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章炳麟: 國學講演錄 國學概論
定價:39.80元
作者:章炳麟
齣版社:吉林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2-01
ISBN:978755811927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周易》、《》是中國哲學史上兩部重要的經典著作,然其文簡而意奧,一般讀者很難讀懂,故曆來解說紛紜。本書博采諸子及史籍,將各種引證與詮釋相應地集於原句之下。對於初學者來說,藉此可曉《周易》《》的大意;對於研究者,則可省去大量翻檢之勞,對研究兩書的思想及其研究史極有幫助。
目錄
周易古義
周易古義代序 / 5
周易古義自序 / 7
周易古義捲一(上經) / 8
易 / 8
乾 / 9
坤 / 18
屯 / 22
濛 / 24
需 / 25
訟 / 25
師 / 26
比 / 27
小畜 / 28
履 / 29
周易古義捲二(上經) / 30
泰 / 30
否 / 33
同人 / 34
大有 / 35
謙 / 36
豫 / 38
隨 / 40
蠱 / 41
臨 / 42
觀 / 42
噬嗑 / 43
賁 / 44
剝 / 45
復 / 45
無妄 / 47
大畜 / 48
頤 / 49
大過 / 49
坎 / 50
離 / 50
周易古義捲三(下經) / 52
鹹 / 52
恒 / 52
遁 / 54
大壯 / 54
晉 / 55
明夷 / 55
傢人 / 56
睽 / 58
蹇 / 58
解 / 59
損 / 60
益 / 61
夬 / 62
姤 / 63
萃 / 63
升 / 64
睏 / 64
井 / 66
周易古義捲四(下經) / 67
革 / 67
鼎 / 69
震 / 70
艮 / 71
漸 / 72
歸妹 / 72
豐 / 73
旅 / 75
巽 / 76
兌 / 76
渙 / 77
節 / 77
中孚 / 78
小過 / 80
既濟 / 80
未濟 / 81
周易古義捲五 / 83
係辭上傳 / 83
周易古義捲六 / 98
係辭下傳 / 98
周易古義捲七 / 112
說卦傳 / 112
序卦傳 / 117
古義
古義自序 / 123
古義捲上 / 124
一章 / 124
二章 / 126
三章 / 128
四章 / 130
五章 / 131
六章 / 132
七章 / 132
八章 / 133
九章 / 133
十章 / 134
十一章 / 135
十二章 / 136
十三章 / 137
十四章 / 138
十五章 / 139
十六章 / 140
十七章 / 140
十八章 / 141
十九章 / 141
二十章 / 142
二十一章 / 143
二十二章 / 144
二十三章 / 145
二十四章 / 145
二十五章 / 145
二十六章 / 147
二十七章 / 147
二十八章 / 149
二十九章 / 151
三十章 / 151
三十一章 / 152
三十二章 / 153
三十三章 / 153
三十四章 / 154
三十五章 / 154
三十六章 / 155
三十七章 / 157
古義捲中 / 158
三十八章 / 158
三十九章 / 162
四十章 / 163
四十一章 / 164
四十二章 / 166
四十三章 / 167
四十四章 / 169
四十五章 / 170
四十六章 / 172
四十七章 / 174
四十八章 / 175
四十九章 / 176
五十章 / 176
五十一章 / 178
五十二章 / 178
五十三章 / 180
五十四章 / 180
五十五章 / 182
五十六章 / 183
五十七章 / 183
古義捲下 / 186
五十八章 / 186
五十九章 / 189
六十章 / 191
六十一章 / 192
六十二章 / 193
六十三章 / 194
六十四章 / 196
六十五章 / 199
六十六章 / 200
六十七章 / 201
六十八章 / 202
六十九章 / 203
七十章 / 203
七十一章 / 204
七十二章 / 205
七十三章 / 205
七十四章 / 207
七十五章 / 208
七十六章 / 209
七十七章 / 209
七十八章 / 210
七十九章 / 211
八十章 / 211
八十一章 / 212
漢代老學者考 / 214
作者介紹
楊樹達(1885—1956),中國語言文字學傢。字遇夫,號積微。有《積微居甲文說》、《積微居金文說》等書,楊樹達對《漢書》用力極勤,成《漢書窺管》。
文摘
序言
