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东海海平面变化时空分异、影响机理与风险评估
定价:78.00元
作者:王国栋,康建成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1-01
ISBN:9787547824108
字数:
页码:7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以中国东海作为主要研究区域,对中国东海海平面变化时空分异规律进行研究,探讨了东海海平面变化对东海黑湖主轴变异的响应,并以上海地区为例,评估了中国东海极限海平面变化对沿海城市的淹没风险。
目录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外研究现状
1.3.1 全球及中国海平面变化研究进展
1.3.2 中国东海海平面变化研究进展
1.3.3 中国东海海平面变化风险评估研究
1.4 研究内容及结构
1.5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研究区域、数据与方法介绍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中国东海
2.1.2 黑潮与东海黑潮
2.1.3 上海地区
2.2 所用数据介绍
2.2.1 卫星测高仪资料
2.2.2 海底地形数据
2.2.3 验潮站资料
2.2.4 AIPOcean再分析资料介绍
2.2.5 上海地区地面沉降数据
2.2.6 上海市地形数据库
2.3 方法介绍
2.3.1 小波变换方法
2.3.2 时间序列Winters指数平滑法
2.3.3 经典谱估计法
2.3.4 主成分分析方法
2.3.5 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
2.3.6 系统动力学方法
第3章 中国东海海平面变化时空分异及趋势预测
3.1 海平面变化多尺度周期分析
3.1.1 周期项分析
3.1.2 趋势项分析
3.2 海平面变化空间分异
3.2.1 年际变化
3.2.2 季节变化
3.2.3 逐月变化
3.3 东海海平面EOF分析
3.4 海平面峰值变化规律
3.5 海平面未来峰值年预测
3.6 海平面变化未来趋势预测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海平面变化对东海黑潮主轴变异的响应
4.1 东海黑潮边界的确定及主轴提取
4.1.1 边界确定
4.1.2 主轴提取方法
4.2 东海黑潮主轴流径变化及垂向分布规律
4.2.1 主轴流径时空变化
4.2.2 主轴垂向分布规律
4.3 东海黑潮主轴流速与海平面变化的关系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东海极限海平面变化及淹没风险评估——以上海地区2025年预测情景为例
5.1 大增水与风暴潮灾害风险等级的关系
5.1.1 风暴潮灾害
5.1.2 风暴潮灾害形成的机理
5.1.3 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方法
5.1.4 大增水与风暴潮灾害等级的关系
5.2 上海地区地面沉降系统分析与模拟预测
5.2.1 地面沉降系统分析
5.2.2 建模与测试
5.2.3 模拟与结论
5.2.4 讨论
5.3 上海地区极限海平面变化淹没风险
5.3.1 极限海平面(Extreme Sea Level,ESL)的计算
5.3.2 上海地区海平面变化淹没风险等级划分——以2025年为例
5.3.3 相对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城市淹没风险的贡献
5.4 本章小结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彩版插图
作者介绍
康建成,1957年生,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师范大学城市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城市生态与环境修复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社会有上海市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冰川冻土学会理事,上海市学位委员会第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海洋水文气候环境、海平面变化,城市土壤环境、水环境研究、气候变化的影响与碳排放的环境效应评估等。
承担过国家攻关、专项、国家基金、国际合作、省部级项目等40余项。
王国栋,1977年生,讲师,博士。现任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副处长。主要从事全球变化与海洋环境研究。主持或参与了国家及省部级项目10余项,在外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
文摘
序言
