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 Cloud与Docker高并发微服务架构设计实施

Spring Cloud与Docker高并发微服务架构设计实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韶健 著
图书标签:
  • Spring Cloud
  • Docker
  • 微服务
  • 高并发
  • 架构设计
  • 分布式系统
  • 容器化
  • Java
  • 云原生
  • 实战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电子工业出版社官方旗舰店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341618
商品编码:29464637550
包装:平塑勒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8-06-01

具体描述


内容介绍

    本书从架构设计、应用开发和运维部署三个方面出发,对微服务架构设计的实施进行了全方位的阐述和深入实践,并结合生产实际讲解了Spring Cloud、Docker和Jenkins等工具的具体使用方法。书中通过一个互联网电商平台实例实现了高并发的微服务架构设计,并通过详细的开发和实施过程,演示了构建一个安全可靠、稳定高效并可持续扩展的系统平台的方法。本书适合互联网应用开发设计人员参考学习。



作者介绍

    陈韶健,资深IT技术专家,著有《深入实践Spring Boot》(2016年10月机械工业出版社)、《Neo4j全栈开发》(2017年6月电子工业出版社)等书籍,在虚拟化技术领域、数据库使用和大数据分析、分布式架构设计、Spring等开源框架使用、微服务实施和开发等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未来研究方向:物联网、智慧城市、AI人工智能等。



关联推荐
本书的读者对象为广大的Java开发者、系统架构师、系统设计人员和运维人员,特别适合使用过Spring框架、Spring Boot框架或具有Spring框架基本知识的读者。
目录

