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信号、系统与控制基础教程
定价:40.70元
作者:潘仲明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7-01
ISBN:9787040345834
字数:
页码:40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信号、系统与控制基础教程》详尽介绍了信号、系统与反馈控制理论的基础知识,主要内容包括:信号的傅里叶分析和采样定理,线性定常连续时间系统与离散时间系统的输入一输出模型,线性系统的稳定性概念,线性系统的时域、频域分析方法,模拟滤波器和数字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反馈控制原理与反馈控制系统的经典校正方法,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法与反馈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综合法等。全书选材精当,基本概念表述清晰、讲解透彻,公式推导过程严谨,例题切合工程实际,MATLAB算法程序简明易懂,符合工科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认识规律。
《信号、系统与控制基础教程》适合作为高等学校仪器仪表、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和自动化技术等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教材,也可供从事信号处理与控制理论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参考。
目录
作者介绍
潘仲明,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精密仪器及机械专业,获博士学位。1999年1月至2000年3月作为国家公派访问学者,在美国Oakland大学电气与系统工程系进修,并从事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和汽车安全防撞系统研究。曾主持和参加国家重大建设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部委级科技基金项目和其他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部委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8项,国家发明3项,军队育才银奖1次。出版研究生教材2部,本科教材1部,在外核心期刊和学术会议发表论文40余篇。
文摘
序言
章 信号、系统与控制的基本概念
1.1 信号
1.1.1 信号的大小
1.1.2 信号的分类
1.1.3 信号的基本处理方法
1.1.4 典型的信号模型
1.2 线性系统
1.2.1 系统分类
1.2.2 脉冲响应函数与卷积积分
1.2.3 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
1.3 自动控制系统
1.3.1 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
1.3.2 信号调节器与控制器
本章小结
习题
第2章 连续时间信号的傅里叶分析
2.1 矢量空间与基函数
2.1.1 信号与矢量
2.1.2 信号的相似度及相关函数
2.1.3 基于正交函数系的信号表示方法
2.2 周期信号的频谱
2.2.1 三角傅里叶级数
2.2.2 指数傅里叶级数
2.3 非周期信号的频谱
2.3.1 傅里叶变换
2.3.2 傅里叶变换的性质
2.4 傅里叶变换的应用实例
2.4.1 信号通过线性定常系统
2.4.2 理想滤波器和实际滤波器
2.4.3 调制与解调
本章小结
习题
第3章 离散时间序列的傅里叶分析
3.1 采样定理
3.1.1 采样信号及其频谱
3.1.2 信号重构
3.1.3 频谱重构
3.2 离散时间序列
3.2.1 序列及其表示方法
3.2.2 几种常用序列
3.2.3 序列的基本运算
3.3 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
3.3.1 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的基本概念
3.3.2 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的对称性
3.3.3 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的性质
3.4 离散傅里叶变换
3.4.1 傅里叶变换的数值计算
3.4.2 离散傅里叶变换的性质
3.4.3 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
3.4.4 离散傅里叶变换的应用实例
本章小结
习题
第4章 线性系统的输入--输出模型
4.1 拉普拉斯变换
4.1.1 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
4.1.2 拉普拉斯变换的性质
4.1.3 拉普拉斯逆变换的计算方法
4.2 连续时间系统的传递函数
4.2.1 传递函数
4.2.2 方框图模型
4.2.3 建立系统数学模型的示例
4.3 离散时间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
