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教材:电路分析与电子电路基础 9787040334470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学校教材:电路分析与电子电路基础 9787040334470 高等教育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刚,侯宾,吕玉琴 著
图书标签:
  • 电路分析
  • 电子电路
  • 高等教育
  • 教材
  • 电路基础
  • 模拟电路
  • 电气工程
  • 大学教材
  • 高教社
  • 9787040334470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花晨月夕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9787040334470
商品编码:29415622848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1-1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高等学校教材:电路分析与电子电路基础

定价:30.40元

作者:刘刚,侯宾,吕玉琴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1-01

ISBN:9787040334470

字数:

页码:32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高等学校教材:电路分析与电子电路基础》主要介绍了:电路与电子电路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基本分析方法以及基本半导体电子器件。全书包括6部分内容:直流电阻电路、直流动态电路、正弦稳态电路、半导体器件与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放电路以及直流电源与整形电路。本书内容上力求做到基本理论以够用为度,省略了一些数学推导和证明,而着重体现理论的应用性。
《高等学校教材:电路分析与电子电路基础》可作为本科计算机专业、非电类专业以及高职高专相关专业电路与电子电路课程教学用书,也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及社会学习者参考。

目录


章 电路模型与基尔霍夫定律
1-1 电路与电路模型
1-2 电路分析中基本变量
1-3 基尔霍夫定律
1-4 电路中的基本元件
习题

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与定理
2-1 等效的概念及等效变换分析
2-2 电路分析的一般方法
2-3 电路分析基本定理
习题

第三章 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
3-1 引言
3-2 动态元件的基本特性
3-3 换路定则及初始值的确定
3-4 一阶电路的零输人响应
3-5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3-6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
3-7 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
习题

第四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4-1 正弦信号基本概念
4-2 正弦信号的相量表示法
4-3 正弦电路的相量分析法
4-4 正弦电路的功率
4-5 三相电路的概念
4-6 传输函数与滤波的基本知识
4-7 rlc电路的谐振简介
习题

第五章 基本半导体器件
5-1 半导体基本理论简述
5-2 晶体二极管
5-3 双极型晶体三极管
5-4 场效应晶体管
习题

第六章 基本放大电路
6-1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
6-2 其他放大电路
6-3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分析
6-4 多级放大电路与频率特性
6-5 差分放大电路
习题

第七章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7-1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概述
7-2 集成运放的性能指标及低频等效电路
7-3 集成运放的基本运算电路
7-4 有源滤波电路
7-5 电子系统中的放大电路
7-6 集成运放的选择与使用注意事项
习题

第八章 负反馈放大电路
8-1 反馈的基本概念及正负反馈判断方法
8-2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表示方法
8-3 交流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四种基本组态
8-4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习题

第九章 直流稳压电源
9-1 概述
9-2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9-3 滤波电路
9-4 稳压管稳压电路
9-5 集成稳压电源
习题

