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音響師速成實用教程(第3版) 中國錄音師協會教育委員會, 中國傳媒大學信

中級音響師速成實用教程(第3版) 中國錄音師協會教育委員會, 中國傳媒大學信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中國錄音師協會教育委員會,中國傳媒大學信 著
圖書標籤:
  • 音響工程
  • 音響技術
  • 錄音技術
  • 音響師
  • 專業教育
  • 實用教程
  • 中級音響師
  • 中國錄音師協會
  • 音響設備
  • 聲學原理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北京群洲文化專營店
齣版社: 人民郵電齣版社
ISBN:9787115298683
商品編碼:29353232583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13-02-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中級音響師速成實用教程(第3版)

定價:40.00元

作者:中國錄音師協會教育委員會, 中國傳媒大學信

齣版社:人民郵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2-01

ISBN:9787115298683

字數:

頁碼:

版次:6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81kg

編輯推薦


1.性。作為一個全國性的專業協會,中國錄音師協會在音響技術方麵具有其他單位所沒有的性和人纔優勢。錄音師協會是*早開展音響師培訓的機構,各地的音響師培訓機構大多和錄音師協會有聯係,其中很多是由協會參與建立並一直延續下來的。2.係統性、實用性和高質量。本選題在介紹、講解音響師職業所需的技能、技巧和經驗方麵,在可操作性和實用性方麵是其他同類圖書所不具備的。按照實際工作中對初級、中級和高級音響師的不同要求以及不同級彆調音員所具有的知識結構、理論與經驗程度的高低,並參考考證的實際需要將內容分為初級、中級和高級三冊,可適應不同層次讀者的需要。3.本書可以作為音響師培訓用書,也可以可以作為讀者自學之用。

內容提要


《中級音響師速成實用教程(第3版)》講解瞭音響係統的基礎理論、調整方法和調音技巧,主要內容包括聲音和人耳的聽覺特性、樂器聲與語聲、立體聲和環繞聲係統、傳聲器的原理與使用、揚聲器係統、擴聲係統、建築聲學基礎、聲音指標的測量,重點介紹瞭各種音響設備的調整方法及調音技巧。 《中級音響師速成實用教程(第3版)》是學習中級音響調音技術的讀物,既適閤已從事音響調音工作的人員及準備從事該行業工作的人員閱讀,也可作為音響師培訓班和大、院校相關專業的教材使用。

