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现代通信技术与应用(第2版)(现代电子通信技术系列教材)
定价:32.00元
作者:张亮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4-01
ISBN:9787302315674
字数:443000
页码: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4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现代电子通信技术系列教材:现代通信技术与应用(第2版)》共4章,从宏观角度全景式介绍现代通信技术及其应用。章通信技术基础,介绍通信系统的构成、分类,通信传输介质,通信复用技术、交换技术、同步技术;第2章常用通信技术,介绍有线通信的电话通信、光纤通信,无线通信的移动通信、微波通信、卫星通信;第3章数据通信技术,介绍数据通信基础、关键技术、通信接口,数据通信网;第4章现代通信技术应用,介绍三网融合,物联网技术,多媒体通信。每章还安排6个简短精练的阅读材料,兼顾知识性、实用性。
《现代电子通信技术系列教材:现代通信技术与应用(第2版)》概念简洁、原理明了、材料丰富、内容新颖、语句流畅、条理清晰,体例安排及内容裁剪等都有鲜明特色。适合作为本科、专科、高职高专的通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教材,对工程人员、管理人员、在职培训及自学者也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目录
章 通信技术基础
1.1 通信技术概述
1.1.1 通信发展历程
1.1.2 通信系统模型
1.2 通信系统分类
1.2.1 模拟通信系统
1.2.2 数字通信系统
1.3 通信传输介质
1.3.1 有线传输介质
1.3.2 无线传输介质
1.4 多路复用技术
1.4.1 多路复用概述
1.4.2 常用复用技术
1.5 通信交换技术
1.5.1 交换技术概述
1.5.2 常用交换技术
1.6 通信同步技术
1.6.1 同步技术概述
1.6.2 常用同步技术
小结
思考与练习
阅读材料
阅读材料1 信息技术基础
阅读材料2 保密通信常识
阅读材料3 国际电信联盟(ITU)
阅读材料4 国际标准化组织(IS0)
阅读材料5 如何读懂电路原理图
阅读材料6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故障特点
第2章 常用通信技术
2.1 电话通信技术
2.1.1 电话通信基础
2.1.2 电话通信系统
2.1.3 电话通信的发展趋势
2.2 光纤通信技术
2.2.1 光纤通信基础
2.2.2 光纤通信系统
2.2.3 光纤通信的发展趋势
2.3 移动通信技术
2.3.1 移动通信基础
2.3.2 第2代移动通信
2.3.3 第3代移动通信
2.3.4 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
2.4 微波通信技术
2.4.1 微波通信基础
2.4.2 微波通信系统
2.4.3 微波通信的发展趋势
2.5 卫星通信技术
2.5.1 卫星通信基础
2.5.2 卫星通信系统
2.5.3 卫星通信的发展趋势
小结
思考与练习
阅读材料
阅读材料1 音频编码技术
阅读材料2 红外通信技术
阅读材料3 激光通信技术
阅读材料4 蓝牙通信技术
阅读材料5 集群通信技术
阅读材料6 移动定位技术
第3章 数据通信技术
3.1 数据通信基础
3.1.1 数据通信概述
3.1.2 数据通信系统
3.2 数据通信关键技术
3.2.1 数据传输技术
……
第4章 通信技术应用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莫过于其中关于现代通信应用的部分。作者并没有将重点放在纯粹的理论知识上,而是花了相当大的篇幅来介绍通信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实际应用,例如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卫星通信、雷达系统等等。对于这些应用场景,作者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结合具体的案例,阐述了通信技术是如何支撑这些应用的运行和发展的。这让我深刻体会到,通信技术的重要性远不止于理论层面,它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 在阅读关于物联网通信的部分,我了解到LoRa、NB-IoT等低功耗广域网技术是如何在海量设备连接和低功耗需求之间取得平衡的。作者还探讨了5G技术在智能交通、智慧医疗等领域的应用前景,以及相关的网络切片、边缘计算等关键技术。这些内容让我对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也激发了我对这些新兴技术应用的浓厚兴趣。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让我掌握了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让我看到了通信技术广阔的应用前景。
