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一切都是心理学:信念力
定价:28.00元
作者:魏棻卿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3-01
ISBN:9787564084271
字数:
页码:20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只有正向的信念,才能带你走向正向的人生。你眼中的世界,其实是内在信念的投射。人生是苦或是乐,往往来自你的一个念头。
目录
Part1
人生是苦或是乐,往往取决于你的一个念头。
01 一张没贴邮票的明信片
02 面对死亡,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救赎
03 放下非理性信念,就是放过自己
04 敲敲你的周哈里窗
05 别忙着讨好每一个人
06 和失败交朋友
07 用“例外法则”挑战负面认知
08 负面情绪不是罪
09 绝望也是一种力量
10 一把打开心灵的钥匙
11 化整为零的苦难解脱术
12 探勘内在的冰山
13 换个角度想,才能发现新方向
Part2
苦难的人生,其实是内心所导演出来的一场戏。
14 不要老是在同一个地方跌倒
15 路,就是要自己走一遍
16 你怎么对自己,别人就怎么对你
17 到底是谁救了谁?
18 退出物质军备赛吧!
19 想受人尊敬,还是受人欢迎?
20 谁才是小人?
21 别人眼中的天堂,可能是你的
22 内心戏的代价
23 真相,有时和你想的不一样
24 幸福不是比较来的
25 其实你什么都不缺
26 Reactive 和 Creative 的差别
Part3
放下执念,就能走出生命的困境。
27 算命不如一个决定
28 你要的快乐,自己决定
29 违反操作须知,人生也会大当机
30 永远不要让别人告诉你,不能做什么
31 是不能改变,还是不想改变?
32 请,为自己而战!
33 不想被关?那就撞破玻璃箱吧!
34 亲爱的,那并不是爱情
35 用行动切换苦命模式
36 流浪,未必是因为迷路
37 巫婆的礼物
38 有伤,不有害
39 感谢苦难伤疤
作者介绍
魏棻卿,心灵励志作家。
出生于台南佳里,毕业于文化大传系、北医公卫所。2001年成为记者,曾经任职于远见杂志、东森、民视、三立等媒体,荣获多座新闻奖项。目前就读教育心理与咨商研究所,亦经常参加心灵成长课程。
从小就坚信,人因梦想而。热爱写作、阅读和流浪,致力以“单纯、自由、爱”活出生命精彩,让自己的存在成为世界的祝福。
著有《幸福不是因为拥有很多,而是执著很少》、《人生没有如果,这才是人生》、《爱,逆转胜─—纪宝如》、《人生就像下棋,真正的对手是自己2》(合著)、《人生,没有什么是你应该得到的》(合著)等书。
文摘
老母亲原以为,这张明信片可以稳稳妥妥地寄出去,实际上却不然,因为那张老旧明信片上,根本没贴邮票,怎么能寄得出去呢?
小镇邮局的工作人员发现了这种情况,将明信片交给老局长。老局长一看,惊觉此事非同小可,立即驱车带着明信片前往城里的邮局,气喘吁吁地告诉邮务人员说:“虽然这张明信片没有贴邮票,但内容很重要,无论如何都要送达。”
对方看到内容也吓了一跳,保险起见,还特别补写一句:“重要急件,务必送达!”就这样,明信片被一路从城里送到了市区,接着又送到了另一个小城里,经过好几天,才交到中年男子的手中。
临走前,邮差对中年男子说:“你看,这张明信片虽然忘了贴邮票,但因为大家对你的关心,还是被顺利地送到你这里,上头还有你母亲充满爱和关心的字迹。有这么多人在乎你,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呢?”
边听邮差解释一路来的波折边盯着手中的明信片,中年男子还来不及说些什么,眼眶中的泪就已经掉了下来。
人生难免会有一些过不去的时候,而且在绝望时,人常常会误以为已经走到了生命的死胡同,再也不可能绕出去。直到事过境迁,回首才发现,其实当时打结的不是人生,而是自己的想法。
前阵子,接到一位长辈的电话,当时的她,语气明显充满绝望,还开始交代一些事情。我有些惊讶,就我所知,这位长辈年轻时,日子过得非常辛苦,但坚强好胜的她都一一撑过来了,没道理在她生命进入稳定享福的阶段,却变得想不开。
为了厘清问题,我开始询问她近发生了什么事。听完之后,内心反倒放下了一块大石头,因为我发现,眼前的她之所以感到绝望,只是在想法上一时过不去,而非真的陷入什么棘手的处境中。再加上,她的个性偏向乐观积极,只要让她先诉诉苦,舒缓内心的负面情绪,再慢慢引导她“看见”生活中的幸福面,念头一转,她就能走出来了。
特别是当我告诉她:“你有这么多深爱你的家人,还有可爱的小孙子,如果你真的发生什么事,叫他们怎么办?或许你自以为解脱了,但留给你家人的却是一辈子的痛,你舍得这么对待他们吗?”