第一部分  架 构 篇

1  微服务架构与Spring Cloud 2

1.1  微服务概念的由来 2

1.2  微服务的定义 3

1.3  微服务架构与整体式架构的区别 5

1.4  微服务架构与SOA的比较 8

1.5  为什么要使用微服务架构 9

1.6  为实施微服务架构做好准备 10

1.6.1  思想观念的转变 10

1.6.2  团队管理方式的改变 11

1.6.3  自动化基础设施的建设 11

1.7  为什么要使用Spring Cloud 12

1.8  Spring Cloud组件介绍 13

1.9  Spring Cloud的版本说明 15

1.10  小结 17

2  微服务架构最佳设计 18

2.1  合理划分微服务 19

2.2  微服务治理 19

2.3  Rest API微服务设计 21

2.3.1  使用数据库集群 22

2.3.2  读写分离设计 22

2.3.3  使用缓存 22

2.3.4  保证Rest API微服务的独立性 23

2.4  Web UI微服务设计 23

2.4.1  使用FeignClient实现负载均衡调用 23

2.4.2  使用Hystrix实现容错设计 23

2.4.3  使用非阻塞的异步编程技术实现高并发调用 24

2.4.4  使用分布式文件系统 24

2.5  微服务之间调用规则设计 24

2.6  数据最终一致性设计 25

2.7  分布式集群架构设计 26

2.8  微服务运行环境安全设计 27

2.9  小结 27

3  电商平台微服务设计实例 29

3.1  电商平台总体设计 29

3.1.1  总体业务流程设计 29

3.1.2  总体业务功能设计 31

3.2  电商平台业务模型设计 32

3.2.1  移动商城业务模型 32

3.2.2  商家管理后台业务模型 33

3.2.3  平台管理后台业务模型 33

3.3  创建Rest API微服务 34

3.4  创建Web UI微服务 36

3.4.1  移动商城Web UI微服务 36

3.4.2  商家管理后台的Web UI微服务 37

3.4.3  平台管理后台Web UI微服务 37

3.5  电商平台微服务体系结构 38

3.6  小结 39

第二部分  开 发 篇

4  开发工具选用及Spring Boot基础 41

4.1  开发工具选择 42

4.2  开发环境配置 42

4.3  创建Spring Boot工程 43

4.4  使用JPA 47

4.4.1  数据源配置 48

4.4.2  JPA配置 48

4.4.3  数据实体设计 49

4.4.4  存储库接口设计 49

4.4.5  单元测试 50

4.5  使用Thymeleaf 51

4.5.1  控制器设计 51

4.5.2  视图设计 52

4.6  运行与部署 52

4.7  小结 53

5  电商平台微服务工程设计 54

5.1  微服务工程结构 54

5.2  电商平台微服务工程组建 56

5.3  数据库选型 56

5.4  微服务工程创建步骤 57

5.5  项目基本配置 59

5.6  创建模块 63

5.7  小结 65

6  微服务治理基础服务开发 66

6.1  注册管理中心 67

6.1.1  创建注册管理中心 67

6.1.2  运行注册管理中心 69

6.1.3  微服务怎样使用注册管理中心 69

6.1.4  构建高可用的注册管理中心 71

6.2  配置管理中心 72

6.2.1  创建配置管理中心 72

6.2.2  微服务如何使用配置管理中心 75

6.2.3  在线更新配置信息 76

6.3  微服务监控中心 77

6.3.1  使用断路器仪表盘实现监控 78

6.3.2  聚合服务监控管理中心 80

6.4  服务跟踪分析中心 85

6.4.1  创建服务跟踪分析中心 85

6.4.2  在微服务中启用服务跟踪功能 89

6.5  日志分析平台 92

6.5.1  创建日志分析平台 92

6.5.2  使用日志分析平台 92

6.6  小结 93

7  Rest API微服务开发 95

7.1  领域业务开发 95

7.1.1  使用Druid数据源 97

7.1.2  JPA及其配置 99

7.1.3  数据实体建模 100

7.1.4  查询对象设计 103

7.1.5  实体持久化设计 105

7.1.6  持久化测试 106

7.1.7  领域服务开发 108

7.1.8  领域服务的单元测试 110

7.1.9  使用Redis实现缓存设计 111

7.2  Rest API应用开发 116

7.2.1  Rest API应用配置 116

7.2.2  启动程序设计 118

7.2.3  接口开发 118

7.3  使用消息处理事件 122

7.3.1  消息生产者设计 123

7.3.2  消息消费者设计 124

7.3.3  使用消息测试 127

7.4  小结 128

8  Web UI微服务开发 130

8.1  高并发接口调用分层设计 130

8.2  通过FeignClient调用Rest API 131

8.3  使用Hystrix断路器 133

8.4  使用非阻塞异步编程方法 135

8.4.1  CompletableFuture介绍 136

8.4.2  性能比较测试 139

8.5  Web应用开发 144

8.5.1  项目引用配置 144

8.5.2  应用程序配置 145

8.5.3  业务功能开发 147

8.6  开发环境的热部署设置 153

8.7  使用分布式文件系统 156

8.7.1  分布式文件系统客户端开发 156

