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可编程控制系统设计与实训
定价:39.50元
作者:吴元修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6-01
ISBN:9787303122004
字数:419000
页码:30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吴元修等主编的《可编程控制系统设计与实训》以三菱公司的FX2N系列可编程控制器(PLC)为例,以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为载体,在相应具体工作任务中介绍了PLC的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PLC的内部编程软件和指令系统;编程软件的使用和梯形图的设计方法。书中从应用角度出发,基于典型逻辑控制系统、顺序控制系统、位置控制系统(步进电动机的控制)、模拟量闭环控制系统(拌胶机的控制)、变频器控制系统(纺纱卷绕电动机的控制)的设计与安装等工程实例,旨在培养读者PLC技术在生产一线的应用能力,使读者学会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熟悉PLC控制系统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了解外PLC技术发展动向,具有PLC控制系统的安装、接线、调试、维护与维修能力,具有利用PLC完成中等复杂程度机电设备控制系统的改造设计能力。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和数控技术等专业的教材使用,也可供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自学和作为培训教材使用。建议授课时数为72学时。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知识体系构建得像一个精心搭建的控制塔,从底层的基础电子元件和信号处理开始,逐步向上延伸到复杂的算法和网络通信。我特别关注了其中关于嵌入式系统在控制应用中的篇章,它对微控制器(MCU)的资源限制(如内存和运算速度)如何反作用于控制算法的选择做了深刻的讨论。作者并没有推荐那些对资源要求极高的现代算法,而是回归到了对经典算法的优化和剪枝,比如如何用定点运算替代浮点运算以提高速度和降低功耗。这种务实的态度,非常贴合实际工业界对成本和性能的平衡需求。此外,书中对安全性(Security)的提及虽然简短,但视角非常前沿,触及了工业控制系统面临的网络攻击威胁,并提出了基本的安全加固思路。整本书的阅读体验,就像是跟随一位经验丰富的总工程师进行了一次全面的项目复盘,他不仅告诉你系统的功能实现了,更告诉你这个系统在工程实现过程中克服了哪些技术难关,规避了哪些潜在风险,这种全景式的视野让人受益匪浅。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风格带着一种老派工科教授特有的沉稳和精准,没有过多花哨的辞藻,每一个句子都像是经过精确计算的指令,直奔主题。我最欣赏的一点是它对系统建模和仿真环节的重视。在介绍状态空间法时,作者并没有直接跳到矩阵运算,而是先用一个简单的机械传动系统作为例子,一步步推导出微分方程,然后才引入状态变量的定义。这种循序渐进的过程,极大地降低了读者对高等数学工具的畏惧感。此外,书中对离散化处理的讲解也极其到位,明确指出了采样周期对系统稳定性和控制性能的制约关系,并给出了判断的经验法则。当我对照书中的仿真代码去MATLAB/Simulink里复现那些曲线时,发现和书上的结果几乎一致,这印证了作者在理论推导和实际仿真之间的无缝衔接能力。对于想要从事自动化算法研究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的不仅仅是知识点,更是一套严谨的工程思维方法论。
评分我是一个偏爱动手实践的工程技术人员,所以对于那些纯理论堆砌的书籍总是敬而远之。然而,这本教材的实训部分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巧妙地将理论知识融入到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实验项目中,每一个实验都有明确的预期目标和详细的步骤指南。比如,有一个关于故障诊断的实验,它设计了一个模拟传感器漂移的场景,要求读者利用卡尔曼滤波的思想来估计真实状态,这个设计的巧妙之处在于,它不仅考察了控制理论知识,更考察了数据处理和容错能力。书中对实验设备的要求描述得也非常具体,甚至连推荐的传感器型号和采集卡参数都列出来了,这为我们搭建实验平台省去了大量调研时间。更重要的是,它不只是教你如何让系统“跑起来”,更引导你去思考“如何让它跑得更健壮、更高效”,这种对系统鲁棒性的关注,是现代工业控制的核心。阅读过程中,我甚至能想象到作者在编写这些章节时,自己是如何在一台又一台的实验台上反复调试和修正的,充满了对细节的执着。
评分这本厚厚的书,拿到手上沉甸甸的,光是封面设计就透着一股严谨和专业的味道,那种经典的教材风格,让人一下就联想到大学课堂里那些充满求知欲的下午。我翻开目录,对其中“实时系统架构与任务调度”这一章的内容格外感兴趣,它不像有些书那样只是停留在理论的介绍,而是深入到具体的算法实现层面,比如经典的优先级反转问题如何通过高效的锁机制来规避,以及如何根据不同工业现场对时间精度的要求来选择合适的实时操作系统内核。书中对各种经典控制策略的讲解也十分到位,从基础的PID到更复杂的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控制,作者似乎是手把手地带着读者去理解每一个参数背后的物理意义和工程含义,而不是简单地罗列公式。尤其是涉及到实际应用案例的部分,那些图文并茂的系统框图和仿真结果,简直是太贴心了,让人感觉不是在啃枯燥的理论,而是在进行一场真实的工程设计。我特别欣赏作者在阐述复杂概念时所采用的类比手法,它有效地架起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让初学者也能迅速抓住要点。整体来看,这本书的编排逻辑非常清晰,知识点的递进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绝对是值得反复研读的工具书。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是抱着“又是一本中规中矩的教科书”的心态打开这本书的,但很快我就发现自己错了。这本书的精髓在于它的“实训”二字,它不仅仅是告诉你“怎么做”,更是告诉你“为什么这么做会更好”。我特别关注了关于PLC编程和SCADA系统集成的章节,里面对西门子和罗克韦尔等主流品牌的编程范式做了细致的对比分析,这对于我们这些希望在不同平台间切换的工程师来说,简直是如虎添翼。作者在讲解定时器和计数器这种看似基础的指令时,都融入了实际生产线上的陷阱与优化技巧,比如如何处理断电保持问题,如何在高速脉冲输入下保证数据采集的准确性。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工业网络协议,比如Modbus/TCP和EtherNet/IP的底层数据帧结构解析,这种深度解读在国内的教材中是比较少见的。这使得读者不仅仅停留在“会用”的层面,更能深入到“理解”和“优化”的层次。这本书的排版虽然朴素,但重点突出,那些关键代码片段和硬件接线图都标注得非常清晰,让人在动手实践时可以迅速定位和核对,极大地提升了学习效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