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电路图与实体电路对照识读全彩演练
定价:59.80元
作者:韩雪涛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1-01
ISBN:9787121275869
字数:
页码:25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适合相关领域的初学者、专业技术人员、爱好者及相关专业的师生。
这是一本以“全图”形式表现“电路图和实体电路对照识读技能”的全彩图书。
内容提要
目录
作者介绍
韩雪涛,1998-2001天津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2001-2003天津大学计算机专业2001-至今天津涛涛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经理2001-2005天津电大和中德职业技术学院任计算机、多媒技术专业客座讲师
文摘
序言
我是一名有几年工作经验的业余电子爱好者,之前一直靠着网络上的零散资料和论坛里的讨论来学习。说实话,这种学习方式效率不高,而且经常会遇到一些似是而非的解释,让人无所适从。直到我偶然发现了这本书,我才意识到自己之前的学习方式有多么“闭塞”。这本书的编排逻辑非常清晰,它不是那种上来就讲高深理论的书,而是从最基础的元器件讲起,然后逐步深入到各种电路的应用。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在讲解每一个电路的时候,都非常注重“对照”这个概念。比如,在介绍一个简单的信号放大电路时,它会先给出规范的电路图,然后紧接着就展示出实际焊接在PCB板上的样子,你会看到那个运放芯片,以及它周围的电阻、电容,每一个引脚都对应着图中的哪一个节点。更棒的是,它还会点出一些实际操作中的“陷阱”,比如焊接时需要注意的温度、焊锡的使用量,以及一些容易导致虚焊或者短路的细节。这对于我们业余爱好者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很多时候,我们在网上看到一个教程,跟着做却总是失败,就是因为忽略了这些关键的细节。这本书把这些“经验之谈”都融入了讲解中,让我感觉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实用的技能。我用它来理解一些老旧设备上的电路板,效果出奇的好,能够快速地定位问题,甚至进行一些小小的改造,大大延长了我那些“宝贝”的生命。
评分我是一名对电子技术充满好奇的退休人员,虽然已经离开了教学岗位多年,但对学习新知识的热情从未减退。在学习过程中,我总是希望能找到那种既能让我理解理论,又能指导我动手实践的书籍。这本书就是这样一本让我欣喜若狂的读物。它的“全彩演练”设计,让我这个上了年纪的人也能够轻松上手。以往我看到的很多电路图,都显得有些单调,各种符号挤在一起,让人眼花缭乱。而这本书的彩色图片,不仅让元器件一目了然,更能清晰地看到它们在电路板上的布局。更让我赞赏的是,它在讲解过程中,会非常细致地描述每一个元器件的“身份”,比如这个电阻的阻值是多少,它上面是不是有标注,这个电容的耐压值是多少,它是不是有极性需要注意。这些细节,对于初学者来说至关重要,能够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错误。而且,它还会通过一些小小的“提示”或者“注意事项”,来提醒读者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焊接时的火候,元器件的安装方向等等。我曾经尝试着按照书中的一个简单的小装置进行制作,发现非常顺利,就连我对电路图的解读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我现在看一些电子产品的维修手册,感觉也清晰了很多,不再是雾里看花。
评分一直以来,对于电路图的理解,我总是感觉隔靴搔痒。那些线条、符号,虽然知道代表什么意思,但总觉得少了那么一点“实在感”。直到我翻开这本书,那种沉浸式的体验感瞬间把我征服了。它不像其他教材那样,只是简单地把电路图和实体图片并列,而是用一种非常“互动”的方式来引导你。比如,在讲解一个电源滤波电路时,它不仅会展示出电容、电感在电路图中的符号,还会给出一张非常清晰的PCB板图片,并用箭头或者高亮的方式标出实际的元件位置。更绝的是,它还会告诉你,在实际操作中,为什么这个电容要放在这里,它的作用是什么,如果换成另一个位置或者换成不同规格的电容,又会有什么影响。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讲解方式,让我对电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感觉这本书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在你眼前拆解、组装,并不断地向你解释每一个步骤的意义。我过去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很多困惑,比如为什么同一条线在PCB板上会弯弯绕绕,而电路图里却是一条直线?这本书都给出了令人信服的解答。它让我看到,电路图不仅仅是抽象的逻辑,更是对物理连接和元器件功能的一种精准描述,而这种描述,在实体电路中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评分老实说,我之前尝试过很多关于电路的书籍,但要么是太偏理论,要么就是太过杂乱,根本不知道从何下手。这本书的出现,可以说是彻底改变了我对电路学习的看法。它最厉害的地方,就在于它能把抽象的电路图和具体的实体电路完美地结合起来,而且还是用全彩的方式呈现。我最喜欢的是它在介绍各种功能模块的时候,会先放出电路图,然后紧接着就是高清晰的PCB板照片,并且用箭头或者框图的方式,明确指出图中的每一个元件在实体板上的对应位置。不仅仅是“对应”,它还会告诉你为什么这个元件要放在这里,它在这里起到的具体作用是什么,以及在实际焊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细节。比如,它在讲解一个关于“电源去耦”的电路时,不仅会给出滤波电容的符号,还会让你看到它就紧挨着芯片放置,并且解释了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减小高频噪声的影响。这种“由图到实,由虚到实”的学习路径,让我不再感到学习电路是一个枯燥无味的过程,而是充满趣味和探索的旅程。我甚至开始尝试自己去修改一些简单的电路,看看会产生什么效果,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自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我近期发现的宝藏!作为一名电子工程专业的学生,一直觉得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之间总有一层隔阂,看电路图的时候脑子里能勾勒出复杂的逻辑,但真正拿到元件拼凑的时候,就感觉像是在凭空摸索。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就在于它“全彩演练”的理念。我之前看的很多书籍,要么就是纯理论,要么就是简单的示意图,缺乏那种直观的联系。而这本书,第一眼就被它的图片吸引了,彩色的、高清的PCB板照片,各种元器件清晰可见,旁边紧跟着的就是对应的电路图。它不仅仅是把元件摆在上面,而是会详细地讲解,比如这个电阻在图中的位置对应实体电路板上的哪个点,它的色环代表什么阻值,为什么要用这个规格的电容等等。这种“手把手”的教学方式,让我感觉像是跟着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在旁边指导一样。而且,它还提供了很多不同类型电路的实例,从简单的LED闪烁到复杂的电源模块,每一种都拆解得很透彻。我尤其喜欢它讲解“地线”和“电源线”的部分,这些在理论中看似简单,但在实际布线中却是关键,书里详细说明了它们的走向和规范,避免了很多新手容易犯的错误。通过这本书,我仿佛打通了理论和实践的任督二脉,看电路图不再是枯燥的符号堆砌,而是生动的“指路明灯”,能让我快速找到实体电路中的对应关系,大大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和动手能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