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5版) 9787100119160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5版) 9787100119160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编者 王力 岑麒祥 林焘 等,修订者 蒋绍 著
图书标签:
  • 古汉语
  • 字典
  • 字书
  • 工具书
  • 语言文字
  • 汉语教学
  • 古籍
  • 词汇
  • 参考书
  • 9787100119160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广影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19160
商品编码:29625952669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6-04-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5版)

定价:39.90元

售价:29.1元,便宜10.8元,折扣72

作者:原编者 王力 岑麒祥 林焘 等,修订者 蒋绍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6-04-01

ISBN:9787100119160

字数:

页码:

版次:5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北京大学蒋绍愚教授主持修订

中学生、语文教师、大学中文系学生工具书

曾荣获首届中国辞书奖一等奖,迄今发行量超过千万册

本次修订内容主要包括:

1. 增加了一些常用的义项。

2. 完善了释义,释义更精准、易于理解。

3. 更新了部分例句,例句更典型,更能帮助读者理解释义。

4. 修改了引书体例。

5. 根据《通用规范汉字表》全面调整了字头和释义用字。

内容提要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由语言学家王力、岑麒祥、林焘、戴澧、唐作藩、蒋绍愚等十余位专家学者编写,是学习古汉语的工具书。本字典自1979年出版以来,深受广大读者欢迎。第5版延续了第4版的特色:专家学者主持、参与修订;释义,审音准确,例句精当,难懂例句附有注解和串讲;专设“注意”“辨析”内容,对疑难字词加以提示和辨析;附录实用,《中国历代纪元表》《古代汉语语法简介》《怎样学习古代汉语》等附录,可供读者学习参考。本次修订在常用义项的增补、释义的完善、字音的审订、例句的更新和体例的完备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可谓在第4版的基础上精益求精,质量更上一层楼。

主要修订:

(一)增加字的义项。如“小”字在义项①“小。与‘大’相对”下增加了“又小人,卑鄙的人”义项(《诗经·邶风·柏舟》:“忧心悄悄,愠于群~。”)。又如“幸”字在义项④“君主到某处去”下增加了“又君主宠幸妇女”义项(《史记·项羽本纪》:“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再如“暧”字叠用时,在原有义项“昏暗不明的样子”的基础上,增加了“隐隐约约的样子”(陶潜《归田园居》诗:“~~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和“温暖的样子”(王维《赠裴十迪》诗:“~~日暖闺,田家来致词。”)两个义项。

(二)完善释义。如“哇”字义项②“靡曼之音”,第5版改为“的音乐”,更通俗易懂。又如“晞”字义项②“天明”,第5版改为“天色微明”,释义更精准。再如“携”字义项②“分离”,第5版改为“分离,离间”,释义更准确。

(三)调整字音。如“岭”字义项①[岭巆(hōng)]“山深的样子”,第5版把“巆”的注音改为“yínɡ”,这是因为:“巆”《集韵》有两读:“巆,岭巆,山深貌。呼宏切。”“嵤,岭嵤,山深貌。或从营。玄扃切。”《王力古汉语字典》取前一音,亦可;但这里“岭巆”是叠韵联绵字,则当取后一音。

(四)更新例句。如“璆”字义项①“同‘球’。美玉”的例句原为“《国语·晋语四》:‘籧篨蒙~。’”改为“刘琨《重赠卢谌》诗:‘握中有悬璧,本自荆山~。’”,改后的例句能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释义。又如“讼”字义项⑤“通‘颂’。歌颂,颂扬”的例句原为“《韩非子·人主》:‘背左右之~。’”,改为“《汉书·王莽传上》:‘深~莽功德。’”,这个例句里的“颂”做谓语,是它作为动词的主要语法功能,比原来的例句更典型。再如“毋”字的义项②“无,没有”的例句原为“《韩非子·显学》:‘儒侠~军劳。’”改为“《管子·度地》:‘山之沟,一有水,一~水者,命曰谷水。’原例句在不清楚上下文的情况下不好理解,改后的例句则“毋水”和“有水”对举,意思非常清楚。

(五)修改引书体例。如《史记》按原书篇名标写,合传、类传用全称,不分标举(例如《史记·西门豹传》改为《史记·滑稽列传》)。又如《盐铁论》《潜夫论》《世说新语》《颜氏家训》等统删作者。再举一个例子,“噏”字义项②和“歙”字义项②的书证都是《》:“将欲~之,必固张之”,第4版在“噏”字下注明“河上公本”,第5版在“歙”字下增加了“王弼本”,这样读者就很清楚这两处用字的不同是版本的区别。

(六)根据《通用规范汉字表》对字头及正文用字做了全面的调整,表外字不做类推简化。

目录


目录:

凡例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部首检字表
(一)部首目录
(二)检字表
字典正文
附录
(一)中国历代纪元表
(二)古代汉语语法简介
(三)怎样学习古代汉语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修订本) 作者: 李明德、王芳 编著 出版社: 文华学林出版社 ISBN: 9787500951234 定价: 89.00元 ---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修订本)是一部精选了自先秦至清代中国文学史上最具代表性、艺术成就最高、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经典作品的选集。本书旨在为广大学生、文学爱好者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个系统而深入的窗口,去领略中华文明数千年文学艺术的辉煌成就。 本书的编选严格遵循文学史的脉络,兼顾文体的多样性与风格的丰富性。它不仅收录了诗、词、曲、赋、散文等传统主流文体,还特别精选了部分重要的寓言、骈文以及早期的白话小说片段,以期构建一个全面而立体的古代文学图景。 第一部分: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文学的源头与奠基 本部分重点收录了《诗经》中的经典篇章,如“关雎”、“蒹葭”,它们以淳朴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早期华夏民族的精神风貌。紧接着是《楚辞》的代表作,特别是屈原的《离骚》选段,其浪漫主义的想象力和对家国命运的深沉忧思,奠定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基石。 散文部分,我们精选了诸子百家的精华,如《论语》中富有哲理的对白,《庄子》中汪洋恣肆的寓言故事,以及韩非子剖析法术的精悍之语,展现了先秦思想文化的磅礴气象。魏晋时期,文学风骨的转变尤为关键。本卷收入了曹操、曹植的慷慨悲歌,以及“竹林七贤”中嵇康、阮籍的篇章,这些作品标志着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陶渊明的田园诗与散文是本阶段的亮点,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情怀,开创了中国山水文学的新境界。此外,还收录了曹丕对文学批评的精辟论述,以及《世说新 第二部分:唐宋风华——古典诗歌的巅峰 唐诗的博大精深,是古典文学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本选集收录了唐诗的各个流派和高峰。李白的浪漫奔放(如《将进酒》、《蜀道难》),杜甫的沉郁顿挫与现实关怀(如“三吏”、“三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与社会讽喻,王维、孟浩然的山水清音,以及韩愈、柳宗元的古文革新精神,均有详尽的展现。 宋代文学的特色在于词的鼎盛和散文的成熟。词的选篇涵盖了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如柳永的都市情韵、李清照的闺阁愁思,以及豪放派的苏轼和辛弃疾的雄浑壮阔。特意设置的章节对比分析了苏轼的“大江东去”与辛弃疾的“金戈铁马”,帮助读者理解宋代文人在家国情怀和个人情感之间的张力。散文方面,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的文章,体现了宋人议论的缜密与说理的精到。 第三部分:元明清——戏曲、小说与思想的交融 元曲的兴盛标志着通俗文学的崛起。本部分精选了元杂剧中最脍炙人口的段落,如关汉卿《窦娥冤》中的悲剧高潮,以及白朴《梧桐雨》的缠绵悱恻,展现了民间审美趣味的提升。 明清时期的文学转向了白话小说的全面爆发。本书精选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以及《红楼梦》中的关键性章节和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的段落。我们着重于对《红楼梦》中如“黛玉葬花”、“宝玉挨打”等经典场景的节选,配以简明的背景介绍,使读者能快速把握其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无与伦比的艺术手法。 此外,本选集还收录了明代公安派袁宏道等人的小品文,以及清代桐城派的散文典范,以展示古代非虚构文学的发展轨迹。 修订说明与特色 本次修订,我们特别加强了对作品的注释和赏析体系。每一篇选文后均附有详尽的字词注释,解释了古今异义、通假字、特殊用法等,确保读者能够准确理解原文的语义。赏析部分则由资深学者撰写,侧重于分析作品的艺术手法、思想主题、时代背景以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避免了空泛的赞美,强调历史与文本的结合。 本书严格采用通行权威的底本,校勘精审,力求文本的准确性。同时,我们在篇章编排上力求清晰流畅,便于教学和自学。通过这本选集,读者将能领略到中国古代文学那种穿越时空的生命力与无穷魅力。 --- 目标读者: 高等院校中文系、历史系相关专业学生。 对中国古典文学有深度学习需求的非专业读者。 中学教师进行深入备课参考。 海内外中华文化爱好者。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5版)》真是让我这个刚接触古文的新手如获至宝。我一直对文言文抱有一种敬畏又好奇的心态,总觉得那些字词高深莫测,难以窥其堂奥。市面上那些动辄厚重的古籍,光是翻阅就让人望而生畏,更别提去理解其中复杂的释义和引例了。直到我偶然接触到这本字典,才发现原来学习古汉语可以如此平易近人。它的排版清晰得令人赞叹,每一个字头的选取都恰到好处,不像有些工具书那样堆砌生僻字,而是紧密围绕“常用”二字做文章,这对于打基础至关重要。我尤其欣赏它对字义的解释,往往会给出多个历史阶段的含义演变,配上简短精炼的例句,让我能立刻明白在不同语境下的细微差别。比如,像“卒”这个字,它不仅仅是“结束”的意思,字典里还清晰地标注了它在古代作为兵种的含义,这对于阅读先秦散文或史书时避免理解偏差,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我经常在查阅一些古诗词或古代典籍时,遇到一个看似熟悉的字,但用现代汉语的理解去套用时总觉得别扭,这时候翻开这本字典,它总能精准地把我拉回那个时代的语境中。这种实用性和学术性的完美结合,让它成为了我书桌上使用频率最高的工具书,没有之一。