目錄


目 錄

章 聲音與人耳聽覺特性

1.1 什麼是聲音

1.2 聲音和聲波

1.2.1 聲壓

1.2.2 聲速、頻率、周期和波長

1.2.3 聲功率和聲強

1.2.4 聲級

1.3 人耳的構造及各部分的功能

1.3.1 外耳

1.3.2 中耳

1.3.3 內耳

1.4 人耳的聽覺範圍

1.4.1 頻率範圍

1.4.2 聲壓級範圍

1.5 聲音的三要素

1.5.1 音調

1.5.2 響度

1.5.3 音色

1.6 噪聲

1.7 聲波的傳播

1.7.1 波陣麵和聲綫

1.7.2 聲波的反射和摺射

1.7.3 聲波的衍射和拍

1.7.4 駐波

1.7.5 多普勒效應

1.8 人耳的幾種效應

1.8.1 掩蔽效應

1.8.2 雙耳效應

1.8.3 主觀音

1.8.4 雞尾酒會效應

1.8.5 哈斯效應

1.8.6 耳殼效應

第2章 樂器聲和語聲

2.1 樂器聲

2.1.1 樂器的分類

2.1.2 樂器的組成

2.1.3 樂器的時間過程

2.1.4 樂器發聲的指嚮性

2.1.5 樂器聲的聲學特性

2.1.6 音階

2.2 語聲

2.2.1 人的發聲機構

2.2.2 元音和輔音

2.2.3 語聲的聲學特性

2.2.4 語言的可懂度和清晰度

第3章 立體聲和環繞聲係統

3.1 立體聲和環繞聲的概念

3.2 人耳對聲源的定位

3.2.1 聲音到達人雙耳的時間差

3.2.2 聲音到達人雙耳的聲級差

3.2.3 人耳對前後及上下聲源方位的判斷

3.3 德波埃實驗及雙聲道立體聲正弦定理

3.3.1 德波埃實驗

3.3.2 雙聲道立體聲正弦定理

3.4 立體聲的拾音

3.4.1 仿真頭方式

3.4.2 AB方式

3.4.3 聲級差方式

3.4.4 分路方式

3.4.5 多聲道拾音方式

3.4.6 多聲道及立體聲的串音衰減量和分離度

3.5 立體聲的重放

3.5.1 立體聲佳聽聲位置

3.5.2 聽聲區域的擴大和聲像的展寬

3.5.3 立體聲聽聲房間

3.6 多聲道立體聲和環繞聲

3.6.1 杜比立體聲和杜比環繞聲

3.6.2 杜比數字立體聲與AC-3編碼器

3.6.3 傢用THX技術

3.6.4 由雙聲道經處理後形成的環繞聲

第4章 傳聲器的原理與使用

4.1 聲波的接收方式

4.1.1 壓強式聲波接收方式

4.1.2 壓差式聲波接收方式

4.1.3 復閤式聲波接收方式

4.1.4 接收球麵波聲場時的聲壓差

4.2 傳聲器的特性及使用時的要求

4.2.1 傳聲器的特性

4.2.2 傳聲器使用時的要求

4.3 傳聲器的工作原理

4.3.1 動圈傳聲器

4.3.2 鋁帶傳聲器

4.3.3 電容傳聲器

4.3.4 駐極體傳聲器

4.3.5 壓力區域傳聲器

4.3.6 無綫傳聲器

4.4 傳聲器的使用及其特性選擇

4.4.1 傳聲器使用中的幾個問題

4.4.2 對傳聲器特性的選擇

4.5 拾音方式

4.5.1 一點拾音方式

4.5.2 多傳聲器方式

4.5.3 一點拾音加輔助傳聲器方式

4.6 通俗音樂的拾音

4.6.1 鼓組的拾音

4.6.2 弦樂器的拾音

4.6.3 鋼琴的拾音

4.6.4 銅管樂器的拾音

4.6.5 打擊樂器的拾音

4.6.6 歌聲的傳聲器布置

4.6.7 對美聲進行拾音

4.6.8 對通俗音樂拾音傳聲器的要求

4.6.9 對大閤唱演齣的拾音

4.7 歌劇、戲麯、小品、相聲等的拾音

4.7.1 對歌劇、話劇、戲麯舞颱颱口拾音

4.7.2 對歌劇、話劇、戲麯舞颱主要演員拾音

4.7.3 對歌舞晚會舞颱颱口拾音

4.7.4 對戲劇、小品演齣拾音

4.7.5 對相聲演齣拾音

4.8 西洋古典音樂的拾音

4.8.1 鋼琴獨奏的拾音

4.8.2 小提琴、鋼琴二重奏的拾音

4.8.3 鋼琴伴奏聲樂的拾音

4.8.4 弦樂四重奏的拾音

4.8.5 交響樂的拾音

第5章 調音的概念與技巧

5.1 影響聲音質量的有關因素

5.1.1 聲音三要素對聲音質量的影響

5.1.2 室內聲場對聲音的影響

5.1.3 室內聲波傳輸特性對調音的影響

5.1.4 人耳聽覺對調音的影響

5.2 音響係統的電平調整

5.2.1 電平的基本概念

5.2.2 音響係統電平的種類

5.2.3 音響係統電平的調整方法

5.2.4 電平調整的注意事項

5.3 調音颱的調音技巧

5.3.1 常見音源的頻率特性與聽覺的關係

5.3.2 人聲的調音技巧

5.3.3 伴奏音樂與歌聲比例的調整

5.3.4 音樂酒吧與咖啡廳的調音

5.3.5 立體聲擴聲的校準和調整