4.3.1 z变换的定义
4.3.2 z变换的主要性质
4.3.3 z逆变换的计算方法
4.3.4 脉冲传递函数
本章小结
习题
第5章 线性系统分析
5.1 连续时间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5.1.1 稳定性与冲激响应
5.1.2 劳斯稳定判据
5.1 -3应用MATLAB分析系统的稳定性
5.2 连续时间系统的瞬态响应分析
5.2.1 一阶系统的响应
5.2.2 二阶系统的响应
5.2.3 高阶系统的瞬态响应特性
5.2.4 零、极点对瞬态响应特性的影响
5.3 连续时间系统的频率响应分析
5.3.1 系统的稳态响应
5.3.2 -阶和二阶系统的频率响应
5.3.3 高阶系统伯德图的绘制方法
5.3.4 利用MATLAB绘制频率响应曲线
5.3.5 小相位系统
5.4 离散时间系统分析
5.4.1 离散时间系统的响应序列
5.4.2 离散时间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5.4.3 离散时间系统的零、极点分析
本章小结“
习题
第6章 线性滤波器设计
6.1 模拟滤波器的频率特性
6.1.1 零、极点分布对频率响应特性的影响
6.1.2 低通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
6.1.3 带通滤波器和带阻滤波器
6.1.4 实际滤波器的频率特性
6.2 原型滤波器设计
6.2.1 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
6.2.2 切比雪夫低通滤波器
6.2.3 椭圆低通滤波器
6.3 原型滤波器的频率变换
6.3.1 高通滤波器设计
6.3.2 带通滤波器设计
6.3.3 带阻滤波器设计
6.4 数字滤波器设计
6.4.1 IIR滤波器的间接设计方法
6.4.2 FIR滤波器的设计方法
6.4.3 数字滤波器的实现方法
本章小结
习题
第7章 反馈控制原理
7.1 反馈控制系统
7.1.1 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7.1.2 反馈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
7.1.3 反馈控制理论的基本问题
7.2 根轨迹分析法
7.2.1 根轨迹的基本概念
7.2.2 连续反馈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法
7.2.3 离散反馈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法
7.3 奈奎斯特稳定判据
7.3.1 伯德图中的奈奎斯特稳定判据
……
第8章 反馈控制系统的校正方法
第9章 状态空间法
附录
参考文献
坦白说,我最初拿到《信号、系统与控制基础教程》的时候,心里还是有点打鼓的,毕竟“信号”、“系统”、“控制”这几个词听起来都带着一股浓厚的理工科气息。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这本书的魅力远不止于此,它就像一位技艺精湛的厨师,将那些看似生硬的理论知识,烹饪成了一道道美味又易于理解的“菜肴”。书中对卷积的讲解,是让我眼前一亮的环节。它没有简单地给出定义和公式,而是通过“滑动窗口”的比喻,以及不同形状信号卷积后产生的图形变化,让我深刻理解了系统如何“记忆”和“融合”输入信号。这种形象的类比,比纯粹的数学推导要有效得多。此外,书中对连续时间系统和离散时间系统的区分和联系,也处理得非常巧妙。它通过实例,例如模拟电路和数字滤波器的对比,让我们清晰地认识到两种系统在表示方式和分析工具上的差异,但同时又强调了它们在数学模型上的相似性,这为我构建更全面的知识体系打下了基础。最值得称赞的是,本书在介绍控制系统时,并没有直接跳到复杂的PID控制器,而是从反馈控制的基本原理入手,解释了开环和闭环系统的区别,以及稳定性和鲁棒性的重要性。通过简单的反馈回路图示,让我对控制系统的“目标-测量-比较-执行”的过程有了清晰的认识。总的来说,这本书在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又充满了人文关怀,让我这个跨专业学习者也能乐在其中,甚至激发了我对这个领域的浓厚兴趣。
评分我一直觉得,学习一门新的学科,最重要的就是找到一本能够“点燃”你兴趣的书。而这本《信号、系统与控制基础教程》,无疑就做到了这一点。它没有一开始就用冰冷的数学语言来“吓唬”读者,而是以一种非常友好的姿态,将我们引入信号与系统的世界。书中对于信号的分类和基本运算的处理,堪称典范。通过大量的图示,将连续信号和离散信号的波形变化展现得淋漓尽致,让我对信号的时域和频域特性有了初步的感知。当我读到关于LTI系统和卷积的内容时,书中通过对不同形状输入信号与系统冲激响应进行卷积的直观演示,让我真正理解了“系统如何处理信号”这个核心概念。这种“可视化”的学习方式,对于我这种更偏向于形象思维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而且,这本书对于系统分析中的关键概念,如稳定性、因果性等,都进行了非常深入浅出的讲解,并且结合了一些实际的工程例子,比如电路中的电容充放电过程,让我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当我看到书中关于频率域分析的章节时,我更是被深深吸引。傅里叶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的引入,虽然数学上有些挑战,但书中清晰的逻辑和丰富的应用场景,让我看到了它们在信号处理、通信系统等领域不可替代的作用。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次愉快的学习旅程,它让我从零开始,逐步建立起对信号、系统与控制这门学科的深刻理解,并激发了我进一步探索的渴望。
