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礦物與岩石圖鑒 :教你辨認231種礦物與65種岩石
定價:39.80元
作者:陳長偉 壹號圖編輯部 鳳凰含章齣品
齣版社:江蘇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4-01
ISBN:978755376574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鎖綫膠訂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礦物與岩石圖鑒》分為兩大部分,即231種礦物和65種岩石,分彆對其進行瞭詳細介紹,並為每一種礦物或岩石配有多角度高清圖片,以及相應的說明文字,以方便辨認。
《含章·圖鑒係列》內容豐富,涵蓋瞭野菜、野花、恐龍、貓、名犬、鳥、蝴蝶、哺乳動物、觀賞魚、常見水果、常見蔬菜、藥用植物、中草藥、礦物與岩石等自然生物圖鑒。全套共14冊,每冊均有豐富的文字圖解以及高清鑒賞圖片,圖文結閤,一目瞭然,便於瞭解和鑒彆,同時也是值得珍藏的圖鑒百科讀物。
1.裝幀精美:32開,銅版紙全彩印刷,是您的超值之選。
2.清晰明瞭:采用圖文結閤的形式介紹瞭生物的基本信息及各部位圖解,讓您一目瞭然。
3.值得珍藏:專業、實用、科學,是值得珍藏的圖鑒百科!
4.受眾廣泛:不僅是適閤孩子、成人的傢庭拓展閱讀書籍,更是自然科普愛好者的專業工具書!
內容提要
《礦物與岩石圖鑒》選取瞭具有代錶性的231種礦物和65種岩石,對其進行瞭詳細介紹,包括類彆、成分、硬度、特徵、成因、鑒定、比重、解理、斷口、晶係等,並且還為每種礦物與岩石配瞭多角度的高清彩色圖片,展示礦物與岩石的各部位特徵,以方便讀者辨認。
目錄
10采集礦物與岩石
12礦物
16岩石
章礦物
24自然金
25自然銀
26自然鉑
27自然銅
28自然砷
29自然銻
30自然硫
31自然汞
31鉍華
32鎳鐵礦
33石墨
34金剛石
35水羥砷鋅石
35方鈷礦
36砷鎳礦
36輝鉍礦
37方鉛礦
38辰砂
39閃鋅礦
40輝銻礦
41斑銅礦
42黃銅礦
43輝銅礦
44銅藍
45雌黃
46雄黃
47黃鐵礦
48磁黃鐵礦
49輝砷鈷礦
50白鐵礦
51鎳黃鐵礦
52輝鉬礦
53毒砂
54黝銅礦
55車輪礦
56硫銻鉛礦
57深紅銀礦
58淡紅銀礦
58軟錳礦
59尖晶石
60鋅鐵尖晶石
61赤銅礦
62鉻鐵礦
63磁鐵礦
64鈦鐵礦
65赤鐵礦
66锡石
67剛玉
68紅寶石
69藍寶石
70鈣鈦礦
71金紅石
72晶質鈾礦
72瀝青鈾礦
73石英
74玉髓
75蛋白石
76紫水晶
77煙水晶
78水晶
79發晶
80紅鋅礦
80水晶晶簇
81鏡鐵礦
81鈮鉭鐵礦
82貴蛋白石
82薔薇石英
83火蛋白石
84乳石英
84虎眼石
85瑪瑙
86銻華
86壓電石英
87石英石
87假藍寶石
88水膽水晶
88青田石
89蘇紀石
89硬錳礦
90藍剛玉
90易解石
91金綠寶石
92闆鈦礦
92銳鈦礦
93針鐵礦
94褐鐵礦
95鋁土
96鋯石
96氫氧鎂石
97硬水鋁石
98文石
99方解石
100白雲石
100鐵白雲石
101菱鐵礦
102菱鎂礦
103毒重石
103碳酸鍶礦
104白鉛礦
105孔雀石
106藍銅礦
107綠銅鋅礦
108天然堿
108水鋅礦
109菱錳礦
110菱鋅礦
111石膏
112透石膏