这本书《中国东海海平面变化时空分异、影响机理与风险评估》在探讨海平面变化的影响时,并没有仅仅聚焦于物理环境的变化,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社会经济领域。王国栋和康建成深入分析了海平面上升对东海沿岸的经济发展、城市规划、人口分布、甚至文化遗产可能带来的挑战。我被书中对于不同区域经济活动(如渔业、旅游业、港口贸易)与海平面变化之间相互作用的分析所吸引。例如,书中对某个沿海城市因海平面上升可能面临的港口设施受损、航运安全风险的评估,让我看到了气候变化对经济命脉的潜在威胁。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适应性策略和减缓措施的详细论述,比如在城市规划中如何考虑海平面上升的影响,以及如何发展绿色经济来应对气候变化。
评分这本书《中国东海海平面变化时空分异、影响机理与风险评估》以其详实的案例分析,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王国栋和康建成并没有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选取了东海区域内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地点,进行了深入的个案研究。例如,书中对于某些岛屿的海岸线变化、某些沿海城市面临的内涝风险、以及重要湿地生态系统受到海平面上升影响的案例,都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描绘。这些案例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海平面变化并非抽象的科学概念,而是正在切实影响着我们身边的环境和社区。我尤其对书中对某个特定渔业村落因海平面上升导致的渔业资源变化和生计问题进行了跟踪报道,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气候变化对普通人生计的直接冲击。我期待书中能够进一步阐述这些案例背后的具体数据和研究方法,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影响是如何被量化和评估的。
评分《中国东海海平面变化时空分异、影响机理与风险评估》这本书,让我对“风险”有了全新的理解。王国栋和康建成在书中对于风险的定义和评估,不仅仅局限于灾害本身,更包含了对脆弱性、暴露度和适应能力的考量。我尤其关注书中对于不同社会经济群体在面对海平面上升风险时的差异化表现。例如,书中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应对海平面上升挑战时所面临的更大困境的描述,让我深刻感受到气候变化加剧社会不平等的现实。我希望书中能够进一步探讨一些具体的风险管理工具和政策建议,为政府部门、企业以及公众提供更具操作性的指导,从而能够更有效地减轻海平面上升带来的负面影响。
评分《中国东海海平面变化时空分异、影响机理与风险评估》的“风险评估”部分,是我最迫切想要了解的内容之一。王国栋和康建成在这部分工作中,将前面所阐述的科学原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对海平面上升可能带来的风险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和评估。我非常关心这些风险是如何被量化和分析的。书中对于不同风险等级的划分,以及针对这些风险提出的应对策略,让我看到了科学研究如何能够指导实际的防灾减灾工作。我特别关注书中对于不同沿海地区(如经济发达的城市、重要的港口、脆弱的湿地区域)可能面临的特有风险的分析。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思考的角度:海平面上升不仅仅是一个环境问题,它更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生态多方面的综合性风险。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风险案例,例如某个城市在未来可能面临的内涝或海岸侵蚀风险,以及这些风险是如何通过科学评估得出的。
评分初翻开这本《中国东海海平面变化时空分异、影响机理与风险评估》,我立刻被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扎实的数据基础所折服。作者王国栋和康建成显然在这片区域投入了大量的心血。从东海的地理区划、历史气候背景的梳理,到近几十年来海平面变化趋势的精确描绘,书中每一页都充满了科学研究的严谨性。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时空分异”的章节,它详细剖析了东海不同区域海平面变化速率的差异性,例如,哪些区域的海平面上升更快,哪些区域相对稳定,以及这些差异背后可能存在的地质构造、水文动力等因素的影响。这种细致入微的分析,让我意识到海平面变化并非一个单一的线性过程,而是受到多种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书中引用的各类图表和数据,清晰地展示了科学家们是如何通过观测、模型模拟等手段来揭示这些变化的。虽然有些专业术语对我来说略显晦涩,但我能感受到作者们试图用尽可能清晰的方式来呈现复杂的科学事实。我期待书中能够对不同地区的海平面变化模式进行更深入的解读,并解释这些模式是如何形成的。
