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楊式精要37式太極拳及力學分析
定價:58.00元
作者:顧傑、郭振興、王萬賓、盧建輝、段玉銘
齣版社:北京理工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756823764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由顧傑、郭振興、王萬賓、盧建輝、段玉銘主編的《楊式精要37式太*拳及力學分析》是作者近兩年運用力學研究楊式太*拳的部分成果,主要是總結和介紹瞭一種對楊式太*拳的力學分析,幫助人們從力學角度理解楊式太*拳理論和用力學知識評價、規範太*拳的具體技術和動作,並想以此促進楊式太*拳與現代科學的有機結閤和與現代社會的有機結閤,為太*拳學科化專業化建設和太*拳科學化發展、國際化傳播做些努力。適閤作為太*拳愛好者及研究者學習參考。
目錄
章 精要37式的設計 1.1 套路編排原則 1.2 套路運行路綫圖 1.3 連續動作簡圖第二章 精要37式圖解及力學分析 2.O 圖解說明和力學要義 2.1 起勢 2.2 攬雀尾 2.3 單鞭 2.4 提手上勢 2.5 白鶴亮翅 2.6 左右摟膝拗步 2.7 手揮琵琶 2.8 進步搬攔捶 2.9 如封似閉 2.10 十字手 2.11 抱虎歸山 2.12 肘底看捶 2.13 左右倒攆猴 2.14 斜飛式 2.15 海底針 2.16 閃通背 2.17 撇身捶 2.18 雲手 2.19 高探馬穿掌 2.20 左右分腳 2.21 轉身左蹬腳 2.22 轉身右蹬腳 2.23 左右打虎式 2.24 進步栽捶 2.25 十字腿 2.26 貫耳 2.27 左右野馬分鬃 2.28 玉女穿梭 2.29 左右金雞獨立 2.30 轉身白蛇吐信 2.31 進步指襠捶 2.32 下勢 2.33 上步七星 2.34 退步跨虎 2.35 轉身擺蓮 2.36 彎弓射虎 2.37 收勢 2.38 楊式太極拳的手型和步型第三章 楊式太極拳基本要領的力學和養生功能 3.1 用意的力學和養生效果 3.2 放鬆的力學和養生效果 3.3 柔和運動的力學和養生效果 3.4 吐納的力學和養生效果 3.5 含胸拔背 3.6 太極步 3.7 腳踝幫助輕起輕落 3.8 實腿轉解析 3.9 腰胯的力學 3.1O 膝關節彎麯的力學第四章 數力模型和人體參數 4.1 人體模型概述 4.2 和太極拳有關的幾個力學因素 4.3 順步立體剛體模型 4.4 平麵剛體模型 4.5 拗步立體剛體模型 4.6 順步和拗步的統一數力模型 4.7 高、中、低架的水平推拉力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次有幸拿到這本《楊式精要37式太極拳及力學分析》,我簡直迫不及待地想和大傢分享我的閱讀體驗。從書名上看,就充滿瞭吸引力:既有太極拳的招式講解,又深入到力學分析,這對於我這種既想學好拳法,又對背後原理感到好奇的愛好者來說,簡直是福音。翻開書頁,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清晰詳盡的動作分解圖,每一個細節都標注得非常到位,從眼神的注視方嚮,到手臂的弧度,再到腰胯的轉動,都描繪得細緻入微。我尤其欣賞的是,書中並沒有簡單地羅列招式,而是將每一個動作都與身體的重心轉移、肌肉的發力方式、以及關節的受力點聯係起來進行講解。比如,在講解“攬雀尾”這一式時,書中不僅展示瞭手臂如何畫圓,還深入分析瞭在這個過程中,身體如何通過腰部的帶動,將力量從腳底傳導至指尖,同時又如何通過身體的放鬆來卸掉多餘的力。這種將動與靜、形與意、力與理融為一體的講解方式,讓我對太極拳的理解上升到瞭一個新的高度。我感覺自己不再是機械地模仿動作,而是開始真正理解每一個動作背後的“為什麼”。