112明礬石
113天青石
114重晶石
115鉛礦
116膽礬
117水膽礬
117硬石膏
118重晶石晶簇
118重晶石玫瑰花
119天青石晶洞
119瀉利鹽
120鈣芒硝
120青鉛礦
121鉻鉛礦
122黑鎢礦
123白鎢礦
124天藍石
124藍鐵礦
125綠鬆石
126磷氯鉛礦
127鈣鈾雲母
128銀星石
129磷灰石
130磷鋁石
130鉬鉛礦
131水砷鋅礦
131橄欖銅礦
132鈷華
133砷鉛礦
134鎳華
134鉀石鹽
135石鹽
136螢石
137光鹵石
138氯銅礦
139釩銅礦
139釩鉛礦
140四水硼砂
141硬硼酸鈣石
141斜鋇鈣石
142橄欖石
143黃玉
144藍晶石
145矽硼鈣石
146綠簾石
147異極礦
148綠柱石
149電氣石
150堇青石
151斧石
152透輝石
153硬玉
154鐵閃石
155透閃石
155針鈉鈣石
156矽灰石
157柱星葉石
157縴蛇紋石
158滑石
159矽孔雀石
160矽鈹石
160葉蠟石
161白雲母
162鋰雲母
163黑雲母
164蛭石
165葡萄石
166魚眼石
167微斜長石
167培斜長石
168透長石
169正長石
170青金石
171方鈉石
172霞石
173鈉沸石
174輝沸石
175鈉長石
175海泡石
176高嶺石
176鋰輝石
177藍錐礦
177符山石
178黝簾石
178中沸石
179方沸石
179藍綫石
180紅柱石
180黑電氣石
181鐵鋁榴石
182鈣鋁榴石
182石榴子石
183鐵電氣石
183鋰電氣石
184鎂電氣石
184透視石
185鐵斧石
185賽黃晶
186陽起石
187鈉閃石
188方柱石
188綠泥石
189海藍寶石
190綠鋰輝石
190鐵鋰雲母
191冰長石
191錳鋁榴石
192天河石
193黃榴石
193丁香紫玉
194拉長石
195水矽銅鈣石
195鎂鋁榴石
196十字石
197榍石
198頑火輝石
199普通輝石
200薔薇輝石
201金雲母
201矽鎂鎳礦
202星葉石
203中長石
203透鋰長石
第二章岩石
206粉紅花崗岩
207白色花崗岩
208白色微花花崗岩
209輝長岩
210流紋岩
211黑曜岩
212雪花黑曜岩
213玄武岩
214杏仁狀玄武岩
215多孔狀玄武岩
216浮石
217雲母偉晶岩
217閃長岩
218正長岩
218石英斑岩
219斑狀花崗岩
219杏仁狀安山岩
220角閃安山岩
220鬆脂岩
221金伯利岩
221粉紅微花花崗岩
222輝綠岩
222石英二長岩
223粗粒花崗岩
223正長斑岩
224紫蘇花崗岩
224斜方斑岩
225文象偉晶岩
226蛇紋岩
227更長環斑花崗岩
227白色花崗閃長岩
228鈣長岩
228粒玄岩
229蘇長岩
229粗麵岩
230純橄欖岩
231雲母片岩
232片麻岩
233角閃岩
233大理岩
234黑闆岩
234韆枚岩
235黑色頁岩
236化石頁岩
237石膏
238白堊
239貝殼石灰岩
240白雲岩
241煙煤
242無煙煤
243泥炭
244燧石
245鐵隕石
246泉華
246石灰華
247鍾乳石
247角礫岩
248黃土
248鉀鹽
249砂岩
250泥岩
250褐煤
251礫岩
251竹葉狀石灰岩
252玻璃石英砂岩
253索引
作者介紹
陳長偉
高級工程師,國傢注冊土木岩土工程師,中國海洋大學環境工程碩士。現供職於河南省有色金屬地質礦産局。長期的野外工作中,對第四季地質環境潛心研究,尤其對野花野草研究更深,並積纍瞭大量原始資料,對進一步探明野花野草的生長習性具有重要意義。
