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与网络技术(第2版) 黄一平 9787563530946

通信与网络技术(第2版) 黄一平 9787563530946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黄一平 著
图书标签:
  • 通信原理
  • 网络技术
  • 数据通信
  • 计算机网络
  • 信息技术
  • 通信工程
  • 网络工程
  • 黄一平
  • 教材
  • 通信与网络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书逸天下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63530946
商品编码:29572705225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2-08-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通信与网络技术(第2版)

定价:29.00元

作者:黄一平

出版社: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2-08-01

ISBN:978756353094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0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通信与网络技术(第2版)》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现代通信系统的理论和主要技术。本书结合本课程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经验进行修编,注重新技术和工程实际应用,注重实践和实训。本书以话音在不同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传输为主线,数字通信、光纤通信和通信网络等理论知识分为4个模块进行介绍:模块一,数字通信系统概述;模块二,话音在数字通信系统中的传输;模块三,话音在光纤通信系统中的传输;模块四,现代通信网。每个模块安排内容提要、本章重点、教学导航、知识链接、知识小结、思考题、实训项目等。内容通俗易懂,易于学习,利于掌握职业技能。
  《通信与网络技术(第2版)》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通信类、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通信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参考书。

目录


模块一数字通信系统概述
教学导航
1.1通信系统构成
1.1.1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
1.1.2数字通信系统
1.2通信系统分类及通信方式
1.2.1通信的网络形式
1.2.2通信方式
1.3通信系统主要性能指标
1.3.1一般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
1.3.2有效性指标
1.3.3可靠性指标
1.4现代通信发展趋势
知识小结
思考题
实训项目1数字程控交换系统认识
任务一程控交换机硬件系统的认识
任务二程控交换机出人中继硬件连接
模块二话音在数字通信系统中的传输