电话那头的她,开始啜泣了起来。在绝望的当下,哭,其实是一件好事。眼泪,是灵魂的语言,也是情绪的重要纾解。哭一哭之后,她的状态明显稳定许多。隔天,我再拨电话给她,虽然情绪还是略显低落,但已经想通很多。
这并不代表之后的她不会再陷入低潮,但至少她可以借此了解到,绝望的感受和情绪都只是一时的,只要能及时找到心灵支柱,就能安然度过。当一个人能够清楚觉察到,无论是想法还是情绪(情绪通常伴随想法而生),都像是头顶上的一朵乌云,会随风飘来;当然也会有飘走的时候,就不会轻易被生命中的困境所击倒。
要记得的是,当乌云集结水汽降下一场大雨时,别忘了为自己撑一把伞。或者,找个屋檐躲一躲。真的,等乌云飘过去,一切又将雨过天晴。
……
序言
这本书的标题《一切都是心理学:信念力》让我感到一种振奋人心的力量。我一直认为,生活中的许多困境,很多时候并非源于外部环境的客观限制,而是我们内在的认知和信念在起作用。这本书似乎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将“心理学”这一概念放大到极致,暗示了几乎所有的问题都能从心理学的角度找到答案。而“信念力”则是一个非常具体且极具实践意义的切入点。我常常在想,为什么有些人面对同样的困难,却能展现出截然不同的韧性和毅力?这背后一定有着强大的心理机制在支撑。这本书是否会探讨信念的形成过程,它又是如何根植于我们的成长经历、文化背景,甚至是基因层面的影响?我特别希望能够了解到,在面对挫折和失败时,如何调整和强化我们的信念,从而不被负面情绪所吞噬,而是能够从中汲取力量,继续前行。我猜想,这本书可能会深入剖析那些伟大的成功者,他们的非凡成就背后,必然有着超乎常人的信念系统。我期待能够从中学习到构建和维护积极信念的技巧,让“信念力”成为我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指引我穿越迷雾,抵达远方。
评分《一切都是心理学:信念力》这个书名,有一种直击人心的力量。我一直觉得,人生的很多时候,我们是被自己内心的声音所困住。那些限制我们的想法,那些让我们止步不前的恐惧,说到底,都是心理层面的障碍。而“信念力”这个词,则让我看到了突破这些障碍的希望。我好奇作者会如何将心理学的庞大体系,浓缩成“信念力”这一核心,又会如何去定义和解释它。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面镜子,让我看清自己那些根深蒂固的、可能正在阻碍我前进的信念。更重要的是,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让我能够有意识地去重塑和强化我的信念。它是否会讲解如何识别和改变消极的自动思维?又或者如何通过积极的肯定性语言来引导我们的潜意识?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有些人似乎天生就充满自信,而有些人却总是缺乏安全感。这本书是否会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这种差异的根源,并教导我们如何去培养那种强大的内在驱动力?我希望它能让我明白,很多时候,战胜自己内心的“不可能”,比战胜外部的困难更为关键。
评分“一切都是心理学:信念力”——仅仅是这个书名,就足够激起我强烈的好奇心。我总感觉,生活中的很多“不可能”,其实都是我们自己“认为不可能”。而这种“认为”,归根结底,就是我们的信念在作祟。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深入探讨“信念”这个抽象的概念,是如何在我们的大脑中形成,又是如何影响我们的行为和决策的。作者是否会从神经科学的角度,解析信念的形成机制?或者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信念的传播和群体效应?而“信念力”,听起来就像是一种可以被训练和提升的能力。我迫切地想知道,如何才能拥有更强大的信念力,如何才能在面对挑战时,不轻易怀疑自己,不轻易放弃。这本书是否会提供一些具体的心理训练方法,帮助我们建立起坚不可摧的信念?我还在想,如果一个人能够真正地相信自己能够做到,那么很多看似遥不可及的目标,是不是就会变得触手可及?这本书是否会揭示一些关于自我实现的心理学原理,以及如何通过调整信念来激发潜能,从而改变我们的人生轨迹。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简直太吸引人了,当我看到《一切都是心理学:信念力》这个名字时,我的大脑瞬间就被点燃了。我一直对心理学充满好奇,但总是觉得它高深莫测,难以捉摸。然而,“一切都是心理学”这样的表述,瞬间拉近了距离,让我觉得那些曾经遥不可及的理论,原来就潜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触手可及。而“信念力”这个词,更是点睛之笔。我们都知道信念的力量是巨大的,但究竟如何去培养,如何去运用,我一直没有找到明确的方向。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像一个向导,带领我深入探索信念的本质,了解它是如何塑造我们的现实,以及我们是否能够主动地去驾驭它,让它成为我们实现目标的强大驱动力。我很好奇,作者会如何将心理学理论与“信念力”这一核心概念巧妙地结合起来,会不会有具体的心理学实验、案例分析,甚至是实操性的练习,来帮助读者理解并提升自己的信念力?这本书是否能让我对“我”这个概念有更深的认识,理解个体差异的根源,以及如何在这种差异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优势?我希望它能为我揭示一些关于潜意识、认知偏差、情绪管理等方面的奥秘,并告诉我这些奥秘如何直接影响到我所坚信的事物,以及我如何看待成功与失败。
评分“一切都是心理学:信念力”——这个书名本身就充满了哲学意味和现实指导意义。我一直认为,我们所经历的世界,很大程度上是我们内心投射出来的影像。而“信念”则是构成这个内心情感和认知的基石。因此,当看到“一切都是心理学”这个说法时,我立刻联想到,这本书也许会从最微观的心理运作机制,去解释宏观的人生现象。而“信念力”作为核心,则给了我一种期待,那就是这本书不会停留在理论的层面,而是会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来帮助我们提升这种力量。我很好奇,作者会不会探讨信念的来源,是天生的还是后天习得的?又或者是两者兼而有之?我特别想知道,那些能够创造奇迹的人,他们是否拥有与常人截然不同的信念系统?这本书是否会通过分析历史上的伟人,或者当代那些突破极限的个体,来印证信念力的重要性,并从中提炼出可供普通人学习的经验?我期待这本书能让我理解,如何通过调整我们的信念,来改变我们的行为模式,从而最终改变我们的人生走向,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加主动和有力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