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恐龙专家下:肉食恐龙深度解密
定价:26.00元
作者:赵闯 等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6-01
ISBN:978750604462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开
商品重量:0.663kg
编辑推荐
《恐龙专家》《翼龙专家》《海龙专家》系列丛书是东方出版社2012年重点图书。这套恐龙书在严谨性上丝毫不肯懈怠,又深具科普读物深入浅出的特点。书中大幅彩图为主,文字描述为辅,以画册的形式深度解密恐龙“真面目”,读者可以从中获得*为具象、准确的恐龙知识,将成为恐龙爱好者的必备收藏。
这套书属于青少年科普读物,读者以从小学生高年级开始直到高中生的中小学生为主,而广大青年中痴迷于恐龙、爱好科普的人也不在少数,而作者赵闯在恐龙迷中具有非常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可以说在恐龙爱好者界,赵闯属于明星作家;另一方面,赵闯就是从一个普通的痴迷于恐龙的小学生,成长为今天国内首屈一指、的古生物复原画家的,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2012年是龙年,可看做恐龙图书的出版良机。与现有恐龙书相比,《恐龙专家》系列丛书在内容上的专业性、科学性、作者知名度等方面均具有强大优势,已入选国家动漫精品工程。
内容提要
在长达两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恐龙这地球存在56亿年来壮丽的生命!带给我们许多迷惑和惊喜,也让人充分发挥了想象力。或许我们不会再有机会亲眼目睹这些史前动物了。我们能做的就是充分发挥想象力,从化石中搜寻出蛛丝马迹,并进行深度解密。
《恐龙专家:肉食恐龙深度解密(下)》以12开铜版纸四色印刷精美呈现了近四十种肉食恐龙的生存年代、体型特征、化石产地等信息。行文风格则采用了描绘场景、讲述故事的形式,让读者更容易理解恐龙习性、学到古生物知识。
目录
完美的恐龙 04
美颌龙:这小家伙的下巴居然是美的 07
中华丽羽龙:羽毛选美大赛的冠军 08
瞧,为了得到心爱的恐龙它们可都豁出去了 09
单爪龙:它的爪子很孤独 10
泥潭龙:肉食恐龙有位爱吃叶子的亲戚 11
耀龙:它可是向异性炫耀的高手 12
树息龙:它那根长手指就像巫师的魔法棒 13
尾羽龙:想要飞翔的梦想家 15
纤细盗龙:的驰龙家族的历史从它们开始 17
小盗龙:世界上小的恐龙之一 19
中国鸟龙:禁止靠近,它们有毒! 21
中华龙鸟:真不敢相信它的化石里还保存有颜色 23
伶盗龙:聪明的恐龙 25 双爪龙:可怕的双爪战士 26
似驰龙:它真吝啬,只给我们留下一颗牙齿 28
内乌肯盗龙:南美洲也有驰龙科恐龙 30
媒体总爱夸大其词,南方盗龙可有些受不了了 32
犹他盗龙:爱战斗、爱奔跑、爱解决问题 34
鹫龙的围堵攻击战 37 恐爪龙:将速度、力量和智慧集于一身 39
西爪龙:跳跃在北美洲上的小精灵 40
真幸运,所有的作战优势瓦尔盗龙都具备了 42
临河盗龙:化石定格了它死亡的瞬间 44
栾川盗龙 :白垩纪河南的单刀战士 45
驰龙:6000 万年前就懂得团队协作了 46
近鸟龙:看来它真的想飞上天空 49
寐龙:睡梦中的美态 51
金凤鸟:原来它也是一只恐龙 52
似鸟龙科 :永远的奔跑者 54
古似鸟龙:它的演化很成功 57 窃蛋龙:的恐龙 59
巨盗龙:窃蛋龙类的翻身之作 63
作者介绍
赵闯,科学复原画家,自2005年起常年为NATURE、GI、《中国国家地理》、《华夏地理》、《文明》、《DEEP中国科学探险》等国内外知名科学杂志绘制古生物官方复原图等,并多次参与野外考察与科学研究工作。2006年绘制的远古翔兽复原图荣登NATURE当期封面。此是NATURE杂志次使用中国人自己绘制的关于中国古生物的复原图作为封面,一定程度上结束了外国画师垄断中国古生物题材复原图制作的历史。
文摘
序言
《恐龙专家下:肉食恐龙深度解密》这本书,从书名就暗示了它将带我们进行一场深入的“解密”之旅。我非常好奇,这本书是如何从有限的化石线索中,描绘出肉食恐龙“复杂的社会行为”的。比如,它们是独居的猎手,还是会组成某种形式的群体?如果存在群体,那么群体内部是否存在等级制度?它们又是如何进行交流和协作的?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令人信服的推测,例如通过分析化石层中的发现,或者借鉴现代动物的行为模式,来构建出恐龙的社会图景。另外,我对书中关于恐龙“繁殖和育幼”的描述,也抱有极大的兴趣。它们是如何产卵的?是否会像鸟类一样精心孵化和喂养幼崽?还是像爬行动物一样,将卵产下后便不闻不问?这些关于恐龙“家庭生活”的探索,将使我们更加立体地认识这些史前巨兽,而不仅仅是冷冰冰的捕食机器。