.教学导航
2.1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2.1.1脉冲编码调制(pcm)
2.1.2语音编码技术
2.1.3时分复用原理
2.1.4数字基带信号码型
2.2数字频带传输系统
2.2.1二进制振幅键控
2.2.2二进制移频键控
2.2.3相移键控
2.2.4数字调制系统性能比较
知识小结
思考题
实训项目2话音在数字通信系统中的传输
任务一话音在数字基带通信系统中的传输
任务二话音在数字频带通信系统中的传输
模块三话音在光纤通信系统中的传输
教学导航
3.1数字光纤通信系统概述
3.1.1光纤通信发展现状
3.1.2光纤通信的特点和应用
3.1.3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3.2光纤与光器件
3.2.1光纤
3.2.2光缆
3.2.3通信用光器件
3.3话音在光纤通信系统中传输
3.3.1光端机
3.3.2光端机的性能指标
3.3.3线路编码
3.4sdh光传输系统
3.4.1数字复接原理
3.4.2pdh
3.4.3sdh
知识小结
思考题
实训项目3话音在光纤通信系统中的传输
任务一光器件的认识与测试
任务二话音在光纤通信系统中的传输
模块四现代通信网
教学导航
4.1现代通信网的基本概念及构成
4.1.1通信网的基本模型
4.1.2通信网的定义和构成
4.1.3通信网的类型
4.1.4通信网的物理拓扑结构
4.1.5通信网的业务
4.1.6通信系统与通信网
4.2通信网的交换技术
4.2.1交换技术概述
4.2.2主要的交换技术
4.3通信网的体系结构
4.3.1osi参考模型
4.3.2tcp/ip协议体系结构
4.4通信网的发展史
4.5主要网络简介
4.5.1电话网
4.5.2数据网
4.5.3接入网
4.5.4综合业务数字网
知识小结
思考题
实训项目4现代通信网结构体系认识
任务一sdh光传输系统的认识
任务二sdh光传输设备简单组网
任务三sdh光传输平台接人pstn实训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通信与网络技术(第2版)》简介 一、 内容概述 《通信与网络技术(第2版)》是一本系统性、综合性的教材,旨在为读者构建扎实的通信与网络技术理论基础,并清晰展现该领域的核心概念、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本书紧密结合当前通信与网络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力求理论与实践并重,内容编排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适合高等院校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学习,也可作为从事通信与网络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共分为若干章节,每一章节都围绕着通信与网络技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展开深入阐述。 第一部分:通信基础理论 在这一部分,本书首先从最基础的通信原理入手,为读者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信号与系统: 详细介绍了各种信号的分类(模拟信号、数字信号)、信号的数学表示(傅里叶级数、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等)、信号的频谱特性以及信号的调制解调基本原理。同时,深入探讨了线性系统和时不变系统的基本概念,包括系统的冲激响应、系统函数,以及系统分析中常用的卷积运算。这部分内容为理解后续的通信传输和信息处理奠定了基础。 信道与噪声: 深入分析了通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信道特性,如衰减、失真、频率选择性衰落等,并对不同类型的噪声(热噪声、散弹噪声、干扰噪声等)及其对信号的影响进行了详尽的描述。重点阐述了信噪比的概念及其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各种技术来改善信道的传输质量。 信息论基础: 介绍了信息论的基本概念,包括信息量、熵、互信息等,以及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的基本原理。例如,读者将了解到如何通过香农编码等技术对信息进行压缩,以减少传输的数据量,以及如何通过纠错码来提高信息传输的可靠性。 第二部分:有线通信技术 本部分将重点介绍当前应用广泛的有线通信技术。 传输介质与线路: 详细介绍了各种物理传输介质,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以及它们的电气和光学特性。深入讲解了传输线路的设计、敷设、维护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不同介质在不同场景下的适用性。 数字传输系统: 重点阐述了数字传输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包括脉冲编码调制(PCM)、线路编码(如曼彻斯特编码、差分曼彻斯特编码)、同步技术等。详细介绍了数字复用技术,如时分复用(TDM)和频分复用(FDM),以及它们在多路信号传输中的应用。 光纤通信系统: 深入讲解了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包括光纤的结构、光信号的传输特性、光源(如LED、激光器)和探测器(如PIN二极管、雪崩光电二极管)的性能。详细介绍了光传输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如光放大器、光开关、波分复用(WDM)技术,以及光纤通信在现代网络中的重要作用。 接入网技术: 介绍了各种用户接入网络的技术,包括传统的电话线接入(如ADSL、VDSL)、光纤接入(如GPON、EPON)以及无线接入(如Wi-Fi,尽管更偏向无线,但作为接入技术的一部分也会涉及)。重点分析了各种接入技术的性能特点、部署方式和发展趋势。 第三部分:无线通信技术 本部分将聚焦于日益重要的无线通信技术。 移动通信原理: 详细介绍了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蜂窝结构、频率复用、切换(handoff)技术、小区规划等。深入分析了移动通信中面临的挑战,如信号衰落、干扰和容量限制,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移动通信体制: 系统梳理了不同代际的移动通信技术,从第一代模拟移动通信(1G)到最新的第五代移动通信(5G)及其演进技术。详细讲解了各代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特点、演进路线以及它们在语音、数据和多媒体通信方面的进步。例如,将深入剖析5G的核心技术,如大规模MIMO、波束赋形、网络切片、边缘计算等,并探讨其在物联网、自动驾驶、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无线接入技术: 除了移动通信系统,本部分还将探讨其他重要的无线接入技术,如Wi-Fi(包括不同标准如802.11n, 802.11ac, 802.11ax等)在局域网和城域网中的应用,蓝牙(Bluetooth)等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分析这些技术在不同场景下的优势和局限性。 卫星通信: 介绍了卫星通信的基本原理、卫星的轨道类型(如同步轨道、中低轨道)、地面站技术以及卫星通信在广域通信、广播、导航等领域的应用。 第四部分:计算机网络基础 本部分将深入探讨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和核心概念。 网络体系结构: 详细阐述了OSI七层模型和TCP/IP四层模型,逐层分析了每一层的功能、协议和关键技术。例如,将详细讲解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如以太网)、网络层(如IP协议、路由选择)、传输层(如TCP、UDP)、应用层(如HTTP、FTP、DNS)等。 