5.3.6 音響師在演齣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5.4 效果處理器的調音技巧

5.4.1 效果處理器簡介

5.4.2 數字延時器工作的原理及應用

5.4.3 數字混響器的工作原理及應用

5.4.4 多效果處理器的應用舉例

5.5 壓縮/限幅器的調音技巧

5.5.1 壓縮/限幅器的功能

5.5.2 壓縮/限幅器的工作原理

5.5.3 壓縮/限幅器的應用

5.6 均衡器的調音技巧

5.6.1 頻率均衡處理的意義

5.6.2 多頻段圖示均衡器的工作原理

5.6.3 均衡器的主要技術指標

5.6.4 均衡器在擴聲係統中的應用舉例

5.7 激勵器的調音技巧

5.7.1 激勵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5.7.2 激勵器實例

5.7.3 激勵器在擴聲係統中的使用方法

5.8 聲反饋抑製器的調音技巧

5.8.1 聲反饋現象與産生嘯叫的原因

5.8.2 聲反饋抑製器的工作原理

5.8.3 聲反饋抑製器的使用與調整

第6章 揚聲器係統

6.1 機電和聲電類比

6.1.1 電路係統的串聯諧振

6.1.2 機械係統的串聯共振

6.1.3 聲學係統的串聯共鳴

6.2 揚聲器的電聲特性

6.3 紙盆揚聲器

6.3.1 紙盆揚聲器的構造和換能原理

6.3.2 紙盆揚聲器在各聲頻段的特性

6.3.3 紙盆揚聲器的效率和失真

6.3.4 其他形式的紙盆揚聲器

6.4 球頂形揚聲器

6.5 號筒揚聲器

6.5.1 號筒揚聲器的構造

6.5.2 指數號筒的臨界頻率

6.5.3 聲透鏡

6.6 揚聲器箱

6.6.1 障闆

6.6.2 後部開放式聲箱

6.6.3 封閉式聲箱

6.6.4 倒相式聲箱

6.6.5 揚聲器係統

6.6.6 聲柱

6.7 壓電揚聲器

6.8 揚聲器的使用

6.8.1 阻尼係數

6.8.2 揚聲器與放大器的阻抗匹配

6.8.3 揚聲器的定相

6.8.4 揚聲器的性能與使用

6.8.5 揚聲器使用時的注意事項

6.9 揚聲器的測量

6.9.1 揚聲器阻抗的測量

6.9.2 純音檢測

6.9.3 共振頻率的測量

6.9.4 等效品質因數的測量

6.9.5 聲壓頻率特性的測量

6.10 耳機

6.10.1 耳機的特點和對它的要求

6.10.2 耳機的類型和構造

第7章 擴聲係統的使用及配置

7.1 擴聲設備的組成

7.1.1 擴音機

7.1.2 增音機

7.2 揚聲器與擴音機的配接

7.2.1 定阻抗式配接

7.2.2 定電壓式配接

7.3 擴聲揚聲器的布置和嘯叫的防止

7.3.1 室內擴聲係統

7.3.2 室外擴聲係統

7.3.3 防止聲反饋引起嘯叫的措施

7.3.4 擴聲係統的電聲性能指標和術語

第8章 建築聲學基礎

8.1 室內聲音

8.1.1 室內聲音的傳播

8.1.2 吸聲係數與平均吸聲係數

8.2 混響時間和簡正振動

8.2.1 混響時間的定義

8.2.2 混響公式

8.2.3 簡正振動

8.3 吸聲材料和吸聲結構

8.3.1 吸聲材料和吸聲結構的分類

8.3.2 各種吸聲材料和吸聲結構的吸聲特性

8.4 房間的隔聲、隔振和聲音的擴散

8.4.1 隔聲

8.4.2 隔振

8.4.3 擴散

第9章 聲頻指標的測量

9.1 聲頻測量的基本知識

9.1.1 聲頻設備技術指標和測量技術的發展

9.1.2 音質評價

9.1.3 聲頻測量工作的原則與注意事項

9.2 對聲頻測量儀器的要求

9.2.1 對聲頻振蕩器的要求

9.2.2 對電子毫伏錶的要求

9.2.3 對標準衰減器的要求

9.2.4 對電子示波器的要求

9.2.5 對測量用功率放大器的要求

9.2.6 對無感電阻箱的要求

9.2.7 對失真度測試儀的要求

9.3 聲頻基本指標的測量

9.3.1 頻率特性

9.3.2 信號噪聲比

9.3.3 諧波失真

9.3.4 大輸齣功率

9.3.5 聲頻係統的測量

9.3.6 傳聲器與揚聲器的測量

0章 視頻基礎

10.1 電視信號

10.1.1 圖像的分解掃描

10.1.2 黑白電視與彩色電視的兼容

10.1.3 彩色電視製式

10.2 電視接收機

10.2.1 黑白電視接收機

10.2.2 彩色電視接收機

10.3 磁帶錄像機

附錄A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行業標準WH/T 18—2003演齣場所擴聲係統的聲學特性指標(摘要)

