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走路瘦肚
定价:29.00元
作者:川村昌嗣 刘晓燕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0-01
ISBN:978751332798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日本广受欢迎的医生川村昌嗣发明的走路瘦肚法包括运动和饮食两方面内容,告诉你如何科学有效地“管住嘴、迈开腿”,既达到目的,又保障营养和健康。 身边80%的人都在声称,真正能做到并坚持下来的却只有20%。 因为,*重要的并非革新,而是除旧。《走路瘦肚》专门针对失败的案例,从转变观念着手,重新检视旧习惯,从观念、饮食到运动,全方位教程! 用数据说话,用图表佐证,直观,科学,有效 脸书疯传、风靡全球的“走路瘦肚法”发明者川村昌嗣系统总结之书 大受欢迎的日本医师发明的轻松法 3个月减重10公斤/ 腰围缩小15厘米/ 5年不反弹 日本内科医生川村昌嗣发明的走路瘦肚法 这就是脸书上人气火爆的“轻松法” 无需忍耐和努力,照着做,你也能中年不发胖,瘦下来,不反弹,更年轻…… 经日本民众检验瘦肚效果明显并风靡全球。 不需要节食,不需要天天去健身房,只需要你在走路时注意交替“收腹”和“挺肚”,同时配合“一吸一呼”的呼吸节奏,就能瘦下来。《更作品请进入新星出版社旗舰店》点击进入
内容提要
《走路瘦肚》以走路瘦肚为核心,针对没有耐力也不愿意花费过多时间的读者群,川村昌嗣发明的这种方法。运动者在走路时,配合走路的幅度和频率,控制腹部肌肉做收腹、挺肚的动作。这套方法的亮点并不仅仅在于不反弹,而是有效利用上下班通勤、排队和洗澡等空余时间,进行肌肉锻炼。利用此法,膝盖疼、腰疼也能进行训练——这个方法适用的人群非常广,也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对于工作繁忙的都市白领,身体佳的中老年,都同样适用。
川村昌嗣医师运用长期的从业经验,系统总结平生所学,研究出这套运动疗法和饮食疗法相结合的方法。《走路瘦肚》*的特点不在于革新,而在于除旧——“走路瘦肚”并非全新的捷径,而是对旧习惯的重新审视。比如走路时宁可小步溜达也不大步快走,比如吃东西快且喜欢边吃边做其他事情,川村指出,改变观念比雷厉风行更重要,走路时大步快走,吃东西多嚼几次,想象口中的食物是花费高昂的*料理、慢慢品味……把日常动作变成训练,重新审查以往的习惯,就能达到的效果。
目录
1 前 言
绪 论 现在马上重新认识、检查你的生活习惯
检查生活习惯 / 3
测评结果 / 4
6 肥胖的危害
增加心脏的负担 / 6
增加腰、膝盖的负担 / 7
影响睡眠 / 7
恶化生活习惯病 / 8
增加患妇科疾病的危险 / 8
9 打造健康身体的10个习惯
【运动】每天坚持适当的运动 / 9
立刻戒烟 / 10
【饮食(盐分)】控制盐分 / 11
【饮食(脂肪)】少吃油腻食物 / 11
【饮食(与肉类相比更推荐鱼类)】与肉相比主菜力求用心选择鱼/ 12
【饮食(蔬菜)】多吃蔬菜 / 13
【饮酒】适量饮酒 / 15
【牙齿健康】每餐后刷牙 / 16
【精神压力】用适合自己的方法缓解精神压力 / 16
【睡眠】有规律的睡眠,足够的休息 / 17
19 顺利改善生活习惯的方法
稍加留意就可以改变自己的身体 / 19
为了轻易地燃烧体内脂肪 / 21
24 这种症状要注意!