壹號圖編輯部
所轄壹號圖庫網目前簽約攝影師數百人,現存圖片數十萬張。壹號圖編輯部策劃編輯的一係列圖書,既保證瞭圖書易懂、易學、易操作,又保證瞭知識的專業性、準確性,受到市場一緻好評。
文摘
序言
這本書對我而言,不僅僅是一本圖鑒,更像是一本關於地球“百科全書”的縮影。我一直對自然界充滿瞭好奇,尤其是那些埋藏在地下的寶藏——礦物和岩石。但以往接觸到的相關書籍,要麼過於學術化,讓人望而卻步;要麼過於淺顯,無法滿足深入瞭解的願望。直到我遇見瞭這本《礦物與岩石圖鑒》,我纔找到瞭那份期待已久的平衡。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每一種礦物和岩石的講解,都非常注重其“身份”的由來。比如,在介紹“水晶”時,它不僅描述瞭它的基本化學成分和晶體結構,更深入地探討瞭它在地殼中的形成過程,以及它為何能夠呈現齣如此多變的顔色和形態。這種“追根溯源”的講解方式,讓我覺得每一塊礦石背後,都隱藏著一段漫長的地質故事。我曾有過一次野外探險的經曆,偶然撿到一塊形狀奇特的石頭,當時我隻能驚嘆其外觀,卻不知其名。迴到傢後,我翻閱此書,對照著書中的圖例和描述,我竟然找到瞭它,並且瞭解瞭它的形成背景。這種“解惑”的成就感,讓我對這本書愛不釋手。書中對岩石的分類和講解也同樣精彩,它讓我明白瞭我們腳下的土地,並非是簡單的泥土和沙石,而是由各種不同成因的岩石構成。例如,對“玄武岩”的介紹,讓我瞭解到它是火山噴發形成的,常常在形成初期伴有大量的氣孔。這種將宏觀地質現象與微觀岩石特徵相結閤的講解,讓我對地球的認識更加立體和深刻。這本書的圖片質量也是我極為贊賞的一點,每一張都色彩鮮艷,細節豐富,仿佛能讓我觸摸到礦石的光澤,感受到岩石的紋理。
評分這本《礦物與岩石圖鑒》簡直是打開瞭我新世界的大門!一直以來,我對大自然中那些奇妙的石頭總有一種莫名的好奇,但限於知識的匱乏,每次看到一塊特彆的石頭,最多隻能驚嘆其美麗,卻無法深入瞭解它的來龍去脈。這本書的齣現,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和高清精美的圖片,將我這個門外漢一步步引進瞭礦物和岩石的世界。我尤其喜歡它對每一種礦物和岩石的介紹,不僅僅是枯燥的學名和化學成分,更多的是它們形成的地質背景,在地殼中的分布,以及在人類曆史和生活中的應用。比如,書中對石英的講解,讓我知道瞭原來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玻璃,很多就是由石英砂製成的;而它對於不同顔色石英的成因分析,更是讓我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有瞭更深的認識。我記得有一次在海邊撿到一塊閃閃發光的石頭,當時我以為隻是普通的石英,但對照書中的圖片和描述,我發現它極有可能是一種含有微量金屬元素的變種,這讓我欣喜若狂。書中對岩石的分類也讓我豁然開朗,原來我們常說的“石頭”,細分起來竟有如此大的不同,火成岩、沉積岩、變質岩,它們各自獨特的形成過程,以及它們所承載的地球演變的信息,都讓我為之著迷。特彆是對花崗岩的介紹,它不單單是一種岩石,更是地球深處物質活動和造山運動的見證。讀完之後,我開始留意生活中的各種建築材料,甚至路邊的碎石,都似乎在嚮我訴說著它們的故事。這本書的排版設計也很人性化,圖文並茂,重點突齣,即使是像我這樣的初學者,也能很快抓住要點,並且非常方便查找。我常常會帶著它去戶外,一邊行走,一邊對照,仿佛自己也成瞭一名小小的地質探險傢。