第十章 波形产生与整形电路
10-1 反馈放大电路的自激振荡
10-2 正弦波振荡电路
10-3 电压比较器
10-4 555定时器及其应用
习题
附录 multisim仿真软件简介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现代电子技术导论:从原理到应用》 内容简介 在日新月异的科技浪潮中,电子技术已成为驱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从智能手机到人工智能,从医疗设备到航天探测,无处不闪耀着电子技术的智慧光芒。本书《现代电子技术导论:从原理到应用》旨在为广大读者,特别是对电子技术感兴趣的初学者、相关专业的学生以及希望拓宽知识视野的技术从业者,构建一个系统、清晰、深入浅出的学习框架。我们力求以最贴近实际、最富启发性的方式,引导您穿越纷繁复杂的电子世界,理解其核心原理,洞悉其发展趋势,并展望其无限的应用前景。 本书的编撰,汲取了国内外电子技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教学实践经验,摒弃了过于陈旧或过于深奥的理论,专注于那些最能代表现代电子技术发展方向、最具有实用价值的知识点。我们坚信,扎实的理论基础是理解和掌握任何复杂技术的关键,而丰富的实践应用则是检验和升华理论的最好途径。因此,本书在内容设计上,力求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让您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设想,感受到电子技术在现实世界中的强大力量。 核心内容概览 本书共分为八个章节,循序渐进地带领读者探索电子技术的奥秘。 第一章:电子世界的基石——半导体器件基础 本章将从最基本的单元——半导体材料讲起,介绍其独特的导电特性,并深入探讨二极管和三极管等核心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您将了解P-N结的形成机制,二极管的正向导通和反向截止特性,以及三极管作为电流开关和放大器的基本功能。此外,我们将触及MOSFET等场效应晶体管,它们在现代电子电路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本章的学习,您将建立起对电子世界最根本的认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章:电路的血液——模拟信号处理 模拟信号,作为信息传递和处理的原始载体,在电子技术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本章将聚焦于模拟信号的处理技术,从放大电路、滤波电路到振荡电路,逐一剖析其工作原理和设计要点。您将学习到各种放大器的特性,如同相放大器、反相放大器,以及它们在信号增强中的作用。滤波电路,作为信号“净化器”,将帮助您理解如何滤除噪声、提取有用信号。振荡电路,则是产生周期性信号的源泉,在通信、测量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我们将通过丰富的实例,展示这些模拟电路在实际中的应用场景。 第三章:数字世界的语言——数字逻辑与门电路 与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不同,数字信号以离散的状态(通常是0和1)进行表示和处理,这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本章将引领您进入数字逻辑的世界,从逻辑门(AND, OR, NOT, NAND, NOR, XOR)的基本功能入手,构建复杂的数字电路。您将学习如何使用卡诺图等方法进行逻辑化简,以及如何设计组合逻辑电路,如编码器、译码器、加法器等。这些基本单元是构成复杂数字系统的基石,理解它们是掌握微处理器、存储器等数字芯片的关键。 第四章:记忆的殿堂——时序逻辑电路与存储单元 如果说组合逻辑电路是处理实时信息的“大脑”,那么时序逻辑电路则是“记忆”和“状态”的管理者。本章将深入探讨触发器(Flip-Flop)和寄存器(Register)等时序逻辑单元,理解它们如何存储信息并根据时钟信号进行状态转换。您将学习到如何设计计数器、移位寄存器等,它们在数据处理、时序控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此外,我们还将简要介绍存储器的工作原理,如RAM和ROM,它们是数字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第五章:信号的转换者——数模与模数转换 在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之间架起桥梁的,是数模转换器(DAC)和模数转换器(ADC)。本章将详细介绍这两种关键的转换器的工作原理、分类以及它们在实际系统中的应用。您将理解DAC如何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例如在音频播放器中,以及ADC如何将物理世界的模拟信号(如声音、光线)转换为数字信号,以便计算机处理。我们将探讨不同类型的DAC和ADC,并分析它们在速度、精度等方面的权衡。 第六章:信息的载体——通信与信号传输 信息的传递是电子技术的核心使命之一。本章将为您揭示通信系统背后的基本原理,包括调制、解调、编码、解码等关键概念。您将了解AM、FM、PM等基本的调制技术,以及它们在无线电通信中的应用。我们还将探讨数字通信中的一些重要技术,如ASK、FSK、PSK等,以及它们如何提高通信的可靠性和效率。此外,本章还将涉及传输介质、天线的基本原理,让您对信息如何跨越空间产生更直观的认识。 第七章:智能的萌芽——微控制器与嵌入式系统 微控制器(MCU)和嵌入式系统是现代电子产品“智能化”的关键。本章将带您走进微控制器的世界,了解其基本结构,包括CPU、内存、I/O接口等。您将学习如何通过编程控制微控制器,实现各种功能,例如控制LED闪烁、读取传感器数据、驱动电机等。我们将介绍常见的嵌入式系统应用,如家电控制、汽车电子、工业自动化等,并展望嵌入式系统在物联网(IoT)时代的广阔前景。 第八章:未来的脉搏——现代电子技术发展趋势与应用展望 在本书的最后,我们将目光投向电子技术的未来。本章将探讨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电子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包括人工智能与电子技术的融合、高性能计算、新型半导体材料与器件、以及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您将了解到这些新兴技术如何重塑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并为未来的创新提供无限可能。我们还将简要回顾电子技术在能源、医疗、环保、交通等各个领域的最新应用,激发您对电子技术未来发展的思考和探索。 学习体验 《现代电子技术导论:从原理到应用》在内容组织上,注重逻辑的连贯性和知识的递进性。每一章节都建立在前一章节的基础上,确保学习过程的流畅性。我们避免使用晦涩难懂的术语,并在必要时提供清晰的解释和类比。书中将穿插大量的图示、表格和实际应用案例,以增强理解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我们鼓励读者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尝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适用读者 本书适合于以下读者群体: 高等学校本科生: 特别是电子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等专业的学生,作为入门或辅助教材。 研究生: 希望快速建立电子技术基础知识体系的研究生。 技术从业者: 希望更新知识、拓宽视野、了解电子技术最新发展趋势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 科技爱好者: 对电子技术充满好奇,希望系统学习电子技术原理和应用的个人。 结语 电子技术是一门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学科,它不仅改变着我们的物质生活,更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希望《现代电子技术导论:从原理到应用》能成为您探索电子世界、点亮科技梦想的得力伙伴。通过本书的学习,您将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我们所处的电子化时代,并为未来的科技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严谨的逻辑,循序渐进的引导 这本《电路分析与电子电路基础》给我最深的印象是它的严谨性和清晰的逻辑性。从基础概念的引入,到复杂理论的推导,再到实际应用的展现,整个过程都显得非常连贯和顺畅,几乎没有让我感到生涩难懂的地方。作者在编写教材时,显然花了大量的心思去打磨内容的组织结构,确保读者能够一步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每一个概念的提出,都会有清晰的定义和明确的界限,不会产生歧义。例如,在介绍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时,书中清晰地阐述了它们的等效关系,并且给出了详细的推导过程,让我能够理解它们是如何从基本电路定律推导出来的。而且,这本书的习题设计也体现了这种严谨性,从最简单的基本概念练习,到需要综合运用多个知识点的综合题,都能够有效地检验读者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我记得有一次,我遇到一道关于 RC 暂态响应的习题,一开始我直接套用公式,结果算出来的答案总是不对。后来我仔细回顾了书中关于电容充放电过程的推导,才发现我漏掉了初始条件的处理。通过对公式的细致理解和对过程的严谨分析,我才最终找到了正确的解题思路。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它不会轻易地给出答案,而是通过层层引导,让你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式,让我对电路分析的方法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且培养了我严谨细致的学习习惯。