网络设备与介质: 介绍了各种网络设备,如集线器(Hub)、交换机(Switch)、路由器(Router)、防火墙(Firewall)等,并阐述了它们在网络中的作用和工作原理。同时,回顾了各种传输介质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应用。 IP地址与子网划分: 详细讲解了IPv4和IPv6的地址结构、分类和分配机制,以及子网划分(Subnetting)和无类别域间路由选择(CIDR)等技术,这对于构建和管理网络至关重要。 局域网(LAN)技术: 重点介绍了以太网(Ethernet)的各种标准、介质访问控制(MAC)方法(如CSMA/CD)、帧格式,以及虚拟局域网(VLAN)技术在网络分割和管理中的应用。 广域网(WAN)技术: 介绍了各种广域网技术,如PPP(Point-to-Point Protocol)、帧中继(Frame Relay)、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等,以及它们在连接不同地理位置的网络中的作用。 第五部分:网络协议与应用 本部分将重点关注网络通信中至关重要的协议,以及基于这些协议的应用。 网络层协议: 深入分析了IP协议(IPv4和IPv6)的报文格式、路由选择机制(静态路由、动态路由及其协议如RIP, OSPF, BGP)。同时,讲解了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在网络诊断和差错报告中的作用,以及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在IP地址与MAC地址转换中的关键作用。 传输层协议: 详细讲解了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的连接建立(三次握手)、数据传输(滑动窗口、拥塞控制)、连接释放(四次挥手)等机制,以及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的无连接、尽力而为的特性。对比分析了TCP和UDP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适用性。 应用层协议: 介绍了各种常见的应用层协议,如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用于Web浏览,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用于文件传输,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POP3(Post Office Protocol version 3)、IMAP(Internet Message Access Protocol)用于电子邮件,DNS(Domain Name System)用于域名解析,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用于动态IP地址分配等。 网络安全基础: 介绍了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包括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认证和不可否认性。探讨了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如病毒、蠕虫、DDoS攻击、SQL注入等)及其防护措施,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IDS)、入侵防御系统(IPS)、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等。 第六部分:现代网络技术与发展趋势 本部分将介绍当前热门的网络技术,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 深入探讨了Wi-Fi技术的最新发展,包括802.11ax(Wi-Fi 6)的MU-MIMO、OFDMA等技术,以及Wi-Fi在家庭、企业、公共场所的应用。 云计算与大数据: 介绍了云计算的基本概念(IaaS, PaaS, SaaS)、架构和应用,以及大数据产生的背景、特点、处理技术和在通信网络中的应用。 物联网(IoT)通信: 阐述了物联网的定义、架构、关键技术(如低功耗广域网LPWAN、MQTT协议),以及其在智能家居、智慧城市、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软件定义网络(SDN)与网络功能虚拟化(NFV): 详细介绍了SDN如何将网络的控制平面与数据平面分离,实现网络的集中化管理和可编程性。阐述了NFV如何将网络功能从专用硬件转移到通用服务器上,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效率。 5G网络深入探讨: 对5G网络的核心技术进行更深入的剖析,包括其在增强移动宽带(eMBB)、海量机器类通信(mMTC)和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等方面的应用场景,以及5G与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的融合。 未来通信网络展望: 探讨了未来通信网络可能的发展方向,如6G技术、卫星互联网、量子通信、人工智能在网络中的更深层次应用等,以及这些技术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潜在影响。 二、 内容特色与亮点 体系结构清晰: 本书内容按照通信与网络技术的发展脉络和逻辑关系进行组织,从基础理论到具体技术,再到前沿发展,条理清晰,易于理解。 理论联系实际: 每一项技术和概念的讲解都力求贴近实际应用,通过大量的实例和场景说明,帮助读者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如何应用于实际通信网络中。 更新及时: 作为第二版,本书紧跟通信与网络技术发展的最新步伐,对5G、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进行了深入的介绍和分析,确保内容的先进性。 图文并茂: 书中配有大量的插图、图表和流程图,直观地展示了复杂的技术原理和网络结构,有助于读者加深理解。 深入浅出: 语言表达清晰准确,既有严谨的学术性,又不失易懂性,能够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学习需求。 注重方法论: 在讲解技术的同时,也强调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培养读者分析和解决通信网络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学习建议 本书内容丰富,涵盖面广。建议读者在学习过程中,遵循以下建议: 1. 循序渐进: 按照章节顺序进行学习,确保对基础概念有扎实的掌握,再深入学习更复杂的技术。 2. 多动手实践: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通过网络模拟器、实验设备等进行实践操作,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3. 关注前沿动态: 鼓励读者在学习本书内容的同时,关注通信与网络技术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行业动态。 4. 积极思考与讨论: 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每个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可以与同学、老师进行讨论,加深理解。 5. 结合课程体系: 根据所在课程的教学大纲,有重点地学习本书内容,可以将本书作为主要的学习资料和参考书。 《通信与网络技术(第2版)》将为读者打开一扇通往通信与网络世界的大门,帮助读者构建坚实的专业知识体系,为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用户评价

