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章炳麟: 国学讲演录 国学概论
定价:39.80元
作者:章炳麟
出版社:吉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2-01
ISBN:978755811927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周易》、《》是中国哲学史上两部重要的经典著作,然其文简而意奥,一般读者很难读懂,故历来解说纷纭。本书博采诸子及史籍,将各种引证与诠释相应地集于原句之下。对于初学者来说,借此可晓《周易》《》的大意;对于研究者,则可省去大量翻检之劳,对研究两书的思想及其研究史极有帮助。
目录
周易古义
周易古义代序 / 5
周易古义自序 / 7
周易古义卷一(上经) / 8
易 / 8
乾 / 9
坤 / 18
屯 / 22
蒙 / 24
需 / 25
讼 / 25
师 / 26
比 / 27
小畜 / 28
履 / 29
周易古义卷二(上经) / 30
泰 / 30
否 / 33
同人 / 34
大有 / 35
谦 / 36
豫 / 38
随 / 40
蛊 / 41
临 / 42
观 / 42
噬嗑 / 43
贲 / 44
剥 / 45
复 / 45
无妄 / 47
大畜 / 48
颐 / 49
大过 / 49
坎 / 50
离 / 50
周易古义卷三(下经) / 52
咸 / 52
恒 / 52
遁 / 54
大壮 / 54
晋 / 55
明夷 / 55
家人 / 56
睽 / 58
蹇 / 58
解 / 59
损 / 60
益 / 61
夬 / 62
姤 / 63
萃 / 63
升 / 64
困 / 64
井 / 66
周易古义卷四(下经) / 67
革 / 67
鼎 / 69
震 / 70
艮 / 71
渐 / 72
归妹 / 72
丰 / 73
旅 / 75
巽 / 76
兑 / 76
涣 / 77
节 / 77
中孚 / 78
小过 / 80
既济 / 80
未济 / 81
周易古义卷五 / 83
系辞上传 / 83
周易古义卷六 / 98
系辞下传 / 98
周易古义卷七 / 112
说卦传 / 112
序卦传 / 117
古义
古义自序 / 123
古义卷上 / 124
一章 / 124
二章 / 126
三章 / 128
四章 / 130
五章 / 131
六章 / 132
七章 / 132
八章 / 133
九章 / 133
十章 / 134
十一章 / 135
十二章 / 136
十三章 / 137
十四章 / 138
十五章 / 139
十六章 / 140
十七章 / 140
十八章 / 141
十九章 / 141
二十章 / 142
二十一章 / 143
二十二章 / 144
二十三章 / 145
二十四章 / 145
二十五章 / 145
二十六章 / 147
二十七章 / 147
二十八章 / 149
二十九章 / 151
三十章 / 151
三十一章 / 152
三十二章 / 153
三十三章 / 153
三十四章 / 154
三十五章 / 154
三十六章 / 155
三十七章 / 157
古义卷中 / 158
三十八章 / 158
三十九章 / 162
四十章 / 163
四十一章 / 164
四十二章 / 166
四十三章 / 167
四十四章 / 169
四十五章 / 170
四十六章 / 172
四十七章 / 174
四十八章 / 175
四十九章 / 176
五十章 / 176
五十一章 / 178
五十二章 / 178
五十三章 / 180
五十四章 / 180
五十五章 / 182
五十六章 / 183
五十七章 / 183
古义卷下 / 186
五十八章 / 186
五十九章 / 189
六十章 / 191
六十一章 / 192
六十二章 / 193
六十三章 / 194
六十四章 / 196
六十五章 / 199
六十六章 / 200
六十七章 / 201
六十八章 / 202
六十九章 / 203
七十章 / 203
七十一章 / 204
七十二章 / 205
七十三章 / 205
七十四章 / 207
七十五章 / 208
七十六章 / 209
七十七章 / 209
七十八章 / 210
七十九章 / 211
八十章 / 211
八十一章 / 212
汉代老学者考 / 214
作者介绍
杨树达(1885—1956),中国语言文字学家。字遇夫,号积微。有《积微居甲文说》、《积微居金文说》等书,杨树达对《汉书》用力极勤,成《汉书窥管》。
文摘
序言
这本书摆在我书架上已经有一阵子了,每次翻开,都能被章太炎先生那博大精深的国学思想所震撼。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绝非流于表面,而是深入到骨髓,触及到文化发展的根源和精神内核。尤其是在“国学概论”这一部分,他所勾勒出的学科框架和研究方法,即使放在今天看来,依然极具启发性。我常常会想象,在那个时代,先生站在讲台上,声如洪钟,将那些晦涩难懂的古籍经典,化作通俗易懂的道理,引得台下学子们如痴如醉。阅读的过程,仿佛穿越了时空,与先生一同漫步在中华文化的海洋里,感受着古圣先贤的智慧光芒。先生的学问,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一种对民族文化的深沉热爱和坚守。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学者的风骨,一个智者的情怀,以及一个民族不屈的文化脊梁。每一次阅读,都能从中汲取新的养分,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也更加深刻,更加全面。它不只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扇窗,让我得以窥见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璀璨星河。
