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名菊图谱续
:198.00元
售价:144.5元,便宜53.5元,折扣72
作者:武复华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8-01
ISBN:9787030485540
字数:
页码:246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名菊图谱续》是作者在《名菊图谱》的基础上完成的又一本图文并茂的作品。《名菊图谱续》依托作者数十年的栽培经验,采用以图说文、以文辅图的形式,对600余个中外名菊品种进行了鉴定和描述,将这些品种按照花瓣类型与开花特征分为5个瓣类、27个花型,每个品种详细介绍菊花的瓣类、花型、花色、叶形、花期等特点。文后附有艺菊造型欣赏,展示菊花的造型艺术;满天星图片,穿插了历代咏菊诗词,反映了菊花的个性特征。全书图片均为作者亲自拍摄,入眼精美,文字简洁,是菊花鉴赏和研究的重要参考著作。
《名菊图谱续》可供从事植物学、园艺学的研究人员、高等院校师生,以及广大菊花爱好者参考,也可作为鉴赏家、美术工作者的工具书。
序
前言
编写说明
平瓣类·荷花型
1.玉壶春
2.唐宇秋荷
3.紫荷莲
4.清水莲
5.染指荷
6.小帅旗
7.小粉莲
8.紫琅白莲
9.金莲映月
10.舞荷莲
11.荷塘月色
12.红莲洒金
13.红姑采莲
14.染荷
15.瑞莲红
16.南苑荷花
17.沽水紫莲
18.熏风荷香
19.滦水明珠
平瓣类·芍药型
20.佛面桃花
21.古都风貌
22.绿竹图
23.大乔
24.雏鹅黄
25.黄梅
26.朱砂荷
27.茄兰
28.红魁
29.朱砂牡丹
30.满园春色
31.战红花
32.清水做骨
33.瑶池粉
34.桃园春色
35.神傅
36.墨紫芍药
37.紫玫瑰
38.枫林晚照
39.安阳公主
40.红烛金光
41.西山红叶
42.桃的艳
43.早紫荷
44.粉芙蓉
45.翡翠云
46.龙凤冠
47.西苑桃林
48.黄佛笑面
49.碧玉牡丹
50.金冠红樱
51.桃红
52.紫芍药
53.金雀归巢
54.粉翎羽
55.白荷玉冰
56.肉芙蓉
57.矮脚鹤
58.花秋水芙蓉
59.朱砂红霜
60.墨紫牡丹
61.梨花雪
62大红牡丹
63.小白牡丹
64.红绒木
65.墨兰霜
66.红虎
67.雁岭春
68.风吹红莲
69.黄莲
70.水绿带
71.金芍药
72.小红莲
73.宫梅争艳
74.金巢
75.紫金牡丹
76.玉麒麟
77.桃花江
78.墨菊
79.关山红雀
80.杏林春色
81.白牡丹
82.黄支排
83.黄腊
84.白芍药
85.春风桃红
86.五色梅
87.小白莲
88.红莲染金
89.早大粉
平瓣类·宽瓣型
90.岸天守阁
91.新玉光院
平瓣类·平盘型
平瓣类·翻卷型
匙瓣类·剪绒型
匙瓣类兼有平瓣类·球型
匙瓣类兼有平瓣类·舞球型
匙瓣类兼有平瓣类·莲座型
匙瓣类兼有平瓣类·匙荷型
管瓣类兼有平瓣类·疏管型
管瓣类兼有匙瓣、平瓣类·卷散型
管瓣类·翎管型
管瓣类·舞环型
管瓣类·飞舞型
管瓣类·钩环型
管瓣类·小钩环型
管瓣类·散射型
管瓣类·垂珠型
管瓣类·垂帘型
管瓣类·散发型
管瓣类·松针型
桂瓣类·平桂型
桂瓣类·匙桂型
桂瓣类·管桂型
畸瓣类·毛刺型
畸瓣类·龙爪型
艺菊
满天星
作者少年时期菊花绘画
后记
这部《名菊图谱续》,可以说是将中国传统菊花文化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作为一名长期的花卉爱好者,我深知要系统地梳理和呈现一种植物的文化内涵,需要付出多少心血和智慧。而这本书,无疑做到了这一点。我最欣赏的是,作者并没有将重点仅仅放在菊花的形态美上,而是深入挖掘了菊花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例如,书中对“墨菊”的介绍,不仅仅描述了其独特的颜色和形态,更是将其与“遗世独立”的君子品格联系起来,让人在欣赏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精神的升华。书中的插图,每一幅都经过了精心的构图和色彩搭配,仿佛每一片花瓣都经过了艺术家的精心雕琢,充满了生命力。我常常会在阅读时,被某一张图所吸引,然后沉浸在其中,去感受那份来自古老土地的芬芳。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菊花的窗口,更在于它让我们有机会去品味一种深沉的文化底蕴。
评分拿到《名菊图谱续》的那一刻,我便被它强大的气场所折服。这不仅仅是一本图谱,更像是一部沉淀了岁月精华的艺术品。作者对菊花的理解,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植物学范畴,而是上升到了对生命、对美、对哲学的思考。书中每一幅图,都经过了精心构图和细腻描绘,仿佛每一片花瓣都蕴含着生命的故事,每一个花蕊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我反复翻阅着那些关于不同菊花品种的介绍,对它们独特的生长习性、栽培技巧以及历史渊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对“黄巢”系菊花的描述,那种在乱世中依然保持高洁品格的精神,让我肃然起敬。这本书的内容极其丰富,但又不显得冗杂,每一个字,每一幅图,都经过了精心的选择和打磨,力求将最完美的一面呈现给读者。它不仅仅是一本供人欣赏的书,更是一本能够启发人思考,能够涤荡心灵的书。