8.7.2  商品图片上传设计 158

8.7.3  富文本编辑器上传文件设计 159

8.7.4  建立本地文件信息库 162

8.8  小结 165

9  电商平台移动商城开发 166

9.1  移动商城首页设计 167

9.2  使用负载均衡的导航设计 173

9.3  按分类查询设计 175

9.4  商品详情页设计 178

9.5  购买下单实现 180

9.6  用户登录与账户切换设计 183

9.6.1  用户登录设计 183

9.6.2  切换账号设计 185

9.7  订单查询设计 187

9.8  集成测试 190

9.9  小结 191

10  商家管理后台与SSO设计 192

10.1  商家权限管理体系设计及开发 193

10.1.1  商家权限体系建模 194

10.1.2  商家权限体系的持久化设计 198

10.1.3  商家权限体系的领域服务开发 200

10.2  商家管理微服务开发 203

10.2.1  商家领域服务层单元测试 203

10.2.2  商家服务的接口开发 207

10.3   SSO设计 212

10.3.1  SSO基本配置 212

10.3.2  在SSO中使用商家的权限体系 213

10.3.3  用户登录设计 215

10.3.4  有关验证码的说明 217

10.3.5  SSO的主页设计 219

10.3.6  OAuth2服务端设计 221

10.4  SSO客户端设计 223

10.4.1  客户端的项目管理配置 223

10.4.2  客户端的安全管理配置 224

10.4.3  权限验证实现原理 225

10.4.4  如何在应用中接入SSO 227

10.4.5  有关跨站请求伪造防御的相关设置 229

10.4.6  根据用户权限自动分配菜单 229

10.5  小结 231

11  平台管理后台开发 232

11.1  平台管理后台领域设计 232

11.1.1  领域实体建模 232

11.1.2  实体的行为设计 235

11.1.3  领域服务开发 235

11.1.4  领域服务单元测试 238

11.2   平台管理后台访问控制设计 239

11.2.1  使用平台管理的用户体系 239

11.2.2  权限管理设计 241

11.3  商家的注册设计 244

11.4   商家菜单体系管理开发 247

11.4.1  分类菜单管理开发 247

11.4.2  模块菜单管理开发 248

11.4.3  访问资源管理开发 251

11.5   商家角色管理开发 254

11.6  小结 256

第三部分  运 维 篇

12  服务器架构设计与Docker使用 258

12.1  服务器组建 258

12.2  安全的服务器架构设计 259

12.2.1  防火墙安装及配置 259

12.2.2  建立安全的局域网环境 263

12.3  服务器资源分配 265

12.4  CentOS安装 268

12.4.1  IP地址设置 269

12.4.2  安全设置 269

12.4.3  语言配置 269

12.4.4  时间同步配置 270

12.5   Docker和docker-compose安装 270

12.5.1  Docker安装及使用 271

12.5.2  docker-compose安装及使用 274

12.6  使用Docker搭建微服务治理环境 278

12.6.1  服务器1的部署配置 278

12.6.2  服务器2的部署配置 280

12.7  使用Docker部署日志分析平台 282

12.8  使用Docker部署微服务应用 285

12.9  小结 285

13  数据库集群设计与高可用读写分离实施 287

13.1  MySQL安装 288

13.2  主从同步设置 290

13.3   主主同步设置 293

13.4   数据库代理中间件选择 295

13.5   使用OneProxy实现读写分离设计 296

13.5.1  OneProxy安装 296

13.5.2  高可用读写分离配置 297

13.6   OneProxy分库分区设计 301

13.6.1  按范围分库分表 302

13.6.2  按值分库分表 302

13.6.3  按哈希算法分库分表 303

架构升级之路:从单体到云原生,构建企业级高可用微服务体系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软件架构的演进已成为企业应对激烈市场竞争、实现业务快速迭代的关键。本书将带您踏上一条从传统单体应用向现代化云原生微服务架构转型的实践之路。我们聚焦于那些能够支撑海量用户、保障系统稳定运行、并能灵活应对业务变化的核心技术与设计理念,旨在为您提供一套系统、全面且极具操作性的方法论。 第一章:微服务架构的理论基石与演进趋势 本章将深入剖析微服务架构的核心价值,解析其与单体架构、SOA架构的根本区别,并探讨为何微服务已成为构建现代高并发、高可用系统的必然选择。我们将追溯微服务的发展历程,梳理其在不同阶段的关键技术演进。重点将放在对微服务核心原则的解读:独立部署、自治、领域驱动设计(DDD)的应用、面向服务的通信以及技术异构性。同时,我们会讨论微服务化可能带来的挑战,如分布式事务、服务治理、监控与日志等,并初步勾勒出应对这些挑战的思路。此外,本章还将展望微服务架构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Serverless、Service Mesh、事件驱动架构等前沿概念,为读者建立起宏观的架构认知。 第二章:从单体到微服务:策略与路径规划 迈向微服务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周密的规划与循序渐进的策略。