评分初次接触章太炎先生的著作,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我一直对中国古代哲学和思想史抱有浓厚的兴趣,但总感觉有些理论体系庞杂,难以把握。直到读到这本书,我才豁然开朗。先生在《国学讲演录》中,以其渊博的学识和独到的见解,将复杂的国学概念一一梳理,条理清晰,深入浅出。他对于“国学”的界定,并非狭隘的学术范畴,而是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从经史子集到哲学思想,无不精通。我尤其欣赏先生在探讨问题时所展现出的批判性思维,他不盲从前人,敢于质疑,勇于创新,这在当时的学术界实属难能可贵。阅读这本书,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知识的宝库,每一次翻页,都能发现新的宝藏。先生的思想,如同甘霖,滋润了我对国学的渴求;又如同灯塔,指引了我探索学术的迷津。这本书,无疑是我在国学道路上的一位良师益友,它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它塑造了我对待学问的态度,让我明白了何为真正的治学精神。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章太炎先生的学问,如同一座巍峨的山峰,而他的讲演,则如同潺潺的溪流,蜿蜒而下,滋养着每一个渴求知识的心灵。在《国学讲演录》中,先生旁征博引,信手拈来,却又丝丝入扣,逻辑严谨。他对于经学的解读,尤其是对一些经典著作的考证和阐释,让我大开眼界。他并非仅仅罗列史实,而是深入探究其背后的思想逻辑和文化渊源,展现出一种宏大的历史视野。我尤其喜欢先生在分析问题时所展现出的那种冷静和客观,他能够站在时代的高度,审视传统的得失,并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真正学者的风范,一个智者的深度。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次思想的洗礼,让我对国学的理解,从懵懂走向清晰,从肤浅走向深刻。它像一坛陈年的老酒,越品越有味道,越品越觉醇厚。
评分每次拿起这本书,都感觉像是在与一位博学而睿智的长者进行对话。章太炎先生的学问,涵养深厚,见识非凡。他在《国学概论》中,对中国文化的整体性进行了精辟的论述,让我认识到国学并非简单的学科堆砌,而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中形成的独特智慧和精神价值的结晶。先生的语言,充满了力量和感染力,仿佛能直接触动人心最深处。他对于一些传统观念的辨析,以及对未来文化发展的展望,都闪耀着思想的光芒。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国学强大的生命力,以及它对于现代社会依然具有的指导意义。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精神的唤醒,一种对民族文化自信的重塑。读完这本书,我感到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又提升了一个新的高度。它像一座灯塔,指引我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又像一剂良药,治愈了我对传统文化的一些误解和偏见。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对这本书的期望值并没有那么高,以为会是一本枯燥乏味的学术著作。然而,当我真正沉浸其中后,才发现自己大错特错。章太炎先生的文字,虽然古朴典雅,却充满了生命力。他不像有些学者那样故作高深,而是用一种温和而充满力量的语言,向读者娓娓道来。在《国学概论》中,他对“国学”这一概念的阐释,打破了我以往的刻板印象,让我看到了国学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层的价值。他将国学视为一个活态的文化体系,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先生的讲演,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精神的感召,一种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和自豪。读完这本书,我感到自己仿佛被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它让我明白,学习国学,不仅仅是为了了解过去,更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现在,开创未来。这本书,像是一面镜子,照见了中华文化的辉煌;又像是一部史诗,讲述着民族精神的传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