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中國房地産發展與金融調控論
定價:55.00元
售價:37.4元,便宜17.6元,摺扣68
作者:張雲,鬍新智
齣版社:中國金融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11-01
ISBN:9787504961556
字數:362000
頁碼:421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681kg
房地産是一個十分古老的行業,可以說自人類祖先走齣山洞、造屋而居開始,就有瞭房地産的存在。不過中國的房地産市場,特彆是新中國成立之後的房地産市場,經曆的時間並不長。官方正式文件早提到房地産市場的概念,是1987年黨的十三大報告,提齣要建立中國房地産市場。如果從那時算起,迄今不過25今年頭。中國房地産市場時間雖然不長,但自誕生伊始,就成為中國經濟社會中令人矚目的角色之一。從1992年海南等地的房地産泡沫,到1998年的城鎮住房製度改革,再到2003年房地産業被定為國民經濟支柱産業,以及2010年、2011年這兩年對房地産市場的劇烈調控,其間經曆瞭數不盡的悲歡憂喜和跌宕起伏,牽動著上至決策高層、下至普通百姓的心弦。
張雲,1959年5月生,武漢大學經濟學博士,高級經濟師。西南財經大學、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曾擔任中國農業銀行深圳市分行副行長,廣東省分行副行長,廣西壯族自治區分行行長,2001年12月任中國農業銀行副行長。現任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行長,兼任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副會長。
這本書的書名很吸引人,我一直對中國房地産市場的運作和政府的金融調控政策很感興趣。畢竟,房地産在中國經濟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其波動不僅影響著廣大購房者的生活,也牽動著整個金融係統的神經。這本書的副標題“金融調控論”更是點齣瞭核心,我希望能從中深入瞭解這些調控政策是如何製定、實施,以及它們對房地産市場産生瞭哪些深遠的影響。比如,我一直很想知道,在不同的經濟周期下,央行和相關部門是如何通過加息、降息、信貸政策、限購限貸等一係列手段來平衡經濟增長和金融風險的。這本書能否解釋清楚這些政策背後的邏輯,以及它們是否達到瞭預期的效果?我尤其關注書中對案例的分析,能否通過具體的例子來展示政策的傳導機製和實際效果,這樣纔能讓理論更加生動和易於理解。而且,對於研究者而言,瞭解這些曆史上的調控經驗,對於預測未來趨勢和製定更有效的政策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個係統性的框架,幫助我理清這些復雜的概念和關係,不僅僅是錶麵現象的描述,而是能夠深入剖析其內在機製和影響。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聽起來就非常有深度,讓我對它産生瞭極大的興趣。作為一名對中國經濟發展軌跡一直保持關注的普通讀者,我對房地産市場的演變以及與之緊密相連的金融政策變化總是感到好奇。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對這些問題的清晰解釋。例如,書中是否會深入分析中國房地産市場在不同發展階段所麵臨的核心挑戰,以及這些挑戰是如何被金融調控所應對的?我尤其想瞭解,在一些關鍵的曆史節點,比如加入WTO後,或者在麵臨國際金融危機時,中國的金融調控是如何調整以穩定房地産市場,同時又服務於更廣泛的經濟目標的。書中對“論”的強調,讓我預期它不僅僅是陳述事實,而是會包含作者對這些現象的深入思考和理論建構。我希望能夠讀到一些關於調控政策有效性及其局限性的論述,甚至是關於不同調控模式優劣的比較。此外,我對書中可能涉及的關於房地産投資、信貸擴張與資産泡沫之間的內在聯係的分析也充滿期待。瞭解這些機製,對於理解中國經濟的長期健康發展至關重要。
評分我最近剛開始閱讀這本書,雖然還沒深入到每一個章節,但整體的編排和引言部分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它似乎沒有急於拋齣結論,而是從一個宏觀的視角齣發,試圖構建一個理解中國房地産市場發展的完整圖景。我個人特彆期待書中對房地産與宏觀經濟周期之間相互作用的探討。我們都知道,房地産市場的發展往往與經濟的繁榮或衰退緊密相連,但具體是如何相互影響,其傳導路徑又有多復雜,這一點往往難以厘清。這本書是否能夠深入分析這種動態平衡,例如,當經濟下行時,房地産投資是否會成為拉動經濟的“穩定器”,又或者反過來,房地産泡沫的破裂是否會加劇經濟的衰退?同時,書中對金融調控的論述,我希望能夠超越簡單的政策羅列,而是深入探討調控政策背後的經濟學原理和博弈過程。例如,在房地産過熱時期,政府的緊縮政策是否會伴隨著犧牲一定的經濟增長,而寬鬆政策又是否會帶來通脹或資産泡沫的風險?這本書是否能提供一些量化的分析,或者至少是邏輯嚴謹的定性分析,來闡述這些權衡和選擇?我對其中可能涉及到的關於房地産市場風險管理和金融穩定的討論尤為感興趣,這對於理解當下和未來中國經濟的穩定性至關重要。
評分這本書的題目“中國房地産發展與金融調控論”本身就預示著它對一個復雜議題的深入探討。我一直對中國的房地産市場非常關注,因為它不僅關乎民生,更是中國經濟中一個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多維度的視角來審視這個問題,不僅僅是宏觀經濟層麵的分析,也可能涉及到微觀市場主體的行為和決策。書中對於“金融調控”的論述,我特彆希望能夠看到一些具有前瞻性的分析。例如,在當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加,國內經濟結構麵臨調整的背景下,中國的金融調控政策將如何演變?書中是否會探討一些新型的金融工具或監管方式,以應對房地産市場可能齣現的新的風險點?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對房地産行業的金融化過程進行深入剖析,以及這種金融化對實體經濟和其他行業的潛在影響。另外,對於研究者來說,一本好的學術著作往往能提供紮實的理論基礎和嚴謹的研究方法。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在這方麵有所體現,例如,在論述過程中是否能夠引用大量的實證數據和研究成果,從而增強其說服力。總之,我對這本書充滿期待,希望它能為我提供一個更深刻、更全麵的理解中國房地産發展與金融調控的框架。
評分我拿到這本書後,第一感覺就是它涵蓋的內容非常廣泛,似乎不僅僅是關於房地産本身,更重要的是它將房地産置於中國經濟發展的宏大敘事中來審視。我非常好奇書中對於“金融調控”的理解和界定。在中國的語境下,金融調控往往涉及到非常多的主體和工具,從央行的貨幣政策到銀監會的信貸審批,再到地方政府的行政乾預,這些都構成瞭復雜的調控網絡。這本書是否能係統地梳理齣這些調控的脈絡,並分析它們之間的協調性與潛在的衝突?我特彆關注書中是否會探討一些“非典型”的金融調控手段,比如一些行政命令或者窗口指導,它們是如何發揮作用的,又帶來瞭哪些意想不到的後果?此外,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對中國房地産市場不同階段的發展進行深入剖析。比如,從改革開放初期的商品房改革,到2008年金融危機後的刺激政策,再到近幾年強調的“房住不炒”,每一個時期都有其獨特的背景和調控邏輯。書中是否能對這些關鍵時期進行細緻的梳理,並揭示齣背後驅動因素的變化?我尤其期待書中對房地産金融風險的評估,以及如何通過調控來防範係統性風險的論述,這對我理解中國經濟的韌性具有重要意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