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炎黄文化读本
定价:45.00元
作者:鲁谆高强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4-01
ISBN:978701012765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炎黄文化读本》由鲁谆、高强著,较为全面地绍介了中华炎黄文化基本知识,对各地的炎黄文化遗迹做了实事求是的介绍。具体包括:创世神话说盘古、农耕的炎帝、黄帝的功德、九黎之君蚩尤、阪泉之战和涿鹿大战、嫘祖等。另外,书稿配有大量插图,使读者更为直观的了解炎黄文化的起源、流变以及价值等。在文化软实力成为一个民族竞争力重要方面的当今世界,书稿对于中华儿女进行文化寻根,加强文化自觉,增进文化认同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普及炎黄文化的较好的读物。
目录
序
前 言
一、创世神话说盘古
1.盘古开天辟地
2.远古英雄辈出
3.三皇草创文明
二、农耕的炎帝
1.农业文明的创始
2.“民知其母,不知其父”
3.炎帝与神农“合户”
4.“和药济人”及其他
5.“功德参合”见精神
6.“故里之争”的启示
三、黄帝的功德
1.五帝之首
2.“垂衣裳而天下治”
3.仓颉造字的传说
4.巍巍桥山黄帝陵
四、“九黎之君”蚩尤
1.东夷集团的首领
2.蚩尤的主要功绩
3.威震天下的战神
4.苗族公认的始祖
五、阪泉之战和涿鹿大战
1.阪泉之战与炎黄结盟
2.涿鹿大战与中原一统
3.合符釜山与“万国和”
六、蚕丝之神——嫘祖
1.享誉世界的丝绸王国
2.养蚕缫丝创始人
3.好远游的“行神”
4.众说纷纭话“西陵”
七、炎黄文化与中华民族
1.炎黄二帝与华夏族
2.汉族的形成
3.从多元走向一体
4.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必然
八、炎黄二帝与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的根脉
2.炎黄二帝与儒家文化
3.炎黄二帝与道家文化
4.炎黄二帝与法家文化
4.炎黄二帝与中华医学
九、“炎黄子孙”称呼的来历与涵义
1.“炎黄子孙”称呼的来龙去脉
2.“炎黄子孙”称呼的血缘性与文化性
3.“炎黄子孙”称呼的当代价值
十、古代的炎黄祭祀
1.中国古代的祭祀
2.炎黄祭祀的缘起与演变
3.古代炎黄祭祀的文化意蕴
十一、人生亦有祖谁非黄炎孙
1.颂扬炎黄二帝的诗歌
2.甲午战争中的丘逢甲
3.丘逢甲的爱国诗篇
十二、黄帝旗帜与辛亥革命
1.黄帝——辛亥革命的旗帜
2.革命派与改良派围绕黄帝的论争
3.中华民族复兴的开端
十三、国共两党同祭黄帝陵
1.中华民族到了危险的时候
2.不同凡响的祭奠仪式
3.中华民族团结复兴的旗帜
十四、炎黄文化与龙的传人
1.源远流长的龙崇拜
2.炎黄二帝与龙的传人
3.丰富多彩的龙文化
4.龙与中华民族精神
十五、炎黄文化与中华民族复兴
1.当代“炎黄文化热”
2.文化自觉与民族复兴
3.炎黄文化与中国梦
后 记
参考书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炎黄文化读本》给我的感觉,与其说是一本书,不如说是一场跨越千年的精神旅行。我一直对中国古代神话传说颇感兴趣,而这本书就像一位博学的向导,带领我深入探寻那些古老故事的根源和意义。我尤其着迷于书中对“道”的阐释,它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更是贯穿于中华民族哲学思想、道德伦理、生活方式的精髓。书中通过大量的案例和故事,生动地展现了“道”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比如“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以及“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看到古代智者们如何在顺应自然、体悟天地间微妙的联系中,找到了人生的智慧和安宁。那些关于庄子逍遥游的描绘,老子道法自然的感悟,都让我对生命的理解有了新的维度。这本书没有枯燥的说教,而是将深刻的哲理融入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和意象中,让我在轻松阅读的同时,不知不觉地被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所感染。它让我明白,真正的文化传承,并非简单的记忆,而是对古老智慧的理解、吸收和发扬。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的拓展,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升华。