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英)著,等译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2014.6第8版
印刷时间:2014-6-1
定价:138.00元
累计发行逾3000万册,广受读者欢迎。以英文第7版为蓝本,牛津高阶为世所公认的英语学习词典。183500单词短语释义+85000示例+2000新词+7000同义词反义词+5000专科词语+700世界各地用语+2600文化词语+2000图解词语+400用法说明+130研习专页+44彩页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8版)》是案头的英语工具书。《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为世所公认的英语学习词典,自1948年出版至今,销量已超过5000万册,惠及世界各地一代又一代学子。第八版较之前版多有突破,更为实用和准确,充分满足读者听、说、读、写、译各方面需求,突出学习功能。双解版汉译紧贴英文原义,符合汉语表述方式。
184500单词、短语和释义:英美并重
1000新词:贴近时代,求新求确
5000余项正文修订:精益求精
49页牛津写作指南:教授
14个有关写作的项目
78页图解词汇扩充:图文并茂,提升记忆效果
28个专业的学术词汇:全新标注
68页参考信息:全面实用
8类用法说明:析难解疑
配套光盘iWriter:交互式软件,指导写作
较第七版内容增加20%
光盘内容:牛津iWriter光盘软件
一款可以帮助使用者构思、写作、检查英语作文的互动式软件。
想写好英文并不容易——这是众多学生的心声,也是众多老师的忠告。牛津iWriter光盘软件和牛津写作指南为英语学习者量身打造,为其构思、写作、检查英语作文提供全程帮助。
利用牛津iWriter写作……
对比文(4种)
议论文(2种)
口头报告报告数据(图表)
报告数据(饼分图)
长篇报告和短篇报告
书评和影评
咨询函
投诉信
个人简历(3种)
附信
我尝试用这本书来辅助我攻克一个比较偏门的科技术语的理解,结果发现收录的深度远远达不到我预期的“高阶”标准。很多专业词汇的释义都停留在非常基础的层面,缺乏那种深入剖析词源、语境演变和多学科应用场景的详细阐述。比如,某个与计算机科学高度相关的动词,它给出的解释仅仅是日常用语中的常见含义,完全没有触及到该词在专业语境下的特定技术指向。这让我不得不转而求之于网络资源,白白浪费了大量时间在这本“权威”的工具书上。这本词典似乎更倾向于照顾初中级到中级学习者,对于那些已经具备扎实基础、渴望向专业领域迈进的“高阶”用户来说,它的价值就大打折扣了。它更像是一个“广度”的展示,而非“深度”的挖掘。相较于我手边那本专门针对某个语种的专业词汇手册,它的专业词条覆盖面显得捉襟见肘,提供的例句也略显陈旧和刻板,缺乏现代语言的活力和灵活性。
评分关于收录的一些例句的“时代感”,真是让我频频出戏。很多被选用的例句,其语境和使用的场景,都带有浓厚的历史痕迹,让人感觉仿佛在使用一本十年前的教材。例如,有些对话场景设计得极其不自然,充满了教科书式的、脱离实际交流的僵硬感。在如今这个语言环境变化极快的时代,学习者更需要接触到地道、鲜活、反映当下社会热点和日常交流习惯的语料。这本书的例句,虽然在语法上可能无懈可击,但在“实用性”和“亲切感”上却严重不足。这导致我在尝试模仿和应用书中例句时,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别扭感,就好像戴着一顶不合时宜的帽子在参加现代派对。一本面向当代学习者的工具书,其语料库的更新速度和前沿性实在不容忽视,而这本书在这方面表现出的保守和滞后,极大地削弱了它作为学习伙伴的有效性。
评分这本书的插图和图表设计,老实说,让人感觉像是回到了上个世纪末期的印刷品风格。线条粗糙,色彩单调(或者说几乎是单色的),而且布局非常拥挤。在解释一些需要视觉辅助理解的词汇,比如描述某种自然现象或者复杂结构的词语时,附带的小图完全起不到有效的帮助作用,反而增加了视觉上的混乱感。更糟糕的是,有些图表中的标注文字小到几乎无法辨认,即便放大了看,其清晰度也让人怀疑是否经过了高质量的数字化处理。我记得有一次查询一个关于地理名词的词,我本期望能看到一张清晰的示意图来辅助理解其空间关系,结果只得到了一张模糊的、线条纠缠在一起的图形,让人更加困惑。如果出版方不能在视觉呈现上投入足够的资源,哪怕是简单的线条图也应该力求简洁明了,而不是这种既不清晰又不美观的折衷方案。这对于需要通过视觉辅助来强化记忆和理解的学习者来说,无疑是一个严重的缺陷。
评分我对于这本书的检索系统的设计逻辑感到非常不适应,尤其是对于那些一词多义、或者存在多种词形变化的词汇的处理上。虽然它提供了详尽的索引和交叉引用,但在实际操作中,这种查询路径显得冗长而低效。比如,当我试图查找一个动词的过去式或分词形式时,系统要求我必须先回到原形才能查到完整释义,然后才能跳跃到其他形式的用法说明,这个过程不够“智能”。如果能像一些先进的在线词典那样,直接在任何一种形态下输入都能快速链接到核心词条的全面解析,体验感会大大提升。相较于现在这种略显传统的、依赖于用户对词形变化的完全掌握才能高效利用的方式,它显得不够人性化。学习者在疲惫或不确定的状态下,往往更依赖工具的“引导”而非“考核”,这本书的设计似乎更偏向于对已掌握知识的巩固,而非对模糊知识点的快速解救。这种检索上的微小摩擦,日积月累,就变成了学习过程中的小小的阻碍。
评分这本词典的排版简直是一场视觉的灾难,油墨似乎总是印得深浅不一,有些页面的字体边缘模糊不清,让人怀疑是不是盗版印刷的劣质品。更别提那装订质量了,拿到手没两天,中间部分的书脊就开始松动,随便翻看几次,就担心下一秒整本书会散架。对于一本定位高端的学习工具书来说,这种粗制滥造简直是令人发指的。我记得我之前买过一本同类型的工具书,即便是价格更亲民的版本,其纸张的质感和印刷的清晰度都远远超过了它。我原本是冲着“商务印书馆”的名头和“牛津”的权威性去的,结果收到的实物体验感大打折扣,每次需要查阅时,都得眯着眼才能辨认那些因为印刷问题而扭曲的字母和符号,学习的热情都被这些硬件上的缺陷磨损殆尽了。如果只是想买一本放在书架上做摆设,那或许还能接受,但对于需要高频使用的学习者来说,这简直是对时间和精力的双重折磨。我真的希望出版方能够重视一下质控环节,毕竟内容的权威性再高,也经不起这种低劣载体的摧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