评分

突破学习瓶颈,重塑对工程的热情 坦白讲,在遇到《电路分析与电子电路基础》之前,我曾一度对电路和电子技术感到力不从心,甚至产生了放弃的想法。课程进度快,概念抽象,习题难度大,这些因素都让我觉得学习过程充满挫败感。然而,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学习轨迹。它以一种极其友好的方式,将复杂的电路知识“拆解”开来,逐一击破。书中在讲解每一个新概念时,都会非常耐心地从最基本的原理讲起,并且用各种生动形象的比喻来帮助理解。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在讲到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时,书中用了一个“水龙头”的比喻来形象地说明电流的控制作用,这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三极管在放大和开关方面的应用。而且,这本书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书中提供的例题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很高,能够覆盖各种不同的电路类型和分析场景。我曾经花了大量的时间去攻克书中一个关于频率响应的综合性习题,一开始我感到无从下手,但通过反复研读书中相关的章节,并且参考了例题的解题思路,我终于克服了困难,并且对频率响应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本书不仅仅是教会了我电路分析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它重新点燃了我对工程学习的热情。我开始主动地去探索更深层次的知识,并且对未来的工程实践充满了期待。这本书就像一位引路人,在我迷茫的时候,指引我找到了正确的方向,让我重新找回了学习的动力和信心。

