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围棋基础自测1200题 吃子篇
定价:28.00元
作者:黑棋非棋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5-01
ISBN:9787122288417
字数:200
页码:169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① 从零基础开始,在难度上无门槛,初学者上手快,可增强信心,随后逐步提升难度。非常适合初学者自我强化练习。② 使用图解式答案,尽量不用文字注解,儿童亦可轻松使用。
内容提要
本套书适合初学围棋的儿童及自学围棋的爱好者。包含吃子、死活、对杀三个部分。本套书*的特点是难度低、答案详细、图解丰富,基本上把正确答案和错误的答案都囊括在内,解答全面,便于零基础的儿童及自学爱好者参考。
目录
作者介绍
罗静,北京文博围棋培训学校,围棋教师,业余5段棋手。上学时自学围棋,2003年进入“北方围棋教师学校”深造,系统学习了围棋的教学法等知识,2005年起进行围棋的教育培训工作至今。在教学过程中,总结了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文摘
序言
设计巧妙,但部分题目对新手稍显晦涩 我喜欢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题目之间过渡自然,难度梯度也比较明显。从简单的基础题开始,逐步深入到更复杂的局面。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让我在做题的过程中不容易产生挫败感。比如,一开始的“倒扑”、“挤”等题目,非常容易理解,而且能迅速看到提子的效果。然后慢慢过渡到涉及“眼位”和“活棋”的题目,虽然核心还是吃子,但需要更多的全局判断。我尤其喜欢书中有一些题目,它会展示对手犯下的一个细微错误,然后让你找出最优的应对方法。这让我明白了,围棋的精妙之处,往往体现在对对手失误的精准把握上。比如,一道关于“长”的题目,对手可能以为是“破眼”的好棋,但书中就展示了如何通过“扳”来扭转局面,并最终实现吃子。这种“拨乱反正”的题目,锻炼了我逆向思维的能力。然而,不得不提的是,书中有些题目的难度确实不小,甚至对于有一定基础的人来说,也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去思考。有些题目涉及的棋形变化非常多,如果不仔细计算,很容易陷入死胡同。而且,某些题目的背景局面,如果不是对围棋有比较深入的理解,可能很难理解其出题的意图。比如,有一些关于“金角银边草肚皮”原则的综合运用题,如果对这些概念不熟悉,做起来会比较吃力。
评分解题思路清晰,但需要配合实战感悟 这本书的解题思路是我非常欣赏的一点。它不仅仅是给出一道题目,然后直接给出答案,而是会附带简要的解题提示,有时候甚至会点出关键的一两步棋。这对于我们理解出题者的意图,以及掌握解决类似问题的思路至关重要。比如,一道关于“切断”的题目,书中的提示会引导你去思考如何用最少的棋子,达到阻断对手连接的目的,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提子。这种解题方式,比直接看答案更有启发性。它教会我“如何思考”,而不是“记住答案”。而且,书中对很多变化的展开都比较详细,让你能清晰地看到每一步棋的后果。这对于培养棋感非常有帮助。比如,在练习“双虎”的题目时,我能清晰地看到,一旦被对手做出双虎,我的棋子将面临怎样的危机,以及我应该采取何种策略来化解。不过,这本书毕竟是一本练习题集,再详细的解说,也无法完全替代真实的棋局体验。我发现,即使我在书上把题目做得滚瓜烂熟,但在实战中遇到类似局面时,还是需要一点时间去“回味”书中的知识。所以,我建议在做书中的题目时,最好能对照着自己的棋局,或者和棋友们一起讨论,这样才能将书本上的知识真正内化成自己的能力。
评分细节之处见真章,细节决定成败的绝佳教材 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我看来,在于它将围棋中看似琐碎的“吃子”细节,进行了系统化的梳理和呈现。很多时候,我们输棋并不是因为大局观不行,也不是因为计算力不足,而是因为在某个关键时刻,因为一个小小的失误,导致被对手吃掉了一大块棋。这本书就是针对这种情况而来的。它通过大量的题目,反复强调了“气”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各种手段来压缩对手的气,同时保护自己的气。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枷吃”和“倒扑”的详细讲解,这两个技巧在实战中看似简单,但运用得当,往往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比如,书中有一道题目,对手形成了一个看起来很“厚实”的棋形,但通过一个精妙的“倒扑”,瞬间就让对手的棋子变得危险起来。这种“化繁为简”的吃子技巧,对我来说是受益匪浅的。而且,书中对一些“劫争”的起始阶段的吃子处理,也有一定的涉及,这让我明白,很多劫争的胜负,往往就取决于起始阶段的吃子是否得当。总而言之,如果你想在围棋的“细节”上更进一步,想让自己的棋子更加“顽固”,不易被对手轻易得手,那么这本书绝对是你不可或缺的“枕边书”。它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棋手,在你身边默默地提醒你,“细节决定成败”。
评分初学者福音,但零基础的可能需要点耐心 这本书的出现,对于那些已经接触过围棋,或者想系统巩固基本功的爱好者来说,绝对是一剂强心针。我本身学棋不算晚,但总感觉实战中在一些吃子细节上容易出现纰漏,尤其是在时间压力下,更是会犯一些不该犯的错误。所以当看到这本书主打“吃子篇”,并且有1200道题,第一反应就是“稳了”。翻开来看,题目确实很丰富,涵盖了从最基本的禁入点、呼吸点,到稍复杂的提子、破眼,再到一些简单的死活计算中的吃子技巧,可以说是非常全面了。很多题目都非常贴近实战,练习起来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判断力在提升。比如,一道关于“盘角曲四”的题目,让我深刻理解了在特定局面下,如何精准计算才能避免被对手“一举歼灭”。又比如,书中对“尖”、“长”、“断”等基本手筋在吃子时的运用,通过大量的例题,让我对它们的威力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不过,对于完全没有围棋基础的朋友,可能需要先掌握一些最基础的规则和概念,这本书的题目很多是建立在一定围棋知识体系上的。虽然书中有一些基础概念的简要回顾,但毕竟是“自测”,所以如果能先看看更入门级的教程,再来做这本书,效果会更好。总的来说,它更像是一本“修炼秘籍”,需要你具备一定的“内功”基础,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威力。
评分题海战术的绝佳载体,但选择性练习更高效 1200道题,这个数字听起来确实令人望而生畏,但当你真正沉浸其中,你会发现这是一种“痛并快乐着”的体验。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在于它的题量大,并且种类繁多,几乎涵盖了围棋中所有常见的吃子场景。我最喜欢它的一点是,很多题目都设计得非常精巧,乍一看似乎很简单,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其中隐藏着巧妙的变化。有些题目甚至能引发我关于围棋“气”的概念的深入思考。例如,一道关于“征子”的题目,让我明白了在不同形状的棋子排列下,征子所需的步数是不同的,而精准地计算这一步数,往往是决定吃子成败的关键。还有一些涉及“打劫”的题目,虽然“劫”本身是一个更深层次的概念,但很多劫争的开端,都是围绕着吃子展开的。这本书里对这些局面的考量,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劫争的本质。不过,作为一本“自测”书籍,纯粹地按照顺序做完1200道题,对于一些水平较高的棋友来说,可能会感到重复。我个人更倾向于根据自己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去练习。比如,如果我发现在实战中对“扑”的运用不够熟练,我就会翻到书中关于“扑”的专题,集中练习这部分的题目。这样一来,1200道题就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宝藏,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挖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