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双色缩印本)
定价:29.80元
售价:21.8元,便宜8.0元,折扣73
作者:祝鸿熹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4-07-01
ISBN:978780103810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64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本字典属于中型古汉语语文工具书,以形音义辨析为特色,供大中学生、语文教师、古文自学者和古文爱好者等中等文化程度以上读者使用。共收单字(含繁体字和异体字)约10 000个,以常用者为主,虽不常用但见于名篇者也酌收。字头下还收了一部分词语和成语。另设有知识窗、典故、提示和辨析。内容丰富,功能强大。
内容提要
★ 一部中型古汉语语文工具书。
★ 专家编写,收字丰富,释义精当,功能完备。
★ 共收单字(含繁体字和异体字)约10 000个。
★ 字头下酌收词语和成语近4 000条。
★ 设知识窗项,介绍一些语言文化常识。
★ 设典故项,指明诗文中引用的故事或词句。
★ 设辨析项,指出有关字词在意义、用法等方面的联系与区别。
★ 设提示项,指出有关字词在形音义及用法上要注意的地方。
★ 提供多个附录,兼顾知识性和实用性。★ 一部中型古汉语语文工具书。
★ 专家编写,收字丰富,释义精当,功能完备。
★ 共收单字(含繁体字和异体字)约10 000个。
★ 字头下酌收词语和成语近4 000条。
★ 设知识窗项,介绍一些语言文化常识。
★ 设典故项,指明诗文中引用的故事或词句。
★ 设辨析项,指出有关字词在意义、用法等方面的联系与区别。
★ 设提示项,指出有关字词在形音义及用法上要注意的地方。
★ 提供多个附录,兼顾知识性和实用性。
★ 配有精美插图,图文并茂,相为印证。
目录
凡例
汉语拼音音节表
部首检字表
(一)部首目录
(二)检字表
(三)难检字笔画索引
词语、成语目录
典故目录
知识窗目录
辨析目录
提示目录
正文
附录
(一)汉语拼音方案
(二)汉字结构分类表
(三)汉字笔画名称表
(四)汉字笔顺规则表
(五)汉字生僻部件读音表
(六)新旧字形对照表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初次拿到手时,我差点没被它的“袖珍感”给迷惑,心想这么小的开本,内容量能有多少呢?事实证明,这种担忧是多余的,这完全是小觑了现代印刷技术的魔力。它的便携性简直是为我们这些常年奔波于图书馆和办公室之间的“文字游侠”量身定制的。以往查阅类似厚度的工具书,总得掂量掂量包的承重能力,生怕带一本大部头出门就拖垮了整个行程。但这一本,可以轻松塞进公文包的夹层,甚至日常通勤的背包里也毫不费力。更绝妙的是,这种“缩印”处理,并非那种牺牲清晰度换取体积的粗暴压缩。相反,那种细微的、仿佛雕刻上去的字体,在特定的光线下阅读时,竟产生了一种特别的亲切感。它挑战了“大即是好”的传统观念,证明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高效和紧凑才是王道。我甚至在等公交车的那几分钟里,都能迅速翻阅几个重点词汇的用法异同,这种即时满足感,是电子设备难以替代的,因为它少了一种仪式感,而这本实体书,就是知识触手可及的仪式。
评分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它在“语境例证”上的处理手法。很多古籍词典,释义是清晰了,但一旦脱离了具体的语境,我们还是很难把握那个词在实际运用中的“神韵”。这本字典在这方面可谓下足了功夫。它提供的例句并非那种生硬地摘取自古籍的片段,而是经过精心挑选和编排的,力求展现该词在不同句式和语义层面的细微差别。比如一个表示“思念”的词,它可能分别引用了侧重于“远方之人”和“逝去之物”的两个例子,对比之下,即便是不懂文言文的新手,也能立刻抓住其核心的感情色彩。这种教学法的运用,使得工具书的使用过程,不再是枯燥的“查字典”,而更像是与一位学识渊博的老师进行对话。每一次翻阅,都像是在进行一次微型的、高密度的文化扫盲,让我对汉语的博大精深有了更直观的认识,那种知识点被“点亮”的感觉,是其他纯粹的电子检索无法给予的满足感。
评分坦白讲,我购买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冲着它那一脉相承的学术背景去的。我知道这套系列在古典文献学界享有极高的声誉,它背后代表的是几代学者的心血和对传统的坚守。这种“血统”上的纯正,是很多新近出版的、迎合市场热点的工具书所不具备的“内功”。它的纸张选择也极考究,那种略带哑光质感的米白色纸张,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的疲劳感明显低于那些过度追求“亮白”效果的印刷品。这说明编纂者和出版社在细节上,确实是站在了长期使用者角度考虑的。我个人觉得,对于任何一位打算深入研究古代文学、历史甚至哲学的人来说,一本基础扎实、信誉良好的工具书是案头必备的“压舱石”。这本书,凭借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卓越的实用设计,完全担得起这个“压舱石”的称号。它不仅仅是一本字典,它更像是一件经过时间沉淀的、值得信赖的学术伙伴。
评分这本字典的排版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编纂者的匠心独运。光是那个双色缩印的设计,就足以让人在浩瀚的古籍海洋中找到一处清晰的灯塔。要知道,我们学习古汉语时,最怕的就是遇到那些字形模糊、释义晦涩的古籍版本,常常是“看字如雾里看花”,效率大打折扣。而这本字典,通过精妙的色彩区分,比如将常用字的解释和次要信息用不同的颜色标注出来,极大地降低了阅读和检索的认知负荷。我记得有一次深夜赶一个论文的注释,遇到一个生僻的“恄”字,如果不是字典里那个醒目的颜色提示,我可能就要多花半小时在不同版本的电子词典里反复比对了。更不用说它在收录和释义上的严谨性了。它并非那种堆砌数量的“大而全”,而是真正做到了“小而精”,每一个词条的解释都精准且富有历史深度,让你明白这个字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流变,这种对语言生命力的尊重,是很多现代工具书所缺乏的。那种捧着它,手指摩挲着微凉的纸张,感受到的是一种对传统的敬畏和对知识的渴求,让人忍不住沉浸其中,仿佛能触摸到那个古老文字的脉络。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给我的最大感受是“踏实”。在这个“什么都想快”的数字时代,我们习惯了搜索框里输入,然后瞬间得到一堆信息碎片。但古汉语的学习,恰恰需要的是一种沉静下来的力量。这本字典,就像一位沉稳的老者,不急不躁地为你展开每一个篇章。它的装帧工艺,那种细密的装订线,即便是经常翻阅,也不会有书页松动的担忧,这对于需要频繁比对前后文的学者来说,至关重要。而且,它在收录的平衡性上做得极其出色。它既照顾到了初学者对于核心常用字的掌握需求,确保了检索的便捷性,又巧妙地植入了许多在主流词典中容易被略过的、但实则对理解古代诗文至关重要的“边角料”词汇。我发现好几次,我在解读一些唐宋诗词的微妙情感时,正是依靠它提供的那个“不甚常见但情境精准”的释义,才最终理清了作者的真实用意。这本字典卖的不是快餐式的答案,而是深入理解古人思维方式的钥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