終於拿到這本《章炳麟:國學講演錄 國學概論》,心心念念瞭好久。拿到手纔發現,它比我想象的還要厚重,這大概就是知識的分量吧。我一直對國學充滿好奇,但總是感覺門檻很高,不知道從何下手。這本書的齣現,像是為我打開瞭一扇窗。書名裏的“講演錄”和“概論”讓我覺得,它並非枯燥的學術論文,而是更具啓發性和引導性。我期待著章炳麟先生能以一種深入淺齣的方式,帶領我走進國學的世界,梳理清楚那些看似繁雜的概念和體係。比如,國學究竟包含哪些主要領域?它們之間又有什麼樣的內在聯係?古人是如何認識世界、構建思想的?這些問題常常在我腦海中盤鏇,我希望這本書能給齣清晰的解答。我尤其關注的是,章先生在講演中是如何將曆史、哲學、文學等融會貫通的,他是否能用生動的語言,結閤具體的例子,讓古老的思想煥發新的生命力?我期待著書中那些充滿智慧的論述,能夠引發我更深層次的思考,讓我不再是淺嘗輒止,而是能夠真正體會到國學的魅力和價值。這本書對我而言,不僅僅是一本閱讀材料,更是一種精神的啓迪,一次與先賢的對話。
評分拿到《章炳麟:國學講演錄 國學概論》的時候,我立刻就被它樸實而又不失莊重的封麵設計吸引瞭。我一直覺得,真正的學問,往往是不事張揚,卻能直擊人心的。這本書的裝幀也正契閤瞭我的這種感覺。我一直認為,瞭解一個民族的文化根源,是認識這個民族的根本途徑。而“國學”,無疑是承載著中華民族深厚底蘊的寶庫。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對中國古代的學術思想有一個比較係統和全麵的認識。章炳麟先生作為一代國學大師,他的思想無疑是極具分量的。我特彆想知道,他在講演中是如何界定“國學”這個概念的?它是否包含我們常說的儒、釋、道,以及曆史、文學、藝術等各個方麵?他對這些不同領域的關係又是如何理解和闡釋的?我期待著書中能夠提供一些獨特的視角和深刻的見解,幫助我理解這些古老的思想是如何在曆史的長河中演變和發展的,它們對今天的人們又有哪些啓示意義。我希望這本書能給我帶來一種“溯本追源”的感覺,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我們從何而來,又將走嚮何方。
評分當《章炳麟:國學講演錄 國學概論》這本書來到我手中時,我感覺像收到瞭一份沉甸甸的禮物。我一直認為,要理解一個民族的文化,就不能隻看錶麵的潮流,更要深入其根脈。而“國學”,正是我們民族文化根脈的重要載體。我喜歡“講演錄”這種形式,因為它通常保留瞭更真實、更直接的思想碰撞。我希望在這本書中,能夠看到章炳麟先生那種不畏權勢、獨立思考的學風。我對他在講演中是如何闡述“國學”的定義和範圍特彆感興趣。他是否會從曆史的角度,分析國學在不同時期的發展變化?他是否會強調國學的實踐意義,而不僅僅是理論層麵的探討?我期待著書中能夠齣現一些精彩的論述,能夠讓我眼前一亮,顛覆我之前的一些固有認知。我希望這本書能帶我穿越時空,去感受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風采,去理解他們為何如此珍視和守護中華文化的精華。它對我而言,更像是一次精神的朝聖,一次對民族文化根基的深度探尋。
評分拿到《章炳麟:國學講演錄 國學概論》的時候,我正處於對傳統文化感到睏惑迷茫的階段。感覺國內的文化氛圍越來越西化,很多傳統的東西似乎被邊緣化瞭,我希望能找到一些能夠紮根於我們自身文化的東西。這本書的名字就給瞭我很大的希望。我希望章炳麟先生能夠在這本書中,以他深厚的學養,為我勾勒齣一個清晰的國學圖景。我特彆想瞭解,在章先生的眼裏,“國學”的邊界到底在哪裏?它的核心精神又是什麼?他是否會涉及一些我不太熟悉的領域,比如古代的科學、醫學、或者一些比較小眾的哲學流派?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打破我對國學“古闆”、“晦澀”的刻闆印象,讓我看到國學的生機與活力。我期待著書中能夠有對一些經典著作的解讀,或者對一些重要概念的梳理,能夠幫助我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理解框架。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培養我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讓我明白,我們自己也擁有著極其寶貴而獨特的文化遺産。
評分早就聽聞章炳麟先生在國學領域的赫赫大名,所以當看到《章炳麟:國學講演錄 國學概論》這本書時,內心是充滿期待的。我一直覺得,國學是一門非常宏大的學問,想要真正理解它,需要有係統性的引導。而“講演錄”這種形式,恰恰是能夠最大程度地還原大師思想的鮮活形態,讓我仿佛置身於當年的課堂,聆聽先賢的教誨。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羅列,更能夠展現章先生的治學精神和思想方法。他在講演中是如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他對不同學派的觀點是如何看待和評價的?他是否會引導聽眾,甚至是我,去獨立思考,而不是一味地接受?我尤其好奇的是,章先生是如何看待國學與現代社會的關聯的?在那個變革的年代,他如何將古老的智慧與現實的需求相結閤?這本書對我來說,不僅是學習國學知識的工具,更是一次與大師精神對話的絕佳機會,希望能從中汲取到寶貴的治學之道和人生智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