 集成D/A转换器 7.2 A/D转换器 7.2.1 概述 7.2.2 常用的A/D转换器类型 7.2.3 集成A/D转换器及其应用 技能训练1 模数转换器ADC0809 技能训练2 数模转换器DAC0832 读图练习3位半数字电压表 本章小结 自我检测题 习题第8章 半导体存储器及可编程逻辑器件 8.1 存取存储器(RAM) 8.1.1 RAM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8.1.2 RAM的存储元 8.1.3 RAM的扩展 8.2 只读存储器(ROM) 8.2.1 ROM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8.2.2 ROM的扩展 8.3 可编程逻辑器件(PLD) 8.3.1 概述 8.3.2 PAL和GAL *8.3.3 CPLD/FPGA简介 本章小结 自我检测题 习题*第9章 数字电路EDA简介 9.1 HDL入门 9.1.1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举例 9.1.2 时序逻辑电路设计举例 9.2 EDA工具软件MAX plusⅡ使用入门 9.2.1 原理图输入设计方法 9.2.2 文本编辑——VHDL设计 本章小结 习题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注意到书中在概念的解释上,有时显得有些过于抽象和理论化,缺少一些生动形象的比喻或者图示来辅助理解。比如,在讲解逻辑门的时序分析时,虽然有文字描述,但如果能配上一些动态的时序图,或者用一个简单的生活场景来类比,相信会让初学者更容易 grasp 其中的奥妙。又比如,在介绍数码管的驱动原理时,如果能有清晰的电路图配合讲解,并附带一个简单的实验步骤,让学生动手实践,肯定比纯粹的文字说明效果要好得多。学习理论知识很重要,但如何将这些理论转化为易于理解和应用的实践,更是关键。我期望未来的版本能够增加更多的可视化元素,比如高质量的插图、示意图、流程图,甚至是二维码链接到相关的教学视频或仿真实验,让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可感,从而降低学习的门槛,提高学习效率。
评分这本书的练习题部分,我觉得还有一些不足之处。题目类型相对比较单一,大部分集中在概念性的记忆和简单的计算,对于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度和应用能力方面,略显不足。我希望能够增加更多开放性的题目,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设计。例如,可以设置一些需要学生根据实际需求,自己设计简单数字电路的题目,或者要求学生分析一段现有电路的功能并提出改进方案。另外,题目的难度梯度也可以设计得更明显一些,从基础巩固到能力提升,循序渐进,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对于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如果能提供一些解题思路或者提示,对学生而言将会非常有帮助。最终的目标是让练习题不仅仅是检验学习成果的工具,更是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评分关于书中对一些关键概念的论述,我认为在某些地方还可以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例如,在阐述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时,可以更详细地介绍状态转移图和状态转换表的绘制过程,并分析不同状态编码方式的优缺点。对于一些常用的时序电路,如移位寄存器、计数器等,除了基本的原理讲解,还可以引入一些实际的应用案例,比如在数码管显示、频率分频等方面的应用,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这些电路的实际价值。此外,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比如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区别,可以在书中用更明确的比喻和更清晰的图示来区分,避免学生产生误解。总而言之,在理论深度和实践联系方面,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以期让学生对数字电子技术有一个更扎实、更全面的掌握。
评分关于书中案例的选取,我个人觉得还有提升的空间。虽然书中提供了一些实际应用场景的案例,但它们似乎更偏向于传统的电子产品设计,对于当前蓬勃发展的物联网、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新兴领域涉猎不多。作为一本“十二五”规划教材,理应紧跟时代潮流,将更多前沿技术的应用融入教学内容。例如,在讲解微控制器时,可以引入树莓派、Arduino等平台,展示如何用它们实现一些有趣的物联网项目;在介绍传感器时,可以重点讲解不同类型传感器的原理及其在智能穿戴设备中的应用。此外,案例的深度和广度也可以再拓展一些,不仅仅是简单的原理介绍,而是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实践,比如,针对一个实际问题,提出几种不同的解决方案,并分析其优劣。这样做,不仅能让学生对数字电子技术有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也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恕我直言,实在是有待商榷。封面色彩的搭配显得有些沉闷,缺乏活力,对于一本面向年轻学生的教材来说,这样的视觉呈现无疑会打折扣。封面上的人物插画,风格也略显老套,并没有抓住当代年轻人的审美偏好。印刷质量方面,字迹的清晰度尚可,但纸张的质感却不够理想,摸起来有些粗糙,长时间阅读可能会让手指感到不适。而且,书页的排版布局也有些拥挤,字体大小和行间距的比例失调,导致阅读起来不够流畅,偶尔会出现眼神疲劳的感觉。我尤其希望出版社在后续的印制中,能够对封面设计和内页排版进行更细致的优化,引入更具现代感和吸引力的视觉元素,同时提升纸张的质量和印刷的精细度,让这本书在外观上就能给读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毕竟,教材的“颜值”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学习的积极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