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名菊圖譜續
:198.00元
售價:144.5元,便宜53.5元,摺扣72
作者:武復華
齣版社:科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8-01
ISBN:9787030485540
字數:
頁碼:246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名菊圖譜續》是作者在《名菊圖譜》的基礎上完成的又一本圖文並茂的作品。《名菊圖譜續》依托作者數十年的栽培經驗,采用以圖說文、以文輔圖的形式,對600餘個中外名菊品種進行瞭鑒定和描述,將這些品種按照花瓣類型與開花特徵分為5個瓣類、27個花型,每個品種詳細介紹菊花的瓣類、花型、花色、葉形、花期等特點。文後附有藝菊造型欣賞,展示菊花的造型藝術;滿天星圖片,穿插瞭曆代詠菊詩詞,反映瞭菊花的個性特徵。全書圖片均為作者親自拍攝,入眼精美,文字簡潔,是菊花鑒賞和研究的重要參考著作。
《名菊圖譜續》可供從事植物學、園藝學的研究人員、高等院校師生,以及廣大菊花愛好者參考,也可作為鑒賞傢、美術工作者的工具書。
序
前言
編寫說明
平瓣類·荷花型
1.玉壺春
2.唐宇鞦荷
3.紫荷蓮
4.清水蓮
5.染指荷
6.小帥旗
7.小粉蓮
8.紫琅白蓮
9.金蓮映月
10.舞荷蓮
11.荷塘月色
12.紅蓮灑金
13.紅姑采蓮
14.染荷
15.瑞蓮紅
16.南苑荷花
17.沽水紫蓮
18.熏風荷香
19.灤水明珠
平瓣類·芍藥型
20.佛麵桃花
21.古都風貌
22.綠竹圖
23.大喬
24.雛鵝黃
25.黃梅
26.硃砂荷
27.茄蘭
28.紅魁
29.硃砂牡丹
30.滿園春色
31.戰紅花
32.清水做骨
33.瑤池粉
34.桃園春色
35.神傅
36.墨紫芍藥
37.紫玫瑰
38.楓林晚照
39.安陽公主
40.紅燭金光
41.西山紅葉
42.桃的艷
43.早紫荷
44.粉芙蓉
45.翡翠雲
46.龍鳳冠
47.西苑桃林
48.黃佛笑麵
49.碧玉牡丹
50.金冠紅櫻
51.桃紅
52.紫芍藥
53.金雀歸巢
54.粉翎羽
55.白荷玉冰
56.肉芙蓉
57.矮腳鶴
58.花鞦水芙蓉
59.硃砂紅霜
60.墨紫牡丹
61.梨花雪
62大紅牡丹
63.小白牡丹
64.紅絨木
65.墨蘭霜
66.紅虎
67.雁嶺春
68.風吹紅蓮
69.黃蓮
70.水綠帶
71.金芍藥
72.小紅蓮
73.宮梅爭艷
74.金巢
75.紫金牡丹
76.玉麒麟
77.桃花江
78.墨菊
79.關山紅雀
80.杏林春色
81.白牡丹
82.黃支排
83.黃臘
84.白芍藥
85.春風桃紅
86.五色梅
87.小白蓮
88.紅蓮染金
89.早大粉
平瓣類·寬瓣型
90.岸天守閣
91.新玉光院
平瓣類·平盤型
平瓣類·翻捲型
匙瓣類·剪絨型
匙瓣類兼有平瓣類·球型
匙瓣類兼有平瓣類·舞球型
匙瓣類兼有平瓣類·蓮座型
匙瓣類兼有平瓣類·匙荷型
管瓣類兼有平瓣類·疏管型
管瓣類兼有匙瓣、平瓣類·捲散型
管瓣類·翎管型
管瓣類·舞環型
管瓣類·飛舞型
管瓣類·鈎環型
管瓣類·小鈎環型
管瓣類·散射型
管瓣類·垂珠型
管瓣類·垂簾型
管瓣類·散發型
管瓣類·鬆針型
桂瓣類·平桂型
桂瓣類·匙桂型
桂瓣類·管桂型
畸瓣類·毛刺型
畸瓣類·龍爪型
藝菊
滿天星
作者少年時期菊花繪畫
後記
這部《名菊圖譜續》,讓我領略到瞭中國傳統花卉藝術的博大精深。我一直對那些承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藝術形式情有獨鍾,而菊花,無疑是中國文化中一個極其重要的符號。本書的齣現,將我對菊花的認識提升到瞭一個新的高度。我被書中那些精美絕倫的插圖所深深吸引,每一幅都仿佛凝結瞭畫師的心血與匠心,將菊花的姿態、神韻描繪得淋灕盡緻。我常常會花上很長的時間,盯著其中一幅圖,試圖去理解畫師是如何捕捉到菊花最動人的那一瞬間的。除瞭視覺上的享受,書中對於菊花品種的介紹也極其詳實,它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齣名稱和特徵,更是深入地探討瞭每個品種的起源、培育曆史、以及在不同時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象徵意義。這使得我在欣賞菊花之美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一種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傳承感。這本書,在我心中,不僅僅是一本圖譜,更是一部關於生命、關於美、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百科全書。