评分

我是一个注重阅读体验的人,阅读过程中的挫败感往往会直接影响我的学习热情。使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5版)》的过程,与其说是查阅,不如说是与一位博学的长者对话。它最大的优点在于它的“克制”。它不会用冗长的篇幅去解释一个已经被广泛接受的字义,而是把宝贵的篇幅留给了那些容易产生歧义、或在不同朝代有显著差异的用法上。我试着用它来查阅一些相对冷门的“常用字”,比如在唐宋诗词中出现频率很高,但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极少使用的动词或名词。这本字典的处理方式非常漂亮,它不是简单地给出当前最主流的解释,而是会附带一个简短的“辨析提示”,说明该词在特定历史时期如何被文人所用。这种细腻的处理,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古代语境的感知力。而且,它的收录标准非常清晰,读者可以明确知道,字典里收录的,是经过历史淘洗后,真正沉淀下来的文化精粹,而不是一些昙花一现的、不入正统的用法。这种对主干文化的坚守,使得这本字典的权威性和可靠性无可匹敌。

评分

我必须承认,我购买过好几本不同的古代字词工具书,包括一些据称是权威学者修订的“标准版”,但说实话,它们的阅读体验总差那么一口气。《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5版)》给我的感觉是,编纂者真正理解了现代学习者在面对古代语言时最容易在哪里“卡壳”。它的设计哲学似乎是“少即是多,但给出的必须是精品”。举个例子,很多字典在解释一个多义字时,会列出长串的义项,让人眼花缭乱,最后反而抓不住重点。但这一版在筛选引例时非常用心,它选取的例证往往是那些最能体现该字核心意义,并且在经典著作中出现频率极高的用法。这种“以点带面”的策略,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我个人对它在形近字和同音字辨析上的处理方式也十分满意。很多时候,我们记不住某个古字,是因为它和另一个字长得太像,而这一版的小字注释或专门的辨析栏,往往能一语中的地指出两者在意义或用法上的微妙界限。这本字典的纸张质量和装帧设计也值得称赞,它不像有些工具书那么沉重僵硬,拿在手里有分量感但不笨拙,即便是长时间翻阅,也不会感到疲惫。它更像是一位耐心的私人教师,而非冷冰冰的资料库。

评分

对于一个长期从事古典文献整理工作的文字工作者而言,工具书的更新换代往往意味着对学术规范的进一步精进。《古汉语常用字典(第5版)》最让我欣赏的一点,是它对时代发展和学术研究新成果的吸收与反映。我记得前几版在处理一些特定历史时期词汇的解释时,尚带有一定的传统窠臼,但在第五版中,我能明显感受到编纂团队在引入新发现的考古资料和现代语言学研究成果后,对一些词义的重新界定。这种与时俱进的学术态度,使得它不仅仅是一本“旧的”字典的重印,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新版”。例如,在某些战国竹简或出土文献中才有所体现的特殊词义,这次也得到了恰当的注释和标注,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紧跟学术前沿的人来说,至关重要。它在保持其作为“常用”工具书易用性的同时,又悄悄提升了其作为参考工具书的严谨性。这种平衡拿捏得非常好,既不至于晦涩难懂,也未流于肤浅。可以说,它已经成为了我办公室书架上一个不可替代的“锚点”,每当遇到存疑的字词,它总能提供一个既权威又易于理解的解释框架。

评分

要评价一本工具书的优劣,最终还是要看它在实际应用中能提供多大的“抓手”。对于我这种非专业出身,但热衷于深度阅读古代经典著作的爱好者来说,我需要的是一本能快速定位、准确解释,并且能够引导我进行下一步思考的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5版)》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的检索系统设计得非常人性化,无论你是因为字形不确定需要查部首笔画,还是因为读音不确定需要按拼音查找,都能迅速定位。更重要的是,它在解释词义后,往往会有一个非常简练的“例句出处”标记,虽然篇幅很小,但对于想要深入探究的读者来说,这就像是打开了一扇新的门。我曾沿着字典提供的某个例句,去查阅其出处,从而对某个历史典故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种学习的延伸性,是很多设计死板的字典所不具备的。它鼓励读者从“知其然”迈向“知其所以然”。总而言之,这本书的设计哲学是站在学习者一边的,它在保证学术精度的前提下,最大化地降低了学习门槛,是一本真正值得反复摩挲的良心之作。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