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MA2000-1络技术——ME认证指定参考用书

CDMA2000-1络技术——ME认证指定参考用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摩托罗拉工程学院 著
图书标签:
  • CDMA2000
  • 移动通信
  • ME认证
  • 无线通信
  • 通信工程
  • 测试
  • 标准
  • 3G
  • 技术参考
  • 移动网络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夜语笙箫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012013
商品编码:29657295582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5-06-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CDMA2000-1络技术——ME认证指定参考用书

定价:38.00元

作者:摩托罗拉工程学院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6-01

ISBN:978712101201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较系统全面地介绍了 CDMA2000-1X系统。全书共分11章,主要从CDMA网络发展及演进、网络结构、系统提供的业务、无线传输技术、空中接口、核心网、系统性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并介绍了摩托罗拉公司CDMA200-1X应用案例。
本书内容翔实,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参考价值,适合于从事电信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使用,也可作为高等院校通信专业和其他相关专来的教学用书和参考书。

目录


章 蜂窝移动通信发展概述
1.1 称动通信的发展历史
1.2 移动通信中的多址方式
习题
第2章 CDMA系统的演进变化
2.1 IS-95A
2.2 IS-95B
2.3 CDMA2000-1X
2.4 CDMA2000-1XEV-DO
2.5 CDMA2000-1XEV-DV
习题
第3章 CDMA2000-1络结构
3.1 移动台
3.2 无线网络
3.3 网络交换系统
3.4 操作维护系统
习题
第4章 CDMA2000-1X系统提供的服务
4.1 语音业务
4.2 数据业务
习题
第5章 CDMA2000-1X系统使用的基本技术
5.1 CDMA系统中使用的调制/解调技术
5.2 扩谱技术
5.3 扩频码
5.4 分集技术
5.5 信道编码
习题
第6章 CDMA2000-1X系统的实现
6.1 空中接口
6.2 空中接口的物理信道
6.3 系统状态及状态转移
6.4 功率控制
6.5 切换
习题
第7章 电路域网络交换系统
……
第8章 IP基础
第9章 分组域网络交换系统
0章 CDMA2000-1X系统特性
1章 MOTOROLA CDMA200-1X应用案例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CDMA2000-1x络技术:从原理到实践 前言 在移动通信的浩瀚星空中,CDMA2000-1x络技术曾是点亮数字时代的关键星辰,以其独特的码分多址技术,为全球数亿用户提供了可靠、高效的语音和数据服务。本书旨在深入浅出地剖析CDMA2000-1x络技术的方方面面,从其核心原理、关键技术、络架构,到实际部署、优化运维,再到未来发展趋势,为读者构建一个全面而深刻的理解框架。本书不仅适合对移动通信技术有浓厚兴趣的学习者、研究者,更将是从事CDMA2000-1x络规划、设计、建设、优化和维护的工程师们的宝贵参考。 第一章:移动通信的演进与CDMA2000-1x的诞生 本章将带您回顾移动通信技术的宏伟历程,从第一代模拟通信的蹒跚起步,到第二代数字通信的初步普及,再到第三代技术的高速发展。我们将重点阐述CDMA(码分多址)技术的出现及其相对于FDMA(频分多址)和TDMA(时分多址)的优势,探讨其在频谱利用率、抗干扰能力、安全性和容量等方面的卓越表现。随后,我们将深入剖析CDMA2000标准族的发展脉络,重点介绍CDMA2000-1x作为这一系列中的重要里程碑,其技术创新和市场定位,以及它如何为后续的演进奠定基础。我们将探讨CDMA2000-1x在2G向3G过渡中的桥梁作用,以及其在特定区域和场景下至今仍发挥的重要价值。 第二章:CDMA2000-1x核心技术解析 本章是本书的基石,我们将逐一剖析CDMA2000-1x络的核心技术,揭示其高效运作的秘密。 