评分

评价三: 一开始选择这本书,纯粹是冲着“第2版”这个名字,期待它能比上一版有更多的更新和进步。果然,在翻阅过程中,我惊喜地发现,作者在许多关键技术点的阐述上都进行了优化和细化。例如,在讲解数据链路层协议时,作者加入了最新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算法的介绍,这对于我理解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效率至关重要。另外,书中对网络安全部分的论述也相当到位,不仅仅是停留在防火墙和加密这些基础概念上,还涉及了最新的网络攻击手段和防御策略,这在当前网络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解释复杂概念时所使用的类比和实例,比如用“交通系统”来比喻网络路由,用“信息传递的信封”来比喻数据封装,这些生动形象的比喻大大降低了理解门槛。虽然我还没有完全深入到每一个细节,但从整体的结构和内容的更新程度上来看,这本“第2版”确实展现出了作者对通信与网络技术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和不断钻研的精神。

评分

评价一: 拿到这本《通信与网络技术(第2版)》的瞬间,我就被它那沉甸甸的质感和清晰的排版所吸引。作为一名对通信领域充满好奇但又略感迷茫的初学者,我一直渴望找到一本既能系统介绍基础知识,又能兼顾前沿发展的教材。这本书的出现,无疑填补了我心中的空白。书中的内容从最基础的通信原理讲起,循序渐进,逻辑清晰,让我能够一步步理解电磁波的传播、信号的调制解调等核心概念。尤其是那些图文并茂的插图,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大大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我特别喜欢它对不同通信方式的介绍,从传统的模拟通信到如今的数字通信,再到光纤通信和无线通信,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并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结合了大量的实际应用案例,比如移动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互联网的搭建过程等,这些都让我在学习过程中充满了探索的乐趣。虽然我还没有完全读完,但仅从前几章的内容来看,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我的预期,我相信它一定能成为我深入学习通信与网络技术的得力助手。

评分

评价二: 作为一名在通信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工程师,我深知技术更新换代的迅猛。因此,当我看到《通信与网络技术(第2版)》时,我最关注的便是其内容的“新”和“深”。这本书没有让我失望。它不仅涵盖了通信领域的核心理论,更重要的是,它紧跟时代步伐,将5G、物联网、云计算等最新的技术趋势融入其中,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作者在介绍这些前沿技术时,并没有简单地罗列概念,而是深入探讨了其背后的技术原理、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这对于我这样需要不断提升技术视野的从业者来说,无疑是巨大的价值。书中对网络协议栈的讲解也比我之前接触过的教材更加精炼和透彻,特别是对TCP/IP协议族的详细解读,让我对网络通信的底层机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此外,书中还穿插了一些算法和数据结构在通信网络中的应用,这对于提升我的工程实践能力大有裨益。总的来说,这是一本兼具理论深度和实践价值的优秀著作,非常值得通信行业的同仁们阅读和参考。

评分

评价四: 我是一名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正在学习通信与网络技术这门课程,这本书是老师推荐的教材。拿到手后,我首先被它扎实的理论基础所折服。书中的每一章节都循序渐进,从最基础的通信模型开始,逐步深入到各种通信方式、传输介质、编码技术等等。作者在解释专业术语时,总是会给出清晰的定义和生动的例子,这让我这个初学者能够轻松理解。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各种网络拓扑结构的讲解,例如星型、总线型、环型等,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缺点,这对于我理解不同网络架构的设计思路非常有帮助。此外,书中对各种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等的功能和工作原理的介绍也十分详尽,让我对它们在网络中的作用有了清晰的认识。虽然我还在学习过程中,但这本书已经让我对通信与网络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期待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能够通过这本书掌握更多重要的知识和技能。

评分

评价五: 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我这样一位长期关注信息技术发展,但又非科班出身的业余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财富。我一直对互联网如何连接世界,各种数据是如何在海量的信息流中穿梭感到好奇。这本书以一种相对易懂的方式,为我揭开了这层面纱。它没有过多地纠缠于深奥的数学公式,而是侧重于原理的阐释和实际的应用。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网络层次结构的介绍,从物理层到应用层,每层的功能和交互都讲得清晰明了,让我能够建立起一个宏观的认识。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能看到一个个数据包在网络中“旅行”的过程,了解它们是如何被封装、路由、传输,最终到达目的地。书中对一些经典网络协议的介绍,例如HTTP、FTP等,也让我对日常的网络活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虽然有些章节对于我来说仍有一定难度,但我相信,通过反复阅读和思考,我能够逐渐掌握这些知识,并对通信与网络技术有更深入的了解。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