評分這部《名菊圖譜續》帶給我的,是一種前所未有的視覺與心靈的雙重震撼。作為一名長期以來對園藝,特彆是對中國傳統名花的愛好者,我曾閱讀過不少相關的書籍,但這部作品的齣現,無疑將我的認知提升到瞭一個新的高度。書中的每一張圖片都經過瞭極其細緻的打磨,無論是色彩的還原度,還是花瓣紋理的細膩刻畫,都達到瞭令人驚嘆的藝術水準。我常常會花上很長的時間,盯著其中一幅圖,試圖去理解畫師是如何捕捉到菊花最動人的那一瞬間的。那微風拂過時花瓣的顫動,晨露在花蕊上閃爍的光澤,甚至是陽光照射下形成的微妙陰影,都被描繪得淋灕盡緻。這種精益求精的態度,不僅體現在圖畫上,在文字的編排和內容的呈現上,也同樣可見一斑。我尤其喜歡那些對不同菊花品種的詳細介紹,它們不僅僅是簡單地列舉名稱和特徵,更深入地探討瞭每個品種的起源、培育曆史、以及在不同時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象徵意義。這使得我在欣賞菊花之美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一種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傳承感。
評分這部《名菊圖譜續》的齣版,對於我這樣一位長期以來緻力於研究中國傳統花卉文化的愛好者而言,無疑是一份珍貴的禮物。我一直深信,真正的文化傳承,在於細節的打磨和知識的深度挖掘,而這部作品,恰恰展現瞭這種精神。書中對每一株名菊的描繪,都力求做到極緻的精準和藝術性。我尤其欣賞其在色彩運用上的大膽與細膩,那些柔和的過渡,那些微妙的光影變化,都將菊花的生命力展現得淋灕盡緻。除瞭精美的插圖,書中對於菊花品種的介紹也極為詳實。它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齣名稱和形態特徵,而是深入地探討瞭每個品種的起源、發展曆史、以及在中國文化中的象徵意義。我被其中關於“寒香”係列菊花的描述所深深吸引,那種在嚴寒中傲然綻放的勇氣和堅韌,仿佛也傳遞給瞭讀者一種積極嚮上的力量。閱讀這本書,我不僅僅是在學習關於菊花的知識,更是在感受一種古老的東方哲學,一種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智慧。
評分讀完《名菊圖譜續》的初篇,我的內心便湧動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激動。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關於菊花的書,它更像是一部穿越時空的藝術史,一部關於中國傳統美學的百科全書。我一直認為,真正的好書,是可以帶你進入另一個世界的,而這本書無疑做到瞭這一點。當我翻開書頁,看到那些精美絕倫的菊花圖,我仿佛置身於江南的園林之中,聞到瞭陣陣清幽的花香,看到瞭鞦日陽光下,那層層疊疊的花瓣,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作者在文字上的功力也同樣令人摺服,他們不僅僅是客觀地描述菊花的形態,更是賦予瞭每一朵花生命和靈魂,通過細膩的筆觸,講述瞭它們的故事,它們的情感,它們與文人墨客的情緣。我被那些關於菊花的詩詞歌賦深深吸引,仿佛也跟著古人一起,在菊花盛開的時節,吟詠著對生命的熱愛,對自然的敬畏。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菊花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它不僅僅是一種植物,更是承載著民族精神和文化符號的載體。
評分《名菊圖譜續》的齣現,讓我對“美”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關於菊花的圖譜,它更是一部關於中國傳統審美意識的百科全書。我喜歡書中的那種嚴謹而又不失藝術性的風格。每一幅菊花的描繪,都力求精準還原其形態特徵,但又在細節處融入瞭藝術傢的巧思,使得每一株菊花都仿佛擁有瞭獨特的靈魂。我尤其鍾情於書中關於“一丈紅”菊花的描述,那種鮮艷的色彩,那種旺盛的生命力,仿佛也點燃瞭我內心對生活的熱情。除瞭精美的插圖,書中對於菊花的文化解讀也極為深刻。它不僅僅是在介紹菊花的品種,更是在講述菊花在中國文人心中的地位,以及它所承載的民族精神。閱讀這本書,我仿佛穿越瞭時空,與古人一同在菊花盛開的時節,吟詠著對生命的熱愛,對自然的贊美。
評分這部《名菊圖譜續》,可以說是將中國傳統菊花文化推嚮瞭一個新的高峰。作為一名長期的花卉愛好者,我深知要係統地梳理和呈現一種植物的文化內涵,需要付齣多少心血和智慧。而這本書,無疑做到瞭這一點。我最欣賞的是,作者並沒有將重點僅僅放在菊花的形態美上,而是深入挖掘瞭菊花在中國文化中的象徵意義。例如,書中對“墨菊”的介紹,不僅僅描述瞭其獨特的顔色和形態,更是將其與“遺世獨立”的君子品格聯係起來,讓人在欣賞美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一種精神的升華。書中的插圖,每一幅都經過瞭精心的構圖和色彩搭配,仿佛每一片花瓣都經過瞭藝術傢的精心雕琢,充滿瞭生命力。我常常會在閱讀時,被某一張圖所吸引,然後沉浸在其中,去感受那份來自古老土地的芬芳。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為我們提供瞭一個瞭解菊花的窗口,更在於它讓我們有機會去品味一種深沉的文化底蘊。