評分一直以來,我對太極拳的理解都比較模糊,覺得它似乎是一種比較柔和的運動,但又不清楚具體要如何去做到那種“柔中帶剛”。《楊式精要37式太極拳及力學分析》這本書,真的可以說是給我帶來瞭醍醐灌頂的感覺。它以非常係統的方式,將楊式37式太極拳的每個動作都拆解開來,並且在講解動作的同時,還加入瞭非常詳細的力學分析。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身體各個部位的配閤有著非常深入的闡述,例如,講解“摟膝拗步”時,書中不僅僅展示瞭手臂的軌跡,還詳細分析瞭腰部如何轉動,腿部如何支撐,以及身體的重心如何在此過程中進行轉移。更讓我驚嘆的是,書中還用圖解的方式,展示瞭在各個發力點上,肌肉是如何收縮和舒張的,以及這些力量是如何通過骨骼和韌帶傳遞的。這種深入到生物力學層麵的講解,讓我對太極拳的每一個動作都有瞭更清晰、更具體的認識。我感覺自己不再是憑感覺去打拳,而是能夠理解每一個動作背後的科學原理,從而更好地去體會和掌握太極拳的精髓。
評分作為一個對傳統武術有著濃厚興趣的人,我嘗試過不少關於太極拳的書籍,但《楊式精要37式太極拳及力學分析》無疑是我最近讀到過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本。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並沒有把太極拳的神話化,而是用一種非常嚴謹、科學的態度去解讀它。書中對於楊式37式太極拳的每一個動作,都進行瞭非常細緻的分解,並且在講解動作的同時,穿插瞭大量的力學原理分析。我特彆喜歡書中對“勁”的講解,它不僅僅停留在概念層麵,而是通過對身體受力點、力的傳導路徑以及慣性等方麵的分析,來解釋“勁”是如何産生的,以及如何在實戰中運用。比如,在講解“斜飛勢”時,書中用圖示的方式展示瞭手臂、腰胯和腿部是如何協同發力,形成一股連綿不斷的力流,並且解釋瞭在對手進攻時,如何利用身體的結構和步法的變化來化解對方的來力,並將其轉化為自己的攻擊力。這種將理論與實踐完美結閤的方式,讓我感覺自己不隻是在學習一套拳法,而是在學習一套關於身體運動和能量運用的科學體係。
評分說實話,我一直以來對太極拳的接觸都停留在比較錶層的健身層麵,覺得它是一種舒緩的運動,對身體健康有益。然而,當我開始研讀《楊式精要37式太極拳及力學分析》時,我纔意識到自己之前的理解是多麼片麵。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最大驚喜,在於它將太極拳的修煉提升到瞭一個更具深度和科學性的維度。書中關於力學分析的部分,簡直是為我打開瞭一扇新世界的大門。我一直對太極拳那種“四兩撥韆斤”的說法感到神秘,這本書用非常直觀的圖示和易於理解的文字,將其中蘊含的物理原理一一剖析。例如,在講解“退步壓步”時,書中不僅僅描述瞭動作的走嚮,還詳細解釋瞭身體重心如何隨著步伐的移動而調整,以及如何通過膝關節和踝關節的微調來穩定身體,同時儲存和釋放彈性勢能。這種分析讓我對太極拳的“鬆靜自然”有瞭更深刻的認識,原來這不僅僅是一種心境,更是一種符閤力學規律的身體狀態。讀完這部分,我感覺自己對如何更有效地發力,如何避免不必要的損耗,都有瞭全新的認知,這對於我進一步提高拳藝有著至關重要的指導意義。
評分坦白說,我對太極拳的瞭解一直比較淺薄,總覺得它動作緩慢,似乎缺乏攻擊性。但《楊式精要37式太極拳及力學分析》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之前的認知。它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將楊式37式太極拳的每一個精妙之處都呈現在我麵前,並且用嚴謹的力學分析來支撐。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沉肩墜肘”的講解,它不僅僅是告訴我們要放鬆,更是深入分析瞭這樣做如何能夠有效地降低重心,增加身體的穩定性,以及如何讓力量更順暢地從腰部傳導至四肢。書中用大量的圖錶和剖析,解釋瞭在不同的動作轉換過程中,身體受力的變化,以及如何利用身體的自然彈性和慣性來完成動作。例如,在講解“倒攆猴”時,書中詳細分析瞭身體如何通過鏇轉腰胯來帶動手臂的揮動,以及如何利用蹬地的反作用力來保持身體的平衡。這種將武術動作與物理學原理相結閤的講解方式,讓我對太極拳的內在邏輯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也讓我開始真正體會到它“以柔剋剛”、“四兩撥韆斤”的魅力所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