附錄B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行業標準WH 01—1993歌舞廳擴聲係統的聲學特性指標與測量方法(摘要)

附錄C 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播電視部標準GYJ 25—1986廳堂擴聲係統聲學特性指標(摘要)

附錄D 部分品牌音箱、功放技術參數

作者介紹


中國錄音師協會對編寫本套圖書非常重視,主要編寫者王明臣為錄音師協會教育委員會主任,全國錄音師職業技能標準製定專傢組成員,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這一切都為本套圖書的高質量奠定瞭基礎。

文摘












序言



《數字音頻工作站(DAW)精通之道:從入門到高級應用》 書籍簡介 本書是一本麵嚮音樂製作愛好者、錄音師、混音師以及對數字音頻技術有深入需求的專業人士的進階指南。它旨在係統地、深入地講解現代數字音頻工作站(DAW)的強大功能和應用技巧,幫助讀者從初學者快速邁嚮精通,掌握從錄音、編輯、混音到母帶處理的全流程專業技能。本書內容翔實,案例豐富,理論與實踐相結閤,力求為讀者提供一套全麵、高效的學習體係,使其能夠自信地駕馭各種DAW軟件,創作齣高品質的音頻作品。 第一部分:數字音頻基礎與DAW核心概念 在數字音頻的廣闊天地中,理解基礎概念是構建一切高級技能的基石。本部分將從最基礎的數字音頻原理講起,層層深入,為讀者構建堅實的理論框架。 數字音頻的本質:采樣與量化 采樣率(Sample Rate): 深入探討采樣率的概念,解釋其與音頻頻率響應的關係。我們將詳細解析44.1kHz、48kHz、96kHz等常見采樣率的優勢與劣勢,以及在不同應用場景(如CD製作、電影配樂、Hi-Fi錄音)下的最佳選擇。通過對比不同采樣率下音頻數據的存儲量和處理需求,幫助讀者理解其對工作流程和最終成品的影響。 位深度(Bit Depth): 詳解位深度的作用,闡述其與動態範圍、信噪比以及音頻細節捕捉能力的關聯。我們將深入分析16-bit、24-bit、32-bit浮點等位深度的技術差異,並講解如何在錄音和混音過程中選擇閤適的位深度以避免信號失真和丟失細微的動態變化。 音頻格式與編碼: 介紹WAV、AIFF、FLAC、MP3、AAC等主流音頻格式的特點、優缺點以及適用範圍。我們將詳細解析無損格式和有損格式的區彆,講解壓縮算法的工作原理,並提供在不同輸齣需求(如高保真監聽、網絡流媒體、CD發行)下選擇閤適格式的實用建議。 數字音頻工作站(DAW)概覽 DAW的定義與發展: 追溯DAW的發展曆程,從早期的數字錄音係統到如今功能強大的集成化軟件。我們將探討DAW在現代音樂製作、播客製作、電影音效設計等領域的核心地位。 主流DAW的比較與選擇: 對Logic Pro X, Ableton Live, Pro Tools, Cubase, Studio One, FL Studio等主流DAW軟件進行客觀而全麵的對比分析。我們將從用戶界麵、核心功能、插件支持、工作流程、價格策略以及目標用戶群體等多個維度進行考量,幫助讀者根據自身需求和預算做齣明智的選擇。 DAW的核心組成模塊: 詳細介紹DAW軟件的四大核心組成部分: 音頻/MIDI軌道(Audio/MIDI Tracks): 講解音頻軌道與MIDI軌道的區彆,以及它們在錄音和編排中的不同作用。 混音颱(Mixer): 深入剖析DAW混音颱的結構,包括通道條、推子、聲像、發送/返迴(Sends/Returns)、總綫(Buses)等功能。 編緝器(Editors): 介紹音頻編輯窗口(Audio Editor)和MIDI編輯窗口(MIDI Editor)的功能,如剪輯、復製、粘貼、量化、音高修正、自動化編寫等。 插件係統(Plugin System): 講解DAW如何支持VST, AU, AAX等格式的第三方插件,以及內置插件的強大功能。 第二部分:DAW中的錄音與音頻編輯 錄音是音頻製作的起點,而精湛的音頻編輯則是保證音質和音樂錶現力的關鍵。本部分將帶領讀者深入探索DAW在錄音和編輯方麵的強大能力。 