评分《名菊图谱续》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案头之宝”。在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就被它精美的装帧和沉甸甸的质感所吸引。每一页纸张都经过了精心的选择,触感温润,油墨的印制清晰而细腻,让每一幅菊花的描绘都显得栩栩如生。我最喜欢的是书中对不同菊花品种的细致描绘,不仅仅是外观上的区别,更是在文字中融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例如,对于那些历史悠久的品种,书中会追溯其起源,讲述它们是如何从野外被发现,如何被文人雅士所喜爱,甚至是如何成为某个历史时期园林艺术的代表。这种深入的挖掘,让我对菊花的认识不再停留在表面的美学欣赏,而是上升到了对文化传承的理解。在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暂停下来,仔细对比图片和文字描述,仿佛真的在亲手触摸那些盛开的生命,感受它们独特的气质。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提供了丰富的菊花信息,更在于它激发了我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让我想要进一步去了解那些与之相关的诗词、绘画,以及那些与菊花结缘的伟大人物。
评分这部《名菊图谱续》,光是拿到手里,那沉甸甸的分量就足以让人心生敬意。封面设计简洁却不失大气,淡雅的色彩勾勒出数种经典名菊的轮廓,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阻隔,将那份雅致与雍容直接呈现在眼前。我一直对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钟情于那些根植于中国土壤的艺术形式,而菊花,无疑是中国文人墨客笔下永恒的赞歌,是隐逸高洁的象征。翻开书页,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淡淡的书墨香,混合着纸张特有的清雅气息,瞬间将我拉入了一个沉静的世界。首先吸引我的是那精美的插图,每一幅都仿佛凝结了画师的心血与匠心,色彩的运用、光影的描绘、花瓣的脉络,无一不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这不仅仅是对菊花形态的记录,更是一种对生命之美的极致展现。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入了解这些名菊背后的故事,它们是如何孕育、生长,又承载了怎样的历史与文化意蕴。这本书在我心中,已经不仅仅是一本图谱,它更像是一扇窗,让我得以窥见中国传统园林艺术与花卉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让我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意生活多了一份向往和憧憬。
评分《名菊图谱续》的出现,让我对“美”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菊花的图谱,它更是一部关于中国传统审美意识的百科全书。我喜欢书中的那种严谨而又不失艺术性的风格。每一幅菊花的描绘,都力求精准还原其形态特征,但又在细节处融入了艺术家的巧思,使得每一株菊花都仿佛拥有了独特的灵魂。我尤其钟情于书中关于“一丈红”菊花的描述,那种鲜艳的色彩,那种旺盛的生命力,仿佛也点燃了我内心对生活的热情。除了精美的插图,书中对于菊花的文化解读也极为深刻。它不仅仅是在介绍菊花的品种,更是在讲述菊花在中国文人心中的地位,以及它所承载的民族精神。阅读这本书,我仿佛穿越了时空,与古人一同在菊花盛开的时节,吟咏着对生命的热爱,对自然的赞美。
评分这部《名菊图谱续》带给我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视觉与心灵的双重震撼。作为一名长期以来对园艺,特别是对中国传统名花的爱好者,我曾阅读过不少相关的书籍,但这部作品的出现,无疑将我的认知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书中的每一张图片都经过了极其细致的打磨,无论是色彩的还原度,还是花瓣纹理的细腻刻画,都达到了令人惊叹的艺术水准。我常常会花上很长的时间,盯着其中一幅图,试图去理解画师是如何捕捉到菊花最动人的那一瞬间的。那微风拂过时花瓣的颤动,晨露在花蕊上闪烁的光泽,甚至是阳光照射下形成的微妙阴影,都被描绘得淋漓尽致。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不仅体现在图画上,在文字的编排和内容的呈现上,也同样可见一斑。我尤其喜欢那些对不同菊花品种的详细介绍,它们不仅仅是简单地列举名称和特征,更深入地探讨了每个品种的起源、培育历史、以及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象征意义。这使得我在欣赏菊花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传承感。