評分這本書簡直就是我一直在尋找的那本“通關秘籍”!作為一名對自然科學有著濃厚興趣,卻又常常被專業術語和晦澀概念所睏擾的愛好者,我一直渴望能有一本既權威又易懂的指南,能夠帶我走進礦物和岩石的世界。終於,《礦物與岩石圖鑒》齣現瞭!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不僅僅是一本冰冷的圖鑒,更像是一位充滿智慧的嚮導,用生動的故事和精美的畫麵,引領我一步步探索地球的奧秘。我尤其喜歡它對每一種礦物和岩石的介紹,都充滿瞭細節和故事性。例如,書中對“海藍寶石”的描述,不僅僅展示瞭它那如同海水般澄澈的藍色,更深入淺齣地講解瞭它的成分、硬度,以及它在寶石市場上的價值。這種將科學知識與實際應用相結閤的講解方式,讓我覺得學習過程一點也不枯燥,反而充滿瞭驚喜。我記得我有一個朋友,他非常喜歡戶外徒步,每次看到路邊的一些奇特石頭,都很好奇它們的來曆。我把這本書推薦給他後,他興奮地告訴我,他現在能夠辨認齣很多以前不認識的岩石瞭,比如像“安山岩”和“玄武岩”,他現在都能通過它們錶麵的孔洞或者顔色來區分瞭。這本書對岩石的講解,讓我明白瞭我們腳下的土地,都是由無數年的地質演變形成的。它詳細闡述瞭火成岩、沉積岩、變質岩三大類岩石的形成過程,以及它們各自的特點。閱讀過程中,我甚至能感受到地球內部的熔岩湧動,以及地錶物質的緩慢堆積和變化。這本書的排版設計也非常人性化,圖片精美,文字清晰,重點突齣,讓我能夠輕鬆地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總而言之,這本書是一部集知識性、趣味性和實用性於一體的傑作,它不僅滿足瞭我對礦物和岩石的好奇心,更激發瞭我對地球科學更深層次的探索熱情。
評分這本書絕對是我近期閱讀過的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本書籍之一,它以一種極其引人入勝的方式,將龐大而復雜的礦物和岩石世界呈現在我的眼前。作為一名曾經對地質學一竅不通的愛好者,我常常在接觸到各種形狀、顔色、紋理各異的礦石和岩石時,感到一種深深的無力感,既想探究它們的奧秘,又不知從何下手。然而,這本《礦物與岩石圖鑒》就像一座燈塔,為我指明瞭方嚮,點亮瞭前行的道路。書中對每一類礦物和岩石的分類清晰明瞭,讓人一目瞭然。我特彆喜歡它對不同礦物晶體形態的細緻描繪,以及對岩石紋理和結構特點的深入剖析。例如,書中對黃鐵礦的介紹,不僅僅是展示瞭它那酷似黃金的金屬光澤,更是深入講解瞭它在不同地質環境下形成的細微差異,以及它在科學研究中的重要作用。這種嚴謹而又不失趣味的講解方式,讓我對這種“愚人的黃金”有瞭全新的認識。此外,書中對各種岩石的講解,也讓我恍然大悟。我一直以為我們腳下的土地都是韆篇一律的,但這本書讓我明白,每一種岩石都有其獨特的形成過程和地質意義。比如,對沉積岩的講解,讓我瞭解瞭河流、湖泊、海洋如何將無數的泥沙、有機物沉積下來,經過漫長的地質作用,最終形成我們今天所見的砂岩、頁岩等。讀到這裏,我仿佛能感受到地球億萬年的滄桑變遷,這種宏大的曆史感油然而生。這本書的圖片質量更是令人驚嘆,每一張都清晰銳利,色彩飽滿,將礦物和岩石的細節展現得淋灕盡緻,為我的理解提供瞭極大的便利。總而言之,這是一本集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和藝術性於一體的優秀讀物,強烈推薦給所有對自然科學感興趣的朋友們。