本章将为您提供一套清晰的微服务化转型路线图。我们将从业务梳理、限界上下文(Bounded Context)划分入手,这是DDD的核心实践,也是构建清晰微服务边界的基础。接着,我们将探讨不同的拆分策略,如按业务能力拆分、按领域拆分等,并分析它们的优劣势。对于遗留系统的现代化改造,我们将介绍“绞杀者模式”(Strangler Fig Pattern)等渐进式迁移方法,如何在不影响现有业务的情况下,逐步将单体应用拆分成微服务。本章还将讨论团队组织结构的调整,以适应微服务带来的敏捷开发和独立运作模式。 第三章:核心微服务组件:服务注册与发现 在庞大的微服务体系中,服务间的有效通信至关重要。本章将深入讲解服务注册与发现机制,它是微服务架构的“血管”。我们将详细介绍服务注册中心(如Eureka, Nacos, Consul)的工作原理、核心API和配置要点。重点在于解释客户端注册、服务发现、心跳检测、健康检查等关键流程。我们将通过实际案例演示如何在一个分布式环境中,让服务能够动态地注册自身,并让其他服务能够高效地查找和调用它们。本章还将探讨服务注册中心的高可用部署方案,以及在网络分区等异常情况下的容错策略。 第四章:可靠的服务通信:API网关与负载均衡 API网关是微服务架构的“门面”,负责外部请求的统一接入、路由、安全认证、流量控制等。本章将详细解析API网关的设计与实现,重点关注Spring Cloud Gateway或Zuul等主流框架的应用。我们将深入讲解路由配置、请求转发、熔断降级、限流、身份验证等功能。此外,负载均衡是保证服务高可用和高性能的关键。本章将深入分析不同的负载均衡策略(如轮询、随机、一致性Hash),以及如何在API网关层面或客户端实现负载均衡,例如Ribbon的客户端负载均衡机制,以及Spring Cloud Gateway中内置的负载均衡能力。 第五章:构建容错体系:熔断、降级与限流 分布式系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故障,而构建容错能力是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的重中之重。本章将聚焦于微服务架构中的“三大法宝”:熔断、降级与限流。我们将详细讲解Hystrix(或Sentinel)等熔断降级框架的工作原理、配置参数以及最佳实践。通过丰富的案例,演示如何通过熔断器隔离故障,避免雪崩效应;如何通过降级策略在服务不可用时提供备用方案,保障用户体验;以及如何通过限流策略控制请求速率,保护后端服务不被压垮。本章还将讨论这些容错机制的组合应用,构建一个坚不可摧的分布式系统。 第六章:分布式数据管理:事务与一致性 在微服务架构下,传统的单体应用事务管理方式已不再适用。本章将深入探讨分布式事务的挑战与解决方案。我们将详细讲解CAP理论在分布式数据一致性中的应用,以及BASE理论的含义。重点介绍两种主流的分布式事务模式:两阶段提交(2PC)及其局限性,以及补偿事务(Saga模式)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我们将基于Spring Cloud Alibaba的Seata等分布式事务解决方案,演示如何通过声明式事务和编程式事务,优雅地处理跨服务的事务一致性问题。本章还将探讨数据最终一致性的实现策略,以及如何通过事件驱动的方式来解耦数据操作。 第七章:服务治理与配置中心 服务治理是微服务架构的“神经系统”,负责服务的生命周期管理、状态监控、流量调度等。本章将深入讲解服务治理的核心组件与实践。我们将重点介绍Spring Cloud Config或Nacos等配置中心的应用,如何实现配置的动态加载、灰度发布和版本管理。同时,我们将探讨服务治理框架(如Spring Cloud Alibaba的Dubbo)提供的服务注册、发现、负载均衡、路由、流量管理等功能。本章还将讲解链路追踪(如Zipkin, SkyWalking)的重要性,如何可视化地展示请求在多个微服务间的调用流程,快速定位问题。 第八章:分布式日志与监控告警 分布式系统的复杂性使得集中式日志管理和高效监控成为必要。本章将为您提供一套完整的分布式日志采集、存储、分析和可视化方案。我们将介绍ELK Stack(Elasticsearch, Logstash, Kibana)或EFK Stack(Elasticsearch, Fluentd, Kibana)的应用,如何从各个微服务节点收集日志,并进行统一的存储和查询。同时,我们将深入讲解服务监控的关键指标,包括请求量、响应时间、错误率、资源利用率等。重点将放在Prometheus与Grafana的组合应用,如何实现实时监控、自定义告警规则,并在服务出现异常时及时发出通知,确保系统的高可用性。 第九章:消息队列在微服务中的应用 消息队列是实现异步通信、削峰填谷、解耦服务的重要手段。本章将详细讲解在微服务架构中如何有效利用消息队列。我们将重点介绍Kafka、RabbitMQ、RocketMQ等主流消息中间件的架构、特性和使用场景。我们将演示如何通过消息队列实现服务间的异步通信,例如用户注册后的消息推送、订单处理的流程解耦等。本章还将讨论如何利用消息队列实现事件驱动架构(EDA),构建更具弹性和可扩展性的系统。同时,我们将讲解消息队列的高可用和容错机制。 第十章:容器化部署与微服务编排 将微服务部署到生产环境,需要强大的容器化技术和编排工具。本章将为您揭示如何利用Docker与Kubernetes构建高效、弹性的微服务部署平台。我们将深入讲解Docker的核心概念,包括镜像、容器、Dockerfile的编写,以及如何打包微服务应用。接着,我们将重点介绍Kubernetes(K8s)的架构和核心组件,如Pod, Service, Deployment, StatefulSet等,并演示如何通过Kubernetes实现微服务的自动化部署、扩缩容、自愈和滚动更新。