码分多址(CDMA)技术: 详细讲解CDMA的基本原理,包括扩频技术、伪随机码(PN码)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正交的PN码实现用户间的区分和干扰抑制。我们将深入探讨直接序列扩频(DSSS)和跳频扩频(FHSS)在CDMA2000-1x中的应用,以及它们如何协同工作以提高络的鲁棒性和容量。 信道结构与传输: 详细介绍CDMA2000-1x中的各种物理信道和逻辑信道,包括下行链路的PICH、PCH、FCH、SCH、DCCH等,以及上行链路的PRACH、RRICH、FCH、SCH、DCCH等。我们将阐述不同信道的功能,它们在信息传输、控制信令交互和业务承载中的作用。特别地,我们将深入探讨CDMA2000-1x如何利用可变速率(Variable Rate)和快速功率控制(Fast Power Control)来优化频谱效率和电池续航。 功率控制机制: 详细阐述CDMA2000-1x强大的功率控制机制,包括内环功率控制(Inner Loop Power Control)和外环功率控制(Outer Loop Power Control)。我们将分析它们如何实时调整发射功率,以克服路径损耗、同频干扰和接收机灵敏度限制,从而确保通信质量和提高络容量。 切换与漫游: 深入讲解CDMA2000-1x络中的切换(Handoff)技术,包括软切换(Soft Handoff)和硬切换(Hard Handoff)的原理、机制和优势。我们将分析软切换在CDMA络中如何实现无缝的用户体验,并探讨硬切换在特定场景下的应用。同时,我们将讨论CDMA2000-1x的漫游机制,包括国际漫游和国内漫游的实现方式,以及互联互通的关键技术。 调制解调与编码: 介绍CDMA2000-1x采用的调制技术,如QPSK(四相相移键控)和8PSK(八相相移键控),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数据传输速率和频谱效率。我们将详细讲解CDMA2000-1x所使用的前向纠错(FEC)编码技术,如卷积码(Convolutional Codes)和Turbo码,以及它们如何提高传输的可靠性,减少误码率。 智能天线技术(可选): 如果CDMA2000-1x版本支持,我们将简要介绍智能天线技术(Smart Antenna)在CDMA2000-1x中的应用,包括波束形成(Beamforming)和分集技术(Diversity),以及它们如何进一步提升络的覆盖范围和容量。 第三章:CDMA2000-1x络架构与关键网元 本章将为您呈现CDMA2000-1x络的整体框架,以及构成该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络层次模型: 介绍CDMA2000-1x络的层次化设计,包括无线接入网(RAN)、核心网(Core Network)和业务网(Service Network)。 无线接入网(RAN): 基站子系统(BSS): 详细介绍基站(Base Station)及其关键组成部分,如天线、收发信机、基带处理单元等。我们将重点讲解CDMA2000-1x基站的特殊性,如多载波设计、功率放大器等。 基站控制器(BSC): 阐述BSC在管理和控制其所辖基站中的作用,包括信道分配、功率控制、切换决策、测量报告处理等。 前向链路和反向链路接口: 介绍基站与BSC之间的接口协议和信令交互。 核心网(Core Network): 移动交换中心(MSC): 详细介绍MSC在络中的核心交换功能,包括呼叫建立、路由、用户鉴权、计费等。我们将区分CDMA2000-1x中的MSC及其与GSM MSC的区别。 拜访位置寄存器(VLR): 解释VLR如何存储漫游用户的位置信息和业务数据。 归属位置寄存器(HLR): 介绍HLR作为用户主数据库的作用,包括用户签约信息、漫游限制等。 鉴权中心(AuC): 阐述AuC在用户身份验证和加密密钥生成中的作用。 设备标识寄存器(EIR): 介绍EIR如何管理和鉴别移动设备。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支持节点(SGSN/GGSN): 如果讨论到CDMA2000-1x的演进版本支持数据业务,我们将简要介绍SGSN和GGSN在分组数据业务中的作用。 核心网与RAN的接口: 介绍RAN与核心网之间的接口协议,如A接口(A-interface),以及它们如何协同工作实现语音和数据的传输。 第四章:CDMA2000-1x业务与应用 本章将重点介绍CDMA2000-1x络所支持的各类业务,以及它们如何丰富用户体验。 语音业务: 详细介绍CDMA2000-1x的高质量语音通信能力,包括语音编码标准(如EVRC)及其在提高语音质量和频谱效率方面的贡献。 短信(SMS)业务: 阐述CDMA2000-1x对短信业务的支持,包括短信的发送、接收、存储和转发机制。 数据业务: CDMA2000-1x EV-DO(Evolution-Data Optimized): 详细介绍EV-DO作为CDMA2000-1x的数据演进版本,其在数据传输速率、延迟和频谱利用率方面的显著提升。我们将分析EV-DO Rev.0、Rev.A、Rev.B等不同版本的关键技术和性能指标。 