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电子技术
定价:26.00元
作者:陈颖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3-01
ISBN:978730017090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24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电工电子技术项目化教程:电子技术》主要内容包括半导体器件基础和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电路及其应用;交流变直流电路;数字逻辑电路基础;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555定时器及其应用;数字量与模拟量之间的转换;电子制作。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电工电子技术项目化教程:电子技术》编排新颖,内容实用,结构合理,通俗易懂,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电类专业的教材。
目录
项目1 扩音机放大电路 任务 声音放大的实现 1.1.1 任务描述 1.1.2 相关知识1:半导体二极管 1.1.3 相关知识2:半导体三极管 1.1.4 相关知识3:基本放大电路 1.1.5 相关知识4:多级放大电路 1.1.6 解决任务 1.1.7 思考与练习 项目总结 项目习题项目2 运算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任务1 加法运算的实现 2.1.1 任务描述 2.1.2 相关知识1:集成运算放大器 2.1.3 相关知识2:比例运算电路 2.1.4 相关知识3:加法运算电路 2.1.6 思考与练习 任务2 减法运算的实现 2.2.1 任务描述 2.2.2 相关知识:减法运算电路 2.2.3 解决任务 2.2.4 思考与练习 任务3 积分运算的实现 2.3.1 任务描述 2.3.2 相关应用 2.3.3 相关知识:积分运算电路 2.3.4 解决任务 2.3.5 思考与练习 任务4 微分运算的实现 2.4.1 任务描述 2.4.2 相关应用 2.4.3 相关知识:微分运算电路 2.4.4 解决任务 2.4.5 思考与练习 任务5 电压比较的实现 2.5.1 任务描述 2.5.2 相关应用 2.5.3 相关知识:电压比较器 2.5.4 解决任务 2.5.5 思考与练习 项目总结 项目习题项目3 交流电变成直流电的电路设计 任务 设计手机充电器电路 3.1.1 任务描述 3.1.2 相关应用:手机 3.1.3 相关知识1:整流电路 3.1.4 相关知识2:滤波电路 3.1.5 相关知识3:稳压电路 3.1.6 解决任务 项目总结 项目习题项目4 数字逻辑电路基础 任务 电气设备两地控制的逻辑关系分析与实现 4.1.1 任务描述 4.1.2 相关人物:布尔 4.1.3 相关知识1:数字信号与数制 4.1.4 相关知识2:基本逻辑关系与复合逻辑关系 4.1.5 相关知识3:逻辑运算及其化简 4.1.6 相关知识4:集成逻辑门电路 4.1.7 解决任务 4.1.8 思考与练习 项目总结 项目习题项目5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任务1 三人表决电路的设计 5.1.1 任务描述 5.1.2 相关应用 5.1.3 相关知识:组合逻辑电路 5.1.4 解决任务 5.1.5 思考与练习 任务2 计算器数字显示电路的设计 5.2.1 任务描述 5.2.2 相关应用 5.2.3 相关知识1:编码器 5.2.4 相关知识2:译码器 5.2.5 解决任务 5.2.6 思考与练习 任务3 电动机运行故障监测报警电路的设计 5.3.1 任务描述 5.3.2 相关应用 5.3.3 相关知识:数据选择器 5.3.4 解决任务 5.3.5 思考与练习 项目总结 项目习题项目6 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 任务 设计十进制计数器电路 6.1.1 任务描述 6.1.2 相关应用 6.1.3 相关知识1:时序逻辑电路 6.1.4 相关知识2:触发器 6.1.5 相关知识3:计数器 6.1.6 解决任务 6.1.7 思考与练习 项目总结 项目习题项目7 555定时器电路 任务 音乐门铃电路的设计 7.1.1 任务描述 7.1.2 相关应用:门铃的种类 7.1.3 相关知识1:555定时器 7.1.4 链接知识2:555定时器应用 7.1.5 解决任务 7.1.6 思考与练习 项目总结 项目习题项目8 数模、模数转换电路应用 任务 数模转换器和模数转换器的应用 8.1.1 任务描述 8.1.2 相关应用 8.1.3 相关知识1:数/模转换器(D/A转换器) 8.1.4 相关知识2:模/数转换器(A/D转换器) 8.1.5 解决任务 8.1.6 思考与练习 项目总结 项目习题项目9 电子制作 任务 一位数值比较器电路的设计与焊接 9.1.1 任务描述 9.1.2 相关知识1:元件认识和测量 9.1.3 相关知识2:焊接工具及焊接方法 9.1.4 解决任务 9.1.5 思考与练习 项目总结 项目习题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更像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轻松的“散步”。