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数字电子技术
定价:52.00元
作者:吴雪琴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8-01
ISBN:9787564094515
字数:
页码:29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数字电子技术》系统阐述了数字电子技术的相关知识,全书共9章,主要内容包括:数制与编码、逻辑代数基础、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脉冲波形的产生和整形、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转换、半导体存储器与可编程器件等内容。《数字电子技术》每章后面都设有小结、习题,书后对《数字电子技术》中的主要文字符号及其说明、常用标准集成电路器件、常用74LS系列集成电路,以及常用逻辑符号等加以了汇总。书中给出了较多的例题和应用实例,特别针对每章节的重点内容,在“任务训练”部分里用Multisimlo电路仿真和设计的软件进行每章教学任务的模拟训练。
《数字电子技术》适用于高等院校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检测与控制技术及仪器、计算机类、通信工程、汽车电子等专业的教材,可供夜大、电大等成人教育类型学校及职业培训机构使用,还可以供其他工科专业师生和从事电子技术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
目录
章 数制与编码
1.1 数制
1.1.1 概述
1.1.2 十进制数
1.1.3 二进制数、八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
1.1.4 不同数制之间的转换
1.2 编码
1.2.1 二一十进制编码
1.2.2 其他编码简介
1.3 任务训练:熟悉Multisim仿真软件的使用
1.3.1 Multisim概述
1.3.2 Multisim10的元器件库
1.3.3 Multisim10的仪器仪表库
1.3.4 构建仿真电路的基本操作
知识拓展 二进制正负数表示法
本章小结
习题
第2章 逻辑代数基础
2.1 逻辑代数的基本概念
2.1.1 基本逻辑运算
2.1.2 逻辑函数及其表示方法
2.2 逻辑代数的基本定律和规则
2.2.1 逻辑代数的基本定律
2.2.2 逻辑代数的重要运算规则
2.3 逻辑函数的化简
2.3.1 逻辑函数的简表达式
2.3.2 逻辑函数的公式化简法
2.3.3 逻辑函数的卡诺图化简法
2.4 任务训练:用MLJltisim进行逻辑函数的化简和表述方法的转换
2.4.1 逻辑函数表达式转换成真值表
2.4.2 逻辑函数表达式转换成逻辑图
2.4.3 逻辑图转换成真值表和逻辑函数表达式
2.4.4 逻辑函数的化简
知识拓展 具有随意项的逻辑函数及其化简
本章小结
习题
第3章 逻辑门电路
3.1 概述
3.1.1 逻辑门电路概述
3.1.2 半导体的开关特性
3.2 基本逻辑门电路
3.2.1 逻辑关系
3.2.2 与门、或门和非门电路
3.2.3 其他门电路
3.3 TTL门电路
3.3.1 TTL与非门的工作原理
3.3.2 TTL与非门的特性和参数
3.3.3 TTL门电路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3.4 CMOS门电路
3.4.1 常见CMOS门电路
3.4.2 cMOs集成电路使用注意事项
3.5 任务训练:用Multisim仿真TTL与非门的逻辑功能
3.5.1 仿真方案设计
3.5.2 仿真电路的构建及仿真运行
3.5.3 说明
知识拓展 TTL和CMOS门电路的接口
本章小结
习题
第4章 组合逻辑电路
4.1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4.1.1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
4.1.2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4.2 常见的组合逻辑电路
4.2.1 加法器
4.2.2 编码器
4.2.3 译码器
4.2.4 数据选择器和分配器
4.3 任务训练:用MuItisim仿真译码器及其应用电路
4.3.1 仿真方案设计
4.3.2 仿真电路的构建及仿真运行
知识拓展 组合电路中的竞争与险象
本章小结
习题
第5章 触发器
5.1 概述
5.2 基本RS触发器
5.2.1 基本Rs触发器的电路结构
5.2.2 基本RS触发器的工作原理
5.2.3 基本RS触发器的逻辑功能描述
5.2.4 基本RS触发器的特点
5.3 同步RS触发器
5.3.1 同步RS触发器的电路结构
5.3.2 同步RS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5.3.3 同步RS触发器的真值表