承载服务: 介绍CDMA2000-1x如何支持多种数据承载服务,如Circuit Switched Data(CSD)和Packet Switched Data(PSD),以及它们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优势。 移动互联网接入: 探讨CDMA2000-1x如何为用户提供接入互联网的能力,包括网页浏览、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等。 多媒体业务(初步): 简要介绍CDMA2000-1x在支持一些初步的多媒体业务方面的能力,如彩信(MMS)和简单的流媒体播放,以及其局限性。 位置服务(LBS): 探讨CDMA2000-1x如何支持位置相关服务,以及其在导航、定位等方面的应用。 第五章:CDMA2000-1x络的部署与优化 本章将关注CDMA2000-1x络的实际部署过程,以及如何通过优化技术来提升络性能。 络规划: 讲解CDMA2000-1x络的规划流程,包括覆盖规划、容量规划、频率规划和切换规划。我们将分析影响规划的因素,如地形地貌、用户密度、业务需求等。 络建设: 介绍CDMA2000-1x络的建设步骤,包括站点勘察、设备安装、链路调测和络集成。 络优化: 覆盖优化: 探讨提升络覆盖范围的常用手段,如调整天线参数、增加功率、站点选址优化等。 容量优化: 分析提高络容量的方法,如引入更先进的信道编码、优化功率控制、智能天线应用(如支持)等。 切换优化: 讲解优化切换成功率和用户体验的策略,如调整切换门限、优化切换算法等。 干扰管理: 阐述CDMA络特有的干扰问题(如同频干扰、邻频干扰)以及相应的抑制和管理技术,如功率控制、扇区管理、PN码管理等。 性能监测与分析: 介绍络性能监测的关键指标(KPIs),如掉话率、接通率、切换成功率、吞吐量等,以及数据分析在络优化中的重要作用。 故障排除与维护: 探讨CDMA2000-1x络常见的故障类型,以及故障的诊断、定位和排除方法,并介绍络维护的基本原则和实践。 第六章:CDMA2000-1x络的演进与未来展望 本章将带您审视CDMA2000-1x络的演进方向,并展望其在通信技术发展中的地位。 CDMA2000-1x EV-DV(Evolution-Data and Voice): 介绍EV-DV作为CDMA2000-1x的进一步演进,其在同时支持高质量语音和高速数据方面的技术突破。 CDMA2000-1x向LTE/5G的迁移: 分析CDMA2000-1x络在全球范围内的退网趋势,以及运营商如何平滑地将用户和业务迁移到更先进的LTE和5G络。 CDMA2000-1x的剩余价值与特定应用: 探讨在一些特定区域或场景下,CDMA2000-1x络仍然具有其存在的价值,例如在一些尚未完全覆盖4G/5G的地区,或者作为一些垂直行业(如物联网)的补充通信手段。 通信技术发展的启示: 从CDMA2000-1x的技术原理和演进历程中,我们可以汲取哪些关于频谱利用、多址技术、络架构和业务创新的宝贵经验,为未来通信技术的研发提供借鉴。 结论 CDMA2000-1x络技术以其创新的设计和卓越的性能,在移动通信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书通过对CDMA2000-1x技术原理、络架构、业务应用、部署优化以及演进历程的全面深入阐述,旨在帮助读者构建一个系统而扎实的知识体系。希望本书能成为您在移动通信领域探索与实践道路上的得力助手,助力您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的通信技术。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刚开始阅读时,我有点被它的深度吓到。那些关于信道编码、功率控制算法的细节描述,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严谨。我记得看到关于软切换和硬切换机制的章节时,作者没有停留在概念层面,而是深入到了协议栈的具体交互细节,甚至引用了大量的技术规范作为佐证。这种对细节的执着,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功力。但奇怪的是,虽然内容非常硬核,阅读体验却出奇地流畅。这可能归功于作者高超的叙事技巧——他总能在最复杂的技术点前,巧妙地穿插一些实际案例分析或者类比说明,瞬间就把抽象的理论拉回到了工程师熟悉的场景中。比如,当讲解如何应对城市热点区域的容量瓶颈时,书中给出的解决方案并非是空泛的建议,而是带着具体的KPI指标和优化步骤的详尽描述。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将“是什么”和“怎么做”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让你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也掌握了实战的“武功秘籍”。