高品質錄音流程 麥剋風選擇與擺放: 講解不同類型麥剋風(動圈、電容、鋁帶)的拾音原理、指嚮性以及在人聲、樂器錄音中的最佳應用。提供詳細的麥剋風擺放技巧,以最大化拾音效果,減少不必要的房間聲和串音。 錄音接口與前置放大器: 介紹錄音接口(Audio Interface)的核心功能,如模數/數模轉換(ADC/DAC)、幻象電源、增益控製。深入講解前置放大器(Preamp)的音色特性和對錄音質量的影響,以及如何根據信號源選擇閤適的增益。 聲學環境的重要性: 強調錄音室聲學處理的作用,講解駐波、反射、吸收等聲學現象,並提供傢庭錄音室聲學處理的基本建議。 DAW中的錄音設置: 指導讀者如何在DAW中正確設置采樣率、位深度、緩衝區大小(Buffer Size)等錄音參數,並講解這些設置對延遲(Latency)和CPU占用的影響。 多軌錄音技術: 演示如何在DAW中創建多條音軌,並進行同步錄音。講解錄音準備工作,如節拍器(Metronome)設置、輸入監聽(Input Monitoring)以及錄音電平的控製,以確保錄音的穩定性和音質。 精細的音頻編輯技巧 音頻剪輯與修剪(Editing & Trimming): 教授各種剪輯工具的使用方法,如分割、裁切、刪除、閤並等,以及如何精確地捕捉音樂的樂句和節奏。 淡入淡齣(Fades): 講解綫性淡入淡齣、指數淡入淡齣等不同淡入淡齣方式的應用,以及如何利用它們平滑音頻段落的連接,避免爆音和不自然的過渡。 音頻對齊與編輯(Comping): 重點介紹多軌錄音後進行“Comping”(組閤編輯)的技術,即從多次錄製的片段中挑選齣最佳部分進行組閤,以生成最完美的錶現。 音高修正(Pitch Correction): 詳細介紹DAW內置或第三方音高修正插件(如Melodyne, Autotune)的使用方法。從自然的微調到極緻的電子化效果,掌握音高修正的藝術,使其聽起來真實自然。 時間伸縮與音調變化(Time Stretching & Pitch Shifting): 講解如何在不改變音高的情況下改變音頻的時值,以及在不改變時值的情況下改變音頻的音高。探討這些技術在節奏調整、音色變化和創意設計中的應用。 降噪與音頻修復(Noise Reduction & Restoration): 教授如何使用DAW中的降噪工具去除背景噪音、哼聲、爆音等瑕疵。探討不同降噪算法的原理和使用場景,以及如何謹慎使用以避免對原始音頻信號造成損害。 第三部分:MIDI編排與虛擬樂器 MIDI(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是現代音樂製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賦予瞭音樂傢無限的創意可能性。本部分將深入解析MIDI的強大功能及其在虛擬樂器使用中的關鍵作用。 MIDI的原理與應用 MIDI信號的構成: 詳解MIDI消息的類型,如音符事件(Note On/Off)、力度(Velocity)、控製器消息(Control Change)等,以及它們如何協同工作以控製虛擬樂器。 MIDI編輯器詳解: 深入介紹DAW中MIDI編輯器的功能,包括鋼琴捲簾(Piano Roll)、事件列錶(Event List)等。教授如何繪製、編輯、量化、復製、粘貼MIDI音符,以及如何調整音符的時值、力度和錶情。 MIDI控製器與演奏: 講解MIDI鍵盤、打擊墊等MIDI控製器在MIDI演奏和錄製中的作用。提供MIDI演奏的技巧,如何通過力度、錶情控製器等賦予MIDI演奏生命力。 虛擬樂器(Virtual Instruments)的藝術 主流虛擬樂器類型: 介紹采樣器(Samplers)、閤成器(Synthesizers)、鼓機(Drum Machines)等各類虛擬樂器的原理和特點。 采樣器的高級運用: 深入講解采樣器的多重采樣(Multisampling)、循環(Looping)、關鍵組(Keygroups)等功能,以及如何利用這些功能製作逼真的樂器音色。 閤成器音色設計(Sound Design): 剖析閤成器的基本組成單元,如振蕩器(Oscillators)、濾波器(Filters)、包絡(Envelopes)、低頻振蕩器(LFOs)等。教授如何通過組閤和調製這些單元來創造齣獨特而富有錶現力的閤成器音色。 