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VHDL數字電路設計教程
定價:35.00元
作者:(巴西)佩德羅尼
齣版社:電子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1-01
ISBN:9787121186721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241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自從VHDL在1987年成為IEEE標準之後,就因其在電路模型建立、仿真、綜閤等方麵的強大功能而被廣泛用於復雜數字邏輯電路的設計中。本書共分為三個基本組成部分,首先詳細介紹VHDL語言的背景知識、基本語法結構和VHDL代碼的編寫方法;然後介紹VHDL電路單元庫的結構和使用方法,以及如何將新的設計加入到現有的或自己新建立的單元庫中,以便於進行代碼的分割、共享和重用;後介紹CPLD和FPGA的發展曆史、主流廠商提供的開發環境使用方法。本書在結構組織上有獨特之處,例如將並發描述語句、順序描述語句、數據類型與運算操作符和屬性等獨立成章,使讀者更容易清晰準確地掌握這些重要內容。本書注重設計實踐,給齣瞭大量完整設計實例的電路圖、相關基本概念、電路工作原理以及仿真結果,從而將VHDL語法學習和如何采用它進行電路設計有機地結閤在一起。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閱讀體驗,說實話,更像是在跟一位經驗豐富的資深工程師在交流工作心得,而不是單純地啃一本冰冷的教材。它的語言風格非常務實,摒棄瞭許多過於學術化的修飾,直奔主題,這對於我這種希望盡快上手實踐的讀者來說,簡直太友好瞭。特彆是在涉及到時序約束(Timing Constraints)和時鍾域交叉(CDC)處理的那幾章,作者沒有使用過於抽象的數學公式去解釋建立時間和保持時間,而是通過圖示和具體的代碼實例,清晰地展示瞭如果不做恰當的同步處理,亞穩態是如何産生的以及如何使用同步器來規避風險。我記得書中關於異步復位和同步復位的討論,清晰地指齣瞭在不同工藝節點和設計風格下,哪種復位策略更具優勢。這種帶著“過來人”視角的深度分析,極大地提升瞭我在實際設計中對時序敏感度的判斷力。當然,如果能配上一個更詳盡的、針對特定開發闆(如某款 Xilinx 或 Intel 的 FPGA)的實物例程,那就更加完美瞭,但僅就語言描述和邏輯設計的深度而言,它已經超越瞭我的期待。
評分我發現很多 VHDL 教材的通病在於,它們往往把重點放在 VHDL 語言本身的“句法糖”上,比如各種數據類型、運算符的細枝末節,而忽略瞭硬件設計的核心——並發性(Concurrency)。這本書則成功地逆轉瞭這種趨勢。它從一開始就強調 VHDL 代碼是並行執行的描述,而不是像 C 語言那樣的順序執行。在講解 `signal` 和 `variable` 的區彆時,作者不僅僅停留在賦值操作符的不同上,而是深入解釋瞭它們在仿真和綜閤後對應到硬件資源(寄存器、連綫)上的本質差異。這對於理解時序邏輯的正確建立至關重要。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對於抽象層次的把握非常到位,它既能深入到寄存器傳輸級(RTL)的精細控製,也能提供係統級組件(如簡單的總綫仲裁器)的高層抽象描述。雖然書中沒有涉及高級綜閤(HLS)的內容,但它所建立的紮實 RTL 基礎,足以讓讀者在未來轉嚮 HLS 時,依然能清楚地理解底層硬件的實際映射,從而寫齣更高效的源語言代碼。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和圖錶設計也值得稱贊,這在技術書籍中往往是被忽視的環節。在講解復雜的組閤邏輯或狀態轉移圖時,圖示清晰明瞭,配色適中,不會讓人産生視覺疲勞。更重要的是,作者在代碼示例的選擇上非常考究,每一個小段落的 VHDL 代碼塊都像是一個經過精心打磨的微型設計案例,它們獨立性強,易於復製和修改用於快速驗證。我尤其喜歡它在最後一部分對“設計優化”的討論,它沒有給齣萬能公式,而是提供瞭一套係統性的檢查清單和思路框架,例如如何通過流水綫(Pipelining)提高吞吐量,或者如何通過資源共享來降低麵積。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種思考的範式,教會讀者在麵對一個設計需求時,如何從硬件資源的角度齣發,反嚮推導齣最閤適的 VHDL 描述方式。它不是一本可以讓你“快速入門”的書,而是一本能讓你“紮實精進”的工具書,對於那些渴望真正掌握數字係統設計的學習者來說,是本不可多得的良品。
評分說實話,初次翻閱這本書時,我有些擔心它會陷入那種過度追求“全景覆蓋”而導緻內容浮於錶麵的陷阱。畢竟 VHDL 的標準和庫函數浩如煙海,想在一本教程裏講透幾乎不可能。然而,這本書的作者顯然對內容取捨有著精準的把握。它聚焦於那些在實際項目——無論是簡單的計數器、狀態機,還是更復雜的 FIFO 緩存器——中齣現頻率最高的模塊和設計模式。我印象最深的是它對有限狀態機(FSM)的描述部分,作者沒有滿足於教科書式的 Moore/Mealy 模型解釋,而是直接展示瞭如何利用 VHDL 的 `case` 語句配閤 `process` 來實現一個健壯且易於調試的 FSM,並且深入探討瞭狀態編碼對速度和邏輯資源的影響,這一點至關重要。此外,書中對測試平颱(Testbench)的構建也給予瞭足夠的重視,它展示瞭如何編寫自檢的代碼來驗證設計的正確性,這在現代設計流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環。雖然書中的某些高級應用,例如係統級建模(SystemC 接口或高級綜閤)略顯不足,但對於打牢“基礎且實用”的 VHDL 功底而言,這本書無疑是頂尖的選擇,它提供瞭一個極其堅實的起點,讓你有能力去探索更復雜的領域。
評分這本號稱“硬核”的數字電路設計教材,拿到手裏著實讓我眼前一亮,雖然我更偏嚮於軟件實現,但麵對那些復雜的時序邏輯和狀態機設計,還是得迴歸到硬件描述語言的根基上來。我對這本書的整體印象是結構清晰,脈絡分明,它並沒有一上來就堆砌晦澀難懂的語法細節,而是巧妙地從最基礎的邏輯門和布爾代數講起,循序漸進地引導讀者進入 VHDL 的世界。特彆是它在介紹結構化建模和行為級建模的對比時,用瞭非常生動且貼近實際工程應用的例子,這遠比那些純理論的教科書要來得實在。我個人特彆欣賞其中關於“如何編寫可綜閤的代碼”這一章節的深度剖析,裏麵詳述瞭哪些寫法在仿真時看起來完美無缺,但一旦綜閤到 FPGA 資源上就會産生意想不到的性能瓶頸或資源浪費。這種實戰經驗的分享,對於一個剛接觸硬件設計流程的新手來說,簡直是如獲至寶。它不僅僅是教你“如何寫 VHDL”,更是在教你“如何像一個閤格的數字電路工程師那樣思考”。我發現,即便是對我這種已經接觸過 Verilog 基礎的人來說,重新梳理 VHDL 的並發和順序結構下的時序控製,也加深瞭我對硬件並行特性的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