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前必讀】:
本店銷售的書籍品相可能因為存放時間長短關係會有成色不等,請放心選購。
付款後,不缺貨的情況下,48小時內發貨,如有缺貨的情況下,我們會及時在聊天窗口給您留言告知。
發貨地北京,一般情況下發貨後同城次日可以到達,省外具體以快遞公司運輸為準。
望每位讀者在收貨的時候要驗貨,有什麼意外可以拒簽,這是對您們權益的保護。
注意:節假日全體放假,請自助下單;如需幫助請及時與我們聯係。祝您購物愉快!商傢熱綫:010-57272736
基本信息
書名:信號與係統輔導與題解(宋琪)(與美國MIT麻省理工本科教材配套)
定價:23.00元
作者:宋琪,陸三蘭
齣版社:華中科技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6-01
ISBN:978756097959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32開
商品重量:0.341kg
編輯推薦
本書很經典,不僅內容豐富,條理清楚,習題數量多,而且實際應用介紹得多,習題按照由易到難,由理論到實際,有層次地閤理地安排。不僅有利於教師教學,也有利於學生自學。
內容提要
本書是奧本海姆教授主編的、電子工業齣版社引進齣版的《信號與係統》(第2版)一書的配套的部分習題解答和學習指導。針對原教材中~5章、第7章、第9章和0章後的基礎題,將有答案的基礎題作為例題,沒有答案的基礎題作為習題,並給齣瞭詳細的分析和解答過程,少數題目甚至給齣瞭多種解法。為瞭方便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每章開始均有本章內容小結。《信號與係統輔導與題解(信號與係統奧本海姆第2版經典教材輔導用書)》可作為高等學校學生的學習輔導教材,也可作為報考電子信息、通信類專業及其他相關專業碩士研究生的考生的復習參考書。
目錄
章 信號與係統 1.1 學習要點 1.1.1 信號 1.1.2 幾種基本信號 1.1.3 係統 1.1.4 係統的性質 1.2 典型例題 1.3 習題解答第2章 綫性時不變係統 2.1 學習要點 2.1.1 離散時間LTI係統 2.1.2 連續時間LTI係統 2.1.3 綫性時不變係統的性質 2.1.4 用微分方程描述的LTI係統 2.1.5 用差分方程描述的LTI係統 2.1.6 奇異函數 2.2 典型例題 2.3 習題解答第3章 周期信號的傅裏葉級數錶示 3.1 學習要點 3.1.1 LTI係統對復指數信號的響應 3.1.2 毛續時間周期信號的傅裏葉級數錶示 3.1.3 連續時間傅裏葉級數(FS)性質 3.1.4 離散時間周期信號的傅裏葉級數錶示 3.1.5 離散時間傅裏葉級數性質 3.1.6 傅裏葉級數與LTI係統 3.2 典型例題 3.3 習題解答第4章 連續時間傅裏葉變換 4.1 學習要點 4.1.1 非周期信號的錶示:連續時間傅裏葉變換 4.1.2 周期信號的傅裏葉變換 4.1.3 連續時間傅裏葉變換(FT)的性質 4.1.4 連續時間LTI係統的頻率響應 4.1.5 濾波 4.1.6 帶寬 4.2 典型例題 4.3 習題解答第5章 離散時間傅裏葉變換 5.1 學習要點 5.1.1 離散時間傅裏葉變換對 5.1.2 離散時間傅裏葉變換與連續時間傅裏葉變換的區彆 5.1.3 離散時間傅裏葉變換的收斂性 5.1.4 周期序列的傅裏葉變換 5.1.5 離散時間傅裏葉變換的性質 5.1.6 由綫性常係數差分方程所描述的離散LTI係統 5.2 典型例題 5.3 習題解答第6章 采樣 6.1 學習要點 6.1.1 衝激串采樣 6.1.2 采樣定理 6.1.3 利用內插由采樣點重建信號 6.1.4 連續信號的離散處理 6.2 典型例題 6.3 習題解答第7章 拉普拉斯變換 7.1 學習要點 7.1.1 拉普拉斯變換及其與CTFT的關係 7.1.2 拉普拉斯變換的收斂域(ROC) 7.1.3 拉普拉斯逆變換 7.1.4 拉普拉斯變換的性質 7.1.5 用幾何作圖法由極一零點分布圖求傅裏葉變換 7.1.6 用拉普拉斯變換來錶徵和分析LTI係統 7.1.7 連續時間係統的方框圖錶示 7.1.8 單邊拉普拉斯變換 7.2 典型例題 7.3 習題解答第8章 z變換 8.1 學習要點 8.1.1 z變換及其與DTFT的關係 8.1.2 z變換的收斂域(ROC) 8.1.3 逆z變換 8.1.4 z變換的性質 8.1.5 用幾何作圖法由極-零點分布圖求傅裏葉變換 8.1.6 用z變換來錶徵和分析LTI係統 8.1.7 離散時間係統的方框圖錶示 8.1.8 單邊z變換 8.2 典型例題 8.3 習題解答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如果說有什麼地方讓我印象深刻且拍案叫絕,那絕對是它對某些經典例題的處理方式。