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有一种快乐,永远在路上 | 作者 | 一介 |
| 定价 | 25.00元 | 出版社 |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563956333 | 出版日期 | 2017-09-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内容简介 | |
| 这是一本会说话的书,你可以用心去品味,它会告诉你,*美的成长就是放下戒备的心,信任陌生人也学会信任自己,做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心无旁骛的交流。“旅游 故事”的独特内容,以旅游为载体,为切入点,为思想灵魂讲述故事,这是一种新颖别致的写法,容易引起年轻读者群体的共鸣。每个故事以旅游、旅游景点、风景特色、引子、落幕五个场景为背景,现场感和镜头感很好诠释了故事的内涵,让作品在旅途的行走中释放情绪和感悟。 |
| 作者简介 | |
| 主编一介,居于婺州之南山。指间流沙般女子,行云于田垄地间,收获着草黄叶青。认为诗和远方,似一帧儿童画,饱含天真、质朴、洁净、活泼、简爱。惟愿一生如斯。出版小说《你若安好 便是春天》。主编合集《谢谢你的爱,致从我世界路过的人》《如果你害怕,那你就输了》等。 |
| 目录 | |
| 《有一种快乐,永远在路上》 3序 有一种快乐,永远在路上 3章 哪一种成长不受伤 4战胜不了痴念的毒 作者:白枫麟 5你是我的另一种奇迹 作者:玲珑十三 8我的心,现在瘦瘦的 作者:玲珑十三 11天还没亮,你已浑身是伤 作者:白枫麟 14夜色掩不住繁华背后的伤 作者:江丰桃云 17原谅,我今天要跟你告别 作者:凡心 20我们牵牵手也算旅游 作者:欧阳茜茜 23心累了,梦醒了,我便好了 作者:一介 26第二章 别为软弱找借口 30过眼即是拥有,再见也无法出口 作者:宛沐清 30你收集了地图上,每一次的风和日丽 作者:尔雅 33我想,轻装上阵 作者:尔雅 37谁也无法困住你那颗不羁的心 作者:凡心 40走近温润的时光缝隙 作者:安雨 43陷进岁月长河里拔不出来 作者:欧阳茜茜 46没有什么能阻挡我对自由的向往 作者:釉青小小 49第三章 这世上,有谁没有爱过一个人呢? 52给自己一个奋斗的理由 作者:候梦 53看淡世态炎凉,人生才会刚强 作者:候梦 55你是我的铠甲你是我的软肋 作者:天晓 58理智是你后残留的勇气 作者:一介 61一伸手,就能够到天 作者:一盘土豆丝 64只有拼命爬,才能看见不一样的风景 作者:心瑶 67爬到高处,克服地球引力 作者:书生 69你若不离,我便不弃 作者:玉凡瑶 72第四章 你心温暖世界闪亮 76人生不刻板,梦想才闪亮 作者:书生 76后打瞌睡的乘客,你快不快乐 作者:候梦 79有一种快乐,永远在路上 作者:琉璃月 82给心放逐的力量 作者:一盘土豆丝 85别怕自己一个人孤独醒来 作者:秦嫁 88请不要灰心,你也会有人嫉妒 作者:琉璃月 92我把冰冷只留给黑夜 作者:候梦 94美的分手,是美好的开始 作者:玛瑙石 98第五章 有一种心情叫感动 100有一种心情叫感动 作者:玉凡瑶 101喜欢你,豪气又孩子气 作者:玉凡瑶 105人生如棋盘,起起落落 作者:丁楠 108你并不美丽,但你可爱至极 作者:安雨 111遇见如丁香般一样的女子 作者:八月榕 114你,是我美的遇见 作者:玉凡瑶 117我只爱你苍老的容颜 作者:玲珑十三 122...... |
| 编辑推荐 | |
| “旅游 故事”的独特内容,以旅游为载体,为切入点,为思想灵魂讲述故事,这是一种新颖别致的写法,容易引起年轻读者群体的共鸣。 |
| 文摘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 序言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这本《有一种快乐,永远在路上》真是让人醍醐灌顶,读完之后感觉整个世界都变得不一样了。作者的叙事风格非常平实,没有那种故作高深的理论堆砌,而是娓娓道来,像是一位亲切的长者在分享他的人生感悟。我特别喜欢他描述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瞬间,比如清晨第一缕阳光穿过树叶的缝隙,或是异乡小镇上某个老旧咖啡馆里咖啡的香气。这些细微的观察,被作者捕捉得极其精准,让人仿佛身临其境。他并不是在强调“远方”有多么神奇,而是教会我们如何去发现和珍惜“当下”的每一步旅程。我常常在想,我们总是把“快乐”寄托在一个尚未到达的终点,却忘了路上的风景才是最宝贵的财富。这本书的魅力就在于,它把“在路上”这个概念从一种物理上的位移,升华为一种精神上的持续探索和自我和解的过程。每次翻开它,我都能找到新的共鸣点,仿佛作者早就预料到了我在人生的哪个岔路口会感到迷茫,然后用恰到好处的文字给予我支持。那种力量不是强迫你向前冲刺的,而是温柔地提醒你,慢下来,看看脚下的路。
