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张琪玉索引学文集
定价:50.00元
作者:张琪玉
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6-01
ISBN:978750134052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0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文集主要收录了作者结合中国索引学会的活动和从事《中国索引》的编辑工作所写的部分文章共83篇,内容述及索引学理论,中国索引事业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索引事业组织,索引工作者职业,索引学会活动,索引功用、结构和设计,索引计算机化和标准化,索引分类,各种类型索引的特点和编制方法要点,索引标引,索引数据库、各种重要索引和数据库的评论以及各种索引有关问题的讨论等,范围广泛,内容新颖。
目录
作者介绍
张琪玉 中国图书馆学家。1930年6月7日生于江苏南汇县(今属上海市)。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1977年起在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1987 年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学院图书档案系主任。他主要从事信息语言学研究,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阅读过程,像是在进行一场智力的攀登。张琪玉先生的《张琪玉索引学文集》并非那种轻松愉快的读物,它需要读者投入相当的精力去理解其中的逻辑和思想。我最欣赏的是作者对于“索引的动态性”这一概念的阐释。他指出,索引并非一成不变的静态结构,而是随着知识的更新和用户需求的改变而不断演化的。这种动态性体现在索引的编纂、维护和使用等各个环节。例如,他深入剖析了不同学科领域索引的差异化发展,以及信息技术如何加速了这种动态过程。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对照自己日常接触的各种索引,思考它们是否体现了这种动态性,以及在哪些方面可以做得更好。作者的分析非常到位,举例也十分恰当,让我对索引的理解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这本书更像是一种“思维的启迪”,它教会我如何更深入地思考信息组织背后的逻辑,以及如何更有效地利用这些工具来服务于我的学习和工作。
评分终于读完了《张琪玉索引学文集》的其中一部分,内心感慨万千。这本书并非市面上常见的、以流畅叙事或鲜明论点取胜的作品,它更像是一位智慧老人,不疾不徐地向你敞开一个深邃而宁静的世界。我尤其被其中关于“索引”本体论的探讨所吸引,作者并没有停留在索引的工具性层面,而是深入挖掘其背后所蕴含的认知哲学。例如,在谈到索引的“连接性”时,他引用了大量不同学科的案例,从古籍的目录体系到现代的超链接概念,层层剥茧,揭示了人类试图在浩瀚信息中构建秩序的内在驱动力。这让我重新审视了日常生活中无数看似平凡的索引——书本目录、网站导航、甚至是指路的牌示,它们不再是简单的工具,而是人类智力活动在信息时代的一种具象化体现。作者的语言风格朴实却极富力量,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能精准地击中问题的核心,引人深思。读这本书需要耐心,需要沉下心来,跟随作者的思绪一同漫步,但这份沉静的回报是丰厚的,它能够悄然改变你观察世界的方式。
评分《张琪玉索引学文集》带给我的阅读体验是前所未有的。我此前从未深入了解过索引学,带着一丝好奇和些许的茫然翻开了这本书。起初,我以为这会是一本枯燥乏味的学术专著,充斥着晦涩难懂的术语和密密麻麻的理论。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我惊喜地发现,作者张琪玉先生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厚的功底,将索引的奥秘展现得淋漓尽致,甚至带有一些哲学上的浪漫主义色彩。书中对索引的历史演变进行了细致的梳理,从古代的手抄本索引到现代数字化的全文检索,每一步都折射出人类知识组织方式的进步与变迁。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将索引比喻作“知识的星图”,每一个索引条目都像一颗闪烁的星辰,连接着更广阔的宇宙。这种比喻不仅生动形象,更传递出一种对知识体系的敬畏之情。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图书馆,而这本书则提供了一张精密的藏宝图,指引我发现那些隐藏在信息洪流中的珍宝。
评分说实话,《张琪玉索引学文集》这本书的打开方式,对于我这个非专业读者来说,着实有些挑战。初读时,我感到有点吃力,仿佛置身于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知识迷宫。但是,当我坚持下去,并逐渐领悟作者的思路时,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是无比美妙的。我尤其被书中对“索引的伦理”的探讨所震撼。张琪玉先生并没有回避索引在信息传播中可能带来的偏见或限制,而是以审慎的态度,探讨了如何构建更公平、更包容的索引体系。他提到了信息过载时代,索引作为一种筛选机制,其背后隐藏的价值取向。这让我意识到,索引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关乎社会公平和知识普及。这种深刻的洞察力,让我对索引这项看似枯燥的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和尊重。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够挑战你的既有认知,迫使你从更宏观、更深刻的层面去审视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事物。
评分《张琪玉索引学文集》带给我的,是一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作者张琪玉先生的写作风格,我个人觉得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类型。他不会刻意去追求惊人的论断或激烈的观点,而是用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将复杂的索引学理论一层层地铺展开来。我最喜欢的是书中关于“用户中心”的索引设计理念。作者强调,任何索引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用户,而理解用户需求是设计高效索引的关键。他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展示了不同类型用户在检索信息时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通过优化索引来解决这些问题。这让我在思考信息组织时,不再仅仅关注技术的可行性,而是更加注重用户体验的维度。这本书让我感受到,即便是在看似纯技术的领域,也蕴含着人文关怀的温度。它是一种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思维的启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