评分《恐龙专家下:肉食恐龙深度解密》这本书,从书名就透露出一种深度探索的气息,让我对其中可能蕴含的丰富信息充满了期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局限于描述恐龙的外形和分类,而是深入挖掘它们在那个史前世界中的“生态位”。比如,不同的肉食恐龙之间是如何进行竞争和共存的?它们是否会争夺同一类猎物,还是各自占据了不同的食物链层级?这种对恐龙之间“食物链博弈”的解读,将极大地丰富我们对史前生态系统的理解。我尤其好奇书中是否会提到一些关于恐龙行为的推测,比如它们是如何进行求偶和繁殖的?是否会有复杂的求偶仪式,或者像一些现代动物一样,有着严格的领地划分?这些关于恐龙“生活习性”的深入探讨,将使我们更加生动地认识这些早已灭绝的生物,而不仅仅是冰冷的化石。
评分阅读《恐龙专家下:肉食恐龙深度解密》的初衷,源于我对那些曾经主宰地球的庞然大物的无限好奇。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它不仅仅是一本图鉴,更像是一本“恐龙行为学”的百科全书。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不同肉食恐龙的猎食方式,这其中蕴含的智慧和策略,是多么令人着迷。例如,某些速龙是否依靠速度和集体配合来捕猎,而像棘龙这样拥有独特生理构造的恐龙,它们的捕食对象和方式又会有何不同?书中会不会涉及到对恐龙运动生物力学的分析?比如,它们是如何支撑起如此庞大的身躯,又是如何以惊人的力量发起攻击的?这些科学的分析,将帮助我们更科学地理解这些史前巨兽的运动轨迹和捕食效率。我还对书中关于恐龙在不同地质时期和环境中的分布和演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不同区域的肉食恐龙,是否会因为环境的不同而演化出独特的捕食方式和形态?这种对恐龙生态位和地理分布的深入探讨,将使我们对恐龙世界的理解更加立体和全面。
评分当我翻开《恐龙专家下:肉食恐龙深度解密》这本书时,我立刻被一种浓厚的科学探究氛围所吸引。这本书似乎不仅仅是关于恐龙的“名字”和“外貌”,而是更侧重于对它们“生存之道”的深度解读。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不同肉食恐龙的“捕食技巧”和“攻击方式”。例如,像迅猛龙这样的小型掠食者,是否依靠敏捷和速度,以群体的方式进行捕猎?而像棘龙这样拥有独特帆状背脊的恐龙,它的捕食策略又会有何不同?我希望书中能够结合最新的化石证据和科学模型,来为我们呈现这些场景,让我们不仅仅停留在“它们很凶猛”的表层认知,而是能够理解它们是如何凭借智慧和力量,在史前世界中占据食物链顶端的。此外,书中对恐龙的“感官系统”和“神经系统”是否有提及?它们是如何感知周围环境的?是否有超出我们想象的敏锐度,使其能够捕捉到微弱的猎物信号?这些细节的深入研究,将大大提升我们对恐龙复杂性的认识。
评分《恐龙专家下:肉食恐龙深度解密》这本书,从书名就散发出一种严谨求实的科学探索气息,这让我对其中可能揭示的恐龙奥秘充满了期待。我特别好奇,书中是如何从零散的化石信息中,推导出恐龙复杂的“生理机能”和“运动能力”的?例如,针对不同种类的肉食恐龙,它们的心脏是否能够支持其奔跑和捕猎?它们的骨骼结构是否能够承受巨大的冲击力?我期待书中能够有详尽的分析,例如通过模拟计算来推测恐龙的奔跑速度,或者通过对化石骨骼断裂情况的分析来了解它们的受力方式。另外,我对书中关于恐龙在不同地质时期的“生存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描述,也相当感兴趣。不同时代、不同气候条件下,肉食恐龙的演化趋势会有何差异?它们与当时的其他生物,例如植食恐龙和早期哺乳动物,之间又会存在怎样的相互作用?这些宏观的视角,将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恐龙的兴衰史。
评分拿到《恐龙专家下:肉食恐龙深度解密》这本书,我的第一感觉是,它不仅仅是在“看恐龙”,而是在“理解恐龙”。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探讨这些肉食恐龙的“战术和策略”,它们是如何在那个充满危险的世界里,成为顶级的掠食者的。比如,书中是否会详细分析不同种类的肉食恐龙,在捕猎大型猎物时所采用的具体方法?是依靠强大的力量,还是敏锐的智慧?是进行伏击,还是采取追逐战术?我希望书中能够结合最新的古生物学研究成果,来还原这些场景,让我们仿佛置身于那个史前时代,亲眼见证一场场惊心动魄的狩猎。另外,我对书中关于恐龙的“社会结构”和“群体行为”是否有所涉及,抱有极大的兴趣。虽然我们很难直接找到恐龙进行群体活动的证据,但作者是否能够通过一些间接的线索,来推测它们是否会以群体的方式进行捕猎,或者是否存在某种程度的社会等级?这些猜测,将极大地丰富我们对恐龙世界的认知。