评分不同于市面上那些充斥着“攻略性”或“心灵鸡汤式”的游记文学,这本书的深度体现在其对“流浪者心态”的深刻剖析上。作者仿佛在解剖自己的灵魂,毫不避讳地展示那些在路上可能会遭遇的孤独、迷茫,甚至是自我怀疑。这种坦诚是极其难得的,它打破了读者对“成功旅行家”的刻板印象,让我们明白,真正的成长往往伴随着阵痛和不确定性。他的语言风格是那种非常内敛的幽默感,不是那种让人捧腹大笑的段子,而是在关键时刻轻轻一戳,让你会心一笑,继而陷入更深的沉思。我特别喜欢他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在他的笔下,时间似乎不再是线性的,而是像河流一样,时而湍急,时而舒缓地盘旋。这种对时间维度的掌控,使得整本书读起来有一种超越年龄的厚重感,仿佛历经了数个世纪的沉淀。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色彩感极强,即便是在描述灰暗或沉闷的场景时,也能让人感受到其底色中的那抹坚韧的亮色。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环境描写的那种细腻入微的笔触,他不仅仅是在描绘风景,更是在描绘风景与自我心境的相互渗透。举个例子,他描述在高原上遭遇暴风雪的场景,那种被自然伟力压倒的渺小感,被他写得既敬畏又充满生命力,完全没有那种虚妄的英雄主义色彩。这是一种非常成熟的写作态度,知道何时该退让,何时该坚持。对于那些习惯于在社交媒体上刷“完美旅行照”的读者来说,这本书可能会带来一丝“反向冲击”,因为它更愿意去记录那些不尽人意的、真实的、甚至略显狼狈的瞬间。正是这些不完美,构成了真正的“在路上”的体验。我发现自己越来越依赖这本书,每当感到焦虑或被日常琐事缠身时,翻开任意一页,总能被那种辽阔感和内在的平静所感染,重新找回做自己的勇气。
评分与其说这是一本旅行随笔,不如说它是一部关于“精神漫游”的哲学思考录。这本书的结构非常松散,但这恰恰是它最精妙之处。它不像传统书籍那样有着严密的逻辑线索,而是像一串串被打捞上来的珍珠,散落在广阔的海洋中。作者的文字里有一种奇特的魔力,能够把日常的琐碎升华为具有普适性的体验。比如,他写到在某个无人问津的古迹前停留的那一刻,那种与历史的对话感,读起来让人心潮澎湃。我不是一个容易被煽动的人,但这本书中的情感是如此真挚,没有矫饰,没有刻意拔高,仅仅是基于真实的生活体验。我注意到作者非常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将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与他所体验到的那种“慢时间”进行对照,从而引发读者对生活本质的重新审视。读完之后,我开始反思自己过去对“成就”和“满足感”的定义,它们似乎都被外在的标准绑架太久了。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内心深处对自由和自洽状态的渴望。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成功地将个人叙事与宏大的历史或文化背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但始终保持着一种“局外人”的清醒。作者总能在看似不经意的对话或观察中,带出他对社会变迁、文化传承的独到见解。他不会生硬地插入学术性的分析,而是让这些思考自然地从他的行走体验中生长出来,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叙事技巧,非常考验作者的功力。我记得有一段描述,他在一个偏远村落里与一位老手艺人的交谈,那段文字中蕴含的关于手艺、传承与现代化的冲突与共存的思考,远超出了旅行本身的范畴,直击现代人精神困境的核心。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更像是一场与智者的深度对谈,他引导你质疑那些被社会默认的“真理”,鼓励你去探索那些未被过度开发的内心疆域。它不是让你逃离生活,而是让你以一种更丰富、更有层次的眼光重新投入生活,去发现那份属于自己的、永远在路上的真正快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