評分《名菊圖譜續》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案頭之寶”。在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就被它精美的裝幀和沉甸甸的質感所吸引。每一頁紙張都經過瞭精心的選擇,觸感溫潤,油墨的印製清晰而細膩,讓每一幅菊花的描繪都顯得栩栩如生。我最喜歡的是書中對不同菊花品種的細緻描繪,不僅僅是外觀上的區彆,更是在文字中融入瞭深厚的文化底蘊。例如,對於那些曆史悠久的品種,書中會追溯其起源,講述它們是如何從野外被發現,如何被文人雅士所喜愛,甚至是如何成為某個曆史時期園林藝術的代錶。這種深入的挖掘,讓我對菊花的認識不再停留在錶麵的美學欣賞,而是上升到瞭對文化傳承的理解。在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暫停下來,仔細對比圖片和文字描述,仿佛真的在親手觸摸那些盛開的生命,感受它們獨特的氣質。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僅在於它提供瞭豐富的菊花信息,更在於它激發瞭我對傳統文化的濃厚興趣,讓我想要進一步去瞭解那些與之相關的詩詞、繪畫,以及那些與菊花結緣的偉大人物。
評分《名菊圖譜續》的齣現,讓我對中國傳統花卉文化有瞭全新的認識。這本書的價值,遠超乎瞭我最初的期待。我一直認為,真正的好書,應該能夠喚醒讀者內心深處的共鳴,而這本書,無疑做到瞭這一點。書中那些精美絕倫的菊花圖,讓我仿佛置身於一個姹紫嫣紅的鞦日花園,感受著生命最純粹的美麗。更讓我著迷的是,作者並沒有止步於圖片的呈現,而是通過細膩的文字,將每一株菊花背後的故事娓娓道來。那些關於菊花的傳說、關於菊花的詩詞,都如同甘泉一般,滋潤著我的心靈。我被其中關於“壽星”係菊花的描述所深深打動,那種在歲月中沉澱下來的優雅與從容,讓我對生命有瞭更深的敬畏。這本書的編排也極其用心,圖文並茂,內容豐富,但又不顯得擁擠,讓讀者在閱讀時能夠享受到一種寜靜而緻遠的閱讀體驗。
評分拿到《名菊圖譜續》的那一刻,我便被它強大的氣場所摺服。這不僅僅是一本圖譜,更像是一部沉澱瞭歲月精華的藝術品。作者對菊花的理解,已經超越瞭單純的植物學範疇,而是上升到瞭對生命、對美、對哲學的思考。書中每一幅圖,都經過瞭精心構圖和細膩描繪,仿佛每一片花瓣都蘊含著生命的故事,每一個花蕊都閃爍著智慧的光芒。我反復翻閱著那些關於不同菊花品種的介紹,對它們獨特的生長習性、栽培技巧以及曆史淵源有瞭更深刻的認識。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對“黃巢”係菊花的描述,那種在亂世中依然保持高潔品格的精神,讓我肅然起敬。這本書的內容極其豐富,但又不顯得冗雜,每一個字,每一幅圖,都經過瞭精心的選擇和打磨,力求將最完美的一麵呈現給讀者。它不僅僅是一本供人欣賞的書,更是一本能夠啓發人思考,能夠滌蕩心靈的書。
評分這部《名菊圖譜續》,光是拿到手裏,那沉甸甸的分量就足以讓人心生敬意。封麵設計簡潔卻不失大氣,淡雅的色彩勾勒齣數種經典名菊的輪廓,仿佛穿越瞭時空的阻隔,將那份雅緻與雍容直接呈現在眼前。我一直對傳統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鍾情於那些根植於中國土壤的藝術形式,而菊花,無疑是中國文人墨客筆下永恒的贊歌,是隱逸高潔的象徵。翻開書頁,撲麵而來的是一股淡淡的書墨香,混閤著紙張特有的清雅氣息,瞬間將我拉入瞭一個沉靜的世界。首先吸引我的是那精美的插圖,每一幅都仿佛凝結瞭畫師的心血與匠心,色彩的運用、光影的描繪、花瓣的脈絡,無一不栩栩如生,躍然紙上。這不僅僅是對菊花形態的記錄,更是一種對生命之美的極緻展現。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入瞭解這些名菊背後的故事,它們是如何孕育、生長,又承載瞭怎樣的曆史與文化意蘊。這本書在我心中,已經不僅僅是一本圖譜,它更像是一扇窗,讓我得以窺見中國傳統園林藝術與花卉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讓我對“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詩意生活多瞭一份嚮往和憧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