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創新改變世界-21世紀諾貝爾科學奬的啓示
定價:98.00元
作者:湯書昆
齣版社:科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5-01
ISBN:9787030568601
字數:
頁碼:302
版次:0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經過近四年的係統研究,《創新改變世界:21世紀諾貝爾科學奬的啓示》以重大科學發現的規律探索為定位,提煉瞭2000年以來諾貝爾物理學奬、化學奬、生理學或醫學奬獲得者的成長環境、師承路徑、科研定位、資源整閤、突破發展、成果擴散的信息譜係,構建瞭研究解析的分析框架與指標體係。
  同時,精選瞭物理學、化學、生理學或醫學三大領域27個經典案列進行深度研究,提齣對中國當代重大科技發現取得突破性進展的科技決策優化推進的比較經驗,以及麵嚮中長期科技政策製定參照的建設思路與建議。
目錄
目錄
Contents
章 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001
一、研究背景 002
二 研究意義 002
第二章 研究分析的指標體係及說明 005
一、獲奬信息 006
二、個人因素 007
三、環境因素 009
第三章 2000~2017年諾貝爾奬獲得者基本信息統計資料匯總 011
一、 2000~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奬獲得者基本情況匯總 012
二、 2000~2017年諾貝爾化學奬獲奬者基本情況匯總 026
三、 2000~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奬獲奬者基本情況匯總 039
四、 2000~2017年諾貝爾奬獲奬者基本情況統計匯總 054
第四章 案例分析 055
節 諾貝爾物理學奬案例分析 056
案例1 集成電路的開拓者 056
案例2 中微子探測的先驅 063
案例3 量子光學領域的“掃地神僧” 070
案例4 發現薄石墨烯的實驗達人 078
案例5 用膠帶“玩”齣諾貝爾奬 089
案例6 廣義相對論宇宙常數的修訂者 092
案例7 成功束縛量子的“魔術實驗大師” 098
案例8 “上帝粒子”挖井人 106
案例9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115
案例10 拓撲與物理學的相遇 123
第二節 諾貝爾化學奬案例分析 133
案例1 不對稱氧化反應的開拓者 133
案例2 非傳統路徑培育的“三無”工程師傳奇 143
案例3 泛素介導的蛋白質降解 147
案例4 “真核轉錄的分子基礎研究”開創者 156
案例5 “錶麵工作”的深入探究者 161
案例6 發光的綠色熒光蛋白的探尋者 169
案例7 破解“蛋白質機器”加工廠的秘密 174
案例8 開闢瞭固體物質第三種可能的“逆襲”之路 183
第三節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奬案例分析 188
案例1 讓人類能夠清楚看到自己的器官 188
案例2 胃潰瘍病理的顛覆性發現 195
案例3 創造基因工程神話的主人公 205
案例4 試管嬰兒技術攻剋人類生育難題 211
案例5 以iPS重塑生命的奇跡 218
案例6 執著與係統優勢鑄就輝煌 229
案例7 發現大腦“GPS”的挪威夫婦 242
案例8 製藥企業中的科學傢 249
案例9 “青蒿素之母” 260
第五章 科學成長路徑 271
一、鼓勵獨創 272
二、重視技術 274
三、集聚效應 275
參考文獻 279
附錄:創新聚源平颱的參考資料摘編 291
一、巴黎高等師範學院 291
二、美國能源部創新機製剖析 295
三、超級神岡探測器 297
四、大亞灣核反應堆中微子實驗 301
後記 303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就像一本穿越時空的指南針,指引著我們去探索那些令人驚嘆的科學發現,以及它們如何悄無聲息地塑造著我們所生活的這個21世紀。每次翻開它,我都仿佛置身於一個充滿智慧和激情的殿堂,聆聽著那些偉大的頭腦在各自領域內如何突破極限,點亮人類文明的火炬。那些關於物理學的奧秘,從量子世界的奇特現象到宇宙深處的宏偉圖景,都以一種引人入勝的方式被解讀,讓我對我們賴以生存的宇宙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而化學領域的革新,更是直接關係到我們的日常生活,從新材料的誕生到疾病治療的突破,都充滿瞭令人振奮的進步。生物學的進展,則讓我們得以窺探生命的本質,理解遺傳的密碼,以及如何應對日益嚴峻的健康挑戰。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堆砌,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的啓迪,它鼓勵我們保持好奇心,勇於質疑,敢於創新,去發現那些隱藏在現象背後的規律,去創造那些尚未被想象的可能性。它讓我意識到,科學的魅力不僅在於其深刻的理論,更在於它能夠解決現實問題,改善人類福祉的力量。
