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越文化研究丛书:越文化精神论
定价:33.00元
售价:12.2元,便宜20.8元,折扣36
作者:朱志勇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6-01
ISBN:978701008765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5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对越文化精神做了全景式的理性考察。作者力求将越文化精神的研究从直观、经验的描述,转向严谨的学理分析。基于文化精神具有主体存在方式——人格,区域群体人格与区域文化精神具有同构性,从群体人格中提炼文化精神的基本内涵具有可操作性,作者以有效的实践活动对人的要求作为基准,设立时间、空间、计划、变通、规范、效能和创意七种考察维度,凭借社会调查获得的一手资料,概括出越地群体人格模式。通过解读其中蕴涵的文化精神,将当今越文化精神概括为七种基本品质:足智而寡勇、事功而疏情、进取而求稳、求新而务实、因循而权变、隐忍而慷慨、精明而内敛。以此为基础,追溯了越文化精神的历史嬗变。从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因素的交错中,努力再现了越文化精神在各个时期的丰富多彩的样态。为了彰显越文化精神的独特品性,以秦文化作为比较对象,对两种区域文化精神的差别及其成因进行了深入的探析。越文化精神上下几千年,一直绵延至今,这本身就证明了它的存在价值。改革开放三十余年,越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表明了这种文化精神对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也表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进行不断地建构。
目录
导论 基本范畴与建构原则
一、越文化精神研究的基本概念
(一)文化精神
(二)区域文化
(三)区域文化精神
(四)群体人格
二、越文化精神的建构原则和路径
(一)建构原则
(二)路径
章 越文化精神的载体
一、一般群体人格
(一)行为模式
(二)观念模式
(三)情感模式
二、特殊群体人格
(一)绍兴师爷人格
(二)绍兴名士人格
第二章 越文化精神的内涵
一、足智而寡勇
二、事功而疏情
三、进取而崇稳
四、求新而务实
五、因循而权变
六、隐忍而慷慨
七、精明而内敛
第三章 越文化精神的嬗变
一、先秦时期:萌发与雏形
(一)神话传说时代
(二)越国时期
二、秦汉至东晋时期:断裂与转型
(一)越文化精神的断裂
(二)越文化精神的转型
三、隋唐至明清时期:发展与成熟
(一)民族同化与包容精神
(二)生态改善与抗争精神
(三)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与务实精神
(四)文学艺术与求新精神
(五)耕读之风与尚智精神
(六)佛教世俗化与隐神
(七)阳明心学与主体精神
(八)文化精神的定型
四、近现代:觉醒与创新
(一)太平天国运动与革命精神启蒙
(二)辛亥革命与慷慨精神弘扬
(三)改革开放与“胆剑精神”培育
第四章 越文化与秦文化之精神比较
一、秦文化精神
(一)秦文化概述
(二)陕西群体人格
(三)秦文化精神的基本特质
二、两种文化精神的相似性
(一)两种区域文化的相似点
(二)两种区域文化精神的相似点
(三)相似性的原因
三、两种文化精神的区别
(一)两种区域文化的差异
(二)两种文区域化精神的主要差异点
(三)相异性的原因
第五章 越文化精神的价值
一、越文化精神的当代境遇
(一)生存境遇
(二)越文化精神的优势
(三)历史局限性
二、当代越文化精神的培育
(一)基本依据
(二)目标
(三)基本途径
附录 关于越文化精神的民俗学印证
一、传说故事
二、越地谚语
三、风俗习惯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相当精美,封面的设计简约而富有质感,初拿到手就给人一种沉甸甸的学术分量感。我尤其喜欢它选用的纸张,触感温润,即使长时间翻阅也不会感到疲惫。翻开目录,便能感受到作者在梳理越文化脉络上的匠心独运,条理清晰的章节划分,为读者构建了一个系统性的研究框架。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每一章节的具体内容,但从章节标题的设置来看,作者显然是在试图从多个维度去剖析越文化的精神内核,例如“越人的生存智慧”、“越人的审美情趣”、“越人的价值观念”等等,这些都是极具吸引力的切入点。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 P 深入挖掘越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独特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以及这些精神特质是如何体现在他们的生活、艺术、社会组织乃至哲学思考中的。从标题“越文化精神论”来看,作者的野心显然不仅仅是停留在现象的描述,而是要触及到越文化最深层的精神基因,这对我来说,无疑是一次极具挑战和吸引力的阅读体验。我相信,这本书一定能够为我们揭示一个更加立体、更加鲜活的越文化形象,也希望它能引发更多关于越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评分我被这本书所传递出的学术严谨性所吸引。