評分這本書的齣現,簡直就是我一直在尋找的那本“寶藏”!我一直對大自然的奇妙造物充滿瞭敬畏,尤其是那些在漫長地質歲月裏形成的礦物和岩石。然而,過去接觸到的相關資料,要麼過於專業晦澀,要麼過於零散,總是無法形成一個係統性的認知。直到我翻開這本《礦物與岩石圖鑒》,我纔真正體會到一種“撥開雲霧見月明”的豁然開朗。這本書最讓我贊嘆的一點是,它在介紹每一種礦物和岩石時,都做得非常細緻入微,但又不失通俗易懂。它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它們的物理化學性質,更重要的是,它把這些“石頭”的“生命故事”講瞭齣來。比如,書中對孔雀石的描述,讓我不僅僅看到瞭它那美麗的翠綠色,更瞭解瞭它是銅礦形成過程中的一種次生礦物,並且在古代就被用作顔料和裝飾品。這種將科學知識與人文曆史相結閤的講解方式,讓我覺得學習過程充滿瞭趣味和驚喜。我記得我有一個朋友,他對寶石特彆感興趣,我曾嘗試給他推薦過一些關於寶石的書籍,但他總覺得那些書過於偏重商業價值,而忽略瞭寶石本身的科學性和地質背景。這本書卻恰恰彌補瞭這一遺憾,它在介紹像水晶、瑪瑙、玉石等我們耳熟能詳的寶石類礦物時,既深入淺齣地講解瞭它們的晶體結構、硬度、摺射率等科學屬性,也挖掘瞭它們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徵意義和曆史淵源。這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圖鑒,更是一部關於地球物質文明的百科全書。而且,它對岩石的講解也同樣精彩,將我們身邊那些看似普通的岩石,比如砂岩、頁岩、玄武岩等,都賦予瞭它們獨特的個性和故事。讀完這本書,我走在街上,甚至看到建築工地上的材料,都會不由自主地去觀察和思考,仿佛整個世界都變得更加生動有趣瞭。
評分一直以來,我對那些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下形成的奇妙物質——礦物和岩石,充滿瞭濃厚的興趣。然而,我常常感到一種無力感,麵對琳琅滿目的石頭,卻隻能淺嘗輒止,無法深入瞭解它們的奧秘。《礦物與岩石圖鑒》的齣現,如同為我點亮瞭一盞明燈,讓我得以窺見這個世界的無限精彩。這本書最令我贊嘆的是,它在介紹每一種礦物和岩石時,都做得極為細緻,卻又不失趣味性。它不僅僅羅列瞭它們的化學成分和物理性質,更重要的是,它將這些“石頭”的“前世今生”娓娓道來。比如,書中對“孔雀石”的介紹,讓我不僅僅看到瞭它那如孔雀羽毛般絢麗的綠色,更瞭解到它是銅礦形成過程中的一種次生礦物,並且在古代就被用作顔料和裝飾品。這種將科學知識與人文曆史相結閤的講解方式,讓我覺得學習的過程充滿瞭驚喜。我記得我有一個朋友,他對寶石特彆感興趣,但又苦於缺乏專業的辨彆知識。這本書在講解像“瑪瑙”、“玉髓”等常見的寶石類礦物時,既詳細介紹瞭它們的晶體結構和硬度,也指齣瞭它們與其他相似礦物的區彆。這對於像我這樣的初學者來說,無疑是一份珍貴的指導。同時,書中對岩石的講解也同樣精彩,它讓我明白瞭我們腳下的土地,並非是韆篇一律的,而是由各種不同時期、不同形成方式的岩石構成的。對“砂岩”的介紹,讓我瞭解到它是由細小的沙粒堆積而成,而“頁岩”則是由更細的泥土顆粒形成。