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中国房地产发展与金融调控论
定价:55.00元
售价:37.4元,便宜17.6元,折扣68
作者:张云,胡新智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1-01
ISBN:9787504961556
字数:362000
页码:42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681kg
房地产是一个十分古老的行业,可以说自人类祖先走出山洞、造屋而居开始,就有了房地产的存在。不过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房地产市场,经历的时间并不长。官方正式文件早提到房地产市场的概念,是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要建立中国房地产市场。如果从那时算起,迄今不过25今年头。中国房地产市场时间虽然不长,但自诞生伊始,就成为中国经济社会中令人瞩目的角色之一。从1992年海南等地的房地产泡沫,到1998年的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再到2003年房地产业被定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以及2010年、2011年这两年对房地产市场的剧烈调控,其间经历了数不尽的悲欢忧喜和跌宕起伏,牵动着上至决策高层、下至普通百姓的心弦。
张云,1959年5月生,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西南财经大学、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担任中国农业银行深圳市分行副行长,广东省分行副行长,广西壮族自治区分行行长,2001年12月任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现任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行长,兼任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副会长。
我拿到这本书后,第一感觉就是它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似乎不仅仅是关于房地产本身,更重要的是它将房地产置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宏大叙事中来审视。我非常好奇书中对于“金融调控”的理解和界定。在中国的语境下,金融调控往往涉及到非常多的主体和工具,从央行的货币政策到银监会的信贷审批,再到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这些都构成了复杂的调控网络。这本书是否能系统地梳理出这些调控的脉络,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协调性与潜在的冲突?我特别关注书中是否会探讨一些“非典型”的金融调控手段,比如一些行政命令或者窗口指导,它们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又带来了哪些意想不到的后果?此外,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对中国房地产市场不同阶段的发展进行深入剖析。比如,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商品房改革,到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刺激政策,再到近几年强调的“房住不炒”,每一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背景和调控逻辑。书中是否能对这些关键时期进行细致的梳理,并揭示出背后驱动因素的变化?我尤其期待书中对房地产金融风险的评估,以及如何通过调控来防范系统性风险的论述,这对我理解中国经济的韧性具有重要意义。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很吸引人,我一直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运作和政府的金融调控政策很感兴趣。毕竟,房地产在中国经济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波动不仅影响着广大购房者的生活,也牵动着整个金融系统的神经。这本书的副标题“金融调控论”更是点出了核心,我希望能从中深入了解这些调控政策是如何制定、实施,以及它们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比如,我一直很想知道,在不同的经济周期下,央行和相关部门是如何通过加息、降息、信贷政策、限购限贷等一系列手段来平衡经济增长和金融风险的。这本书能否解释清楚这些政策背后的逻辑,以及它们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我尤其关注书中对案例的分析,能否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展示政策的传导机制和实际效果,这样才能让理论更加生动和易于理解。而且,对于研究者而言,了解这些历史上的调控经验,对于预测未来趋势和制定更有效的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个系统性的框架,帮助我理清这些复杂的概念和关系,不仅仅是表面现象的描述,而是能够深入剖析其内在机制和影响。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听起来就非常有深度,让我对它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作为一名对中国经济发展轨迹一直保持关注的普通读者,我对房地产市场的演变以及与之紧密相连的金融政策变化总是感到好奇。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对这些问题的清晰解释。例如,书中是否会深入分析中国房地产市场在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核心挑战,以及这些挑战是如何被金融调控所应对的?我尤其想了解,在一些关键的历史节点,比如加入WTO后,或者在面临国际金融危机时,中国的金融调控是如何调整以稳定房地产市场,同时又服务于更广泛的经济目标的。书中对“论”的强调,让我预期它不仅仅是陈述事实,而是会包含作者对这些现象的深入思考和理论建构。我希望能够读到一些关于调控政策有效性及其局限性的论述,甚至是关于不同调控模式优劣的比较。此外,我对书中可能涉及的关于房地产投资、信贷扩张与资产泡沫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分析也充满期待。了解这些机制,对于理解中国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评分我最近刚开始阅读这本书,虽然还没深入到每一个章节,但整体的编排和引言部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似乎没有急于抛出结论,而是从一个宏观的视角出发,试图构建一个理解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完整图景。我个人特别期待书中对房地产与宏观经济周期之间相互作用的探讨。我们都知道,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往往与经济的繁荣或衰退紧密相连,但具体是如何相互影响,其传导路径又有多复杂,这一点往往难以厘清。这本书是否能够深入分析这种动态平衡,例如,当经济下行时,房地产投资是否会成为拉动经济的“稳定器”,又或者反过来,房地产泡沫的破裂是否会加剧经济的衰退?同时,书中对金融调控的论述,我希望能够超越简单的政策罗列,而是深入探讨调控政策背后的经济学原理和博弈过程。例如,在房地产过热时期,政府的紧缩政策是否会伴随着牺牲一定的经济增长,而宽松政策又是否会带来通胀或资产泡沫的风险?这本书是否能提供一些量化的分析,或者至少是逻辑严谨的定性分析,来阐述这些权衡和选择?我对其中可能涉及到的关于房地产市场风险管理和金融稳定的讨论尤为感兴趣,这对于理解当下和未来中国经济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评分这本书的题目“中国房地产发展与金融调控论”本身就预示着它对一个复杂议题的深入探讨。我一直对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非常关注,因为它不仅关乎民生,更是中国经济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多维度的视角来审视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宏观经济层面的分析,也可能涉及到微观市场主体的行为和决策。书中对于“金融调控”的论述,我特别希望能够看到一些具有前瞻性的分析。例如,在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国内经济结构面临调整的背景下,中国的金融调控政策将如何演变?书中是否会探讨一些新型的金融工具或监管方式,以应对房地产市场可能出现的新的风险点?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对房地产行业的金融化过程进行深入剖析,以及这种金融化对实体经济和其他行业的潜在影响。另外,对于研究者来说,一本好的学术著作往往能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严谨的研究方法。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在这方面有所体现,例如,在论述过程中是否能够引用大量的实证数据和研究成果,从而增强其说服力。总之,我对这本书充满期待,希望它能为我提供一个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中国房地产发展与金融调控的框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