评分

这本书的实用性,超出了我最初的预期。我一直认为这类认证参考书,往往会为了应付考试而堆砌大量官方术语,但这本书显然走得更远。它更像是一部结合了行业最佳实践的“宝典”。我特别欣赏其中关于网络维护和故障排查的部分。作者似乎非常了解一线工程师在面对突发告警时的焦躁和无助,所以这部分内容写得极其接地气。它没有仅仅罗列故障代码,而是深入剖析了常见故障背后的深层原因,并提供了多路径的诊断思路。比如,当遇到切换失败率突然升高时,书中引导读者从无线资源管理(RRM)的角度逐步排查,而不是简单地重启设备。这种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排查逻辑,对于提升系统稳定性和运维效率,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我敢说,这本书里包含的故障处理经验,可能比某些新入职的工程师三年的经验加起来都丰富。

评分

从排版和装帧来看,这绝对是业界良心之作。虽然内容专业度极高,但出版社在细节处理上却做得相当人性化。书脊的装订非常结实,即使我经常需要带着它在不同项目现场之间奔波,反复翻阅和标记,它也丝毫没有散架的迹象。更值得称赞的是,书中的各种技术符号和公式,排印得清晰锐利,丝毫没有因为内容复杂而产生阅读疲劳感。而且,我注意到作者在引用了一些关键标准或草案时,都做了明确的版本标注,这对于追求时效性和准确性的技术人员来说至关重要。这表明编著者在内容把控上极为严谨,确保了读者接触到的信息是当前最准确、最可靠的。总而言之,这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工具书,它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一种工作态度的体现——严谨、专业、注重实效。我强烈推荐给所有需要与CDMA2000技术深度打交道的朋友们。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深沉的蓝色调,配合着简洁有力的字体排版,立刻就给人一种专业、权威的感觉。我拿到手的时候,首先被它的厚度和质感所吸引,厚厚的一本,沉甸甸的,翻开扉页,清晰的印刷质量和高质量的纸张让人爱不释手。这可不是那种随便翻翻就能看完的书,它散发着一种需要静下心来啃噬的学术气息。我本来对CDMA2000这个领域了解有限,但光是初次接触这本书的目录结构,就觉得编排得极其用心。从基础的物理层原理,到复杂的网络架构,再到实际的部署和优化策略,逻辑脉络非常清晰,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手把手地教你如何从零开始搭建一个稳固的移动通信网络。特别是那些图示和流程图,绘制得极为精细,即便是初学者也能很快抓住核心概念,而不是被密密麻麻的文字淹没。这本书无疑是为那些渴望深入理解2000-1x技术精髓,并准备将其应用于实际工程挑战的读者量身定制的。

评分

我身边不少同事都在为即将到来的专业认证考试做准备,他们对这本书的评价都非常一致:它不仅仅是“参考用书”,更像是一本“通关秘籍”。我们小组组织了好几次针对特定章节的内部研讨会,发现这本书在解释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时,总能提供独特的视角。例如,在阐述CDMA2000中的软容量管理时,不同于其他资料的描述,这本书非常清晰地展示了前向和反向链路的干扰是如何相互制约,以及如何通过动态功率调整来平衡网络资源的。这种对系统整体性能的宏观把握和对细节的微观掌控能力,是很多同类书籍所欠缺的。它不是简单地罗列知识点,而是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框架,让你明白每一个技术点在整个2000-1x体系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它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读完后,我感觉对整个2000系列技术的理解上了一个全新的台阶。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