它对抽象概念的解释,初读时会让人感到有些吃力,因为它毫不留情地展现了电子学作为一门硬科学的复杂性。比如在讲解半导体器件的特性曲线时,作者采用了非常详尽的数学模型,图表密集,参数繁多,对于习惯了图文并茂、讲解通俗易懂的科普读物的读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挑战。我个人觉得,如果能配上更多基于实际应用场景的案例分析,哪怕是简单的仿真演示截图,可能都会大大降低读者的入门门槛。不过,抛开晦涩难懂的部分,这本书的逻辑脉络清晰得令人称赞,章节之间的衔接自然流畅,就像是搭建一座精密的桥梁,每块砖石都严丝合缝。我把它放在案头,经常翻阅其中关于某个特定模块的深入剖析,发现它提供的深度远超课堂讲义,是查阅和深入研究时的绝佳参考资料,虽然阅读过程略显枯燥,但其知识的密度和准确性是毋庸置疑的。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保持了一种非常正式和学术的基调,几乎没有使用任何口语化的表达,处处体现着作者的专业水准和对学科的尊重。这使得它在作为教材或专业参考时,具有极高的权威性。我个人认为,这本书最适合作为研究生阶段的深度学习资料,或者作为资深工程师在进行技术回顾和知识沉淀时的补充读物。它的一些章节,比如关于信号完整性和噪声抑制的部分,其论述的深度甚至超越了我之前接触的一些专业研讨会的资料。当我尝试将书中的理论应用于实际电路设计时,我发现很多过去凭经验做的判断,都能在书中找到严谨的理论支撑,这极大地增强了我的设计信心。虽然书中的习题量不是特别大,但那些少量给出的综合性思考题,往往需要对前面多个章节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才能解答,非常考验综合分析能力,也正因如此,它才成为我书架上被反复标记和翻阅的重要藏书之一。
评分初次接触这本著作时,我最大的感受是它的“百科全书式”的广度与深度并存。它似乎力图囊括一个电子工程师在职业生涯初期需要掌握的所有关键知识点,从最基础的元件特性到复杂的系统级设计原理,都有所涉猎。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不同设计范式的对比分析,作者没有偏袒任何一方,而是客观地列举了各种方案的优缺点、适用范围和潜在的局限性,这种平衡的视角极大地拓宽了我对“最优解”的理解。我曾尝试用它来快速学习某个新领域的知识,但很快发现这种“速成”的心态并不适合这本书的风格。它更像是为你提供了一张详尽的地图,让你清楚地知道哪里是平原,哪里是山脉,但最终如何穿越,还需要你自己结合实践去摸索。对于那些希望系统性地梳理自己知识体系的读者来说,它提供的结构框架是无价的,能够帮你发现自己知识体系中的“盲区”和“薄弱环节”。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风格非常“学院派”,白纸黑字,内容紧凑,几乎没有多余的留白或花哨的装饰,完全聚焦于知识的传递效率。这种风格带来的一个直接好处是信息密度极高,你翻开任意一页,都能感觉到作者在努力塞入尽可能多的有效信息。我特别喜欢它在讲解经典电路分析方法时的那种循序渐进的叙述方式,它没有急于展示那些炫酷的新技术,而是花费大量篇幅来巩固那些最核心、最基础的定律和定理,这一点在现今快速迭代的技术世界里显得尤为可贵。它更像是一本“内功心法”的秘籍,教你如何从底层逻辑去理解电子系统的运行规律。我发现自己在使用它来辅助解决一些工作中遇到的老旧设备维护问题时,效果出奇地好,因为很多现代教材往往会忽略这些被时间筛选下来的、但依然广泛存在的经典设计思路。总而言之,它是一本需要静下心来,带着敬畏之心去研读的“大部头”。
评分这本厚厚的书刚拿到手,沉甸甸的,光是封面设计就透着一股严谨的学术气息,深沉的蓝色调配上清晰的字体,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不是那种浮光掠影的入门读物。我翻开目录,里面的章节划分得极为细致,每一个小标题都像是精心打磨过的宝石,透露着专业的光芒。我注意到它对基础理论的阐述似乎格外用心,不是那种简单地罗列公式,而是深入剖析了背后的物理原理和数学推导过程,感觉作者在力求让读者真正“理解”而非仅仅“记住”。尤其是在某些复杂电路的分析部分,图示非常精美且关键,能够直观地帮助我们理解信号的流向和器件的工作状态。我感觉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工具书,适合已经有一定基础,想要向更高阶的领域迈进的学习者。它对最新技术的前沿介绍可能不算最快,但它构建的知识体系极其扎实,为后续学习任何细分领域都打下了坚不可摧的地基。读起来确实需要耐心,但每攻克一个难点,那种豁然开朗的成就感是其他轻量级读物无法比拟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