這種從微觀到宏觀,從形成到應用的講解,讓我對地球的認識達到瞭一個新的高度。這本書的排版設計也非常齣色,圖片精美,文字清晰,重點突齣,讓我能夠輕鬆地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評分我一直認為,大自然是最偉大的藝術傢,而礦物和岩石則是它最精美的傑作。然而,對於我這樣一個普通的愛好者來說,要真正理解這些“沉默的藝術品”的奧秘,一直是一件頗具挑戰的事情。直到我翻開瞭這本《礦物與岩石圖鑒》,我纔真正體會到一種“撥開迷霧見真章”的暢快淋灕。這本書的每一個篇章,都仿佛帶領我進行瞭一次深入地心的旅行。作者在介紹每一種礦物時,不僅僅提供瞭冰冷的科學數據,更重要的是,它挖掘瞭這些礦物背後深厚的地質故事和人文曆史。例如,書中對“琥珀”的講解,讓我不僅看到瞭它那溫暖的橙黃色,更瞭解到它是由古代鬆脂經過漫長時間的石化形成的,並且常常封存著古代的昆蟲或植物,成為研究生命演化的珍貴樣本。這種將科學知識與曆史、生命科學相結閤的敘述方式,極大地拓寬瞭我的視野。我記得我曾經收集過一些漂亮的石頭,但一直不知道它們的具體名字和來曆。自從有瞭這本書,我能夠對照著書中的圖片和描述,輕鬆地辨認齣它們,比如我收藏的一塊帶有美麗紋路的石頭,現在我知道它是一種名為“綠幽靈”的石英,並且它那內部的綠色包裹體,是由於綠泥石的生長形成的。這種“認石”的樂趣,大大增加瞭我對大自然的親近感。同時,書中對岩石的分類和講解也同樣精彩。它讓我明白瞭,我們看到的山川大地,並非是隨機形成的,而是由億萬年的地質活動所塑造的。例如,對“大理岩”的介紹,讓我瞭解到它是石灰岩在高溫高壓下變質形成的,常常用於雕塑和建築。這本書的圖片質量更是無可挑剔,每一張都清晰銳利,色彩飽滿,將礦物和岩石的細節展現得淋灕盡緻,為我的理解提供瞭極大的便利。
評分我一直對地球的演變和構成充滿好奇,而礦物和岩石無疑是解開這些謎團的鑰匙。這本書《礦物與岩石圖鑒》恰好滿足瞭我對這方麵知識的渴望,它以一種極其引人入勝的方式,將復雜的地質科學知識變得生動有趣。書中最讓我著迷的部分,是對每一種礦物和岩石的詳細介紹。作者不僅僅提供瞭冰冷的科學數據,更重要的是,他們挖掘瞭這些物質背後所蘊含的“故事”。比如,在介紹“石榴石”時,除瞭它的化學成分和硬度,書中還生動地描述瞭它在地殼深處高溫高壓下形成的特殊環境,以及它在古代被用作寶石和磨料的曆史。這種將科學性與人文性巧妙結閤的敘述,讓我覺得學習過程充滿瞭樂趣,而非枯燥的記憶。我記得我曾經在一次徒步旅行中,撿到一塊帶有美麗紋理的石頭,當時我無法辨認它的身份。自從有瞭這本書,我能夠對照著書中的圖片和描述,輕鬆地找到瞭它,並且瞭解瞭它的形成過程——原來它是一種名為“砂岩”的沉積岩,是由細小的沙粒經過長年纍月堆積而形成的。這種“解惑”的樂趣,讓我更加熱愛這本書。書中對岩石的分類也做得非常清晰,從火成岩、沉積岩到變質岩,每一種岩石的形成過程都被詳細闡述,並且配有精美的圖片,讓我能夠直觀地理解。例如,對“玄武岩”的介紹,讓我瞭解到它是火山噴發冷卻形成的,常常在錶麵留下獨特的孔洞。這本書不僅讓我增長瞭知識,更激發瞭我對大自然更深層次的探索欲望。總而言之,這是一本非常優秀的科普讀物,它用最生動的方式,帶我認識瞭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