鼓組編程(Drum Programming): 演示如何利用虛擬鼓機或采樣器創建強大的鼓節奏。講解鼓組的音色選擇、音量平衡、節奏模式設計以及如何加入動態變化。 虛擬樂器的集成與工作流程: 指導讀者如何在DAW中加載、配置和使用虛擬樂器。講解如何將MIDI軌道連接到虛擬樂器,以及如何進行自動化控製。 第四部分:混音與母帶處理 混音是將所有錄製好的音軌融閤成一個和諧整體的過程,而母帶處理則是對最終混音進行優化,使其達到商業發行標準的最後一道工序。本部分將帶領讀者踏入音頻製作的“手術室”。 現代混音的藝術與科學 混音準備與監聽環境: 強調建立準確的監聽環境的重要性,講解聲學處理和監聽音箱的選擇。提供混音前的準備工作,如整理音軌、命名、分組等。 電平與聲像(Level & Panning): 詳細講解如何在混音中閤理分配各軌道的電平,以及如何通過聲像(左右聲道)來構建立體聲空間感。 均衡(Equalization - EQ): 深入講解EQ的類型(圖形EQ、參量EQ)和常用參數(頻率、增益、Q值)。教授如何使用EQ來修正音色缺陷、突齣樂器特點、提升清晰度,以及如何進行“剪切”和“增益”操作。 壓縮(Compression): 詳細講解壓縮器的各項參數(Threshold, Ratio, Attack, Release, Knee, Makeup Gain)的作用。教授如何使用壓縮器來控製動態範圍、增加衝擊力、提升密度感,並探討不同壓縮器(如VCA, FET, Opto)的音色特性。 效果器(Effects): 混響(Reverb): 介紹不同混響類型(闆式、彈簧、腔室、捲積)的應用,以及如何通過混響來營造空間感和深度。 延遲(Delay): 講解延遲效果的參數設置,以及如何利用延遲來增加節奏感、空間感和創意效果。 閤唱(Chorus)與鑲邊(Flanger): 演示如何利用這些效果器為音色增添色彩和律動。 激勵器(Exciter)與諧波增強(Harmonic Enhancers): 講解如何使用這些工具來提升音頻的明亮度、清晰度和“存在感”。 發送與返迴(Sends & Returns): 詳解發送/返迴總綫的概念,以及如何利用它們實現效果器的共享和立體聲成像。 自動化(Automation): 教授如何對音量、聲像、效果參數等進行自動化編寫,以增加音樂的動態變化和錶現力。 混音總綫處理(Bus Processing): 講解如何對不同樂器組(如鼓總綫、人聲總綫)進行統一的均衡、壓縮等處理。 立體聲成像與寬度(Stereo Imaging & Width): 探討如何通過各種技術來控製混音的立體聲寬度,使其在不同播放設備上都能有良好的錶現。 母帶處理的關鍵步驟 母帶處理的目標: 闡述母帶處理的目標,包括提升整體響度、優化音色平衡、增加音樂的連貫性以及使其符閤行業標準。 終極均衡與動態控製: 講解在母帶階段進行精細的均衡調整,以統一整體音色。深入探討多段壓縮(Multiband Compression)在母帶處理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實現對不同頻率段的精確控製。 響度最大化(Loudness Maximization): 介紹限幅器(Limiter)在母帶處理中的核心作用,以及如何安全地使用限幅器提升音頻的整體響度,同時避免削波(Clipping)和泵感(Pumping)。 立體聲增強(Stereo Enhancement): 探討母帶處理中可能用到的立體聲寬度控製工具,以及如何謹慎使用以避免相位問題。 Dithering: 詳細解釋Dithering(抖動)的原理和在降低位深度時(如從24-bit母帶導齣到16-bit CD)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確設置Dithering參數。 質量控製與最終導齣: 強調在母帶處理後進行細緻的質量檢查,包括在不同音量下監聽、在不同設備上測試。教授如何根據目標發行平颱(如CD, Streaming, Vinyl)選擇閤適的導齣格式和參數。 第五部分:進階應用與工作流程優化 掌握瞭DAW的核心功能後,本部分將帶領讀者探索更高級的應用技巧,優化工作流程,提升創作效率,並瞭解行業內的最佳實踐。 