评分读完《中国东海海平面变化时空分异、影响机理与风险评估》的“影响机理”部分,我的思绪被深深地吸引住了。王国栋和康建成在这部分内容中,并没有简单地罗列海平面上升会带来哪些影响,而是深入剖析了这些影响是如何发生的,以及背后的科学原理。他们详细阐述了多种驱动海平面变化的因素,例如全球变暖导致的冰川融化和海水热膨胀,以及局地因素如地壳均衡运动、潮汐、海流等对局部海平面变化的影响。书中对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让我对海平面变化有了更宏观和深刻的理解。特别是一些关于海洋环流变化对海平面区域性影响的论述,令我印象深刻。我之前可能只知道海平面在上升,但并不知道原来如此复杂和多样的因素都在参与其中,甚至一些看似微小的变化,在长期的累积下也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我希望书中能有更具体的例子来阐述这些机理,比如某一个具体区域的海平面上升是如何受到当地水文条件和地质构造影响的。
评分总而言之,王国栋和康建成所著的《中国东海海平面变化时空分异、影响机理与风险评估》是一部内容丰富、论证严谨的学术专著。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海洋科学的书,更是一本关于我们如何理解和应对未来挑战的书。书中对海平面变化的深入剖析,对我理解气候变化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我从这本书中获得了宝贵的知识,也激发了我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进一步思考。我将把这本书推荐给所有关心海洋、关心我们共同家园的人们。它无疑是一部值得反复阅读和深入研究的著作,也为未来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阅读《中国东海海平面变化时空分异、影响机理与风险评估》的过程,是一次充满探索和启发的旅程。王国栋和康建成通过其专业的视角,揭示了中国东海海平面变化背后隐藏的复杂机制。我之前对海平面变化的认识可能比较片面,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这是一个多尺度的、动态的过程。从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到区域性的海洋动力过程,再到局地的地质构造和地貌特征,书中将这些因素一一梳理,并解释了它们是如何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东海的海平面变化。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不同时间尺度(年际、年代际、百年尺度)海平面变化特征的对比分析,这让我能更清晰地认识到海平面变化的长期趋势和短期波动。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未来海平面变化趋势的预测模型和情景分析,这样我能够对未来有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叫《中国东海海平面变化时空分异、影响机理与风险评估》,作者是王国栋、康建成。 我一直对海洋和海岸带的生态环境变化非常感兴趣,尤其是海平面上升这个全球性的议题。当我在书店偶然看到这本《中国东海海平面变化时空分异、影响机理与风险评估》时,立刻就被吸引住了。虽然我并非专业人士,但我被书名中“时空分异”、“影响机理”和“风险评估”这些词汇所吸引。这不仅仅是简单地陈述海平面在上升,而是深入探讨了它在不同时间、不同区域的变化规律,以及这些变化背后复杂的驱动因素。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东海沿岸那些美丽的风景,但同时也隐隐担忧着它们可能面临的威胁。这本书似乎提供了一个非常全面的视角,去理解我们赖以生存的海岸家园正在经历怎样的变革。我期待着书中能有生动的案例分析,能够帮助我这个普通读者也能理解其中复杂的科学原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更清晰地认识到海平面变化对我们日常生活可能带来的潜在影响,甚至是一些我们尚未意识到的长期后果。毕竟,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离我们并不遥远,而海平面上升又是这些问题中一个非常直观和令人担忧的方面。我渴望从中获得更深刻的认识,以便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些挑战。
评分《中国东海海平面变化时空分异、影响机理与风险评估》这本书,在我看来,是一部关于“证据”的力作。王国栋和康建成所呈现的,绝非凭空猜测,而是建立在大量的观测数据、卫星遥感资料、历史记录以及精密的科学模型之上。我特别留意书中那些关于潮位站数据的分析,以及对历史文献中关于海岸线变迁记载的考证。这些“证据”为他们关于海平面变化及其影响的论断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书中对于不同研究方法的介绍,例如数值模拟、统计分析等,也让我对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科学结论的可信度有了更深的认识。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阐述一些关键数据的来源和处理方法,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证据是如何被转化为科学结论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