评分我一直对通信系统中的信息安全和编码理论非常感兴趣。这本书的第四部分,关于信息论和编码的部分,让我大开眼界。作者从香农信息论的基本概念出发,深入浅出地解释了信源编码、信道编码和密码编码的原理和作用。对于一些经典编码,如哈夫曼编码、卷积编码、Reed-Solomon编码等,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且配以大量的例子,使得抽象的理论变得易于理解。特别是关于纠错码的设计和性能分析,让我对通信系统的可靠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深入学习过程中,我发现作者在讲解编码理论时,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例如,在介绍信道编码时,作者不仅讲解了各种编码方法的数学原理,还分析了它们在实际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场景和性能优势。此外,书中还对现代通信系统中广泛应用的Turbo码和LDPC码进行了深入的介绍,让我对这些高效编码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这些内容不仅加深了我对信息安全重要性的认识,也让我对通信系统的鲁棒性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评分当我深入到这本书的第三部分,关于无线通信的内容时,真是眼前一亮。作者对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演进,从1G到5G,进行了详尽的梳理和介绍。对于4G LTE和5G NR的关键技术,如OFDM、MIMO、波束赋形等,都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对这些技术在实际网络部署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案进行了讨论,例如多径效应的处理、干扰抑制等。作者还探讨了未来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比如物联网通信、车联网通信等,这让我对通信技术的未来充满了好奇和思考。 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作者在处理复杂概念时,非常注重逻辑性和条理性。每一章的知识点都层层递进,相互关联,使得整个知识体系显得非常完整。比如,在讲解信道编码时,作者先从纠错码的基本原理讲起,然后逐步介绍卷积码、BCH码、RS码等经典编码方案,最后又引出了Turbo码和LDPC码等现代高效编码技术,并对其性能优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这让我深刻体会到,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是如何通过精巧的编码技术来保障的。
评分本书的第四部分,关于光纤通信的章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详细介绍了光信号的产生、传输和接收过程,以及各种光纤传输损耗的成因和抑制方法。对于波分复用(WDM)和时分复用(TDM)等关键技术,都进行了深入的讲解,并且通过实例说明了它们在现代光通信网络中的重要作用。最令我称道的是,书中还对光网络架构、光器件以及光纤到户(FTTH)等应用场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让我对光通信技术在信息传输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在学习光通信的过程中,我特别关注了关于光信号衰减和色散的章节。作者用非常直观的图示和实验数据,解释了不同类型的光纤在长距离传输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详细介绍了EDFA(掺铒光纤放大器)等关键器件如何克服这些问题,保证信号的完整性。这让我意识到,看似简单的光信号传输背后,蕴含着如此精密的科学原理和工程技术。书中对光模块和光交换技术的介绍,也让我对构建高效、可靠的光网络有了更清晰的理解。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上印着熟悉的“清华”字样,让我对它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拿到手后,我第一时间翻阅了目录,发现其涵盖的范围相当广泛,从基础的信号与系统,到现代通信系统中至关重要的数字信号处理、编码与解码技术,再到无线通信、光纤通信以及移动通信等前沿领域,都有涉及。这让我感到,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部现代通信技术的百科全书。 第一章的开篇就详细介绍了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比如信源、信道、噪声等概念的阐述,清晰易懂,让我这个初学者也能快速建立起整体的认识。作者并没有回避复杂的数学推导,但同时也配以大量的图示和实例,生动形象地解释了傅里叶变换、卷积等核心概念的物理意义。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调制解调技术的部分,从模拟调制到数字调制,循序渐进,层层递进,特别是对QPSK、QAM等关键技术的讲解,既有理论深度,又不失实践指导意义。书中的案例分析也非常贴近实际应用,让我能更好地理解书本知识是如何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手段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