评分最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信号、系统与控制基础教程》,感觉像是经历了一场从新手到初学者的蜕变。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循序渐进的讲解方式,从最基础的信号概念开始,一步步引入系统的性质,然后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控制系统的理论。初学者很容易在复杂的数学公式和概念面前感到不知所措,但这本书巧妙地通过大量的实例和图示,将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可感。比如,讲解傅里叶变换时,书中并没有直接抛出复杂的数学推导,而是先从音频信号的频谱分析入手,让我们直观地理解了不同频率成分对声音的影响,这让我豁然开朗。接着,对于线性时不变系统(LTI)的讲解,也是通过一些经典的物理模型,如弹簧-阻尼系统,来阐述系统的输入、输出、卷积等核心概念,让我对系统的动态行为有了初步的认识。特别是书中对因果性、稳定性等系统性质的解释,都配以生动的类比,例如,将因果性比作“只能看到过去而无法预测未来”,这种通俗易懂的表述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学习门槛。我尤其喜欢书中对状态空间方法的介绍,它用一种全新的视角来描述系统,虽然一开始觉得有点挑战,但书中将状态向量比作系统的“记忆”,形象地解释了其作用,让我更容易理解其在复杂系统分析中的优势。整体来说,这本书的数学推导虽然严谨,但逻辑清晰,并且始终围绕着“理解”这个核心,而不是单纯的“计算”,这对于我们这些希望真正掌握这门学科的学生来说,实在太宝贵了。
评分这本书《信号、系统与控制基础教程》的讲解风格,可以说是教科书界的一股清流。我之前尝试过其他几本相关书籍,但总感觉晦涩难懂,要么公式堆砌,要么概念跳跃。然而,这本书却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顺畅。它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信号”这个宽泛的概念,而是从一些具体的、我们日常生活中就能接触到的现象入手,比如声音的波形、图像的像素,然后逐步引导我们理解信号的本质和特性。接着,对于“系统”的引入,也是通过一系列经典的物理模型,比如电路、机械振动等,让我们体会到系统是如何响应输入信号并产生输出的。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非常注重数学工具和实际应用的结合。比如,在讲解傅里叶变换时,书中不仅仅展示了公式,还着重强调了它在信号频谱分析、滤波等方面的应用,让我们明白学习这些数学工具的真正意义。当我读到关于因果性、稳定性这些抽象的概念时,作者更是运用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比如,把因果性比作“你不可能在吃完饭之后才感到饥饿”,这种生动的比喻,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难度。而且,书中对状态空间方法的介绍,也处理得非常到位,它并没有让初学者望而却步,而是通过清晰的图示和直观的解释,让我们理解状态向量在描述系统动态行为中的重要作用。总的来说,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在信号、系统和控制这片浩瀚的知识海洋中,稳步前行,并且让我每一步都走得扎实而自信。
评分这本《信号、系统与控制基础教程》简直是为我这种对工程领域充满好奇但又缺乏扎实基础的“小白”量身定做的。翻开书,映入眼帘的是那些看似高深莫测的符号和公式,但作者似乎提前预料到了我们的困惑,用一种异常温和且富有条理的方式,一点点地将我们引入信号与系统的殿堂。开篇关于信号的分类和基本运算,就像是给我们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地基,无论是连续时间信号还是离散时间信号,它们的特性都被剖析得清清楚楚,加上那些精心设计的图例,让人感觉就像在和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对话。尤其是当提到拉普拉斯变换和Z变换时,书中并没有立刻陷入繁琐的代数运算,而是先强调了它们在简化复杂系统分析中的强大作用,例如将微分方程转化为代数方程,这瞬间就点燃了我学习的兴趣。然后,对于系统响应的分析,书中对阶跃响应、冲激响应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且通过一些简化的仿真曲线,让我们直观地看到不同系统参数对输出信号的影响,这种“所见即所得”的学习方式,真的能极大提升学习的效率和乐趣。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涉及到了频率域和时域之间的联系,通过傅里叶级数和傅里叶变换,让我们理解了信号的频谱特性,这对于理解滤波器的设计和信号的传输过程至关重要。我甚至觉得,这本书的编写团队一定非常了解学生的学习痛点,所以才能够用如此细腻且人性化的方式,将如此庞大且复杂的知识体系呈现在我们面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