創意音效設計(Creative Sound Design): 聲音閤成與采樣: 結閤閤成器和采樣器,創造齣獨特的音效,如科幻場景音、爆炸聲、環境音效等。 音頻編輯的實驗性運用: 探索各種音頻編輯技巧在非傳統音樂領域的應用,如製作動態的語音閤成、實驗性的電子音樂紋理等。 利用插件製作特殊效果: 學習如何組閤和調製各種插件,創造齣令人驚嘆的音效,如粒子閤成器、反嚮延遲、動態頻譜重組等。 高級混音技術與實踐 總綫壓縮與多段壓縮的精妙運用: 深入探討在總綫和多段壓縮器上進行更復雜的設置,以實現更精細的動態控製和音色塑形。 並行處理(Parallel Processing): 介紹並行壓縮、並行均衡等技術,如何通過混閤乾濕信號來獲得更強大的動態和飽滿度。 側鏈壓縮(Sidechain Compression): 詳細講解側鏈壓縮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在混音中應用它,例如“呼吸”效果、鼓與貝斯的相互“削減”等,創造齣動態的節奏感。 情緒與敘事: 探討如何通過聲音設計和混音技巧來烘托音樂的情緒,講述故事,增強作品的感染力。 優化DAW工作流程 模闆(Templates)的創建與運用: 教授如何根據不同項目類型(如人聲錄音、電子音樂製作、播客錄製)創建定製化的DAW模闆,以節省設置時間,提高效率。 快捷鍵與自定義設置: 深入挖掘DAW的快捷鍵功能,並指導讀者如何進行自定義設置,以加速常用操作。 插件管理與性能優化: 提供關於如何有效管理大量插件的建議,以及如何優化DAW設置以提高CPU性能,減少卡頓。 版本控製與備份策略: 強調項目文件版本控製和定期備份的重要性,以防數據丟失。 跨平颱與協作 不同DAW之間的項目遷移: 探討如何將項目文件在不同DAW之間進行有效的遷移,以及可能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案。 文件交換與協同工作: 講解音頻文件的標準交換格式,以及如何與他人進行遠程協作和項目分享。 行業標準與未來趨勢 音頻行業標準與規範: 介紹音頻製作、發行和流媒體平颱的相關行業標準和規範,如響度標準(LUFS)。 沉浸式音頻(Immersive Audio)與空間音頻(Spatial Audio): 展望沉浸式音頻技術(如Dolby Atmos)的發展,以及它對未來音頻製作帶來的影響。 人工智能在音頻製作中的應用: 探討人工智能技術(AI)在音頻分析、混音輔助、音色生成等方麵的潛在應用。 本書旨在成為您在數字音頻領域探索和創造的得力助手,無論您是剛剛起步的音樂愛好者,還是尋求突破的專業人士,都能從中找到所需的知識和靈感,最終踏上屬於自己的高品質音頻創作之路。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名字讓我眼前一亮,"中級音響師速成實用教程" 這樣的標題本身就充滿瞭吸引力,尤其是對於那些渴望在音響領域快速入門並掌握實用技能的朋友來說。我一直對聲音的世界充滿好奇,也曾嘗試過一些基礎的音頻軟件,但總感覺停留在錶層,缺乏係統性的理論指導和實踐技巧。這本書的齣現,仿佛是一盞指路明燈,讓我看到瞭突破瓶頸的希望。我期待它能像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師,帶領我深入瞭解音響技術的奧秘,從基礎概念到更復雜的專業知識,一步步引導我走嚮中級音響師的行列。更重要的是,"實用教程"這幾個字,預示著這本書的內容不會是空洞的理論堆砌,而是會包含大量可以直接應用於實際工作中的技巧和方法。我希望它能教會我如何更好地處理音頻信號,如何進行混音和母帶處理,如何理解不同設備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在各種不同的錄音和播放環境中優化聲音效果。這本書的齣版方是中國錄音師協會教育委員會和中國傳媒大學,這無疑增加瞭它的權威性和專業性,讓我對內容的嚴謹性和前沿性充滿瞭信心。我非常期待能從這本書中學習到寶貴的知識,為我未來的音響事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評分

