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宋詞三百首
定價:35.00元
售價:23.8元,便宜11.2元,摺扣68
作者: 上彊村民;高高 注
齣版社:作傢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5-01
ISBN:9787506386586
字數:
頁碼:240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中國詩歌文學的
名社佳作,韆年傳承
優美的文字與韻律的結閤,與唐詩同為中華文明的瑰寶
本版《宋詞三百首》以古本為底本,共收入宋詞二百八十三首,涉及詞人八十三傢。編者還對詞中的生僻字進行注音,對詞的內容、典故加以詳細注解,每首詞的作者均加以小傳,介紹其生平事跡、主要成就及其詞作的風格與特色,旨在幫助讀者更好地瞭解和鑒賞宋詞的魅力。
內容提要
宋代是詞的時代。宋詞既有文學的深遠意蘊,又有音樂的優美節奏,為曆代華人喜愛,經數百年而不衰。《宋詞三百首》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又一桂冠,它與唐詩爭芳,與元麯鬥妍,總結並代錶瞭一代文學盛世。文人以宋詞寄情遣懷,或婉約,或豪邁,將離愁彆緒、傢國情懷演繹得淋灕盡緻,美不勝收。直到今日,誦讀宋詞仍可陶冶情操,並為讀者帶來極大的藝術享受。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宋詞三百首
趙佶
趙佶(1082—1135),即宋徽宗,宋神宗第十一子,元符三年(1100)即位。宣和七年(1125),金兵南侵,趙佶傳位其子趙桓(宋欽宗),靖康二年(1127)趙佶與宋欽宗一並被金人俘虜北去,終客死他鄉。趙佶在政治上任用奸佞,昏庸無能,生活上窮奢極侈,藝術上多纔多藝。他曾於崇寜四年(1105)建立國傢音樂機關“大晟府”,命周邦彥、萬俟詠、田為等詞人討論古音、審定古調、創製新麯,對北宋後期詞章的繁榮起瞭很大的作用。趙佶工於書畫,詩、文、詞皆佳,其詞早期風格艷麗,晚期則多淒涼。
宴山亭北行見杏花1
裁剪冰綃2,輕疊數重,淡著燕脂勻注3。新樣靚妝4,艷溢香融,羞殺蕊珠宮女5。易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雨。愁苦。問院落淒涼,幾番春暮?
憑寄離恨重重,者雙燕,何曾會人言語6!天遙地遠,萬水韆山,知他故宮何處7。怎不思量,除夢裏、有時曾去。無據。和夢也、新來不做8。
【注解】
1北行:指宋徽宗被俘至北方。2冰綃:輕薄潔白的絹,此處比喻杏花花瓣輕薄潔白如絹。3燕脂:即胭脂。勻注:均勻塗抹。4靚(jìng)妝:粉黛妝飾。5蕊珠宮:道傢指天上宮闕。宋徽宗信奉道教,自稱教主道君皇帝。6者:同“這”。會:領會,懂得。7知:不知;“知”當“不知”講,古詩詞中有此用法,如佚名詩“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8和:連。和夢也:就連這樣的夢。新來:近來。
錢惟演
錢惟演(962—1034),字希聖,臨安(今浙江杭州)人。吳越王錢弘俶之十四子,978年,從俶歸宋,曆任右神武將軍、太僕少卿、命直秘閣,曾參與編修《冊府元龜》,纍遷工部尚書,拜樞密使,官至崇信軍節度使,博學能文,文辭清麗,與楊億、劉筠齊名,並稱“江東三虎”,為“西昆體”代錶作傢之一。有《金坡遺事》、《玉堂逢辰錄》等。
木蘭花
城上風光鶯語亂1,城下煙波春拍岸2。綠楊芳草幾時休,淚眼愁腸先已斷。
情懷漸覺成衰晚3,鸞鏡硃顔驚暗換4,昔年多病厭芳尊5,今日芳尊惟恐淺。
【注解】
1鶯語亂:黃鶯婉轉鳴叫此起彼伏。2煙波:指浩淼湖麵。春拍岸:春水拍打堤岸。3衰晚:衰弱不堪的老人。4鸞鏡:傳說漢朝西域罽賓王獲得一隻鸞鳥,三年不曾鳴叫。聽說此鳥見同類纔鳴,於是懸鏡於前,鸞鳥見影,哀鳴不已而亡。後詩詞中多以“鸞鏡”藉喻臨鏡生悲。5芳尊:盛著美酒的酒杯。“尊”同“樽”。
範仲淹
範仲淹(989—1052),字希文,先世為邰(今屬陝西)人,後徙至吳縣(今江蘇蘇州)。少時傢貧,刻苦力學。宋真宗朝(1015)進士。慶曆三年(1043)任參知政事,建議十事,行新政,遭到保守派反對,未能實現。後齣任陝西四路宣撫使,病逝於赴潁州途中,卒謚文正。範仲淹不僅是北宋的政治傢、軍事傢,文學成就亦極為齣眾。文章詩詞,皆有名篇傳世,有《範文正公集》。詞僅存五首,詞風豪邁,氣勢恢弘。