评分

一本让我重拾对工程学的热爱的书 说实话,大学里不少课程都让我觉得枯燥乏味,特别是那些充斥着抽象公式和理论的科目。但《电路分析与电子电路基础》却是个例外,它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我之前一直有些迷茫的工程世界。这本书的编排非常有条理,从最基础的电阻、电容、电感开始,一步步深入到复杂的电路分析方法,再到后来各种晶体管、运算放大器等电子元件的应用。我尤其喜欢它在介绍每个概念时,都会辅以大量的实例和图示,让我能够非常直观地理解抽象的原理。比如说,当讲到基尔霍夫定律时,书中不仅给出了详细的数学推导,还用了一个非常贴近生活的例子来说明电流和电压的分配,这让我瞬间就觉得“原来是这么回事”。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接地气,不像有些教材那样生硬难懂,阅读起来有一种和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在交流的感觉。我记得有一次,我被一个关于戴维宁定理的例题卡住了,翻来覆去地看书上的解析,最终还是没能完全理解。后来,我偶然发现书中对这个定理的应用场景做了详细的阐述,并且对比了它与其他分析方法的优劣,这下我才豁然开朗,原来这个定理在简化复杂电路方面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工程思维的培养,它让我学会如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死记硬背公式。我现在对电路和电子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开始主动去了解更深入的领域,这一切都离不开这本书的启蒙。

评分

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为我打下了坚实基础 作为一个工科学生,深知理论基础的重要性,但同时我也明白,脱离了实践的理论如同空中楼阁。幸运的是,这本《电路分析与电子电路基础》恰恰在这两方面都做得非常出色。书中不仅仅是讲解了枯燥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它将这些理论与实际的电路设计和分析紧密地结合起来。每一章的结尾,都提供了大量精心设计的习题,这些习题涵盖了从基础概念到复杂应用的各个层面,而且难度梯度也很合理,能够帮助我们逐步巩固所学知识。我特别喜欢书中一些“拓展思考”或者“工程应用”的小栏目,它们会介绍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电路应用,比如收音机、电源适配器等,并分析其中的电路原理,这让我感觉学到的知识是有实际价值的,而不是纸上谈兵。有一次,我在做一道关于滤波器的习题时,一开始尝试用书上的公式硬算,结果总是出错。后来我仔细阅读了书中关于不同类型滤波器的应用说明,才发现我忽略了滤波器的“通带”和“阻带”等关键特性。通过理解了这些特性,我才真正掌握了如何正确地应用公式进行计算。这本书的例子非常丰富,而且涉及的元器件也比较全面,从最基本的电阻、电容、电感,到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运算放大器等,基本上涵盖了初级电子电路学习的所有核心内容。我感觉自己通过这本书的学习,对电子元器件的特性和工作原理有了深刻的理解,并且能够初步分析和设计一些简单的电子电路,这为我后续更深入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

思维的启迪,对问题的不同视角 在我接触《电路分析与电子电路基础》之前,我对电路的理解往往停留在“把元件按照图纸接起来就能工作”的浅层认知。这本书,则彻底改变了我的这种看法,它让我学会了如何“思考”电路,如何从不同的维度去理解和分析一个复杂的系统。书中在讲解一些分析方法时,不仅仅是罗列公式,更重要的是解释了这些方法背后的逻辑和适用场景。例如,在讲到节点电压法和回路电流法时,我一开始觉得两者都是求电压和电流,有什么区别?但随着学习的深入,我逐渐体会到,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能够大大简化计算过程,甚至能够揭示电路的不同特性。书中通过对比这两种方法的应用,让我明白,不同的数学工具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同一个物理现象。我还记得在学习叠加定理时,书中通过一个例子,将一个多源电路分解成几个单源电路分别求解,然后再将结果叠加。这个过程让我眼前一亮,原来复杂的问题可以分解成简单的问题来解决,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程思维。这本书的优点还在于它非常注重培养读者的“直觉”,不仅仅是计算,更强调对电路行为的预判。比如,在讲解截止和饱和状态时,它会用一些非常形象的比喻来解释晶体管的工作状态,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总的来说,这本书不仅仅是技术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如何去思考,如何用一种更系统、更全面的方式来面对复杂的工程问题。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