章 这个习惯能打造健康的身体 ——运动疗法基础篇
29 为什么无法改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31 走路和健康管理的直接关系
33 重新审查平常的走路方式
同样的移动距离,“大步快走”比“小步溜达地走”消耗的热量多 / 35
随着年龄的增长,走路方法变化的同时,骨头和关节逐渐老化衰弱 / 36
37 改变走路方法也会提高效果
脚抬高步行法 / 37
结冰的道路上和淋湿的地板上的走路法 / 38
沙滩上的走路法 / 39
拖鞋走路法 / 40
狂言走路法 / 41
效果低的走路方法 / 41
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运动效果 / 42
44 的陷阱
上楼梯一步跨两个台阶 / 44
腹肌运动法 / 45
长时间呼吸法 / 46
剧烈的肌肉锻炼 / 46
第2章 立刻有效!不发胖的走路法和身体运动方法 ——运动疗法应用篇
51 边走路边锻炼腹肌的川村式收腹走路瘦肚法
这就是收腹走路瘦肚法 / 51
基本的收腹走路瘦肚法 / 53
四步式收腹走路瘦肚法 / 54
一步式收腹走路瘦肚法 / 55
收腹扭腰走路瘦肚法 / 56
57 把日常的动作变成训练
不做剧烈动作 / 57
坐着的动作 / 58
站起来的动作 / 59
单脚站立训练 / 59
用好使的脚站立 / 60
用另一只脚站立 / 60
用脚尖站立 / 60
用脚尖站立,伸展和弯曲膝盖 / 61
利用洗澡的时间 / 61
泡澡时的收腹训练/ 62
泡澡时的空气训练 / 63
利用上厕所的时间训练 / 64
利用等红绿灯、排队等车的时间训练 / 65
利用伏案工作的时间训练 / 66
利用看电视的时间训练 / 66
睡着的时候也可以训练吗 / 67
68 挑战腹式呼吸法收腹训练
70 锻炼胸大肌防止老化
72 膝盖痛、腰痛时也能训练
水中步行 / 72
坐着训练肌肉的“膝盖的屈伸”体操 / 73
睡着时训练肌肉力量的“睡眠瘫痪症”体操 / 74
躺着训练腹肌——“空气腹肌” / 75
第3章 有益身体的饮食方法——饮食疗法基础篇
79 反复失败人群的饮食习惯
吃饭快 / 79
不吃饱不罢休 / 81
喜欢辛辣等刺激性强的和热的食物 / 82
喜欢盐味重的菜 / 82
喜欢油腻食物 / 83
在外面吃饭次数多 / 86
喜欢吃零食 / 87
喜欢吃水果 / 90
晚餐吃得晚 / 91
不吃早餐 / 91
经常多吃几碗饭 / 94
不能剩下饭菜(家人剩下的饭菜经常全吃掉) / 94
经常边吃饭边看电视等,有边吃饭边做事的习惯 / 95
晚上喝酒时要有下酒菜 / 95
喝过酒还要吃碗拉面才算结束 / 96
97 改变对饮食的思考方法
如果多花一些时间吃会更加美味 / 97
吃得太多对身体有害 / 99
消除不必要的忍耐 / 100
101 饮食疗法的误区
减少吃饭的次数可以吗? / 101
过多减少摄取的热量对吗? / 102
摄取低量碳水化合物的方法是的捷径,而且不反弹吗? / 104
第4章 一口气去掉脂肪、赘肉!不发胖的饮食方法 ——饮食疗法应用篇
111 改变平时的饮食方式
认准是高级食品 / 111
每次少量放入口中 / 112
将面食切短再煮 / 114
有效地使用筷子、刀和叉子 / 114
从蔬菜开始吃 / 115
重视早餐 / 117
剩下一点菜 / 119
从喜欢的食物开始吃起 / 120
吃饭的时候如果想到了要做的事情就去做 / 121
122 立式自助餐对策
123 零食对策
没事不要去便利店 / 123
买东西时先将重的东西放入购物筐 / 124
购物前做一次模拟演习 / 125
戒掉边做事边吃的习惯 / 125
吃零食也用筷子 / 126
分成小份后再开始吃 / 126
127 饮酒对策
认识到对内脏的损害 / 128
“口感”的真实感受 / 132
定下不饮酒日(设定休息日) / 134
规定饮酒时间,安排饮酒顺序 / 134
第5章 收腹走路能够预防症 ——运动疗法和饮食疗法
139 可以有效治疗症
141 健忘和症的区别
142 症的基础知识
长谷川式和MMSE / 142
用医疗器械来检查诊断症 / 146
知觉障碍和记忆障碍 / 146
148 容易被误认为是症的症状和病症
忧郁症 / 148
脱水症状 / 149
听力衰减 / 149
药物的副作用 / 150
151 症的预备群体(MCI)
轻度认知障碍的诊断标准 / 152
153 为了不忽视轻度认知障碍
轻度认知障碍(MCI)的症状/ 154
155 症发病的促进因素和抑制因素
预防症的10条建议/ 156
158 预防症的新——虾青素
抑制老化的抗氧化作用 / 158
163 预防症的锻炼
饮食篇 / 164
行动篇 / 164
日常生活篇 / 165
结束章 打造不发胖、不生病的身体
171 为了更好地感觉到效果
不用逞强 / 172
在能力范围内实施 / 173
设定目标 / 175
176 结 语
作者介绍
1960年出生于日本高知县,土佐高中毕业后,复读3年,考入庆应私塾大学医学部,毕业后,进入庆应私塾大学医学部的内科任职,之后又转到老年科。现在是川村内科诊疗所所长,兼任MetLife AIico的主任医师 。著有《医师建议五十岁以后的肉体改造》(幻冬舍)等。
文摘
序言