雖然整體難度偏高,但作者在選取和解析例題時,展現齣瞭極高的教學智慧。那些題目往往不是簡單的公式套用,而是巧妙地結閤瞭多個知識點,逼迫讀者進行綜閤性的思考和分析。我特彆喜歡它對那些“陷阱”設置的講解,往往會先給齣常見的錯誤解法,然後再逐層剖析錯誤的原因,這種“反麵教材”式的教學方法,比單純的正嚮推導來得更加有效和令人難忘。每次攻剋這樣一個復雜的例題,那種成就感是無與倫比的,它讓我感覺自己真的掌握瞭解決問題的“鑰匙”,而不是停留在理論的錶麵。對於那些渴望挑戰自我、真正想把知識學透的理工科學生來說,這部分內容絕對是這本書的精華所在,值得反復揣摩。
評分終於讀完瞭這本XXX(此處替換為實際書名),說實話,這過程真是一波三摺。最初抱著極大的期望,畢竟教材的名聲在外,加上又是某知名大學的配套讀物,總覺得能從中汲取到最前沿、最紮實的知識。然而,實際的體驗卻遠非一帆風順。書中的理論部分講解得非常深入,對於初學者來說,可能需要反復閱讀好幾遍纔能勉強跟上作者的思路。特彆是那些抽象的概念,如果不藉助大量的輔助圖示或者更通俗易懂的解釋,很容易讓人迷失在公式和符號的海洋裏。我花瞭很多時間去查閱其他資料來印證和理解書中的某些論斷,感覺自己像是在走一條麯摺的求知之路,而不是一條被精心鋪設的坦途。不過,也正是在這種掙紮中,我對某些核心概念的理解纔變得更加深刻,算是一種“苦盡甘來”的體驗吧。這本書無疑是為有一定基礎的讀者準備的,對於純粹的門外漢來說,挑戰性實在太大瞭。
評分從跨學科學習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給我帶來的一個意外收獲是它對思維模式的塑造。盡管內容聚焦於特定的技術領域,但作者在構建知識體係時所展現齣的邏輯嚴謹性和體係化構建的思路,對我的非專業學習也産生瞭潛移默化的影響。它教會瞭我如何將一個龐大、復雜的問題分解成若乾個可管理的小模塊,並確保每個模塊之間的連接是無縫且閤理的。這種自上而下的結構化思維,遠比書中學到的任何具體公式都更加寶貴。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停下來,不是去復習某個公式,而是去研究作者是如何組織章節、如何設計章節之間的遞進關係的。這種對“知識架構”本身的關注,讓我意識到,學習任何新領域,首先要建立起一副清晰的骨架,否則血肉(細節)再豐富也隻是散亂的一堆。這本書,從這個角度看,確實是一部優秀的“思維訓練手冊”。
評分對於一本理工科教材而言,配套資源的完善程度往往決定瞭它的實用價值。遺憾的是,我感覺這套教材在配套習題解析的深度上略顯不足。雖然書後附帶瞭大量的練習題,旨在鞏固所學,但對於那些真正讓人撓頭的難題,書本提供的解答步驟往往過於精簡,有時候隻給齣瞭最終答案,或者關鍵步驟一筆帶過,讓人有一種“心知肚明”卻“不得其解”的挫敗感。我不得不花費大量時間去尋找在綫論壇的討論或者尋求同學的幫助來補全這些空白。一本優秀的輔導材料,應該像一位耐心的導師,能夠在你迷茫時提供清晰的指引。如果未來的版本能夠增加對核心習題的詳細、多角度的解題思路說明,無疑會大大提升這本書的整體實用價值和口碑,讓它真正成為學生可以完全信賴的“獨行俠”式學習伴侶。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和裝幀設計,坦白講,實在算不上現代。拿到手裏,那種紙張的質感和字體的選擇,都透露著一股陳舊的氣息,仿佛是從圖書館深處的舊書架上翻齣來的寶貝。雖然內容纔是王道,但閱讀體驗也是影響學習效率的重要因素。內頁的留白似乎有些局促,密密麻麻的文字常常讓人感到壓抑,尤其是在處理那些復雜的數學推導時,眼睛特彆容易疲勞。我習慣於在書頁空白處做大量的批注和草圖,但這本書的邊距實在太窄,想暢快地做筆記都顯得束手束腳。這讓我不禁思考,在數字化閱讀越來越普及的今天,實體教材在設計上是否應該更加注重人體工學和視覺友好性?希望未來的修訂版能夠在保持內容深度的同時,也能在“閱讀的舒適度”上有所提升,畢竟學習本身已經夠燒腦瞭,外部環境的友好性不容忽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