封面上清晰标注的书名、作者以及ISBN号,都暗示着这是一部经过精心打磨的学术著作。作为一名对历史文化抱有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一直对“越文化”这个概念感到好奇,但往往信息碎片化,缺乏系统性的梳理。这本书的出现,似乎为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窗口。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探讨越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包括地理环境、社会结构、与其他民族的交流互动等方面。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从中窥见“越文化精神”的具体表现,例如,在艺术创作、文学作品、民间习俗、甚至宗教信仰中,是否能够找到独特的越文化印记?作者在“论”这个字上着力,也让我预感到书中会有作者独立的见解和深刻的分析,而非仅仅是史料的堆砌。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一种既学术化又不失可读性的语言,带领我走进一个丰富多彩的越文化世界,让我能够真正理解越文化为何能够在中国历史上留下如此深刻的痕迹,又为何至今仍能引发人们的关注和研究。
评分这本书的 title,《越文化研究丛书:越文化精神论》,本身就透露着一种探索的野心和学术的深度。我之所以对此书产生浓厚兴趣,是因为它不仅仅局限于对越文化表层现象的描述,而是直指其核心——“精神论”。这让我联想到,书中是否会探讨越族人民在历史变迁中所形成的独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是如何理解自然、社会和人生的?他们的精神特质又如何影响了他们的生活方式、艺术追求以及与其他民族的互动模式?我渴望从中看到作者对越文化精神内涵的深刻剖析,例如,他们是否具有某种特别的集体意识,或者独特的个体解放精神?书中是否会涉及到一些具体的文化载体,比如音乐、舞蹈、服饰、建筑,甚至是传说故事,来佐证其关于越文化精神的论断?从“丛书”这个定位来看,这可能是一系列研究的开端,也意味着作者在越文化研究领域有着长期的规划和投入。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个理解越文化精神的全新视角,并激发我们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更深层次的思考。
评分这本书的出版,无疑填补了越文化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空白。从我粗略翻阅的感知来说,作者朱志勇先生似乎在潜心研究一个非常宏大且具有挑战性的课题——“越文化精神”。这意味着,他不仅仅是在梳理越文化的物质层面,更是在挖掘其内在的、形而上的精神特质。这种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令人肃然起敬。我期待书中能够细致地分析越族人民在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独特价值观、思维方式,以及他们在面对外部环境变化时所表现出的坚韧不拔的精神特质。例如,他们是如何看待集体与个体、自由与秩序、传统与革新之间的关系的?他们的审美情趣又如何体现出与众不同的地域色彩和民族个性?我希望书中能通过详实的论据和严谨的逻辑,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清晰的越文化精神图景,让我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这个曾经辉煌的民族,以及他们留给后世的精神遗产。这本书给我的感觉,不只是对过去的追溯,更是对民族精神的探寻,这是一种充满智慧和力量的学术追求。
评分读完这本书(此处指阅读前大致浏览和根据封面、书名、作者名推测的内容),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在尝试构建一种宏大的叙事,将越文化置于一个更广阔的文化视野中进行审视。从书名《越文化精神论》来看,这并非一本简单的史料汇编,而是作者在消化吸收大量史料和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炼出的关于越文化核心精神的独立论述。我特别好奇作者是如何界定“越文化精神”的,它是否具有普适性?又如何与其他周边文化(例如中原文化、楚文化等)进行区分和界定?书中会不会涉及到具体的历史人物、事件或者器物,来佐证其对越文化精神的理解?我对书中关于“论”的部分尤为感兴趣,它可能包含着作者对越文化发展规律的探索,以及对越文化在中国乃至东亚文化交流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的判断。我希望能从中看到一种深刻的洞察力,理解越文化在漫长历史演进中如何保持其独特性,又如何在与外来文化的互动中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从作者的名字“朱志勇”来看,我联想到这可能是一位在相关领域深耕多年的学者,他的研究成果值得期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