说实话,这本书真正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所体现出的那种人文关怀。作者在深入探讨技术和方法论的同时,始终没有忘记关注个体的情感需求和心理状态。他明白,任何重大的改变都伴随着内在的挣扎和自我怀疑,因此,书中穿插了许多关于如何调整心态、保持积极性的片段。这些片段的加入,让整本书的基调变得温暖而富有韧性,它不是冷冰冰的工具手册,而更像是一份全方位的成长指南。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一些争议性话题时所展现出的中立和审慎态度,他会列出多种观点,引导读者自己去权衡利弊,而不是武断地下结论。这种尊重读者自主判断的处理方式,让我对作者的专业素养和人格魅力深感敬佩。这本书读完之后,我感觉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面对生活挑战时更加从容和坚定的内心力量。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从封面到内页的排版,都透露着一种精致又舒服的感觉。特别是纸张的选择,触感非常细腻,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作者在行文风格上展现出一种非常成熟且富有洞察力的笔触,他并没有采取那种空泛的、口号式的说教,而是将复杂的理念用极其简洁、易于理解的方式阐述出来。我特别喜欢其中一些配图,它们不是那种简单的插画,而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图表和示意图,它们恰到好处地补充了文字的阐述,让原本抽象的理论变得立体起来。阅读过程中,我能感受到作者深厚的专业积累和对读者需求的精准把握。他似乎懂得我们作为普通人,在学习新知识时最容易在哪里卡住,所以在关键节点总是能提供非常及时的、富有建设性的引导。这本书的目录结构安排得也十分合理,章节之间的过渡自然流畅,让人很自然地就被吸引着一页一页地读下去,完全没有那种为了凑字数而设置的冗余内容。整体来说,这本书在视觉和阅读体验上都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准,绝对值得收藏。
评分这本书的行文节奏把握得极为精准,这一点对于我这种工作繁忙的人来说尤为重要。它既有深入的理论剖析,也有可以立即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的小技巧,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平衡。我发现自己经常会读完一节内容后,会立刻起身尝试书中所讲的某个小方法,而且效果立竿见影,这种即时的反馈机制极大地增强了我的学习动力。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富有感染力,他没有用那种高高在上的专家口吻,而是用一种平等交流的姿态,仿佛一位耐心且富有智慧的朋友在耳边细语,给予鼓励和指导。书中有些章节的排版设计也很有心思,比如关键点的总结部分会用不同的字体或颜色高亮显示,这使得信息传递的效率大大提高,即便是匆匆翻阅时也能快速捕捉到核心要点。我个人认为,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提供了多少“做什么”的指南,更在于它重塑了我们看待问题的底层思维框架,这才是真正能够带来长久改变的力量。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设计极具匠心,它仿佛是一个精密的“知识迷宫”,但每一步都有清晰的路标。初学者可能会被其内容之丰富所震撼,但深究之下会发现,所有的复杂性都是被巧妙地分解和组织过的。我最欣赏的一点是,作者非常注重知识点的可迁移性。他提供的不仅仅是针对特定情境的解决方案,而是更具普适性的底层原则。这意味着我学到的东西可以被灵活地应用到我生活和工作中的许多其他领域,这极大地提升了这本书的投资回报率。每当我在阅读中遇到难以理解的概念时,我总会习惯性地翻到前几章寻找相关的铺垫,惊奇地发现作者早在那之前就已经埋下了伏笔,这种前后呼应的精妙布局,实在令人叹服。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层次分明的,初读收获广度,再读才能体会深度,三读之后才能真正领悟其精髓,无疑是一部值得反复品味的佳作。
评分初读这本书时,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毕竟市面上同类型的书籍汗牛充栋,真正能让人眼前一亮的少之又少。然而,这本书在开篇就给我带来了强烈的冲击。作者采用了叙事性的手法来引入核心概念,通过几个引人入胜的小故事,巧妙地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包裹”起来,使得学习过程充满了探索的乐趣。我发现自己竟然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吸收了大量的先前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更令人赞叹的是,这本书的逻辑构建极为严密,每一个论点都有充分的、令人信服的论据支撑,绝非那种“拍脑袋”想出来的空泛理论。阅读的过程就像是跟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一步步穿越一片迷雾重重的领域,最终清晰地看到了彼岸的风景。我特别留意了作者在引用外部资料时的严谨态度,每一次引用都标注清晰,显示出作者在内容打磨上的极致耐心和对学术诚信的坚守。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远超我的预期,它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在培养读者独立思考的能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