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林産誌
定價:220.00元
作者:端木炘
齣版社:中國林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11-01
ISBN:9787503889042
字數:
頁碼:412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中國林産誌》是作者多年研究林産樹木的成果,介紹瞭中國林産樹木的主要化學成分、木材特性和經濟價值等,填補瞭林業建設中林産資源利用專著空白,對相關林業企業、林産品開發利用、管理人員培訓和大專院校進行林産資源利用教學也是一部難得的工具書。
目錄
序言
凡例
裸子植物 Gymnospermae
南洋杉科 Araucariaceae
貝殼杉屬 Agathis Salisb.
南洋杉屬 Araucada Juss.
三尖杉科 Cephalotaxaceae
三尖杉屬 Cephalotaxus Sieb.et Zucc.
柏科 Cupressaceae
翠柏屬 Calocedrus Kurz
扁柏屬 Chamaecyparis Spach
柏木屬 Cupressus L.
福建柏屬 Fokienia Henry et Thomas
刺柏屬 Juniperus L.
側柏屬 Platycladus Spach
圓柏屬 Sabina Mill.
崖柏屬 Thuja L.
羅漢柏屬 Thujopsis Sieb.et Zucc.
蘇鐵科 Cycadaceae
蘇鐵屬Cycas L.
麻黃科 Ephedraceae
麻黃屬 Ephedra Tourn.ex L.
買麻藤科 Gaceae
買麻藤屬 Gum L.
銀杏科 Ginkgoaceae
銀杏屬 Ginkgo L.
竹柏科 Nageiaceae
竹柏屬Nageia Gaertn.
鬆科 Pinaceae
冷杉屬 Abies Mill.
銀杉屬 Cathaya Chuet Kuang
雪鬆屬 Cedrus Trew
油杉屬 Keteleeria Carr.
落葉鬆屬 Larix Mill.
雲杉屬 Picea Dietr.
鬆屬 Pinus L.
單維管亞屬 Subgen. Strobus (Sweet) Rehd.
雙維管亞屬 SubgePinus.
金錢鬆屬 Pseudolarix Gord.
黃杉屬 Pseudotsuga Carr.
鐵杉屬 Tsuga Carr.
羅漢鬆科 Podocarpaceae
陸均鬆屬 Dacrydium Soland. ex Forst.
羅漢鬆屬 Podocarpus L. Her. ex Persoon
紅豆杉科 Taxaceae
穗花杉屬 Amentotaxus Pilger
白豆杉屬 Pseudotaxus Cheng
紅豆杉屬 Taxus L.
榧樹屬 Torreya Arn.
杉科 Taxodiaceae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簡直就是打開瞭我對中國林業發展曆史的一扇窗戶!作為一個對自然和曆史都充滿好奇的人,我一直覺得瞭解一個國傢的自然資源如何被開發利用,以及這背後蘊含的社會變遷,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而《中國林産誌》恰恰滿足瞭我這份探索欲。它不僅僅是羅列一些數據和事件,而是以一種非常宏大的視角,將中國林業的發展置於國傢曆史、經濟政策、社會生活乃至生態環境的巨大變遷之中。我尤其對書中關於早期林業政策的論述印象深刻,那些關於“圍墾造田”、“毀林開荒”的記載,雖然讀起來令人心痛,但卻真實地反映瞭過去那個年代人們為瞭生存和發展所付齣的代價,以及林業資源所經曆的麯摺曆程。作者似乎有著深厚的曆史功底,能夠將零散的史料梳理得井井有條,並且將復雜的政策變動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闡述齣來。即便我對林業專業知識瞭解不多,也能從中感受到字裏行間傳遞齣的嚴謹和厚重。閱讀過程中,我仿佛穿越瞭時空,親眼見證瞭中國林業從一片荒蕪到逐漸規範,再到如今重視可持續發展的漫長道路。這本書不愧為一本瞭解中國林業發展史的百科全書,它為我提供瞭一個全新的視角去理解我們腳下的土地和生長在其上的森林。
評分坦白說,我購買《中國林産誌》起初是帶著一種“查漏補缺”的心態,希望能在其中找到一些關於中國木材工業發展曆程的細節。《中國林産誌》的宏大敘事和嚴謹考證,遠遠超齣瞭我的預期,它不僅僅是滿足瞭我對木材工業曆史的興趣,更是打開瞭我對中國工業化進程,特彆是資源型産業發展模式的全新認知。書中關於木材作為基礎工業原材料,如何在不同曆史時期扮演關鍵角色的論述,讓我深刻體會到林業資源對國傢建設和社會發展所産生的深遠影響。我尤其對書中關於近代以來,中國木材生産、加工、流通等各個環節的演變過程的描述,印象深刻。那些關於早期手工加工到機械化生産的轉變,關於木材貿易的興衰,以及不同時期國傢對林業資源的開發政策,都為我提供瞭一個瞭解中國工業化發展軌跡的獨特切入點。作者在描述這些工業發展的同時,並沒有忽略其背後的社會經濟背景,例如,在特定時期,木材的供需關係如何影響著國傢經濟的走嚮,以及林業的開發如何帶動瞭周邊地區的發展,這些都讓這本書的內容顯得更加立體和生動。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將“木材”這個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物質,置於宏大的曆史與經濟背景下進行解讀,讓我看到瞭一個産業背後所蘊含的豐富信息和深刻意義。
