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货币与财政政策效果评析
定价:50.00元
售价:34.0元,便宜16.0元,折扣68
作者:李晓西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2-01
ISBN:9787010067544
字数:435000
页码:45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663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立足中国转轨经济实践,借鉴西方宏观经济理论及政策评价方法,以数理统计、计量经济模型为工具,系统分析了货币和财政政策工具的主要特点、适用范围和影响力度;分析了货币和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货币和财政政策与宏观经济四大目标之间的关系;通过建立宏观经济政策季度模型和宏观经济政策效力评估体系,对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效果进行了分析与评估,并对提高宏观经济政策效率与政策工具优化组合提出了建议。
本报告在模型的变量选择上力求有充分的经济理论依据,有时间序列的系统性,并对被解释变量有直接的影响。报告中所列的方程,均通过了统计检验。各章计量所需要的统计数据均经国家统计局有关专家核对并确认,以保持各章使用数据的口径统一。凡通过科学方法进行处理获取的数据,均注明了资料来源和计算方法。本书分析采用的时间段有两类,季度分析是从1992年一季度到2003年四季度,年度分析是从1992年到2005年。部分内容使用了2006年上半年的数据。
本书共有九章,章是货币与财政政策效果分析的总思路与方法,第二章和第三章是分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性质与特点;第三章至第七章,则是分别论述了两大政策对经济增长、就业、价格和国际收支的影响;第八章是通过联立模型分析各政策工具与目标变量的相互关系;第九章则是对货币与财政政策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了完善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建议。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对“政策”这两个字有了全新的认知。以前总觉得政策是高高在上的,是那些专家学者们在决策层头脑风暴出来的东西,离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很遥远。但这本书却用一种非常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如何像两条无形的手,悄无声息地影响着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我们贷款买房时,贷款利率的波动,背后就是央行货币政策的调控;政府在某个地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那便是财政政策在发力。书中对这些政策的“传导机制”的分析,让我茅塞顿开。它不仅告诉你政策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告诉你政策是如何一步步发挥作用的,最终影响到企业的生产、居民的消费,乃至整个经济的景气度。我尤其对关于“政策滞后性”的讨论印象深刻,这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有时候一项政策出台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明显的效果,以及这种滞后性又给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带来了哪些挑战。这本书真的非常值得那些想了解中国经济如何运转的读者去阅读,它提供了一个非常宏观的视角,又能在微观层面上找到对应的解释,就像是把一副巨大的拼图,一块块地拼凑起来,让我们看到整体的图景。
评分这本书真是让人眼前一亮!作为一个对宏观经济政策一直很感兴趣的普通读者,我一直觉得中国经济的发展既充满活力又复杂难解。市面上关于中国经济的书籍不少,但很多要么过于学术化,要么过于浅显,很难找到一本既有深度又能让普通人理解的。这本《中国货币与财政政策效果评析》恰好填补了这个空白。作者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那些听起来高深莫测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一点一点剖析清楚。它没有上来就堆砌一堆枯燥的数据和理论,而是通过大量生动的案例,比如某一时期为了刺激消费推出的降息措施,或者为了支持实体经济发放的专项债券,来展示政策是如何运作的,以及它可能带来的影响。我特别喜欢其中对“预期管理”的探讨,这部分让我意识到,政策的影响力远不止于直接的资金流转,更在于它如何塑造市场参与者的信心和行为。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就像是坐在一个经验丰富的经济学家的课堂里,听他娓娓道来,将复杂的世界变得清晰起来。虽然我对其中一些经济模型的细节理解可能还不够透彻,但整体上,它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框架,帮助我理解中国经济政策的逻辑和作用机制。
评分对于一个在金融行业工作多年的从业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份难得的参考资料。我一直关注着中国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动态,但很多时候,信息都是零散的,缺乏系统性的梳理和深入的分析。这本书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它不仅对近年来中国货币和财政政策的重大调整进行了回顾,更重要的是,它深入剖析了这些政策在不同经济环境下所展现出的效果和局限性。作者在书中对“逆周期调节”的阐述,让我看到了政策制定者在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时,是如何通过灵活运用货币和财政工具来稳定增长的。同时,书中对于“结构性改革”的探讨,也让我认识到,单纯依靠总量政策已经难以应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而更加精准、有针对性的结构性政策,才是未来发展的关键。我非常赞同作者提出的“政策协调性”的重要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如果能够有效协同,其产生的叠加效应将会远大于各自独立运作。虽然书中某些章节的专业性较强,但整体逻辑清晰,论据充分,对于理解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演进和未来走向,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洞察。
评分这本《中国货币与财政政策效果评析》像一位老朋友,娓娓道来中国经济的脉络。我一直觉得,理解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对其经济政策的深入了解。书中关于货币政策的部分,我最感兴趣的是它如何影响到我们普通人手中的“钱袋子”。比如,当央行降息的时候,我的存款利息会减少,但同时,我贷款买房或者买车的成本也会降低。作者通过一些图表和数据,清晰地展示了这种传导过程。而财政政策,在我看来,就是政府如何“花钱”来影响经济。书中关于政府投资、税收减免等方面的分析,让我明白了这些政策是如何刺激生产、促进就业的。我尤其喜欢其中对“财政赤字”和“债务可持续性”的探讨,这让我意识到,政府的支出并不是无限的,它也需要考虑长期的健康发展。读这本书,让我不再觉得宏观经济政策是高深莫测的,而是充满了生活化的细节。它帮助我从一个更宏观的角度去审视自己所处的经济环境,理解各种经济现象背后的原因。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在我看来,远不止于对当前政策的评析。它更像是一本历史的记录,也是对未来的展望。作者在梳理货币和财政政策效果时,并没有局限于当下,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政策的历史演变轨迹。这让我看到了,中国在不同发展阶段,是如何运用这些政策工具来应对当时的挑战,以及这些政策的有效性是如何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例如,书中对改革开放初期,财政政策在推动经济发展中扮演的关键角色,以及后来货币政策逐渐成为宏观调控重要手段的转变,都进行了细致的描述。更让我感到启发的是,作者在分析政策效果的同时,也毫不避讳地指出了政策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和负面效应。这种客观、全面的评价,让我对中国经济政策的认识更加立体和深刻。读这本书,就像是站在一个高处,俯瞰中国经济发展的全景图,既能看到壮丽的风景,也能发现隐藏的沟壑。这对于理解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未来走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