評分這本書的敘事風格非常獨特,它沒有枯燥的說教,也沒有晦澀難懂的術語,而是像一位博學的長者,娓娓道來,將那些復雜的科學概念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呈現齣來。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於那些“意想不到”的發現的描述。很多時候,偉大的科學突破並非源於預設的宏大計劃,而是源於一次偶然的觀察,一個突發的靈感,或者一次失敗的實驗。這些“意外”之所以能夠成為“發現”,是因為研究者擁有敏銳的洞察力,能夠從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中捕捉到重要的綫索。這種對“意外”的尊重和善用,也是這本書給我帶來的重要啓示。它讓我明白,在科學探索的道路上,保持開放的心態,不被固有的思維模式所束縛,纔能發現那些隱藏在常識之外的真相。而且,書中的配圖和插畫也為理解科學概念增添瞭不少樂趣,讓原本嚴肅的科學內容變得生動有趣,非常有吸引力。
評分讀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原來科學的進步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遙不可及,它就潛藏在我們身邊的點點滴滴,隻是需要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去捕捉。書中對那些諾貝爾奬得主們的科學探索曆程的描繪,尤其讓我印象深刻。他們並非天生的天纔,而是經過瞭無數次的失敗、挫摺,在一次次跌倒後又重新爬起,最終纔抵達瞭科學的巔峰。這種堅韌不拔的精神,纔是最值得我們學習和藉鑒的。書中對於那些跨學科的交叉研究的闡述,也讓我看到瞭科學發展的未來趨勢。如今,單一學科的突破越來越難,真正具有顛覆性的創新往往來自於不同領域的碰撞和融閤。那些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知識點,在某些智慧的頭腦中,卻能激發齣耀眼的火花,形成全新的理論體係。這種開放的思維模式,這種打破學科壁壘的勇氣,是推動科學不斷嚮前發展的強大動力。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是什麼”,更是關於“怎麼做”,它提供瞭一個思考科學問題、進行科學研究的全新視角,讓我對未來的學習和工作充滿瞭期待。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像是經曆瞭一場頭腦的風暴,很多原有的認知被顛覆,新的視角被打開。它讓我不再僅僅將諾貝爾奬視為一個遙遠的榮譽,而是將其看作是人類智慧和勤奮的結晶,是不斷挑戰自我、突破極限的縮影。書中對於不同領域科學研究的聯係和相互促進的闡述,讓我看到瞭科學發展並非孤立存在,而是像一個巨大的生態係統,彼此依存,共同繁榮。例如,物理學的最新發現可能會為化學提供新的研究工具,而化學的突破又會為生物學帶來新的藥物和療法。這種“蝴蝶效應”般的聯動,正是科學進步的魅力所在。這本書也讓我對未來的科技發展充滿瞭信心。盡管我們麵臨著許多挑戰,但隻要我們能夠繼續秉持著創新精神,勇於探索未知,相信人類的智慧一定能夠找到解決之道,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它鼓勵我以一種更積極、更具前瞻性的態度去麵對生活和學習中的各種問題。
評分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啓發,在於它讓我看到瞭科學背後的人文關懷。很多時候,我們可能會覺得科學是冰冷的、抽象的,但這本書通過一個個鮮活的科學傢故事,以及他們研究成果對人類社會産生的深遠影響,讓我看到瞭科學最溫暖的一麵。那些為瞭攻剋疾病而夜以繼日的研究者,那些為瞭探索未知而冒著生命危險的探險傢,他們的身上閃耀著人性的光輝。書中對於一些技術突破如何改善瞭偏遠地區人們的生活,如何幫助我們更好地應對環境變化,如何延長瞭人類的壽命,都有著非常具體和動人的描述。這讓我更加堅信,科學的終極目標是為瞭人類的進步和福祉。它不是為瞭滿足少數人的好奇心,也不是為瞭追求虛無縹緲的理論,而是為瞭解決我們麵臨的實際問題,為瞭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這種從“求知”到“利他”的轉變,是科學發展過程中最為重要的價值體現,也是這本書帶給我的最深刻的思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