评分当我翻阅《恐龙专家下:肉食恐龙深度解密》时,我立刻被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所吸引。这本书不仅仅是对肉食恐龙的简单介绍,它似乎更像是一部关于“生存智慧”的史诗。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将那些庞杂的古生物学知识,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呈现出来的。是不是有大量的插图和模型,能够直观地展现这些巨兽的形态和运动方式?我特别想知道,书中对于不同时期、不同地理区域的肉食恐龙,是否有进行区分和比较?比如,白垩纪晚期的霸王龙,与侏罗纪的异特龙,它们在捕食策略上会有哪些显著的差异?这些差异的背后,又反映了怎样的环境变化和进化压力?此外,书中对肉食恐龙的感官能力,比如视觉、听觉、嗅觉,是否有详细的解读?它们是如何感知猎物的?是否拥有超乎寻常的敏锐度,使其能在危机四伏的史前世界中立足?这些细节的探索,将大大拓展我们对恐龙世界的认知边界,让我们不仅仅停留在“它们很大很凶猛”的表层认识上,而是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它们是如何适应并统治那个时代的。
评分当我拿到《恐龙专家下:肉食恐龙深度解密》这本书时,一股对史前生命的好奇心油然而生。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在介绍肉食恐龙的种类,更像是在揭示它们如何在那个残酷的世界里,凭借其独特的优势生存下来。我特别想知道,书中是如何解读这些肉食恐龙的“武器库”的?它们的牙齿,不仅仅是用来撕咬,是否还有不同的形状和排列方式,以适应不同的猎物?它们的爪子,是用来捕捉、撕裂,还是作为辅助的攀爬工具?我期待书中能够有详尽的分析,比如通过化石证据来推测它们的咬合力,或者通过对骨骼结构的分析来了解它们的奔跑速度和灵活性。另外,书中对恐龙的感官能力,如视觉、嗅觉、听觉,是否有深入的探讨?它们是如何在茂密的植被或黑暗的环境中发现猎物的?这些关于恐龙“工具箱”和“雷达系统”的解读,将大大提升我们对它们生存能力的认识,让我们看到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生物,而是经过亿万年演化而来的,拥有复杂生存策略的掠食者。
评分刚翻开这本《恐龙专家下:肉食恐龙深度解密》,我脑海里立马浮现出那些在屏幕上或图册里见过的史前巨兽,但这次,感觉要深入得多。作者似乎用了比以往更宏观的视角来审视这些曾经称霸地球的掠食者,不仅仅是罗列它们的体型、牙齿和爪子,而是试图去解读它们在那个遥远时代扮演的角色,它们的生存策略,甚至是它们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想象一下,当我们看到一张描绘三角龙和霸王龙对峙的图画时,往往只觉得是弱肉强食的简单逻辑,但这本书记载的,或许能让我们窥见更多,比如它们是如何捕猎的?是伏击还是追逐?是单独行动还是群体合作?而对于肉食恐龙来说,它们的每一次捕食都是一场生与死的较量,牵扯到能量的消耗、风险的评估,以及对时机和环境的精准把握。书中一定有大量关于古生物学研究的最新发现和解读,那些考古学家们如何在层层岩石中挖掘出蛛丝马迹,又如何通过科学的推理还原出它们的生活场景,这本身就是一件令人着迷的事情。我尤其期待书中对那些“神秘”的肉食恐龙的解读,比如那些体型巨大但化石稀少的种类,它们身上可能隐藏着多少未解之谜?而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霸王龙、迅猛龙,这本书又会给我们带来哪些颠覆性的认知?是对它们行为模式的重新评估,还是对它们与当时生态环境关系的深度剖析?总之,这本书给我的感觉,不是单纯的科普,更像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探索,一次对生命演化史中最为壮阔篇章的深度对话。
评分这本《恐龙专家下:肉食恐龙深度解密》似乎不仅仅是关于“吃”与“被吃”的简单故事。我一直在思考,作者是如何在有限的化石证据基础上,构建出如此鲜活的史前世界图景的?例如,书中会不会探讨不同种类肉食恐龙的捕食范围和偏好?某些肉食恐龙是否会像现代的狮子或狼一样,形成某种程度的社会结构,以提高捕猎效率?或者,它们是否也存在个体间的竞争和领地争夺?这些行为学的推测,光是想想就足够让人兴奋,因为这涉及到对恐龙智力、沟通方式以及社会等级的想象。我们都知道,研究古生物需要极其严谨的态度,但同时,也需要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填补那些空白。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呈现一些令人惊叹的推理过程,比如科学家们如何通过分析恐龙骨骼上的伤痕来判断它们之间的搏斗,或者通过对牙齿磨损程度的观察来推测它们的食谱。书中关于肉食恐龙的繁殖和育幼行为的描述,也一定是非常吸引人的部分。它们是如何保护它们的卵和幼崽的?是像鸟类一样精心孵化,还是像爬行动物一样将其遗弃?这些细节,将极大地丰富我们对这些古老生命的理解,让我们看到它们不仅仅是冰冷的化石,而是曾经鲜活的、有情感的生命个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