5.3.4 同步RS触发器的特点
5.4 主从触发器
5.4.1 主从RS触发器
5.4.2 主从JK触发器
5.5 其他触发器的介绍
5.5.1 T触发器
5.5.2 T’触发器
5.5.3 D触发器
5.6 任务训练:用Musim仿从JK触发器
5.6.1 仿真方案设计
5.6.2 仿真电路的构建及仿真运行
5.6.3 仿真结果分析
5.6.4 说明
知识拓展 触发器的脉冲工作特性
本章小结
习题
第6章 时序逻辑电路
6.1 概述
6.1.1 时序逻辑电路的结构及特点
6.1.2 时序逻辑电路的分类
6.1.3 时序逻辑电路的描述方法
6.2 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
6.2.1 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
6.2.2 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实例
6.3 常用时序逻辑电路
6.3.1 计数器
6.3.2 寄存器
6.4 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
6.4.1 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6.4.2 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实例
6.4.3 异步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
6.5 任务训练:用MuItisim仿真移位寄存器及其应用电路
6.5.1 仿真方案设计
6.5.2 仿真电路的构建及仿真运行
知识拓展 数字钟
本章小结
习题
第7章 脉冲波形的产生与整形
7.1 概述
7.2 555定时器
7.2.1 555定时器的电路结构与工作原理
7.2.2 555定时器的功能表
7.3 施密特触发器
7.3.1 施密特触发器概述
7.3.2 用555定时器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
7.3.3 施密特触发器的典型应用
7.4 单稳态触发器
7.4.1 单稳态触发器概述
7.4.2 用555定时器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
7.4.3 集成单稳态触发器
7.4.4 单稳态触发器的典型应用
7.5 任务训练:用Multsim仿真555定时器及其应用电路
7.5.1 仿真方案设计
7.5.2 仿真电路的构建及仿真运行
知识拓展 多谐振荡器
本章小结
习题
第8章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转换
8.1 概述
8.2 D/A转换器
8.2.1 D/A转换器的工作原理和转换电路
8.2.2 D/A转换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8.3 A/D转换器
8.3.1 A/D转换器的工作原理和转换电路
8.3.2 A/D转换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8.4 任务训练:用MuItisim仿真集成D/A、A/D转换器
8.4.1 仿真方案设计
8.4.2 仿真电路的构建及仿真运行
知识拓展 调制解调器
本章小结
习题
第9章 半导体存储器与可编程器件
9.1 存储器
9.1.1 概述
9.1.2 存储器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9.2 可编程逻辑器件PLD
9.2.1 PLD的基本结构
9.2.2 PLD的逻辑符号画法和约定
9.3 可编程逻辑阵列PLA
9.3.1 PLA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9.3.2 PLA的扩展
9.4 可编程逻辑阵列
9.4.1 PAL器件结构
9.4.2 PAL器件实例及应用
9.5 通用阵列逻辑
9.5.1 GAL器件概述
9.5.2 GAL器件的基本结构
9.5.3 GAL器件的工作模式及应用
9.6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
9.6.1 概述
9.6.2 FPGA器件的基本结构
9.6.3 FPGA器件的应用实例
9.7 任务训练:用MIJltisim仿真存储器
9.7.1 仿真方案设计
9.7.2 仿真电路的构建及仿真运行
知识拓展 在系统可编程逻辑器件
本章小结
习题
附录
附录A 本书中的主要文字符号及其说明
附录B 常用标准集成电路器件
附录C 常用74LS系列集成电路