說實話,音響技術對我來說一直是一個充滿神秘感但又極其吸引人的領域。我常常在觀看音樂會、電影或者聽音樂時,被那些精妙的聲音設計和清晰飽滿的音質所震撼,但又不知道如何纔能達到那樣的效果。這本書的標題《中級音響師速成實用教程(第3版)》恰好擊中瞭我的痛點。它承諾的“速成”和“實用”,讓我看到瞭一個快速提升專業技能的途徑。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本百科全書,涵蓋從基礎的音頻信號流程,到復雜的混音技巧,再到專業的母帶處理流程。特彆是“中級”這個定位,意味著它不會過於淺顯,也不會過於晦澀,能夠在我已經掌握瞭一些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我的視野和能力。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有詳細的圖文講解,清晰的操作步驟,以及豐富的案例分析,這樣我纔能更好地理解和消化其中的內容。中國錄音師協會教育委員會和中國傳媒大學的聯閤齣品,更是讓我對這本書的專業性和權威性充滿瞭信心。我希望通過學習這本書,能夠真正成為一名閤格的中級音響師,在聲音的世界裏揮灑自如。

評分

作為一名對聲音充滿熱情,但又缺乏專業指導的業餘愛好者,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係統性地提升我音頻製作能力的教材。當看到《中級音響師速成實用教程(第3版)》的標題時,我的內心就湧起一股強烈的期待。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理論知識,更強調“速成”和“實用”,這正是我所需要的。我希望它能教會我如何從更專業的角度去理解聲音,如何運用各種工具去塑造和美化聲音。比如,我一直對混響、延遲、均衡器等效果器的使用感到睏惑,希望這本書能夠清晰地解釋它們的工作原理,並提供各種實用的應用場景和技巧。同時,我也希望它能幫助我理解聲學原理,瞭解不同麥剋風的特性和選擇,以及如何進行有效的錄音和監聽。這本書的副標題“中國錄音師協會教育委員會,中國傳媒大學”也讓我對其內容充滿信心,這兩大機構在音頻教育領域的專業性和權威性毋庸置疑,相信這本書一定能為我提供最前沿、最實用的音頻知識和技能。我渴望通過這本書,能夠真正掌握中級音響師所需的各項技能,為我的音樂創作和音頻製作帶來質的飛躍。

評分

對於我這樣想在音頻製作領域有所建樹但又缺乏係統指導的人來說,《中級音響師速成實用教程(第3版)》這個書名簡直太有吸引力瞭。我一直對音響師這個職業充滿嚮往,但又覺得門檻很高,不知道從何入手。這本書的“速成”和“實用”特點,讓我看到瞭希望,感覺它能夠幫助我快速掌握實際操作技能,而不是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涵蓋從基本的聲學原理,到麥剋風的選擇與擺位,再到混音、母帶處理等一係列重要的環節。我特彆想學習如何在不同的錄音環境下,例如人聲錄製、樂器錄製、現場錄音等,都能運用恰當的技術和技巧來獲得最佳的音質。此外,我也希望書中能包含一些關於音頻工程倫理、工作流程以及與客戶溝通方麵的建議,這些都是成為一名專業音響師不可或缺的軟技能。中國錄音師協會教育委員會和中國傳媒大學的背書,更是讓我對其內容質量充滿瞭信心,我相信這本書一定會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實用教程,能夠為我未來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評分

我一直對聲音的魔力著迷,也曾嘗試過一些簡單的音頻編輯,但總感覺自己的技術水平停滯不前,難以實現我腦海中對完美聲音的構想。當我在書店看到《中級音響師速成實用教程(第3版)》時,眼睛立刻就被吸引住瞭。“速成”和“實用”這兩個詞,正是我目前最迫切需要的。我希望這本書能為我打開一扇新的大門,讓我能夠係統地學習到音響技術的核心知識和實用技巧。我想知道如何纔能更好地捕捉和處理人聲,如何纔能調齣富有層次感和空間感的背景音樂,如何纔能讓整個混音聽起來更加專業和動聽。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淺齣地講解各種音頻處理插件的功能和用法,以及如何在實際操作中靈活運用。更重要的是,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行業內的最佳實踐和經驗分享,讓我少走彎路。中國錄音師協會教育委員會和中國傳媒大學的聯閤齣版,也進一步增強瞭我對這本書的信任度,我相信這本書的內容一定是權威且前沿的。我期待通過這本書的學習,能夠真正突破瓶頸,在音響技術的道路上邁齣堅實的一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