……
序言
作為一名對古典文學略有涉獵的愛好者,我尤其欣賞那些能提供深度背景資料的整理本。這本書在處理那些膾炙人口的篇章時,處理得非常老道。它沒有那種枯燥的學術說教感,而是以一種近乎閑談的方式,將詞人的生平側寫、創作的時代背景,甚至是某一個特定意象(比如“楊柳岸”、“小樓聽雨”)的文化內涵,巧妙地融入到輔助性的文字中。這使得即便是初次接觸宋詞的讀者,也能迅速建立起一個立體的認知框架,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字麵意思的理解上。這種“潤物細無聲”的知識滲透,極大地提高瞭閱讀的趣味性和深度,它不僅讓你讀到瞭詞,更讓你理解瞭詞背後的那個鮮活的世界。
評分我一直認為,好的古籍整理本,應當是連接古今讀者的橋梁,而不是一道高牆。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相當齣色。它在尊重原文的基礎上,對一些艱澀的古語詞匯和典故的注釋,做得既精準又貼閤現代讀者的語境。舉例來說,它可能不會用過於晦澀的古文來解釋一個詞,而是用一個現代人也能立刻領會的生活場景或情感描述來輔助理解,這極大地降低瞭理解門檻。同時,對於那些韻腳和聲調上的細微提示,也做得非常到位,這對於想要嘗試朗讀或背誦的讀者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幫助。它讓你感覺,那些遙遠的宋人情懷,並不是被塵封在曆史的角落,而是鮮活地、可以直接觸碰的,這種親近感,纔是它最大的成功之處。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從拿到手的那一刻起,就能感受到一種沉澱下來的古典韻味。紙張的質感非常好,摸上去溫潤而有厚度,不像有些版本那樣輕飄飄的,讓人覺得不夠鄭重。封麵設計也彆具匠心,或許是采用瞭某種仿古的紋理,或者印著一幅意境悠遠的宋代山水小品,即便是靜靜地放在書架上,也像是一件精緻的藝術品。內頁的排版更是體現瞭匠人的用心,字體選用得體,疏密有緻,使得閱讀體驗極其舒適。即便是麵對那些篇幅稍長、格律嚴謹的作品,也能因為清晰的布局而感到輕鬆。裝幀的精良,無疑為品讀這些韆古絕唱增添瞭一種儀式感,讓人在翻閱的每一次觸感中,都能體會到編者對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敬意與珍視,這種對細節的執著,是真正愛書之人纔能體會到的愉悅。
評分我最近沉迷於那種需要慢慢品味的閱讀體驗,這本書恰好滿足瞭我對“慢閱讀”的期待。它不是那種追求速度和信息量的快餐讀物,而是鼓勵你停下來,去揣摩每一個字眼背後的意境和情感。比如,讀到某些描寫季節更替或離彆愁緒的詞作時,我甚至會放下書本,走到窗邊,去尋找那種與詞人同步的心境。這本書的編排方式似乎也考慮到瞭讀者的這種“沉浸式”需求,它可能在篇章之間留有恰到好處的空白或注釋的引導,讓你在領略美景的同時,不至於被過多的乾擾打斷思緒。這種閱讀過程更像是一場精神的漫遊,跟隨詞人的筆觸,穿梭於宋代的煙雨江湖與閨閣深處,那種飽滿而悠長的迴味,是現代生活中難得可貴的精神滋養。
評分這本書的選篇策略非常精妙,它平衡瞭“經典性”與“可讀性”。我們都知道,宋詞浩如煙海,要從中選齣“三百首”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工作,因為它必然涉及取捨。我發現,這個版本收錄的篇目,不僅涵蓋瞭那些被反復吟誦的大傢名篇,更穿插瞭一些風格獨特、氣質鮮明的“遺珠”。這些相對冷門的佳作,往往能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它們或許在格調上不那麼雍容華貴,但卻在某種特定情感的錶達上,達到瞭極緻的真摯與純粹。這種不拘一格、既有大雅之堂的恢弘,又不失市井煙火氣的選材思路,讓整部作品的閱讀體驗充滿瞭層次感和探索的樂趣,仿佛尋寶一般,不斷發現新的美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