評分我是一名對森林生態學充滿熱情的業餘愛好者,一直以來都在尋找能夠係統性地瞭解中國森林資源的權威讀物。《中國林産誌》的齣現,可以說是一場及時雨。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都超乎我的想象,它不僅僅停留在對林業資源的量化統計,更深入地探討瞭不同林區、不同樹種的演變過程,以及這些演變背後所涉及的生態規律和人類活動的影響。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森林資源的分布、組成、生長規律的細緻描繪,這些信息對於理解中國多樣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下的森林生態係統至關重要。例如,書中對南方常綠闊葉林和北方針闊葉混交林的詳細介紹,讓我對中國南北森林生態係統的差異有瞭更清晰的認識。同時,作者在闡述森林資源變化的同時,也必然涉及到相關的社會經濟因素,這讓我意識到,森林生態係統的健康與否,從來都與人類社會的發展息息相關。雖然書中包含瞭很多專業性的數據和分析,但作者的寫作風格卻並不枯燥,而是充滿瞭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科學的敬畏。閱讀這本書,我不僅學到瞭豐富的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我感受到瞭作者對中國森林資源深深的眷戀和責任感。這本書為我提供瞭一個前所未有的機會,去深入瞭解那些隱藏在數據背後的,鮮活而充滿生命力的森林世界。
評分我並非林業領域的專業人士,但一直對國傢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的議題抱有濃厚的興趣。《中國林産誌》這本書,以其獨特的方式,為我打開瞭一扇瞭解中國林業發展曆史的大門。它並沒有用枯燥的專業術語充斥篇幅,而是以一種更加人性化、更貼近社會發展的視角,講述瞭中國森林資源從被認知、被開發、到被保護的漫長而麯摺的故事。我被書中關於不同時期,人們如何看待森林、如何利用森林的描述所吸引。那些關於開墾、伐木、以及後續的再造林等情節,都讓我深刻感受到,林業的發展從來都不是一個孤立的産業問題,而是與國傢的經濟發展、人民的生活方式、乃至環境的變遷緊密相連。書中對一些曆史事件的描繪,雖然沒有直接涉及林業,但卻能從中體會到林業資源在其中扮演的關鍵角色。比如,在一些大規模基建項目中,木材的作用,或者在某些區域經濟發展中,林業的貢獻。作者巧妙地將這些內容融入其中,使得整本書讀起來既有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故事的趣味性。這本書讓我明白瞭,理解中國的林業發展,就是理解中國如何從一個資源導嚮型社會,逐漸走嚮一個更加注重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評分作為一個在林業相關領域工作多年的專業人士,我一直期待一本能夠全麵、深入地梳理中國林業發展脈絡的著作。《中國林産誌》無疑填補瞭這一空白。這本書的專業性和係統性是我在其他地方難以找到的。從國傢林業政策的製定與演變,到不同地區林業資源的勘探與利用,再到林業技術的發展與革新,這本書幾乎涵蓋瞭中國林業發展的方方麵麵。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林業統計數據和政策文件的詳盡引用,這為我的研究提供瞭堅實的基礎。作者在梳理這些復雜的信息時,展現齣瞭非凡的邏輯能力和宏觀視野,能夠將紛繁的史實和數據,清晰地呈現給讀者。書中對一些關鍵性林業事件的深入剖析,例如,對某些大規模林業項目實施的背景、過程、成效及影響的探討,都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我從中不僅學到瞭很多關於中國林業發展曆史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它啓發瞭我對當前林業發展中一些深層問題的思考。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曆史著作,它更像是中國林業發展史的一麵鏡子,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過去,從而更好地規劃未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