附录D 常用逻辑符号的对照表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行文风格有一种沉静而又充满热情的独特气质。作者似乎非常清楚哪些地方需要严谨到不容置疑的精确,哪些地方则可以稍微放松下来,用更具启发性的语言来引导读者。它的叙述节奏控制得非常好,不会因为追求信息的密度而变得气喘吁吁,也不会因为试图让读者放松而流于平庸。在处理那些复杂、容易混淆的概念时,作者总是能找到最精炼、最易于理解的表达方式,就像是高手过招,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内力深厚。这种恰到好处的“语感”,让我在阅读过程中,始终保持着一种高度专注却又心神愉悦的状态,这对于长期钻研技术学科来说,是一种巨大的精神支持。它成功地将一门严肃的硬核技术,变得像是在聆听一位智者娓娓道来的精彩故事,充满了探索的乐趣和智慧的结晶。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沉稳中又不失现代感的配色,拿在手里分量十足,一看就知道是用料扎实,绝非那种轻飘飘的应付之作。内页的纸张质感也处理得恰到好处,既不反光到让人眼睛累,又能很好地承托油墨的清晰度,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的疲劳感明显减轻了不少。特别是章节的划分和排版,逻辑性极强,每一部分的内容衔接都像是精心编织的丝线,自然流畅,引导着读者的思绪层层深入。封面上的字体选择也颇具匠心,那种既有专业感又不失亲和力的字体设计,让人在众多技术书籍中一眼就能被它吸引住,仿佛在无声地承诺:这本书的内容绝对值得你花时间去探索。我个人非常看重一本书的“阅读体验”,而这本的整体设计,从触感到视觉,都传递出一种对读者极大的尊重和细致的打磨,这在技术类书籍中是相当难得的品质。每一次翻开它,都像是在进行一场精心准备的知识之旅的序幕,让人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期待。
评分我之前尝试过好几本关于该领域的基础教材,但往往在讲解核心概念时,要么过于学术化,充满了晦涩难懂的符号和理论推导,读起来像是在啃一块硬骨头,要么就是过于简化,蜻蜓点水般带过,让人感觉抓不住重点。这本书在这方面找到了一个绝妙的平衡点。它没有回避那些必要的理论深度,但却总能用非常贴近实际工程应用的例子来佐证,使得那些原本抽象的电路行为变得立体而可感。举个例子,讲到某个逻辑门电路的优化时,作者不是简单地给出公式,而是会分析在实际芯片制造中,这种优化能带来多大的功耗节省和速度提升,这种“知其所以然”的讲解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对于像我这样,既需要扎实基础又渴望快速应用到实践中的人来说,这种“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搭建得如此稳固,实在是一大福音。它不是单纯的知识堆砌,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在手把手地为你剖析每一个设计决策背后的考量。
评分我必须提及这本书在案例分析和习题设计上的独到之处。很多技术书的例题往往是标准化的、千篇一律的“套路题”,做完后除了熟悉操作步骤,并无太多启发。然而,这里的习题设计明显融入了更多“反直觉”的陷阱和需要多角度思考的场景。有些题目甚至看起来很简单,但当你试图用最常规的方法去解时,会发现卡壳了,这恰恰是引导你去重新审视基本假设和工作原理的契机。而且,书后提供的参考解答并不是那种简单的步骤罗列,而是会详细解释“为什么选择这种解法”和“其他解法可能遇到的问题”,这种深度的解析,远比单纯的答案本身更有价值。它强迫读者走出舒适区,去主动地对所学知识进行“压力测试”,从而真正内化知识,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记忆层面。这种“磨砺性”的练习模式,对提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
评分这本书的章节深度和广度都让人印象深刻,它似乎没有放过任何一个读者可能产生的疑问点。我特别欣赏其中对“历史演变”和“未来趋势”的讨论部分。在讲解某个经典电路结构时,它会穿插介绍这个结构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被提出,解决了当时什么关键技术瓶颈,这种溯源性的叙述,让读者在学习技术本身的同时,也理解了技术发展的脉络,避免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窘境。更难能可贵的是,它对前沿技术的探讨也保持了相当的敏锐度,虽然技术书籍的生命周期有限,但书中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集成趋势和新型器件的展望,展现了作者深厚的行业洞察力,让人感觉手中拿的不仅是一本教科书,更是一份对行业未来走向的预见性报告。这种对全局视野的关注,使得学习内容不再是孤立的知识点集合,而是融于整个技术生态系统之中的鲜活部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