評分我對這本《礦物與岩石圖鑒》的評價,隻能用“驚艷”二字來形容。我一直是一個對自然界充滿好奇的人,尤其對那些藏在地下的寶藏——礦物和岩石,總有一種莫名的吸引力。然而,過去接觸到的許多相關書籍,要麼太過枯燥乏味,要麼圖片模糊不清,總讓人難以提起學習的興緻。這本書的齣現,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它以一種極其生動、形象、且高度專業化的方式,為我打開瞭礦物和岩石的奇妙世界。我最喜歡它對每一種礦物和岩石的介紹,不僅僅停留在它們的物理化學性質上,更重要的是,它挖掘瞭它們背後的地質故事。比如,書中對“黑曜石”的講解,讓我瞭解瞭它那如同玻璃般的斷口,以及它形成的速度之快。這讓我聯想到古代人類如何利用黑曜石製作工具,這種將科學與曆史文化巧妙結閤的敘述方式,讓我覺得學習過程充滿瞭樂趣。我記得我有一個朋友,他對寶石情有獨鍾,但又不知道如何辨彆真僞。這本書在講解像“水晶”、“瑪瑙”等常見的寶石類礦物時,既詳細介紹瞭它們的晶體特徵,也指齣瞭它們與其他相似礦物的區彆,這對於像我這樣的初學者來說,無疑是一份寶貴的指南。同時,書中對岩石的分類和講解也同樣精彩,它讓我明白瞭我們腳下的土地,並非韆篇一律,而是由各種不同時期、不同形成方式的岩石構成的。對“砂岩”的描述,讓我瞭解瞭它是由細小的沙粒堆積而成,而“頁岩”則是由更細的泥土顆粒形成。這種從微觀到宏觀,從形成到應用的講解,讓我對地球的認識達到瞭一個新的高度。這本書的圖片質量更是無可挑剔,每一張都清晰銳利,色彩逼真,仿佛能讓我觸摸到礦石的紋理,感受到岩石的質感。
評分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被它厚重的質感和精美的封麵所吸引,但真正讓我愛不釋手的,是它內容本身的深度和廣度。一直以來,我對地球科學有著濃厚的興趣,但往往苦於缺乏係統性的入門教材。《礦物與岩石圖鑒》恰好填補瞭這一空白。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簡單的“認石手冊”,它更像是一次穿越時空的地質之旅。作者在講解每一種礦物時,都如同在講述一個活生生的故事,從它的化學成分、晶體結構,到它在地殼中的形成環境,再到它在人類文明中的應用,層層遞進,引人入勝。我尤其對書中對“祖母綠”的描述印象深刻,不僅僅是因為它那迷人的綠色,更是因為書中詳細解釋瞭它為何如此稀有,以及它在不同文化中被賦予的神秘色彩。這本書讓我明白瞭,每一塊礦石都承載著地球的過去,記錄著地質演化的軌跡。而對岩石的講解,更是讓我對我們賴以生存的星球有瞭更深刻的認識。書中對火成岩的形成過程的描述,讓我瞭解到岩漿如何在地錶之下或是噴湧而齣後,經過冷卻結晶,形成如花崗岩、玄武岩等形態各異的岩石。這種對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同時,書中還對沉積岩的形成機製進行瞭詳細的闡述,讓我們瞭解瞭風化、侵蝕、搬運、沉積等一係列地質過程如何將地球錶麵的物質重新組閤。我甚至開始留意傢鄉附近的山體,試圖從中辨認齣書中介紹的各種岩石類型,仿佛自己也變成瞭一名小小地質學傢。這本書的排版設計也非常齣色,圖片精美,文字清晰,即使是麵對復雜的化學式或地質構造圖,也能輕鬆理解。總而言之,這本書是一部非常值得收藏的科普佳作,它不僅滿足瞭我對礦物和岩石的好奇心,更激發瞭我對地球科學更深層次的探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