评分这部《名菊图谱续》,让我领略到了中国传统花卉艺术的博大精深。我一直对那些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形式情有独钟,而菊花,无疑是中国文化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符号。本书的出现,将我对菊花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被书中那些精美绝伦的插图所深深吸引,每一幅都仿佛凝结了画师的心血与匠心,将菊花的姿态、神韵描绘得淋漓尽致。我常常会花上很长的时间,盯着其中一幅图,试图去理解画师是如何捕捉到菊花最动人的那一瞬间的。除了视觉上的享受,书中对于菊花品种的介绍也极其详实,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出名称和特征,更是深入地探讨了每个品种的起源、培育历史、以及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象征意义。这使得我在欣赏菊花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传承感。这本书,在我心中,不仅仅是一本图谱,更是一部关于生命、关于美、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
评分《名菊图谱续》的出现,让我对中国传统花卉文化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乎了我最初的期待。我一直认为,真正的好书,应该能够唤醒读者内心深处的共鸣,而这本书,无疑做到了这一点。书中那些精美绝伦的菊花图,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姹紫嫣红的秋日花园,感受着生命最纯粹的美丽。更让我着迷的是,作者并没有止步于图片的呈现,而是通过细腻的文字,将每一株菊花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那些关于菊花的传说、关于菊花的诗词,都如同甘泉一般,滋润着我的心灵。我被其中关于“寿星”系菊花的描述所深深打动,那种在岁月中沉淀下来的优雅与从容,让我对生命有了更深的敬畏。这本书的编排也极其用心,图文并茂,内容丰富,但又不显得拥挤,让读者在阅读时能够享受到一种宁静而致远的阅读体验。
评分这部《名菊图谱续》的出版,对于我这样一位长期以来致力于研究中国传统花卉文化的爱好者而言,无疑是一份珍贵的礼物。我一直深信,真正的文化传承,在于细节的打磨和知识的深度挖掘,而这部作品,恰恰展现了这种精神。书中对每一株名菊的描绘,都力求做到极致的精准和艺术性。我尤其欣赏其在色彩运用上的大胆与细腻,那些柔和的过渡,那些微妙的光影变化,都将菊花的生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除了精美的插图,书中对于菊花品种的介绍也极为详实。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出名称和形态特征,而是深入地探讨了每个品种的起源、发展历史、以及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我被其中关于“寒香”系列菊花的描述所深深吸引,那种在严寒中傲然绽放的勇气和坚韧,仿佛也传递给了读者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阅读这本书,我不仅仅是在学习关于菊花的知识,更是在感受一种古老的东方哲学,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
评分读完《名菊图谱续》的初篇,我的内心便涌动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菊花的书,它更像是一部穿越时空的艺术史,一部关于中国传统美学的百科全书。我一直认为,真正的好书,是可以带你进入另一个世界的,而这本书无疑做到了这一点。当我翻开书页,看到那些精美绝伦的菊花图,我仿佛置身于江南的园林之中,闻到了阵阵清幽的花香,看到了秋日阳光下,那层层叠叠的花瓣,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作者在文字上的功力也同样令人折服,他们不仅仅是客观地描述菊花的形态,更是赋予了每一朵花生命和灵魂,通过细腻的笔触,讲述了它们的故事,它们的情感,它们与文人墨客的情缘。我被那些关于菊花的诗词歌赋深深吸引,仿佛也跟着古人一起,在菊花盛开的时节,吟咏着对生命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菊花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它不仅仅是一种植物,更是承载着民族精神和文化符号的载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