我一直认为,一个民族的强大,不仅在于经济和军事,更在于其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炎黄文化读本》正是这样一本能够激起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的书籍。书中对古代英雄人物的刻画,无论是治水的大禹,还是抵御外侮的民族英雄,都充满了感人的力量。他们身上体现出的坚韧不拔、勇于担当、牺牲奉献的精神,至今仍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我尤其被书中关于“仁”的阐释所打动,它不仅仅是一种抽象的道德情操,更是贯穿于中华民族道德体系的核心。书中通过对历代仁人志士的解读,让我看到了“仁”如何在实践中得以体现,如何在守护家国、关爱民众中得以升华。它让我明白,真正的炎黄子孙,不仅要拥有悠久的历史,更要传承并发扬祖先所留下的优秀品质,将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延续到未来。
评分我一直认为,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需要从它的根源入手。《炎黄文化读本》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绝佳的视角。它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华民族漫长而辉煌的过去。我特别欣赏书中对“礼”的论述,从祭祀祖先的庄重仪式,到人际交往的彬彬有礼,再到国家治理的规章制度,无不体现出中华民族对秩序、和谐的追求。它让我理解了为何“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会被奉为圭臬,以及为何“和而不同”能够成为维系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原则。书中通过对周公制礼作乐的详细介绍,让我看到了早期社会如何通过一套成熟的礼乐制度,将个体行为规范化,将社会成员凝聚起来。这种对规则和秩序的尊重,深深地根植于中华文化的基因之中,并影响了后世的方方面面。读完这本书,我不再仅仅将“礼”视为一种外在的礼貌,而是将其理解为一种内在的修养,一种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一种对和谐社会构建的自觉行动。
评分《炎黄文化读本》对我而言,就像一幅徐徐展开的古代生活画卷。我一直对中国古代的民俗风情、节日庆典有着浓厚的好奇心,而这本书恰如其分地满足了我的求知欲。从春节的团圆喜庆,到中秋的思念团圆,再到端午的纪念屈原,书中细致地描绘了这些节日的起源、习俗以及蕴含其中的文化意义。我特别喜欢关于节日中食物的介绍,比如年夜饭的丰盛寓意,粽子的历史演变,月饼的文化象征,让我对这些熟悉的食物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此外,书中对古代婚丧嫁娶、人生仪礼的描绘,也让我对传统社会的生活方式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它让我体会到,这些看似普通的习俗,其实都承载着先民们对生命、对家庭、对社会的深刻理解和美好期盼。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那些古老的场景之中,感受着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也更加珍视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
评分读完《炎黄文化读本》,内心涌动着一股久违的敬意和感慨。这本书就像一本打开的时光胶囊,将我带回了那个充满神秘与传奇的远古时代。从盘古开天辟地的宏大叙事,到女娲补天的慈悲情怀,再到伏羲画八卦、神农尝百草的智慧光芒,每一个故事都饱含着先民们对自然、对生命的探索与理解。我特别喜欢关于黄帝的章节,他不仅是统一华夏的伟大君主,更是中华文明奠基人。书中细致描绘了他如何教导人民耕种、畜牧,如何发明文字、制定历法,将一个分散的部落凝聚成一个强大的民族。那些关于仓颉造字、嫘祖养蚕的细节,让我真切感受到文明火种是如何一点点被点燃、被传承的。它让我明白,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一切,都源自于这些古老而伟大的先贤们不懈的努力和智慧的结晶。读这本书,与其说是阅读,不如说是与历史对话,与祖先共鸣,那种感觉是任何现代作品都无法给予的。它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一种精神的洗礼,让我对“炎黄子孙”这个称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