本章还将讨论Kubernetes在服务注册、发现、负载均衡等方面的集成,以及如何实现CI/CD流水线的自动化构建。 第十一章:微服务架构的灰度发布与蓝绿部署 在保证系统稳定性的前提下,实现新功能的平滑上线至关重要。本章将深入讲解微服务架构中的灰度发布和蓝绿部署策略。我们将详细分析灰度发布的原理,如何通过流量切分、用户分群等方式,将新版本逐步推向一部分用户,并收集反馈。我们将演示如何在API网关层面或Kubernetes中实现流量的精细化控制,以实现灰度发布。同时,本章将介绍蓝绿部署的理念,如何通过部署两个独立的环境(蓝色和绿色),在保证零停机时间的情况下,实现新版本的快速回滚。 第十二章:云原生时代的微服务实践 本章将引导读者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并着眼于云原生时代微服务的最新实践。我们将探讨Spring Cloud与Kubernetes的深度集成,如何利用Kubernetes提供的强大能力,进一步简化微服务管理的复杂性。我们将介绍Service Mesh(如Istio, Linkerd)的概念及其优势,它如何将服务治理能力从应用程序中解耦出来,实现更精细化的流量管理、安全控制和可观测性。此外,本章还将探讨Serverless架构在微服务中的应用,以及如何构建面向未来的、具备高度弹性和可伸缩性的云原生微服务体系。 本书旨在为您提供一套完整的微服务架构设计与实施指南,帮助您在技术变革的浪潮中,成功构建出稳定、高效、可扩展的企业级应用。通过理论讲解与实践案例相结合的方式,您将能够深刻理解微服务架构的精髓,并具备独立设计和实施现代化微服务系统的能力。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觉得,学习技术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实践中落地。《Spring Cloud与Docker高并发微服务架构设计实施》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这一需求。它并没有泛泛而谈,而是从设计思想出发,逐步深入到具体的实现细节。当我看到书中对Spring Cloud各个组件的讲解时,比如Eureka的服务注册与发现,Ribbon的负载均衡,Hystrix的熔断机制,以及Zuul的API网关等等,都配有非常详尽的代码示例,并且解释得非常透彻,让我能够一步步跟着操作,自己动手实践。更不用说Docker的部分,从镜像的构建到容器的部署,再到集群的管理,都提供了清晰的指导,这对于我这种希望将微服务部署到容器化环境的开发者来说,简直是福音。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吸引了我,它那种充满科技感又不失沉稳的风格,让我想起了无数个深夜对着屏幕调试代码的场景。拿到书的第一时间,我就迫不及待地翻开了目录,里面清晰地划分了Spring Cloud和Docker两个核心部分,并着重强调了“高并发”和“微服务架构设计实施”。这几个关键词简直是当下IT行业最炙手可热的几个技术点,我一直想系统地学习如何将它们融会贯通,解决实际项目中遇到的性能瓶颈和架构难题,这本书无疑为我指明了方向。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兵,在娓娓道来他的战场经验。《Spring Cloud与Docker高并发微服务架构设计实施》这本书的作者显然在微服务架构设计和高并发系统建设方面有着深厚的积累。他不仅仅是介绍技术,更重要的是分享了他在实际项目中遇到的挑战、踩过的坑,以及是如何一步步解决的。书中有很多“干货”,比如在服务降级和熔断策略的选择上,有哪些考量因素;在Docker容器化部署时,如何进行性能调优;在分布式链路追踪方面,又有哪些值得推荐的工具和方法。这些宝贵的经验分享,让我受益匪浅,少走了很多弯路。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在“高并发”这个点上做得非常出色。以往我阅读的其他微服务相关的书籍,虽然也讲了如何拆分服务、如何实现服务间的通信,但往往在如何应对海量请求、如何保证系统稳定性和高性能方面,讲解得相对浅显。这本书则不一样,它专门辟出了章节来讨论并发控制、性能优化、缓存策略以及分布式事务等关键技术,并且还结合了Spring Cloud和Docker的特性,给出了非常实用的解决方案。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消息队列在高并发场景下的应用分析印象深刻,这让我茅口对我们项目中的消息处理环节有了新的思路和改进方向。

评分

在我看来,《Spring Cloud与Docker高并发微服务架构设计实施》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其“设计实施”这四个字。它不仅仅是介绍Spring Cloud和Docker这两个技术,更侧重于如何将它们融合,构建一个健壮、可扩展、高性能的微服务系统。书中详细讲解了微服务架构的演进过程、设计原则,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比如服务间的依赖管理、配置中心的应用、日志收集与分析、灰度发布与蓝绿部署等等。并且,它并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提供了大量可落地、可操作的代码示例和部署方案。这使得我能够将书中的知识直接应用到我的工作中,快速提升我构建和维护高并发微服务系统的能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